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预制构件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预制构件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政预制构件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编制:审核:审批:20xx年XX月目录一 .缺角、损边4二 .表面蜂窝、麻面4三 .规格尺寸超标4沥青制品质量通病预防措施4一.沥青混合料外观41. 1沥青混合料花料42. 2沥青混合料粗细分离53. 3沥青混合料结团、结块54. 4沥青混合料干枯55. 5沥青混合料松散66. 6砂粒式沥青混合料中混有粗集料67. 7沥青混合料和易性差6二、沥青混合料性能68. 1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达不到要求69.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流值达不到要求710. 3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空隙率达不到要求。711. 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沥青饱和度达不到要求712. 5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2、达不到要求7三、装运过程813. 1运输车辆底部粘料814. 2运输车辆底部沥青混合料有花料8四、乳化沥青815. 1沥青与水溶液油水分离816. 2乳化沥青与石料缺乏粘结性817. 3筛上剩余量超标准918. 4蒸发残留物含量过高或过低919. 5乳液标准粘度或恩氏粘度过大或过小920. 6贮存稳定性不合格10五、再生沥青混合料1021. 1再生沥青混合料整体性差1022. 2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材料拌制不均匀10六、改性沥青1123. 2改性剂不能被热沥青充分溶解(混融机械搅拌式)1124. 3改性沥青的性能发生变化1225. 4改性沥青混合料花料12一.缺角、损边1 .现象局部棱角损坏、
3、断裂、脱落。2 .原因分析(1)混凝土强度较低。(2)拆模、脱模、搬运、堆放时,操作方法不当,碰撞损坏。3 .预防措施(1)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搬运。(2)在拆模、脱模、搬运、堆放时,注意操作方法,防止碰撞损坏。4 .治理方法及时修复,如影响使用功能,应报废处理。二,表面蜂窝、麻面1 .现象构件表面缺少水泥砂浆形成石子外露。2 .原因分析(1)混凝土拌和不均匀,或振捣时间不够、漏捣,造成缺浆。(2)模具组装不严,拼缝过大,无止浆措施,由漏浆而引起蜂窝、麻面。三.规格尺寸超标1 .现象构件的规格尺寸一项或多项超过允许偏差值。2 .原因分析(1)模具磨损变形,组装不紧固。(2)采用快速脱模
4、工艺生产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偏大或脱模过早,混凝土自行坍塌。3 .预防措施(1)加强模具维护保养,及时检修模具。做到配件齐全。(2)采用快速脱模工艺生产时,模具的拆除时间应根据气温而定,控制在混凝土不发生塌落变形时为准。(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或工作度。4 .治理方法按其结构功能,降级使用或报废。沥青制品质量通病预防措施一.沥青混合料外观1. 1沥青混合料花料1 .现象沥青混合料中有少量石料颗粒没有被沥青均匀裹覆。2 .原因分析(1)沥青加热温度或矿料加热温度没有达到规定温度。(2)有冲灰或漏料现象。(3)拌和时间短。(4)沥青用量偏少。3 .防治措施(1)沥青温度或矿料温度须加热到规定温度
5、。(2)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3)适当增加拌和时间。(4)按马歇尔试验设计方法找出最佳沥青用量。I.2沥青混合料粗细分离1 .现象沥青混合料中粗、细颗粒明显分离。2 .原因分析(1)沥青或集料温度过低,沥青混合料拌制温度没有达到规定要求。(2)冷集料进料不均匀。(3)细集料过多。(4)拌和时间短。(5)振动筛频率偏小,过筛不清,大仓中有小颗粒集料。3 .防治措施(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将沥青和集料加热到规定温度使沥青混合料拌制温度达到规定温度。(2)控制冷集料进料比例和速度。(3)适当减少细集料用量。(4)适当延长拌和时间。5)改进设备,使振动筛频率达到要求。1 .3沥青混合料结团、结块2 .
