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病证:喉癣的诊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18661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咽喉病证:喉癣的诊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咽喉病证:喉癣的诊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咽喉病证:喉癣的诊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咽喉病证:喉癣的诊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咽喉病证:喉癣的诊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咽喉病证:喉癣的诊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咽喉病证:喉癣的诊疗.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咽喉病证:喉癣的诊疗喉癣多因阴虚火旺,咽喉失养所致,是以咽喉干燥、灼热疼痛,或有声音嘶哑,咽喉部肌膜溃烂凹陷、边缘不齐,状若虾皮、苔葬等为主要表现,具有传染性的跨病类咽喉病。亦称阴虚喉癣、喉跨、咽喉癣。多继发于肺跨病患者,相当于西医咽喉结核。历史沿革在明代以前的医籍中未见有喉癣病名,但有类似于本病的记载,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尸咽候三十:“尸咽候,谓腹内尸虫上食人咽喉,生疮,其状或痒或痛,如甘之候。”认识到“虫”蚀咽喉可致生疮痛痒烂。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诸虫飞尸鬼建说:“肺虫蚀人肺系,故成跨瘵咯血声嘶”;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跨瘵诸证一O说:“咳嗽、喘满、咯痰、吐血、声嘶、音远,其蒸在肺。”说明宋代

2、已知肺痛能引起声嘶。明清时代,对本病的病因病理、症状及治疗等方面的认识均有较大发展。陈实功外科正宗咽喉论说:“咽啼干燥者,饮食妨碍,咳吐痰涎,呼吸不利,斑生苔癣,垒若虾皮,有如茅草常刺喉中,又如硬物嗑于咽下声音雌哑,喘急多痰。以上等证皆出于虚火、元气不足中来。”这一论述亦当适合于本病。其后张介宾对本病定名为喉癣,并从因机证治等方面作出较全面论述。如景岳全书二十八说:“喉癣证,凡阴虚劳损之人多有此病,其证则满喉生疮红痛,久不能愈,此实水亏虚火证也。宜用前阴虚喉痹之法治之若满喉生疮破烂而痛者,宜用牛黄益金散吹敷之,仍内服滋补真阴之剂,自可痊愈。”清唐容川血证论声音说:“又有鹿虫,居于肺间,啮坏肺脏

3、,金蚀不鸣,喉中痒咳喘热难已,此为痛瘵难治之症又凡痛瘵而咽喉破烂者,均在不治。”明确指出了本病属难治之症,预后不佳。清高秉均疡科心得集论述了本病的病因、病状,主张用清燥救肺汤、大补阴丸或知柏地黄丸等治疗。民国张汝伟咽喉病喉癣明确指出:“患者宜清心寡欲,切忌恼怒及同房,犯者不救。”强调了摄生调养的重要性。建国后,第四版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称之为“阴虚喉癣”,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称为咽喉癣,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将其定名为“喉癣”。但应当注意的是,明清时代的文献资料中,有关烂喉癣、热风喉癣、弱证喉癣、烂喉风癣、风火喉癣、梅疮喉癣等,均不是指本病。【病因病理】肺痛日久不愈,致肺肾阴亏,虚火上炎,并

4、痛虫上蚀为病。【临床表现】病史有肺结核病史或结核病接触史,起病缓。症状病在喉关者,咽微痛,吞咽时明显;病在声户者,喉部异物感、灼热感、干燥不适感,声嘶逐渐加重,多语益甚,傍晚时加重,有时喉内剧痛,可放射至耳部。多伴潮热、盗汗、疲倦等全身症状。检查喉关部肌膜苍白水肿,局限性浸润,继而形成浅表溃疡,边缘不齐,如鼠咬状,表面有灰黄色腐物;伴继发感染者,则溃腐深陷,病损多位于腭咽弓、喉底、喉核等处(彩图16)。病损位于声户者,检查见喉肌膜苍白,会厌、杓会厌皱裳、杓状软骨间切迹等处或有充血水肿,继而形成溃疡,边缘不齐,晚期因继发感染,则溃疡处红肿(彩图17)。病损可波及喉软骨,形成颈部屡管。肺部照片与局

5、部组织活检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1 .久瘠:喉癣早期未形成溃疡时,须与久瘠鉴别。后者喉肌膜弥漫充血,两侧对称,而喉癣病变常局限于喉的某一部位。2 .喉菌(喉癌):多发生于4060岁,起病缓,不发热,声嘶发生之早晚视肿块的位置而定,为进行性、持续性,多发生于喉内部如声带等处,多发生于一侧。呈局部浸润、乳头状隆起,或菜花状肿块。老年喉癣患者有时不易与喉菌区别,尤以肺部未发现结核病变者为然,必须作活检始能确诊。【辨证论治】主证久病痛咳之人,渐觉咽喉发痒、干燥,或有咽喉疼痛,进食尤剧,或有声音嘶哑,甚则失音,或咳嗽痰中带血。检查见咽部或喉部有浅表溃疡,边缘不齐,呈潜行性鼠咬状,或溃疡处坏死腐烂深陷,腐物

