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全套.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全套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学校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落到实处,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细则:(一)教学计划1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由学校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都由教研组长根据学校教学教研计划要求制定,并经全组教师讨论通过。教研工作目标、任务要明确,活动安排要具体。有教研专题,有学科讲座,有示范(公开、观摩)课安排,有充分发挥教研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活动安排到人到周。备课计划内容包括:教材分析、目标要求、教学进度、学科活动安排及工作主要措施。教研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2 .
2、个人教学计划由教师个人根据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一般包括基本情况分析(含学生情况分析和教材分析)、学期教学目标和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教学进度安排等。(二)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1 .备课的基本要素。备课。备课标要做到四备:一备学段课标,宏观把握学段的课程性质、结构体系、目标要求;二备学期课标,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三备单元课标,合理安排课时,分解与组合教学内容;四备课时课时目标。备学情。分析对相关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班级一般学情和个体特殊学情,以增加教学的针对性预见性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发生
3、的疑惑。备教材。教材包括教材中的文字说明、图片音像、问题设置、作业设计和阅读拓展等。备教学过程。结合相关学情分析和知识把握,精心设计教学的切入点,组织好课堂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更好的自主、互助学习,更好把握教学的进程与节奏。备作业及堂测。对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教师应亲自动手做一遍,同时还应根据学生实际,自编若干个针对性强的分层作业,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每节课都要有堂测,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综合实践活动课、体育课、艺术课、实验课等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课,备课要突出教学器具使用、教学实验设备和操作思路等的设计和准备。所有备课都要在课前教研组交流后形成二次备课,教师才能上课。2 .教案。(1)教案内
4、容。教案内容通常包括:教学目标,必须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重难点确立。课型与教学方法、教学时数。教学准备:如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教材、挂图、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实施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实现学生自主、互助合作探究学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总结本课教学的得与失。(2)教案要求。不得无教案上课;不用旧教案上课;不能一人供稿众人照搬;不用课本或试卷上的批注式“写法代替教案;不以纯解题过程作为教案;不全文抄袭(或下载)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案。教案应一课一案,以课时为单位书写。语文、数学、英语均实行纸质备课。无论电子版教案和纸质版教案
5、,教案的基本要素与环节,都不能简省。备课应超周备课。科学学科应做的实验,教师课前要与实验管理员提前做好预约工作,填写好实验通知单,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并亲自操作一次,确保实验的成功。课型不同(如新授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等),教案的写法有所不同。(三)上课上课是教学常规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1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各种教具、学具等课堂教学辅助材料,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上课。教师要提前3分钟候课。2 .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达成意识,积极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科思维能力,突显学科特色。3 .教学程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方法科学灵活,能适度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
6、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坚决杜绝教师一言堂现象。4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差异,鼓励自信,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能用多元评价方法和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5 .坚持以学定教,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积极探索”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6 .教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语言准确精练,条理清楚,教态自然亲切,板书工整合理,不得出现知识性错误。7 .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无故离开课堂,不提前下课,不私自调课,上课不接听或拨打手机,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一切事情。能妥善处理课内发生的意外事件,坚决避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8.加强实验教学
7、。严格按课程标准规定指导学生动手做好学生实验,不能以讲实验、画实验、看挂图代替。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提倡并鼓励教师因地制宜自制实验教具,合理改进、增加演示实验,提高实验课实效。9 .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上课准备习惯、听课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前置性作业、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开展实验(实践)等各环节的科学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以及运用等能力。10 .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要自觉、
8、主动地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即时、即兴的反思。反思教学观念、目标、内容、过程、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等,记录学生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寻找课堂教学的亮点与缺陷,挖掘得失背后的原因所在,通过教学随笔、教学日志、教学案例、教学叙事、教学课例等多种方式,把教学反思呈现出来。提倡教师每堂课要有教学后记,要求有感而发,有实可写。(四)作业教师要本着“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作业实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给学生布置作业。1 .控制数量。具体要求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学生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学生不超过60分钟。2 .优化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
9、难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做到难易适度,数量适当,形式多样;作业设计要针对学生实际分层要求;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家庭作业。3 .规范批改。作业批改要坚持“有留必查,有查必批,有批必辅,有辅必改,有改必得的原则,做到及时、规范。教师批改作业要使用规范符号,要有批改痕迹,要给出等级和评语,要有批改日期;教师作业批改可采用多种形式,提倡全批全改和面批。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要指导学生按要求进行改正,并及时讲评。教师要认真完成学校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中所规定的各科作业批改量,不允许将学生家庭作业的检查批改等工作和责任,转嫁给家长或学生。4 .重视反馈。教师要及时分析反馈学生作业的情况,个性问题要进行跟进式指导;作业批改情况要有记载,并把它作为把握学情、纠错补缺、调节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五)辅导辅导学生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要有针对性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拓展性学习,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增强信心,端正态度,纠正不良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严禁有偿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