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整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1670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4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4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4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4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整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整理1、概述尿液是正常生理的产物,许多病变会使尿液在质和量方面发生改变,所以从古代起尿液就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很重视对尿液的观察,有专门著作论及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嗅味、所含脓液和血液对诊断的价值。在现代,留置导尿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操作技术之一,且在置管方式、置管时机、导尿管材料的选择、置入长度、留置时间、消毒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如何做好导尿管的有效护理,预防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减少导尿相关并发症,是现今导尿护理管理的重点。导尿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留置导尿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

2、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并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导尿及留置导尿均可引起尿路感染、漏尿、血尿、尿管脱出、疼痛或引流不畅等问题。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感染是导尿及留置导尿最常伴随的征象。尿路感染(UTl)占院内感染的比例高达40%,为院内感染首位,约80%的尿路感染与导尿管有关。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国外报道,非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为1.4%,非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率为3.1%,而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率为9.9%o在国内,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居医院感染的第二位。据我国济南军区总医院统计,留置导尿管3天以上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率者为31%,留置5天以上为74%,长期导尿者几乎1

3、00%发生菌尿。留置尿管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浸料证实留置尿管1天尿道感染率为1%,留置2天为2%,6天为50%,14天为100%。指南修订的意义:规范导尿管的置入和护理。为各级护士的培训提供专业指导或参考。为留置导尿的患者服务,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2、导尿的适应症、置管方法及护理一、导尿的适应症无绝对禁忌症。二、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及置管方法(一)导尿管的正确使用1 .留置导尿必须有一定的适应症,并且留置适当的时间:对于所有患者都应该减少导尿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尽量避免对尿失禁的住院患者或者家庭患者使用导尿管;手术患者只在必要时采取导尿,而不应将导尿作为常规操作;手术患者具有留置导尿适应症

4、时,除了因其他适应症需要持续导尿时,最好在术后24小时内尽快拔除导尿管。2 .导尿的其他替代方法:对于能够合作的、没有尿滞留或膀胱出口梗阻的男性患者,考虑使用体外导尿管(阴茎套导尿管)替代留置导尿;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可采用间歇性导尿,如脊髓损伤患者;对于膀胱排空障碍的患者,间歇性导尿优于留置导尿或膀胱造瘦;对于患有脊髓脊膜膨出或神经源性膀胱的患儿,应采用间歇导尿以减少对尿道的损害。(二)导尿管材质的选择1 .使用JUC(沽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涂尿管能有效阻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减少菌尿的发生率。2 .间歇性导尿的患者首选亲水性超滑导尿管。3 .对于有频繁梗阻的患者,硅胶材料的导尿管相对于

5、其他材料的导尿管更有助于降低患者长期置管感染的风险。1 .留置导尿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2 .在置管前后或者任何导尿相关操作的过程中,都要保持双手的清洁度。3 .掌握无菌插管技术和无菌导尿技术并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例如医院的工作人员、家庭成员或患者本人)才能施行导尿术。4 .在医院紧急救护过程中,确保采用无菌技术和无菌器材进行留置导尿。5 .对于需要长期行间歇性导尿的非急性导尿患者,清洁的间歇性导尿是可行的,而且比无菌导尿技术更有实用意义。6 .在留置导尿后固定导尿管,防止导尿管移动及尿道牵拉。7 .无特别临床指征时,一般选取与引流效果相匹配的最小孔径的导尿管,以减少对膀胱颈及尿道的损伤。8

6、 .间歇性导尿时需规律引流尿液,防止膀胱过度充盈。9 .可以使用便携式超声装置来评估间歇性导尿患者膀胱内的尿量,以减少不必要的置管。1 .对患者及环境充分评估,对能自理的患者嘱其清洗外阴。2 .对不能自理者,应协助其洗净外阴并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3 .女性患者尿道短约3-5cm,富于扩张性、尿道外口位于阴蒂下方,呈矢状裂。男性尿道长18-20cm,有两个弯曲: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三个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三个扩张:前列腺部,球部及尿道舟状窝。在导尿时,必须掌握这些解剖特点,使患者能顺利接受导尿。3、留置尿管的护理(一)留置导尿管的正确维护1 .无菌操作留置导尿管后,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

7、性。(1)如果违背了无菌原则、引流装置断开或发生尿液漏出时,需在无菌操作下更换无菌的导尿管及引流装置。(2)使用已连接好的、密封的导尿管进行导尿。2 .保持尿流通畅。(1)避免导尿管及引流管扭曲。(2)集尿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排空集尿袋中尿液。排放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尿袋开放活塞接触未灭菌的集尿容器。3 .在导尿及集尿过程中采取标准的预防措施。4 .无需常规使用复杂的导尿装置。5 .更换导尿管及集尿袋,并不推荐固定更换的时间间隔,推荐依据临床指征进行更换,例如发生感染、梗阻或密闭的引流装置开放。【医院感染与预防控制指南】:长

8、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应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2次/周)。6 .除非具有临床指征(如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发生菌尿症的患者),否则无论短期或长期使用导尿管的患者,均不应常规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7 .非可能发生导尿管的阻塞(例如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出血),否则不推荐行膀胱灌注冲洗。8 .拔除留置导尿管前无需夹闭导尿管。(二)留置导尿管的日常护理1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护理方法,使其认识到尿路感染的重要性。2 .每个患者应有个人护理方案,以尽量减少阻塞和导管结垢问题。应记录每例新置管患者的导管阻塞情况。3 .清洁尿道口、尿道口周围区域和导管表面:每天洗澡或使用清

9、水/生理盐水清洁,清洁后可采用5mUC(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尿道口周围皮肤、黏膜,导尿管体外段自尿道口往下6cm范围及3个导尿装置接口处,分别每次喷洒3喷,每日2次。4 .鼓励患者多饮水达到内冲洗的目的,并协助更换卧位。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时应膀胱冲洗,每周尿常规检查一次。患者离床活动时,导尿管及集尿袋应妥善安置。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注意要及时打开引流管,以保持引流通畅。5 .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尿管的保护,不应把导尿管浸入水中,2%氯己定的洗浴用水可以有效减少感染机率。6 .若导尿管不慎脱出或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7 .保持导尿管及

10、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面。8 .导尿管一尿袋引流管接口无需使用复杂装置或者使用胶带。9 .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10 .尿液引流不畅时,若是管道扭曲或打折,及时进行纠正。(三)导尿管阻塞的管理如果发生导尿管阻塞或可能因为导尿管的材料导致阻塞,需更换导尿管。(四)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1 .采集标本时应执行无菌原则。(1)如果只需要少量的标本行尿液检测(尿常规、尿培养),应在使用消毒剂清洁导尿管接头后,用去针头的注射器从导尿管接头处抽吸尿液。(2)如需大量尿液标本,则从尿袋中抽取尿液。2 .如果怀疑尿路感染,尿液标本的取得时机应在抗感染治疗之前。(1)尿路感染后,尿液标本从新置的导尿管中获得,有利于指导治疗。(2)如果终止导尿,尿液标本可以从中段尿中获得。3 .长期导尿患者建议新置导尿管后再取得尿液标本。4、留置尿管拔管指征的评估1 .手术患者具有留置导尿适应症时(除了因其它适应症需要持续导尿时),最好在术后24小时内尽早拔除导尿管。2 .责任护士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及时与医生沟通,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