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常规.docx(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妇幼保健信息资料工作常规一、妇幼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实施工作常规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组织实施方案三、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四、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五、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六、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方案七、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程实施方案八、妇幼卫生监测工程实施方案九、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方案十孕产妇死亡评审标准十一、新生儿死亡评审标准十二、妇幼卫生计算机信息工作常规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一、孕产期保健工作评价指标二、儿童保健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三、出生缺陷医院检测质量评价指标四、5岁以下儿童死亡质量评价指标五、孕产妇死亡死亡质量评价指标六、妇女病普查质量评价指标七、方案生育工作质量评价指标八、婚前保健工
2、作质量评价指标九、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监测工作指标十、中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指标十一、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评价指标一、妇幼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实施工作常规目的: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妇幼卫生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监测的妇幼卫生人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相关因素,提出科学、可行的防治方案,为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一、采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1、描述性研究主要方法为现况研究,通过调查描述疾病的分布和各种可疑致病因素的关系,提出病因假说。2、分析性研究以某辖区内妇女、儿
3、童为研究人群,对由描述性研究提出的病因或流行因素的假设进行分析检验。它又分为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3、实验法流行病学实验是在人群现场中进行的,将观察人群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试验组施加某种干预措施,通过随访观察,判定干预措施的效果,进一步验证假说。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根本步骤1、制定调查设计方案它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案。搜集资料的方案在整个设计中占主要地位,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调查目的和内容调查目的有两类,一是了解参数,用以说明总体的特征,;二是研究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以探求人群健康的有关因素或探索病因。(2)确定研究指标将调查目的具体化为指标。妇幼卫生相关的调查研究
4、主要是研究监测的妇幼人群人口学特征,以及影响该人群健康的相关因素。根据各研究目的、工程不同,具体的指标也不同。2 .确定研究对象和观察单位调查对象是根据研究目确实定的调查总体的同质范围;观察单位是要调查的总体中的个体,也是统计计算的单位。目前与妇幼卫生相关的调查多为多为人群监测,如孕产妇死亡监测、育龄妇女死亡监测、出生缺陷监测,以监测区县、机构的妇幼人群为研究对象。妇女病普查及其他以就诊本科室相关人群为研究对象。3 .选择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按调查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总体中每个个体都进行调查,如人口普查,某种疾病的普查;非全面调查又有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典型调查是有意识选
5、择好的、中间型的或差的典型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出一局部进行调查,是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妇幼卫生调查采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4 .决定采取的调查方式有直接观察、采访、填表和通信四种调查方式。前两种方式由调查人员亲自参与和记录,调查质量可靠。后两种方式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假设被调查者文化水平高,素质高,乐意配合调查,也可以得到可靠的资料。5 .设计调查工程和调查表调查工程包括备查工程和分析工程。备查工程用于核查资料,如妇女、儿童的姓名、性别、住址、以及调查者和调查日期。分析工程用于计算统计指标,分析健康相关因素或病因。需要注意的是备查工程不可过多,必要的分析工程不能少