6、现象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和沥青结成呈椭圆形状或扁平状,直径或外径尺寸超过IOmm团块。3 .原因分析(1)填料和沥青用量偏多。(2)原材料中集料有泥团。4 3)05mm细集料含水量过高,或含粉量高。2. 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沥青饱和度达不到要求1 .现象饱和度是沥青填充空隙的程度,饱和度太小,耐寒性、耐水性差;饱和度太大热稳定性差。2 .原因分析(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沥青用量没有达到标准配合比及最佳沥青用量要求。(2)计量器具失准。3 .防治措施(1)按标准要求精心设计标准配合比,确定最佳沥青用量。(2)加强对计量器具检定及校正工作。2. 5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残留稳定度达不到要求1 .现象残
7、留稳定度是检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的一项指标,残留稳定度达不到要求,表明沥青混合料抗水性能差、易剥落,使用寿命短。2 .原因分析(1)沥青与矿料拌制不均匀。(2)不是标准配合比及最佳沥青用量.(3)酸性石料没有接抗剥离剂,或剥离剂掺量不符合要求。(4)矿料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5)抗剥离剂本身质量不符合要求。3 .防治措施(1)严格按标准要求的拌和时间进行拌制。(2)精心设计标准配合比,确定最佳沥青用量。(3)酸性石料按规定掺和一定比例的抗剥离剂。抗剥离剂掺量一般占沥青用量O.3%0.4%。(4)对碱性石料加强检验和试验,对粘附性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石料,掺加一定数量抗剥离剂。(5)加强抗剥离剂品质
8、检验,不合格的抗剥离剂不得投入生产。三、装运过程3. 1运输车辆底部粘料1 .现象沥青混合料从自卸汽车卸料后,沥青混合料或沥青与车厢板面粘结,不能卸清。2 .原因分析(1)车厢侧板和底板没有涂隔离剂。(2)沥青混合料中填料严重偏少。3 .防治措施(1)车厢叙板和底板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或少量肥皂水,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2)按标准配合比要求掺加填料。3. 2运输车辆底部沥青混合料有花料1 .现象沥青混合料从自卸车卸下后上表面层有花料。2 .原因分析(1)隔离剂为油水混合物,柴油严重偏多。(2)车辆没有清扫干净。3 .防治措施车厢底板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柴油与水的比例为1:3)或少量肥皂水
9、,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四、乳化沥青(生产工艺见图1.4-1)4. 1沥青与水溶液油水分离1 .现象沥青与水不能均匀混合成一体。2 .原因分析(1)控制装置失灵,沥青与水比例失调。(2)乳化剂或稳定剂用量不当。(3)不同用途乳化沥青,石油沥青标号选择有误。3 .防治措施(1)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特别是对沥青和水溶液计量泵进行检修,确保油水比例符合规定要求。(2)调整胶体磨间隙,使沥青均匀分散在乳液中。(3)严格控制沥青和水溶液的温度。(4)对不同用途的乳化沥青应严格控制沥青与乳化水溶液比例及乳化水溶液中乳化剂和稳定剂比例。4. 2乳化沥青与石料缺乏粘结性1 .现象乳化沥青与石料拌和后,
10、石料表面只有一层薄薄乳化沥青膜,雨水浸湿后易剥落。2 .原因分析(1)使用酸性石料未掺抗剥离剂。(2)沥青与水比例不正确。3 .防治措施(1)使用酸性石料时在沥青中一般预先掺入占沥青用量04%抗剥离剂。(2)检查沥青与水控制装置,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4 .3筛上剩余量超标准1 .现象乳化颗粒分布不均,不稳定。含有乳化不完全颗粒及结块,严重的产生结皮或沉淀现象,影响乳化沥青质量。2 .原因分析(1)胶体磨乳化机的转子定子之间间隙太大。(2)沥青温度太低。(3)水溶液温度过低。(4)乳化剂使用量过小。(5) PH值太大。3 .防治措施(I)调小胶体磨乳化机的转、定子间隙,直到乳液达到规定细度。如间
