电器接插件制造工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14727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器接插件制造工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器接插件制造工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器接插件制造工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器接插件制造工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器接插件制造工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器接插件制造工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器接插件制造工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类别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器接插件制造工培训课程标准目录L培训说明12 .培训目标13 .培训对象14 .课程设计依据15 .培训参考要求16 .培训内容27 .培训方式和课时58 .培训教材或学习资源59 .其他说明51 .培训说明本培训课程标准依据电器接插件制造工行业企业评价规范编制,适用于电器接插件制造职业技能培训。各企业和培训机构可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培训实际情况,编写具体实施的计划大纲和课程安排表。同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练习时间。推荐教材仅供参考,各培训机构可根据培训实际情况使用。2 .培训目标通过本职业能力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具备所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能胜任电

2、器接插件制造工的工作岗位。3 .培训对象从事电器接插件制造工作或准备从事电器接插件制造工作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具有获取、领会外界信息的能力及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4 .课程设计依据行业企业评价规范:器接插件制造工5 .培训参考要求5.1 通过本单元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具备以下技能:1)掌握电器接插件制造操作技能。2)熟悉电器接插件制造加工方法。5.2 了解电器接插件基本结构。4)掌握电器接插件装配设备的操作规程(步骤)。5)掌握电器接插件装配、调试、保养、维修等知识。5.3 师资参考要求:培训电器接插件制造工的教师应具有:电器接插件制造工或相关职业中级

3、工以上职业等级或从事本行业2年以上的技术人员。5.4 培训场地、设备、工量具和材料培训场地:电线电缆行业协会培训基地、实训室。设备清单,如下:序号名称数量规格1技能培训室选定40平方米以上(通风、彩光好)序号名称数量规格2电器接插件制造设备5台以上规格不限(选定中型机为宜)3操作工具5套以上现场选定4辅助送料装置5套以上现场选定5游标卡尺、千分尺等常用量具5把以上015Omm,精度0.02mm6二次元设备、抗阻测试机、高压绝缘测试机、多芯3D测试仪、多通道IR测试仪、可靠性检测设备、网络分析仪、时序分析仪、倍数端面检测仪、多通道数据关联IR测试判定仪、上光检测设备根据需要选定设备和数量/7钾压

4、,钾接设备5套以上根据需要选定设备8焊接常用设备5套以上根据需要选定设备9常用金属原材料一批板料、带料等10常用塑料原材料一批PVCPPPOM、ABS等11清理工具2套以上毛刷、擦布等6 .培训内容6.1 职业基本素质培训课程模块课程学习单元学时1、职业道德1.1职业认知(1)职业的定义11.2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道德与职业道德11.3职业守则(3)职业守则12、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2.1安全生产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1)安全生产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32.2文明生产知识(2)加工文明生产知识23、质量管理3.1企业的质量方针及岗位质量要求(1)质量方针及工作内容13.2岗位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

5、2)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14、相关法律、法规4.1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劳动法的知识(2)劳动合同法的知识(3)环境保护法的知识2合计学时126.2 专业技能培训课程6.2.1 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初级工)模块学习单元课程内容学时1.材料和工艺准备1.1材料准备(1)识别常用接插件材料(2)识别常用接插件零件(3)核对常用接插件材料清单101.2工艺准备(4)识读常用接插件工艺卡(5)依据工艺卡准备物料(6)能够按照工艺卡选择设备102.接插件制造2.1设备操作和工具使用(1)操作常用装配设备(2)使用焊接、钾接、钾压等常用工具进行手工操作(八)(3)使用开皮器、研磨盘、研磨垫、压接模具等常用

6、工具进行手工操作(B)(4)识读设备参数102.2接插件零件加工(5)使用一种加工设备对结构接插件零件进行加工(6)能对加工好的接插件零件进行清理202.3接插件装配(7)手工装配常用接插件(8)钾压,钾接单体接插件(9)对电接插件配接的电缆进行预处理(八)25模块学习单元课程内容学时(IO)焊接常用单体接插件的插针和插孔(八)(三)对光接插件配接的光缆进行预穿处理(B)(12)使用配胶和加温固化的方法黏结光纤插芯(B)(13)对光纤接插件的陶瓷、金属、塑料插芯进行端面研磨和抛光加工(B)3.产品检验3.1质量检测(1)通过目测检验外观质量(2)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常用量具检验装配质量(3)

7、使用两种及以上简单电检测设备进行操作(八)(4)使用两种及以上简单电检测设备进行操作(八)(5)使用单芯3D干涉仪、单通道IR测试仪等两种及以上简单光检测设备进行操作(B)153.2质量分析(6)填写记录表单(7)依据检验数据判断产品符合性(8)填写品质报表10总学时1006.2.2 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中级工)模块学习单元课程内容学时1.材料和工艺准备1.1材料准备(1)识读材料综合性能参数(2)识别组成接插件的零件(3)编写接插件的零件清单1()1.2工艺准备(4)编写接插件工艺文件(5)能够按照工艺文件选择工装夹具102.接插件制造2.1设备操作和工具使用(1)设置常用装配设备加工、操作参