6、。将调查工程按逻辑顺序排列即可成调查表。三、开展调查1、调查准备包括人、财、物的准备,调查人员的培训,统一调查方法。2、预调查最好开展预调查,获得经验,完善调查方案。3、正式调查结合预调查,开展正式调查工作,把好质量关,保证收集的资料完整、准确、及时。四、整理、收集资料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校正,整理并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便于统计分析。五、资料的统计分析、书写调查报告计算各统计指标,采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说明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得出科学结论。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六、研究的反响、随访研究结束时做好总结,及时进行调查反响,得出科学结论,分析人群疾病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做好后续的随访。二、
7、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组织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开展,一些妇女、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某些城市中迅速增加。为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获得了单项病种、单项指标的发生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信息。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切实做好我市的流调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组织领导为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高质量地完本钱次流调工作,经研究,分别成立流行病学调查固原市流调领导小组、流调技术指导组和流调办公室。市级各小组成员及工作职责如下:(一)固原市妇幼卫生流调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工作职责:负责全省流调工作的组织领导,部门间协调,流调经费筹措等事宜
8、。(二)固原市妇幼卫生流调技术指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工作职责:负责流调的业务指导,流调专业人员的培训,资料验收,质量评估并进行流调工作总结。(三)固原市妇幼卫生流调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成员:工作职责:负责流调的组织实施,处理日常事务,组织有关专业会议和培训班,现场检查指导,组织资料验收,搜集、核实和汇总资料。办公室设在省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防制所。承当流调任务的各市卫生局要成立流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市流调工作的组织领导,部门间协调,现场检查指导等事宜。各抽样点所在的县(区)卫生局要成立流调办公室,负责制定本地区流调实施细那么、组建流调专业队、负责具体流调工作的开展,并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收集和上
9、报等工作。二、流调点确定本次流调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确定流调点、流调点调查人数。三、调查工程(一)根据流调内容拟定题目根据设计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设计工程和必要的问卷调查。(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设计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对流调获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三)其他情况调查对流调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流调内容外的其他方面的情况,用以补充说明流调结果四、工作进度根据设计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流调共分为准备、实施、验收总结3个阶段,各阶段主要进度安排和工作内容如下:(一)准备阶段1、制定流调方案和实施方案;根据抽样设计抽取流调点;选择流调点开展预
10、调查工作。根据预调查结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流调实施细那么;统一流调方法和标准;培训相关人员。2、组织流调专业队,并对流调专业人员分门别类进行培训,统一调查和检查方法。(二)实施阶段1、流调点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各项现场调查工作。2、现场调查期间,领导小组对各流调点的调查现场进行督导。(三)验收总结阶段1、各地录入并复核流调资料。2、流调技术指导组和流调办公室组织开展流调验收工作。之后,流调办公室复核并汇总各项根本数据,编写流调资料汇编。五、工作经费为保障流调的顺利开展,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相关单位职责,在组织、技术、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确保高质量完成我市的流调工作。三、出生缺陷医院监测方案
