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炎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1866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唇炎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唇炎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唇炎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唇炎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唇炎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唇炎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唇炎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唇炎疾病的诊治常规一、光化性唇炎光化性唇炎,又称日光性唇炎,是一种癌前病变,病损局限于唇红部黏膜,常发生于肤色白皙者的下唇。最显著发病因素是长期受来自日光的紫外线辐射,慢性刺激和吸烟亦可能起重要作用。可能是由于体内吓琳代谢障碍而引起光敏感,从而导致唇黏膜的炎症性反应。影响吓琳代谢的因素有过食某些草药和蔬菜(如灰菜、当归)、某些药物(如四环素、磺胺)、肝脏疾病等。【临床提要】L急性型唇红部充血肿胀,发生密集性水疱,疱破后出现糜烂、结痂或溃疡。损害以下唇为主。自觉灼热刺痛。影响进食及说话,反复发作可成慢性型。2 .慢性型下唇唇红部干燥、脱屑、黏膜增厚、变硬、发生破裂。症状时轻时重,经久不愈。自觉唇

2、部干燥不适,如出现灰白色角化性斑块、硬结或溃疡,应考虑恶变之可能。3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尿、粪吓琳测定,作尿吓琳测定,较简便易行。阳性者诊断可以确立。但本测定需有伍氏灯设备。4 .组织病理程度不等的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及上皮发育异常,后者表现为轻度角化不良至原位鳞癌。5,鉴别诊断需与对光线有激发作用的扁平苔葬、盘状红斑狼疮、吓琳病、多形红斑等鉴别。【治疗处理】(一)治疗原则L遮蔽强烈日光,戴白色口罩有一定的预防复发作用。发病后限制于室内活动57天,症状常可消退;2 .不宜使用诱发本病的口红或唇膏;3 .涂搽遮光剂。防晒唇膏,可疑持久的肥厚损害应行活检。基本治疗有氟尿咯唳、物理治疗、手

3、术(下唇、唇缘切除术)。(二)基本治疗L作用靶位纠正吓琳代谢异常,阻断紫外线照射,避免其他激发因素,治疗其所造成的损伤,改善临床症状。4 .避光防晒,涂防晒膏,服防光敏药物。5 .局部治疗奎宁软膏、糖皮质激素、冷冻、激光。6 .系统治疗氯喳/羟氯喳、对氨苯甲酸(PABA)、复合维生素。7 监测癌变慢性灰白斑块、结节与溃疡,应警惕癌变、活检证实则手术切除。(三)治疗措施L病因治疗先天性吓琳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停服有关光敏性药物及食品,如芹菜、青菜、无花果等;停用利凡诺局部湿敷及某些化妆品等。平时应避免服用强力光敏性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磺胺类、灰黄霉素等。发病后限制患者在室内57天,症状常

4、可消退。2.避光遮光剂,防晒唇膏,如1%对氨息香酸软膏、5%奎宁霜等。3,全身应用避光剂,常用的是氯喳。内服氯喳(250mg,每日12次),促进体内吓琳代谢。室外劳作时先口服一片氯喳(0.25g)和(或)外用皮质激素软膏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烟酰胺、复合维生素B等。4.外用维A酸软膏。5,糖皮质激素短期小剂量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也有一定疗效。局部用药。常用的是皮质激素和消炎软膏或其混悬液。其中常用的是1/10000地塞米松软膏、新霉素地塞米松软膏、新氢松软膏。6.其他有灰白色角化性斑块者可考虑冷冻、CO2激光、涂搽5%5-氟尿咯唳软膏或唇红手术切除。(四)治疗评价及预后L避免日晒多数情况下,单纯避