6、叠积如虾皮,形似苔葬。全身或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额红,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候分析阴虚咽喉失养,且痛虫上蚀,清道不利,功能障碍,故见咽喉发痒、干燥,声音嘶哑、失音;若虚火上炎,跨虫蚀损肌膜,复为邪毒所犯,则见咽喉疼痛,进食尤剧;虚火灼伤阳络,则有痰中带血。全身及舌脉所见,为阴虚火旺之证。治法滋阴降火,润肺杀虫。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方中生地、熟地、麦冬、百合、玄参滋补肺肾之阴以润咽喉;白芍、当归养血滋阴;川贝母、生甘草、桔梗清热化痰,利喉开音。临床酌加百部、冬虫夏草、黄柏以补肺杀虫;痰中带血加白及、藕节或白茅根、茜草、侧柏叶等以清热凉血止血;疼痛甚者加田三七活血祛瘀

7、止痛;咽喉腐烂甚者,加马勃、白及去腐生肌;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者,选加盐水炒知母、地骨皮、银柴胡、生鳖甲以滋阴降火,或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其他治疗】一、外治1 .含漱:用漱口方加百部、茵陈,水煎含漱,日数次。2 .吹药:未溃可用矶精散,已溃可用清凉散,或锡类散吹于咽部患处,日数次。3 .含服:用百部膏,每次1匙含服,日23次。或用青灵丹含服。4 .超声雾化吸入:黄苓、百部、丹参、茵陈、薄荷各适量,水煎过滤,取滤液IonIL作超声雾化吸入,每日12次。二、针灸治疗1 .体针法:取肺俞、魄户、膏盲、孔最、大椎、足三里、合谷、太溪、三阴交等穴,咯血加膈俞、鱼际,咳嗽加太渊、列缺,盗汗加阴郊、复溜,心烦

8、失眠加神门,食欲不振加公孙、中脱,便溥加天枢,低热加间使、鱼际,每日1次,留针30分钟。2 .耳针法:取咽喉、肺、肾、心、内分泌、神门、大肠等穴,王不留行贴压,每日按压数次,3天贴换1次,10次为1疗程。【预防护理】1 .积极防治肺痛,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注意隔离治疗,以防传染他人。2 .饮食宜清润,富于营养,不可过冷过热,宜与体温相当,忌食辛辣香燥、炙燃,并戒烟酒等。3 .有声嘶者应尽量少发声或禁声。4 .治疗期间勿行房事,以利康复。【自学指导】1 .古代文献有少量论述,明清以前有类似于本病的论述,而明清时代则对本病的因机证治与预防调理等,均有较深刻的认识。2 .本病的主要特点是多由肺痛发展而

9、成,起病缓慢;病位在喉关者,以吞咽时咽喉疼痛为主要症状,检查见咽部肌膜苍白水肿或边缘不齐的溃疡;病位在声户者,则以声音嘶哑日渐加重,以及多语益甚、午后加重等为主要症状,检查见喉部肌膜苍白水肿或溃疡。根据这些症状与病史,结合胸部X线检查与局部组织病理切片,多可作出正确诊断。3 .本病应以内治为主,结合外治。内治方面主要是滋阴降火,润肺杀虫,用百合固金汤加减,并应结合西药抗结核治疗。4,本病应特别重视预防护理,如饮食宜忌,减少局部不良刺激;加强全身营养、治疗期间勿行房事等,以有助于加速康复。【参考文献资料】西医认为,咽喉结核常继发于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带菌痰液直接接触咽喉黏膜而感染,咽喉黏膜损伤时尤易感染;亦可经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传播感染。病理上可分为粟粒型或浸润型,以及溃疡型、增生型。治疗方法主要是全身抗结核治疗,并配合局部处理,如用L52.5%链霉素液滴患处或喷雾,每日2次;咽部溃疡面积较小者,可于溃面涂20%硝酸银或30%三氯醋酸烧灼,以促使愈合;咽喉痛剧影响吞咽者,饭前1020分钟可用氨基苯甲酸乙酯涂抹,或用0.5%地卡因喷雾或含漱等。(摘自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P340341)【复习思考题】1 .喉癣的病因病理如何?2 .喉癣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如何?其与久瘩、喉菌的鉴别要点如何?3 .试述喉癣的辨证论治与预防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