11、一、目的和意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而出生缺陷那么是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一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中国妇女开展纲要(20232023)和中国儿童开展纲要(20232023)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女开展纲要(20232023)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儿童开展规划(20232023)均将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列为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的一项主要目标。出生缺陷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人类胚胎(胎儿)在结构和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往往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天折的重要原因,存活的畸形儿不仅本人痛苦,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而且直接影响民族的兴旺和繁荣。二、目的1、获得准确、可靠能反映
12、全省水平的出生缺陷资料。2、动态观察出生缺陷发生的消长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3、为制定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及评价效果提供依据。4、为政府制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政策提供依据。三、范围和对象选择我市彭阳县医院、县保健所,隆德县医院、保健所为国家监测点的监测医院。原州区辖区内的固原市医院、市保健院,原州区医院、区保健所做为自治区级监测点监测医院围产儿数季报填报对象:围产儿又称围生儿:指在监测住院内出生的妊娠满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儿,不包括方案外引产的胎儿。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填报对象:凡在监测医院内出生或引产的出生缺陷儿,无论孕周大小,均需报告
13、。但孕周小于28周的缺陷儿数不统计在“围产儿季报表中。四、监测内容和指标(一)内容:1、监测医院内引产或出生的孕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的有关资料。2、监测医院内所有引产或出生缺陷儿有关资料。3、出生缺陷的可疑危险因素。(二)指标:1、主要出生缺陷的畸形率。2、主要出生缺陷性别、母龄别和城乡畸形率。具体内容见出生缺陷监测的围产儿数月报表、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及其填表说明。五、畸形的诊断畸形的诊断及产科、方案生育科、儿科、病理科、检验科以及物理诊断科(如B型超声检查室)等科室的业务人员。具体负责监测工作的人员就努力掌握有关出生缺陷的知识,如诊断标准等。对每一例畸形儿都要请上述科室的有关专家进行确认,
14、以保证监测质量,防止误诊、漏诊。尸体解剖、病理检查以及染色体检查均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有条件的医院应大力开展。B型超声波检查、母血或羊水甲胎蛋白的测定等有助于产前诊断。六、资料的收集(一)资料收集工具:出生缺陷监测资料收集工具包括:1、出生缺陷儿登记卡;2、围产儿数季(年)报表;3、出生缺陷监测质量调查表。在监测医院,每一例新生儿出生,由一位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检查,如发现畸形儿,按要求将有关内容填入出生缺陷儿登记卡。监测医院每季度分月份将所有围产儿有关数据填入围产儿数季报表并将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和围产儿数季报表上报市妇幼保健院。经审核无误上报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二)数据上报时间监测数据上报实行
15、“3+1模式,即年度报表统计时限为上一年度第四季度和本年度第一、第二、第三季度,下文中的“上一年度均入出境“3+1模式。监测医院于每年2月、5月、8月、11月的5日前,上报上一季度的围产儿数季报表、出生缺陷登记卡;每年11月10日前,同时上报上一年度经质量控制后的出生缺陷监测质量调查表(县级)。上季度的季报表和卡片报市妇幼保健院,经审核后,于该月底前报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七、质量控制提供准确、可靠的出生缺陷监测的资料,是做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关键。参加监测的各级人员都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层层把好质量关,对资料的填写、收集、录入、处理分析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1、监测网质控系统为了防止
16、漏报、重报,监测医院应在出生、查体、洗澡等关键环节中,反复检查有无畸形漏诊,做好监测资料的自查工作,并做好质量检查。2、质量检查内容包括漏报调查和监测表(卡)的质量检查。(1)漏报调查漏报包括围产儿出生漏报和出生缺陷漏报。围产儿出生漏报率二漏报出生数/(上报出生数+漏报出生数)100%出生缺陷漏报率二漏报出生缺陷数/(上报出生缺陷数+漏报出生缺陷数)100%各监测医院应成立出生缺陷监测小组,由产科、新生儿(儿科)、外科、病理科、检验科、超声科、优生遗传科等人员组成。监测小组负责对医院内出生缺陷监测工作进行管理及质量控制,对每例可疑出生缺陷儿由监测小组集体讨论、确诊,以防止出现漏诊、误诊。应有专
