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兼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2524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兼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食兼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食兼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食兼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食兼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兼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兼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BDB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XXXXX-2023观、食兼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productionoflilyforvisualandedible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2023 -XX-XX2023-XX-XX发布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刖百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制。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园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统利、

2、孙明伟、葛金涛、邵小斌、汤雪燕、王江英、朱朋波、侯海滨。观、食兼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观、食兼用百合生产的土壤选择、种球选择、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切花采收、分级与包装、花后管理、收获、分级、包装与贮藏及生产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观、食兼用百合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T18247.1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1部分:鲜切花GBfTl8247.6主

3、要花卉产品等级第6部分:花卉种球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32/T2742切花百合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观、食兼用百合LiIyforvisualandedible百合科百合属中观赏价值较高且抗性强,经过食用性评价,可作为食品开发应用的种类或品种。4土壤选择选择3年内前茬未种过百合科作物、马铃薯等根(块)茎类作物的地块,土层厚度225cm,土壤和灌溉水PH值5.57.0,土壤EC值不超过lmscm,排水良好的沙性壤土。产地中的土壤、水分、空气等环境质量应符合NY

4、/T391和NY/T5010的规定。5.1 品种选择观、食兼用百合品种。如连合丹蝶宜兴百合等。5.2 生产种球选择选择根系健壮、鳞茎盘完好、鳞片饱满、抱合紧密、无病虫、无腐烂片、无机械损伤、单球周径212cm的百合鳞茎,经2C4C低温处理50d以上作为生产种球。6定植6.1 定植前准备6.1.1 施基肥每667球施腐熟有机肥200Okg250Okg(或饼肥IOokg),氮磷钾15-15-15复合肥30kg50kg施肥应符合NYzT394规定。6.1.2 土壤消毒对于连作土壤,翻地前每667m2用生石灰30kg40kg,或棉隆20kg25kg等土壤消毒剂,均匀分撒或喷施到土壤表面,随整地混入土壤

5、中杀虫灭菌,覆盖地膜封闭闷土,土温高于13C以上闷土15d以上,揭膜后晾晒敞气,间隔7dIOd,旋耕2遍以上。6.1.3 整地做畦深翻土壤25Cm以上,整平、耙细做畦。坡地,按照地块条件,沿等高线做畦,畦面宽IoOCm130cm,畦高20Cm25cm;平地,高畦栽培,畦高20Cm25cm,畦面宽IOoCm120cm,畦沟宽50cm。6.1.4 种球消毒种植前,对种球进行灭菌杀虫处理。采用50%咪鲜胺镒盐IoOO倍液,添加0.3%印楝素500倍液浸泡消毒30min,后取出晾干。药剂使用应符合GBT8321.102018的规定。6.2 定植6.2.1 定植时间设施生产宜于9月至11月结冰前,选择晴

6、天定植;露地生产应在3月10日前定植,定植时芽长应不超过3cm。6.2.2 定植密度与深度按行距25Cm35Cm开种植沟,沟深8cm10cm,株距20Cm25Cmo每667m?种植0.9万株1.2万株。6.2.3 定植方法定植时,芽朝上根朝下摆正种球,覆土厚度为种球高度的2倍3倍。7田间管理7.1 出苗前管理定植后Id2d内浇一次透水,并选用芽前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后用稻草或地膜等覆盖畦面保墙。长效除草剂应控制施用量,如:70%乙草胺(乳油)用量不得超过80g667未做土壤封闭的地块,在百合幼苗未出土前中耕1次,可结合追肥进行浅中耕,促进出苗。7.2 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再中耕1次,做到行间深、

7、株间浅;8片10片叶时结合培土中耕1次。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浅培土,以茎生根不露出土面为宜。百合生长到封行后,可不再中耕锄草,但要及时清理沟渠。结合中耕追肥,当百合苗高20cm30cm时,每667?施腐熟饼肥Iookg、复合肥IOkg。在百合植株长至15Cm20cm时,用15CmX15Cm尼龙网支撑,种植畦两边每隔2m立1根高度80Cm100cm的支柱,支撑网随着百合的生长而提高。7.3 蕾期管理现蕾后,结合灰霉病、炭疽病等易发病害的防治,现蕾期每隔7dIOd喷施一次叶面肥,叶面肥以0.2%磷酸二氢钾,0.01%硼肥,0.1%螯合铁为主。8病虫害防治8.1 物理防治利用害虫的不同趋性杀虫,用诱虫灯

8、,黄色、蓝色粘板等进行诱杀,挂放的高度应高于植株IOcm-15cmo20CnIX30Cnl的黄色粘板诱,每667肝用量25张30张;25CmX30Cm的蓝色粘板,每667ma用量20张25张。8.2 生物防治利用性诱剂诱杀成虫,每667肝投放性诱剂6粒8粒。8.3 化学防治农药的施用应符合GBZT8321.10的规定。观、食兼用百合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观、食兼用百合常见虫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见附录B。9切花采收、分级与包装9.1 切花采收9.1.1 采收时间宜在第一个花蕾稍微透色时,于早晨或傍晚采收。9.1.2 采收方法在满足切花高度条件下,保留植株15片以上叶片剪切。9.2 分级