5、免日晒就能防止进一步的损害,使用防晒唇膏也有好处。2.冷冻外科治疗可能有效,特别适用于局限性损害。亦可用激光治疗。3,氟尿喀哽对于演变为黏膜白斑的严重病例,局部使用氟尿咯哽可以治愈。4 .唇红缘切除术上述治疗失败者可能需做下唇唇红缘切除术。切除暴露的唇黏膜并将内侧唇黏膜移至唇外侧的皮肤交界处,也是有效的,但自从出现了激光治疗之后,该疗法已较少使用。5 .光动力学疗法使用5-氨基酮戊酸的光动力学疗法也已显示出很有希望。6 .癌变反复不愈的急性患者可过渡成慢性光线性唇炎。乳白色斑块,组织学上若表皮细胞有异形性改变,应考虑为光线性白斑病,部分黏膜白斑病可进一步发展成鳞状上皮细胞癌,应及时手术活检并处

6、理。7 .有明显的季节因素春末起病,夏天加重,秋天减轻或消退。二、接触性唇炎接触性唇炎指唇部因接触外界化学物质而发生的局部刺激性或变应性反应。【临床提要】L基本损害红肿、水疱、糜烂、结痂为急性接触性唇炎的特点,而干燥、脱屑、增厚、皱裂为慢性接触性唇炎的特征,后者可发展为白斑、疣样结节、甚或癌变。8 .发病特征本病多见于妇女。口红唇炎有时局限于唇红,一般扩展至唇红之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唇炎表现各异,其中食物所致者常累及周皮肤。9 .诊断疑为变应性接触性唇炎应作斑贴试验,此前应仔细审查唇部化妆品的成分,以保证所有致敏原皆受到检测。【治疗处理】(一)治疗原则仔细查找致敏物质。去除任何可疑的刺激物或致敏

7、原。这些物质包括口红、护唇油膏、漱口剂、洁齿剂、牙科制剂(汞、丁香酚)、食物(薄荷、留兰香、柠檬、菜蓟、胡桃、菠萝、芒果、芦笋和桂皮油等)、乐器的金属吹口、指甲油、金属笔和铅笔上的涂料。基本治疗外用类皮质激素。(二)基本治疗L作用靶位除去刺激或变应原,减轻唇部上皮细胞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恢复上皮缺损和正常屏障。10 除去病因避免刺激因素,如风吹、寒冷、辛辣食物。11 局部治疗抗炎软膏、糖皮质激素软膏或局部注射,鱼肝油软膏,激光。12 系统治疗短期小量泼尼松。(三)治疗措施L急性期可用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等冷敷,每日34次,每次30分钟。口服抗组胺药物,严重者可短期小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5

8、mg,每日3次。2.慢性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但长期使用强效制剂可导致萎缩。慢性期可外用润肤膏。或皮损内注射曲安西龙20mgml,每次12ml,分次注射。低能量激光(例如氨-氛激光)照射,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连续1030次,可获理想的效果。(四)治疗评价及预后除去致敏物质预后良好。三、剥脱性唇炎剥脱性唇炎是以唇红缘持续性脱屑为特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多见于年轻女性,特别是神经质者。【临床表现】L基本损害有结痂、鳞屑,显著的脱屑,鲜红和发亮的湿润面。唇红缘常干燥而发生较裂、出血,伴有疼痛及触痛。2.发病特征损害一般始发于唇中部,随后扩展至整个下唇,有时可波及上唇或面部。病

9、程常持续数月至数年。【鉴别诊断】需与接触性唇炎、光化性唇炎、腺性唇炎、盘状红斑狼疮、黏膜良性淋巴细胞增生症及黏膜浆细胞增生症鉴别。【治疗处理】(一)治疗原则避免各种致病和刺激因素。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和物理治疗。(二)基本治疗L作用靶位抑制唇口炎症,减少真皮炎性细胞浸润,恢复正常的上皮角化。2.方法选择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或局部泼尼松封闭。(三)治疗措施1 .可试用氨苯碉50mg,每日2次;氯喳250mg,每日12次;维生素类药物和抗组胺药均可服用。2 .外搽糖皮质激素软膏或抗生素软膏。3 .当出现裂隙时,可以使用硝酸银或氧化锌软膏。4 .对顽固性病例可用醋酸泼尼松龙及普鲁卡因等量局部封闭,90锯