11、隙调小后,乳液细度仍无变化,则应检查旋转轴的支承装置有否松动。(2)适当提高沥青温度,降低沥青粘度,使沥青具有良好的流动性。(3)适当提高水溶液温度,检查乳化剂等外加剂是否充分溶解。胺类乳化剂水溶液应呈透明状态。(4)针对不同沥青种类、标号,试制乳化剂最佳用量,提高乳化效果。乳化剂用量(按有效含量计算)宜为沥青重量的O.3%0.8%。(5)根据PH值,加入适量有机酸或无机酸或其它添加剂,控制PH值范围(5-7),增加乳化剂本身活性。4 .4蒸发残留物含量过高或过低1 .现象蒸发残留物含量过高,乳液粘度变大,贮存稳定性不好。蒸发残留物含量过低,乳液粘度变小,施工时易流失O2 .原因分析(1)沥青
12、或水溶液流量控制不精确,或流量计发生故障。(2)沥青温度或水溶液温度过高,发生汽化,导致乳液浓度变化。(3)沥青管路、泵、容器阀门等加热保温设施不完善。3 .防治措施(1)检查沥青和水溶液流量。对由阀门控制流量,靠自重流入乳化机漏斗的开式系统用直观方法调节流量;对闭式系统根据流量计调节流量,流量计误差偏大时应及时调换。(2)降低沥青温度或水溶液温度。沥青温度一般为120150tC,进入乳化机时乳化剂水溶液温度一般为35500。(3)沥青管路、泵、容器阀门等设施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沥青粘度。所以流动性的部位都应有保温设施。4 .5乳液标准粘度或恩氏粘度过大或过小1 .现象粘度过大,乳液流动性差,贮
13、存稳定性不好。粘度过小,乳液容易流失(施工时),减少沥青与骨料的粘附厚度。2 .原因分析(1)沥青含量过高或过低。(2)乳化剂含量过高粘度变大、乳化剂含量过低粘度变小。3 .防治措施(1)调整沥青含量。增大沥青含量可提高沥青粘度,降低沥青含量可减小沥青粘度。一般沥青含量为50%60%。(2)调整乳化剂用量并合理选择乳化剂品种。4. 6贮存稳定性不合格1 .现象乳液在容器内产生絮凝、结皮、沉淀。2 .原因分析(1)容器破损,乳液在规定贮存期内,接触空气时间过长。(2)乳化剂本身活性不能保证贮存稳定性。(3)高温下太阳曝晒,或严寒冰冻环境贮存。3 .防治措施(I)需贮存较长时间的乳液,应装入密闭的
14、塑料桶或其它能密封的容器中,防止和空气直接接触。在贮存期间应定期检查贮存质量。(2)掺入一定量的稳定剂,如胺类乳化剂掺CaCI2O2H2O对等稳定剂或盐酸等延长乳液贮存时间。(3)乳化沥青贮存在阴凉通风处,切忌曝晒和冷冻。五、再生沥青混合料5. 1再生沥青混合料整体性差1 .现象产品中含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严重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引起沥青路面松散。2 .原因分析(1)旧沥青路面材料中混有建筑垃圾。路基黄泥碎石、粉煤灰混合料、水泥混凝土碎石、泥土与挖掘的旧沥青路面材料混放一起,经过粉碎和过筛,进入沥青混合料搅拌缸,混入产品,降低沥青混合料质量,引起沥青路面松散。(2)旧沥青路面材料中混有生
15、活垃圾,过筛时生活垃圾堵塞筛网孔造成停产。小于筛网孔的生活垃圾仍然通过筛孔进入拌缸,拌人沥青混合料中,造成沥青混合料质量不合格。3 .防治措施(1)不得使用混有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的旧沥青路面材料。(2)旧沥青路面面层材料边铳刨边装运至沥青混合料拌和厂。5.2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材料拌制不均匀1 .现象经拌制后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沥青没有充分包裹旧料,产生花料。2 .原因分析(1)掺用回收旧沥青路面材料太多,与新加热的石料热交换不够,温度较低的旧沥青路面材料无法与新沥青拌制均匀。(2)回收的旧沥青路面材料没有按规定的比例均匀地喷洒软化剂(再生剂)。(3)沥青含量少。3 .防治措施(1)对回收利用的
16、旧沥青路面材料。在边破碎边过筛过程中,喷洒洁净水,防止粉尘飞扬。对符合规格的旧沥青路面材料,掺占旧沥青路面材料重量I%左右再生剂进行拌制均匀。存放时间不得小于24h,使再生剂充分渗入旧沥青路面材料中,让老化的旧沥青路面材料达到再生目的。(2)旧沥青路面材料经过再生剂喷洒存放后,不得进干燥筒明火加热。(3)对新增加的石料,温度应控制在230C以内。旧沥青路面材料用量一般为25%30%。(4)旧沥青路面材料,经常取样做抽提分析,根据需拌制的沥青混合料的品种调整集料和沥青用量,使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曲线控制在规范之内。六、改性沥青14. 6改性沥青(生产工艺见图1.4-3).B*VAkBI6.1