8、数(2)调试常用装配设备和工装夹具(3)对常用加工设备和工具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102.2接插件零件加工(4)加工接插件常用材料(5)加工中等精度要求的零件(6)加工接插件中具有特殊工艺要求的接插件零件252.3接插件装配(7)手工装配复合接插件(8)钾压、钾接复合接插件(9)操作自动化设备完成接插件装配(10)判断设备卡料、错位、异响等常见故障,并排除故障(Il)焊接常用复合接插件的插针和插孔(八)(12)对光纤接插件的陶瓷、金属、塑料插芯进行端面精确研磨和抛光加工(B)(13)对制程不良品、测试不良品做出正确分析处理353.产品检验3.1质量检测(1)使用二次元设备检测尺寸(2)使用两种及以

9、上常用可靠性检测设备对接插件进行检验(3)使用抗阻测试机、高压绝缘测试机等两种及以上常规电检测设备进行检验(八)(4)使用多芯3D测试仪、多通道IR测试仪等两种及以上常规光检测设备进行操作(B)203.2质量分析(5)使用鱼骨图、柏拉图、直方图等QC七大手法进行质量分析(6)运用8D问题解决法报告(7)分析、处理检测报表10总学时1206.2.3 专业技能培训课程(高级工)模块学习单元课程内容学时1.材料和工艺准备1.1材料准备(1)分析接插件材料的常见的物理、化学性能(2)配置接插件对材料参数的要求(3)分析接插件的零件清单101.2工艺准备(4)分析不少于10个零件接插件工艺文件(5)能够

10、按照工艺文件调试工装夹具2()2.接插件制造2.1设备操作和工具使用(1)设置、调整自动化装配设备参数(2)维修常用设备和工装夹具(3)对自动化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2()2.2接插件零件加工(4)加工高精度的接插件零件(5)加工特殊材料的接插件零件302.3接插件装配(6)装配高精密接插件(7)对自动化设备进行故障排除(8)使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MES)等软件进行生产管控(9)处理解决接插件装配过程中的各类制程异常403.产品检验3.1质量检测(1)使用两种及以上可靠性检测设备对接插件进行检测(2)使用网络分析仪、时序分析仪等两种及以上电检测设备进行操作(八)(3)使用可切换倍数端面检测仪、多

11、通遒数据关联IR测试判定仪等两种及以上光检测设备进行操作(B)153.2质量分析(4)使用软件对检验数据进行分析(5)使用质量管理五大工具统计过程控制、测量系统分析、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等进行质量管控(6)使用质量管理系统进行质量管控15总学时1506.2.4 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技师)模块学习单元课程内容学时1.质量控制1.1新产品的质量控制(1)根据新产品的技术要求制定新产品的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2)对新产品进行性能测试(3)制定新产品的质量评价方案1()1.2质量问题的处理(4)制定不合格品分析质量统计方案(5)根据质量统计分析结果提出预防和纠正措施(6)对产品的生产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

12、改进方案102.技术改进2.1工艺优化(1)解决生产中的工艺问题(2)根据产品的质量分析结果优化工艺规范102.2设备改进(3)改进设备、仪器的配件和工夹具(4)根据设备和仪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5)设计开发自动化设备和仪器(6)设备和仪器与MES系统对接关联202.3新产品的研发(7)根据客户或市场要求参与新产品的研发(8)根据功能要求提出新材料的使用方案及配方选型(9)制定新产品的开发与论证方案(10)进行专利申请203.培训与管理3.1培训(1)指导本职业高级及以下人员进行实际操作(2)向本职业高级及以下人员讲授本专业理论知识(3)编写接插件制造培训教材(4)编写接插件培训教案

13、203.2生产管理(5)应用质量管理知识,实际操作过程的质量分析控制(6)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质量问题10(7)能进行生产“三化一稳定”管理,即IT化、自动化、专业化、关键岗位人员稳定总学时1007.培训方式和课时(1)职业基本素质培训课程可采用理论上课方式进行。(2)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最好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方式进行,实操训练可用模拟仿真来快速提高技能水平。8 .培训教材或学习资源(1)电接触理论、应用与技术,布朗诺维克(MilenkOBraUnOVic)、康奇兹(ValeryVKonchits)、米西金(NikolaiK-Myshkin)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电连接器选用手册,李书常编,化学工业出版社。9 .其他说明本培训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使用单位、机构等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培训内容等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