10、敷贴,每次2Gy(戈瑞),每周2次,8次1疗程;也可试用浅层X线或激光照射。5 .药物离子透入,如5%10%碘化钾或5%普鲁卡因导入唇部。(四)治疗评价及预后唯一普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去除能够发现的致病因素。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霜剂通常有帮助。经过缓慢,病情持续数月至数年不等。四、腺性唇炎腺性唇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唇部小涎腺的炎症性疾患。病因不明。与日光照射、吸烟、感染、遗传、过敏有关。近来认为本病是CrOhn病的一种表现,至少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甚为密切。【临床提要】L皮损特点上下唇皆可罹患,常在下唇发病。唇呈弥漫性肥厚肿大、外翻,唇内侧黏膜有散在数量不等的紫色颗粒状突起,中心为腺导管开口,挤压时有透

11、明黏液溢出,扪诊可及多个散在小结节,为肿大的腺体。继发感染时,有脓性分泌物,称为脓肿性腺性唇炎。2 .病理为非特异性腺体增生、肿大、导管扩大与炎症细胞浸润。3,诊断据临床表现,特别应翻开唇黏膜内侧检查,可见唇腺导管的异常分泌,容易做出诊断。活检组织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处理】(一)治疗原则避免刺激因素,保持口腔卫生。治疗依据原发性刺激而定,大多数病例的治疗与光化性唇炎相似。(二)基本治疗L作用靶位避免刺激,抑制黏液腺体、腺管的增生肥大,减轻其炎性细胞浸润,改善临床症状。3 .局部治疗注射倍他米松(得宝松注射液)、外用糖皮质激素、金霉素甘油、鱼肝油软膏、同位素。4 .系统治疗碘化钾、替硝嗖。5

12、.手术治疗疑有恶变,手术根治。(三)治疗措施L系统治疗全身使用抗生素和替硝嗖。10%碘化钾2次/日,每次IOm1,有减轻肿胀的可能。亦可口服皮质激素。感染时应给予足量的抗生素。2 .局部治疗糖皮质激素封闭,如泼尼松龙混悬液,外用抗生素激素软膏、碘酊。亦可考虑放射治疗。可用2P贴敷。3 .手术治疗疗效不佳者,或唇肿外翻明显者,可作唇整形术。有恶变迹象时应手术切除,进行根治疗法。(四)治疗评价及预后损害内注射曲安西龙对部分病例有效。本病可癌变。其癌变率在18%35%。对单纯型腺性唇炎可局部试用糖皮质激素软膏与内服碘化钾12个月,或可见效。五、浆细胞性唇炎浆细胞性唇炎系唇部的炎性疾病,为发生于下唇的

13、界限清楚、暗红色、有漆样,其特征光泽的浸润性斑块.组织学以浆细胞为主的浸润。Luger认为本病与Zoon浆细胞性龟头炎是同一种疾病。这种以浆细胞为主的炎症还可见于口腔、女阴。【临床提要】1 .黏膜损害唇黏膜有疼痛性或无痛性溃疡或水肿性斑块,黏膜肥厚浸润,表面结痂、脱屑,后期有萎缩改变。2 .发病特征好发于下唇,但上唇亦可受累。本病呈慢性经过,病情较长。3,组织病理黏膜上皮轻度增生伴有海绵形成,真皮内水肿,有成熟的浆细胞浸润。4 .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浆细胞浸润可以诊断,但需与浆细胞瘤及唇黏膜的鳞癌、黏膜白斑鉴别,因其亦有广泛性浆细胞浸润。【治疗处理】(一)治疗原则及基本治疗避免

14、刺激,减轻针对浆细胞浸润炎症。(二)治疗措施L避免刺激减少病理性、物理机械性刺激,减少长期的光线作用,避光,可使用避光剂外涂。5 .局部治疗糖皮质激素,如丁氯倍他索、氢化可的松霜外用,或局部封闭。6 .灰黄霉素亦有报告用灰黄霉素每天500mg治疗。(三)治疗评价及预后对症治疗,预后较好,但要注意密切观察,有无同时伴发的唇黏膜恶性或癌前病变,如唇部鳞癌或黏膜白斑,并及时处理。六、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是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的唇部表现,以唇部淡黄色痂皮覆盖的局限性结节损害伴阵发性剧烈瘙痒为特征。病因不明,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原始淋巴组织在光辐射下增生有关。【临床提要】L基本皮损常表