17、人负责出生缺陷监测的表、卡填写、录入及上报。填写原始表、卡后应认真核对,做好自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新生儿科(儿科)监测人员应主动与产科的监测人员沟通,以免遗漏在新生儿(儿科)发现的缺陷儿。医院负责审表人须认真审核所填表、卡并签名。2、县级妇幼保健院:负责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出生缺陷质量控制,对监测单位上报的表、卡进行质量检查,并保存表、卡备查。3、质控检查内容:(1)漏报质控:漏报包括围产儿出生漏报和出生缺陷漏报。围产儿出生漏报率=(出生围产儿漏报数/实际出生数)X100%;出生缺陷漏报率二(出生缺陷漏报数/实际出生缺陷数)X100%;漏报调查方法:每年对监测医院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其产房记录,
18、并将其与上报的表、卡核对,即可得到漏报数。还应检查新生儿科病房出入院记录本,了解有无出生缺陷儿漏报。(2)表、卡质量检查完整性检查:检查各种数据资料,包括各种原始表(卡)到计算机录入各个环节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每一份表(卡)中各种工程填写的完整性。表卡完整率=(完整表卡数/检查表卡数)X100%正确性检查:检查各种表(卡)填写方法的正确性,以及各工程数据范围和逻辑关系的正确性。表卡错误率=全部表卡的错漏项数/(每张表卡的工程数X检查表卡数)X100%3质量要求(1)完整率:表卡填写完整率100%(2)错误率:表格中工程填写错误率1%计算机录入错码率1%。(3)漏报率:围产儿出生漏报1%主要缺陷漏
19、报1%。4、质量检查方法数据资料的检查采用手工和计算机检查。手工检查包括自我检查(自查)和抽样检查(抽查)。计算机检查包括数值范围检查和逻辑关系检查。(1)自我检查:专业人员在填写原始表卡后,应认真核查,对所发现的错误及时更正。(2)监测医院每年自行作漏报和表(卡)质量检查一次。5、质量检查表格(见附件)八、组织管理市卫生局基妇科负责领导组织实施我市的出生缺陷监测工作。为了保证监测质量,监测医院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明确职责、任务,并保证监测队伍的相对稳定,抓好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I。四、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一、目的(1)获得准确可靠的婴儿、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资料。(2)观察婴儿、5岁以下儿
20、童死亡率的动态变化。(3)提供不同儿童死亡水平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为提出和制定改善儿童保健效劳的新对策提供依据。(4)为我市儿童保健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导向和依据。二、监测范围和对象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是以人群为根底的监测。按照国家、自治区的监测方案,我市的彭阳县、隆德县作为国家监测点,原州区作为自治区级监测点,西吉县、泾原县做为自治区级监测点。监测地区家庭中全部0-4岁儿童为监测对象。监测对象具体包括:(1)户口在监测地区,居住在监测地区;(2)户口不在监测地区,在监测地区居住一年以上;(3)户口在监测地区,在外地工作和居住,妊娠分娩回到监测地区。监测地区妊娠满28周(如孕周不清楚
21、,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O克及其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指标之一,而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均报告死亡和死因。三、监测内容和指标1 .内容(1)活产数,1-4岁儿童数和总人口数。(2) 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和死亡原因。(3)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4) 5岁以下儿童卫生保健效劳的根本情况。2 .监测指标(1生命指标:出生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1-4岁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年龄别死因死亡率、儿童死亡年龄构成和死因构成、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下降率。(3)保健效劳指标:儿童死前就医情况。四、监测地区确定按照卫生部妇幼卫生监测方案
22、,采取整群监测方法将全市五县区各乡镇作为监测地区。资料收集工具(1) 0-4岁儿童花名册:以村为单位由村医填写,每出生1名婴儿(或新迁入1名5岁以下儿童)随时填写,死亡情况记录在备注中。0-4岁儿童花名册存放在村卫生室。(2) 0-4岁儿童死亡监测季、年报表:每个监测乡(街道),每季度填报一张,交县(区)妇保所,由县(区)妇幼保健所汇总后报市妇幼保健院。每年十月县(区)妇幼保健院填报全年汇总表。(3) 0-4岁儿童死亡报告卡:监测地区每例0-4岁儿童死亡,由村医10日内上报乡镇卫生院妇幼专干,乡镇卫生院妇幼专干在7日内进村入户核实,填报“儿童死亡报告卡,并记录在0-4岁儿童花名册及儿童死亡登记
23、册上。此外,要求监测地区的各级医疗机构及时填报来自监测点的0-4岁儿童死亡报告卡,每季度交县(区)妇幼保健院(所)。县妇幼保健院(所)利用例会核对,解决重卡、漏卡问题。每年十月监测县将上一年全部死亡卡报送市妇幼保健院,同时将全部死亡卡转抄到“死亡登记册上,作为原始资料保存,“儿童死亡登记册上所有工程应与死亡卡一致。六、质量控制1 .质量标准(1)表卡完整率100%,死因错误率5%,工程错误率VI%。(2) 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率城区(1096,农村20%(3)出生漏报率10%(4) 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因诊断不明V5%(5)计算机输入错误率V05%(6死亡漏报率:城市W10%;农村W20%2 .
