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洪涝和干旱灾害应急救援组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18923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开展洪涝和干旱灾害应急救援组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开展洪涝和干旱灾害应急救援组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开展洪涝和干旱灾害应急救援组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开展洪涝和干旱灾害应急救援组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开展洪涝和干旱灾害应急救援组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开展洪涝和干旱灾害应急救援组织?发生洪涝灾害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做好灾区的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救灾工作以及所管辖地区的各项水毁工程设施修复工作。水毁防洪工程设施的修复,应当优先列入有关部门的年度建设计划。国家鼓励、扶持开展洪水保险。在发生洪水灾害的地区,物资、商业、供销、农业、公路、铁路、航运、民航等部门应当做好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和运输;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应当做好灾区群众的生活供给、医疗防疫、学校复课以及恢复生产等救灾工作;水利、电力、邮电、公路等部门应当做好所管辖的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洪水灾害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

2、防汛指挥部应当积极组织和帮助灾区群众恢复和发展生产。修复水毁工程所需费用,应当优先列入有关主管部门年度建设计划。发生干旱灾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按照抗旱预案规定的权限,启动抗旱预案,组织开展抗旱减灾工作。(一)发生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按照抗旱预案的规定,采取下列措施:启用应急备用水源或者应急打井、挖泉;设置临时抽水泵站,开挖输水渠道或者临时在江河沟渠内截水;使用再生水、微咸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组织实施人工增雨;组织向人畜饮水困难地区送水。采取前款规定的措施,涉及其他行政区域的,应当报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或者流域防汛抗旱

3、指挥机构批准;涉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应当提前通知有关部门。旱情解除后,应当及时拆除临时取水和截水设施,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二)发生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应当启动国家防汛抗旱预案,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当按照防汛抗旱预案的分工,做好相关工作。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采取轻度、中度干旱规定的措施外,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压减供水指标;限制或者暂停高耗水行业用水;限制或者暂停排放工业污水;缩小农业供水范围或者减少农业供水量;限时或者限量供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发生干旱灾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统一调度、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对水源进行调配

4、,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态用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或者流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以按照批准的抗旱预案,制订应急水量调度实施方案,统一调度辖区内的水库、水电站、闸坝、湖泊等所蓄的水量。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统一调度和指挥,严格执行调度指令。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及时组织抗旱服务组织,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提供抗旱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做好气象干旱监测和预报工作,并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干旱灾害发生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护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监督、检测饮用水水源卫生状况,确保饮水卫生

5、安全,防止干旱灾害导致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部门应当做好干旱灾害的救助工作,妥善安排受灾地区群众基本生活。干旱灾害发生地区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力量,向村民、居民宣传节水抗旱知识,协助做好抗旱措施的落实工作。供水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供水、水源和抗旱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按要求启用应急备用水源,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干旱灾害发生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节约用水,服从当地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配合落实人民政府采取的抗旱措施,积极参加抗旱减灾活动。参考法律与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4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36条、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33条至第45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