15、现为单个或多个局限性结节状损害。损害为局限于ICnI以内的淡黄色痂皮,伴少量白色鳞屑,周围无明显炎症,基底柔软。有大量淡黄色稀薄液体自痂皮下溢出,约经数分钟后瘙痒缓解,液体停止流出,又结成黄痂。1 发病特征唇部是其好发部位。以青壮年女性较多。多见于下唇唇红部。患者有阵发性剧烈瘙痒感,因而咬唇或揉擦止痒。每日反复12次。3 .病理真皮有特征性的淋巴滤泡样结构,故又称为淋巴滤泡性唇炎。4 .诊断及鉴别依据局限性损害,反复发作的剧烈瘙痒,淡黄色黏液流出和结痂等临床特征。病理切片的淋巴滤泡样结构有助于做出病理诊断。本病淡黄色液体溢出和痂皮应与腺性唇炎鉴别。后者常呈多发性散在小结节,位于下唇黏膜下,只有

16、在翻转下唇并挤压时才见溢出,黄色痂皮多见于晨起时。本病局限性损害和结痂应与盘状红斑狼疮鉴别。后者好发于下唇唇红部。【治疗处理】避免日照曝晒。由于本病对放射线敏感,可用放射性核素?P贴敷治疗,每次放射剂量低于0.01cGykg,每周12次,23周为1疗程。渗液和痂皮可用0.1%依沙町喷溶液湿敷去除。干燥损害可用安抚保湿霜,瘙痒明显者可涂搽达克罗宁霜或糖皮质激素制剂。七、口角唇炎口角唇炎常为核黄素缺乏,白色念珠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易感因素包括无牙患者口裂加深、假牙修复体所致垂直距离缩短伴随口角处皱褶加深、多涎症所致之流涎、舔唇、特应性及局部刺激。【临床提要】L皮损特点两侧口角部位红斑、水

17、肿、渗液、结痂和皱裂,长期可能呈肉芽肿样。自觉轻微烧灼感及干燥感。一般数周可愈,易于复发。2.临床分型维生素缺乏或营养不良性口角炎,如同时有舌炎、阴囊炎,应考虑核黄素缺乏病;细菌性口角炎;真菌性口角炎;皱褶性口角炎(颌间垂直距离过短性口角炎);创伤性口角炎;变态反应性口角炎。3诊断依据临床病损特点,可以明确诊断。亦可进行细菌、真菌检查。【治疗处理】(一)治疗原则去除刺激因素,纠正不良习惯,修复缺失牙,矫正拾间距离。使用抗真菌和氯碘喳琳,氢化可的松软膏。(二)基本治疗L作用靶位阻断流涎、舔唇、特应性局部刺激所致炎性浸润、渗出、糜烂、结痂反应。2 .病因治疗去除局部刺激,如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感染创伤、变态反应或接触药物或化学物质、牙齿磨耗或缺牙过多,造成颌间垂直距离过短、口角流涎。3 .治疗方法多种维生素,尤其维生素B2,修改修复体,矫正过短垂直距离,恢复正常颌间高度,局部用0.1%雷凡诺尔液湿敷,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三)治疗措施L一般治疗营养不良性口角炎应补充营养及维生素。球菌性口角炎应使用广谱抗生素。真菌性口角炎应增强机体抵力。2,营养不良口服复合维生素B及维生素B?o有铁、维生素缺乏症者应给予补充。4 .合并念珠菌感染可用抗真菌药外用或内服。5 .细菌感染外用红霉素软膏。抗炎防腐药如0.1%氯己定、1:5000吠喃西林湿敷。6 .皱褶性口角炎矫正颌间垂直距离过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