9、包装分级包装按照GB/T18247.1执行。包装后,插入装有IOem15cm深清水的桶中,入2C4C冷库内保存待售。10花后管理10.1 消毒处理切花采收结束后,立即用40%马咻胭羟烯腺可溶性粉剂IoOO倍1500倍,对采后的百合植株进行喷雾处理。10.2 肥料管理切花采收结束一周内,施用尿素3kg/667m2-4kg/667m硫酸钾5kg/667m,6kg/667m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每隔7dIOd喷一次,连喷2次。10.3 水分管理商品球收获前15d不应灌水,水分管理参见DB32/T2742中的6.3.1。11收获、分级、包装与贮藏11.1 收获11.1.1 收获时期露地

10、栽培,10月上中旬茎、叶完全干枯后可进行收获。若遇降雨天气可延迟,应在晴天15d后采收。设施栽培,9月中下旬茎、叶完全干枯后可进行收获。11.1.2 收获方法深挖30Cm,轻轻去除根部泥土装筐,减少鳞茎损伤。11.2 分级将百合球放在塑料筐中,用清水冲洗附泥及小沙石后,于阴凉处沥干种球表面的水分,然后进行分级。鲜食百合商品球分级参照GB/T18247.6。11.3 包装以泥炭、碎木屑等基质作为填充物,与百合球同置于塑料筐内,并用薄膜包裹保湿。基质中含水量以40%45%为宜。包装规格为:周径16Cm18cm的百合球,200粒/筐,周径14Cm16cm的百合球,300粒/筐,周径12cm14cm的

11、百合球,400粒/筐。11.4 贮藏4冷库保鲜贮藏。12生产记录对生产过程、投入品等实行全过程记录,记录保存时间2年以上。附录A(资料性)观、食兼用百合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表A.1规定了观、食兼用百合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表A.1观、食兼用百合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病害名称危害部位及症状防治方法枯菱病主要危害鳞茎和根系,最初为底部叶片变黄脱落,严重时叶变为褐色,地上茎枯菱,鳞茎腐烂,根系烂死,最后整株枯死。百合枯萎病病原体主要为尖抱镰刀菌百合专化型,另外还有茄腐皮镰刀菌(尸用solani)和串珠镰刀菌(FMSariImimoniliform)等。其中尖抱镰刀菌分离频率和致病率最高,且尖施镰刀

12、菌有严格的寄主专一性,因而确定为尖抱镶刀菌百合专化型。该菌生长和产抱的最适温度为2530。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7.0o1、选择健康种球,做好土壤和种球消毒。2、避免偏施氮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抗病能力。3、种植密度合理,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4、种植前把鳞茎浸入杀菌剂浸泡,也可把鳞茎先用39温水处理2h,再浸入杀菌剂浸泡。5、发病初期若土壤湿度大,粘重,通透差,要及时改良并晾晒,再用药。6、及时清除病株并集中消毁,减少浸染来源。病毒病常见的症状是造成花叶和黄化,严重的发生卷叶、丛生、缩顶等畸形,病株明显矮小,花蕾畸形,色泽变淡。甚至引起枯斑、环斑和组织坏死,无法开花或花朵畸形,危害严重的鳞茎

13、变小、死亡。1、选择健康种球,做好土壤和种球消毒。2、避免偏施氮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抗病能力。3、避免生产区域周边有桃树等蝇虫寄主植物。4、切断传病毒传播媒介昆虫蜥虫。5、及时清除病株并集中销毁,减少浸染来源。附录B(资料性)观、食兼用百合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表B.1规定了观、食兼用百合常见虫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表B.1观、食兼用百合常见虫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虫害名称危害部位及症状防治方法地上害虫(螃虫、金龟子、红蜘蛛、白粉虱等)危害百合嫩叶、茎秆,常在叶片上刺吸汁液,传播病毒,使幼叶和幼芽产生绿色斑点,并使植株衰退,造成花蕾和嫩叶不易伸展,影响开花。1、及时清除杂草。2、利用捕虫板、诱杀。3、可用阿维菌素等农药I(Xx)倍液喷杀,每隔7d喷1次,连喷2次3次。在栽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拌种。地下害虫(地老虎、线虫、蚊蝇类幼虫、蟒蜡、蟋站等)危害地下鳞茎及鳞茎盘,使植株根腐倒伏、死亡。危害幼嫩部位,刺吸汁液,致被害叶片增厚,僵直,变小变窄,幼茎扭曲、节间缩短,导致植株黄化,严重时枯菱死亡。1、应提前进行土壤、种球消毒。2、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3、可用40%辛硫磷8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浇灌根部,间隔IOd浇灌1次,连灌4次5次。采收前20d停止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