17、改性剂未充分以微粒均匀分散于沥青中(胶体磨剪切碾磨式)1 .现象改性沥青用肉眼或显微镜能观察到粒状聚合物或微粒大小不均。特别是微粒超过规定细度要求,颗粒没有呈微粒状均匀分散在沥青中。2 .原因分析(1)基础沥青温度过低,或加工过程补充“冷”沥青过多造成基础沥青温度下降至规定碾磨温度以下。(2)剪切、碾磨次数不够。(3)聚合物性能发生变化,如分子结构变化,熔点变大等。聚合物颗粒变大,如受潮结团或颗粒中混有团块。(4)改性沥青贮存时间过长,聚合物与沥青分离。(5)胶体磨间隙太大。3 .防治措施(1)应根据胶体磨性能、改性剂种类,确定基础沥青的温度范围,严格控制最低温度。应注意由于高温加热时间过长导
18、致沥青老化。(2)剪切、碾磨的时间及次数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3)发现颗粒不能被剪切、碾磨至规定微粒时,应增加碾磨次数,同时对聚合物进行检查,如含有过多杂质,或熔点过高增加碾磨次数还不能达到目的时,该聚合物不能使用;当发现有团块聚合物时,必须把团块粉碎至直径小于碾磨机人口管道直径的1/3。(4)通过离析试验,确定改性沥青贮存的最长时间,若无稳定技术尽量做到当天生产当天用完。带搅拌器的贮存罐贮存时间也不易过长。(5)适当调整胶体磨间隙。6. 2改性剂不能被热沥青充分溶解(混融机械搅拌式)1 .现象在使用搅拌式改性机时,经常发现改性剂不能充分溶解,显微镜切片显示,颗粒没有均匀分散在沥青中。特别是第
19、一锅改性沥青最常见。2 .原因分析(1)沥青温度未能使改性剂溶化达到最佳状态。(2)搅拌式改性设备保温差,导致温度散失过快。(3)搅拌设备转速慢。(4)搅拌时间不够。3 .防治措施(1)沥青温度应经过试验确定。(2)搅拌机应有良好的保温设施,搅拌前应对搅拌锅预先加热保温至规定温度。(3)搅拌转速应根据沥青及改性剂数量和性质确定。在掺入改性剂时应缓缓倒入,减慢转速,控制电流,然后增加转速至正常要求。(4)根据改性剂种类和数量变化调整搅拌时间。6. 3改性沥青的性能发生变化1 .现象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有关技术数据不符合规定要求。2 .原因分析(1)沥青高温加热时间过长,发生老化。(2
20、)掺加改性剂的数量不正确。(3)改性剂未充分搅拌均匀。(4)改性剂不合格。(5)改性设备的沥青流量计不准确。(6)改性设备的油泵和其它油泵同时使用一个贮油罐时,容易使流量计数值失准。(7)贮存期过长,或贮存期间和生产前没有充分搅拌或循环,致使改性沥青产生分离或凝絮。3 .防治措施(1)缩短沥青的升温和改性加工时间,对剩余高温沥青应采取降温办法,第二次加工前再升温。(2)掺加改性剂事先根据剂量、品种预先称量、分堆,防止剂量、品种误差。(3)改性剂应充分搅拌细化。(4)沥青流量计必须准确,并且通过计量标定。(5)当改性沥青设备从一个贮油罐抽取沥青时,其它油泵应停止从这个贮油罐抽取沥青。(6)改性沥
21、青的贮存期和贮存环境应通过试验确定,在贮存期间和生产前应搅拌或循环,超过贮存期的改性沥青必须通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6. 4改性沥青混合料花料1 .现象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矿料没有完全均匀被结合料裹复。2 .原因分析:除和普通沥青混合料花料类似的原因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性沥青温度过低、集料加热温度没有随改性沥青粘度等级的提高而相应提高。(2)改性沥青的使用量偏少。(3)拌制时间设定不正确。3 .防治措施(1)改性沥青的拌制温度应以粘度试验确定,没有粘度试验条件的至少应以软化点为考值设定最低拌制温度,进入拌缸的改性沥青温度应在设定最低温度以上。改性沥青混合拌制时集料温度一般都比普通沥
22、青混合料高,拌制温度比普通沥青混合料提高1020。(2)改性沥青的最佳用量以马歇尔试验确定。(3)正确设定集料、改性沥青温度下,一般不需要延长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制时间(和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当填料含量大幅度增加时应延长拌制时间。附录I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C)1.4.4.6贮存稳定性不合格1.现象图14-1乳化沥青生产工艺流程1.4.5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见图1.4-2)1-4.5.1再生沥青混合料整体性差蒸汽蝌炉 或导热油按配比称量沥青表面活化剂(需要时用)1散装沥青沥青加热罐桶装沥青脱桶装置口制均匀导热油炉或电加热粗集料堆燃料粗集料堆细集料堆工艺流程图再生访育混合料按配料比例冷料.输送机?干燥筒加热集尘装置矿粉仓再生剂热料提升混合料储料仓一级除尘沥青旧料块检验合格出厂图l4-2热拌沥青混合料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