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颈椎病的康复的诊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17953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骨科颈椎病的康复的诊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伤骨科颈椎病的康复的诊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伤骨科颈椎病的康复的诊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创伤骨科颈椎病的康复的诊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创伤骨科颈椎病的康复的诊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伤骨科颈椎病的康复的诊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骨科颈椎病的康复的诊疗.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创伤骨科颈椎病的康复的诊疗一、颈椎病的定义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变导致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受累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及体征,称为颈椎病。二、颈椎病分型及其诊断L神经根型颈椎病(1)症状:颈肩痛反复发作,常因为劳累、寒冷、睡眠不佳或伏案工作过久而诱发,仰头、咳嗽、喷嚏时加重。疼痛沿神经根支配区放射至上臂、前臂和手指。颈部活动受限,有时可有头皮痛、耳鸣、头晕。(2)体检:颈僵、活动受限,颈椎棘突、患侧横突及肩胛骨内上角压痛,神经根支配区感觉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3) X线: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或反向,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神经孔变

2、小。(4) CT.MRl检查: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椎体后骨赘向神经孔突出。2 .脊髓型颈椎病(1) 症状:躯干束带感,一侧或双侧下肢发紧、发麻、无力,抬腿困难,行走困难。上肢亦可发麻、无力。重者四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2)体检:颈部活动受限不明显,有感觉障碍区,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病理性反射出现。(3) X线:颈曲直或反向,多个椎间隙狭窄,椎体骨质增生,钩椎关节骨赘,椎管矢状径V13m(4) CT:发现椎体后骨赘,后纵韧带、黄韧带钙化,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5) MRI: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受压,椎管狭窄等。3 .椎动脉型颈椎病(1)症状:眩晕,头颈部屈伸或左右旋转可诱发或加重。头痛

3、,视觉障碍,突发猝倒。(2) X线:钩椎关节有骨赘增生。(3)耳、眼、神经科会诊:以利鉴别诊断。(4)椎动脉造影检查:若发现颈动脉受压、变窄或梗阻可以明确诊断。4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可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眼窝胀痛,瞳孔散大或缩小,眼裂增大,睑下垂,心跳加快,或心动过缓,心前区痛,肢体发凉怕冷或怕热,疼痛、过敏,血压上升或下降。尚无特殊诊断手段,X线颈椎过伸、过屈位发现锥体不稳,硬膜外封闭,症状减轻或消失可以帮助诊断。三、康复评定(1)颈部关节活动度评定。(2)四肢深浅感觉检查。(3)痉挛评定。(4)四肢及躯干肌肌力评定。(5)疼痛评分。(6)

4、功能评定量表。四、康复治疗L物理因子治疗主要目的为减轻神经根局部粘连水肿、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兴奋性、减轻疼痛。(1)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低频电疗、干扰电、短波及超短波治疗。(2)声疗法超声波及超声波药物导入治疗。(3)热疗蜡疗。2 .颈椎牵引疗法应注意以下要点:(1)坐、卧位均可。(2)重量3IOkg,从轻到重,时间3060min0(3)牵引时颈部屈曲10。15。,避免过伸位牵引。(4)较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宜牵引。3 .颈围局部制动和保护颈椎。硬质颈围固定更坚强,但要避免用于屈曲畸形的患者。4 .医疗体操主要分为颈肩部肌力锻炼及颈部关节活动度锻炼。(1)颈肩部肌力锻炼:置双手于前额或

5、脑后,以手臂力量作为阻力,进行颈部前屈或后伸的等长收缩。单手置于头侧,抗阻,头侧屈曲等长收缩。以上运动每次收缩IOs,间隔10s,每组10次。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以运动后肌肉有轻微酸胀感为宜。(2)颈部关节活动度锻炼:患者坐位,做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等颈部活动,增加关节活动度,牵张颈部肌肉及其他软组织。(3)注意事项:颈椎病发作期不做;各项锻练均应缓慢渐进进行;高危颈椎应慎重进行锻炼,若锻炼后症状加重应减少动作幅度或强度,甚至停止锻炼。5 .药物治疗(1)缓解肌肉紧张:氯美扎酮。(2)抗炎止痛: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3)营养神经药物:甲钻胺等。6 .按摩推拿治疗(1)适应证1)神经根型颈椎病

6、。2)以神经根型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2)禁忌证1)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明显受压者,尤其禁用扳法。2)椎动脉型颈椎病慎用拨法、扳法及点法。3)颈椎病并发颈椎骨质破坏性疾病。7 .健康教育(1)工作时正常的颈椎姿势是颈部保持中立位,电脑、电视应置于平视或略低于平视位置。(2)椎动脉型颈椎病应避免诱发疾病的体位。(3)睡眠时枕头的高度应以保持颈部的生理曲度为准,避免过高或过低造成颈椎过伸或过曲,枕头的硬度也要适中。8 .手术后患者康复治疗术后植骨未愈期(一般为术后13个月内)应戴颈围制动,直至X线拍片证明植骨已愈合为止。此期间应行颈部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但不能进行活动度锻练。植骨愈合后应进行上述医疗体操锻练,增强颈项肌力及颈椎的稳定性,并采取各种康复措施帮助脊髓、神经根功能的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