24、质量检查制度建立逐级质量检查制度,区对地段,乡对村,利用每季例会制度,季季进行质量检查。市县每年组织一次全面质量检查。未到达要求的县(区)全面进行补漏调查。3 .质量检查内容质量检查包括漏报调查和各种监测表卡的质量检查。(1)漏报调查:由于我市个别地区生命统计制度不健全,儿童死亡漏报仍然存在,因此质量控制的重点是防漏,质量检查的重点是查漏,减少漏报率是高质量做好儿童死亡监测的关键。漏报调查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座谈会、走访、查询医院原始记录和各种登记如出生登记、孕产妇登记、方案生育登记、公安部门登记、预防接种卡等,相互核对,相互补漏。在死亡儿童中,尤其要注意死胎、死产和活产的区别,既要注意防止将死
25、胎、死产作为活产和新生儿死亡上报,使死亡数增加,也要防止将活产作为死胎、死产而遗漏,使死亡数减少。因此,补漏时也要核实死胎、死产情况。(2)表卡质量检查:包括表卡完整性检查和正确性检查。检查各种卡片和表格,要求相互数据一致。死亡报告卡数与花名册中(或儿童死亡登记册)死亡儿童数,上报出生数与花名册(或儿童出生登记册)登记儿童出生数应完全一致。表卡质量检查方法包括手工检查和计算机检查的方法,手工检查包括自我检查(自查)、相互检查(互查)和抽样检查(抽查)。计算机检查包括屏幕矩阵检查,数值范围检查和逻辑关系检查。4 .质量检查指标计算方法出生漏报二漏报出生数/(上报出生数+漏报出生数)100%死亡漏
26、报二漏报死亡数/(上报死亡数+漏报死亡数100%卡片完整率二完整卡片数/检查卡片数XlO0%死因错误率二错误诊断、分类卡片数/检查卡片数XlO0%卡片错漏项率二全部卡片的错漏项数/(每张卡片的工程数义检查卡片数)100%卡片诊断明确率二死因诊断明确的卡片数/全部死亡卡片数义100%5 .儿童死亡监测质量评价标准为不断提高监测质量,我市制定了宝鸡市儿童死亡量化考核标准,每年对各监测点进行监测质量评价。实行“3+1模式后的资料上报时间如下:* 每年1月30日前上报上一年度第四季度报表;* 每年4月30日前上报本年度第一季度报表;* 每年7月30日前上报本年度第二季度报表;* 每年10月30日前上报
27、本年度第三季度报表;* 报表内容:0-4岁儿童死亡监测季报表、监测点活产数。* 每年10月30日前上报上一年度第四季度及本年度第一、第二、第三季度经质量控制后的0-4岁儿童死亡监测年报表、监测点活产数和儿童死亡报告卡、儿童生命监测质量调查表。各种报表要求上报齐全,填写准确、完整、符合逻辑,无漏项、错项、空项,全年监测报表与死亡报告卡的年龄别死亡数一致。质量检查假设不符合以上质量要求,监测地区卫生局要组织力量对监测资料重新核查上报。七、资料分析分析指标和内容1、新生儿、婴儿、1-4岁儿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年龄别儿童主要死因。3、儿童死亡与保健效劳、出生率等因素的关系。4、儿童死亡率和死因
28、的变化。儿童死亡报告卡住址乡(区)街道(村)父亲姓名母亲姓名儿童姓名联系户籍:本地户籍(2)非本地户籍居住1年以下非本地户籍居住1年及以上性别:1.男2.女3.性别不明(c)弓I超IA则灰讷以俯戈(d)引起(C)的疾病或情况根本死因分类编号 ICDTO编码 死亡地点:医院(2)途中出生日期年月0家中口死前治疗:(D住院(2)门诊I出生体重克(1)测量(2)估计未治疗口诊断级别:省(市)区县补卡编号20年表号:卫统49表制定机关:卫生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23184号(b)弓有效期至:2023年12月孕周周出生地点:(1)省市)医院(2)区县医院(3)街道(乡镇)卫生院村(诊
29、所)卫生室途中(6)家中(2)区县街道(乡镇)(4)村(诊所)(5)未就医未治疗或未就医主要原因:(单项选择)经济困难(2)交通不便(3)来不及送医院死亡日期与三户E家长认为病情不严重(5)风俗习惯死亡年龄岁月死亡诊断:(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天_一小时(6)其他(请注明)死因诊断依据:(D病理尸检临床(3)推断口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日期儿童死因分类编号Ol痢疾19出生窒息02败血症20新生儿破伤风03麻疹21新生儿硬肿症04结核22颅内出血05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3其他新生儿病06白血病24溺水07其他肿瘤25交通意外08脑膜炎26意外窒息09其他神经系统疾病27意外中毒10肺炎28意
30、外跌落29其他意外11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2腹泻13其他消化系统疾病14先天性心脏病15神经管畸形16先天愚型17其他先天异常18早产或低出生体重30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31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32循环系统疾病33泌尿系统疾病34其他35诊断不明儿童死亡报告卡填写说明1 .儿童编号:要与“5岁以下儿童花名册”中该儿童的编号相一致,每1个儿童只能有1个编号。儿童编号为9位数字;左起第1、2位为儿童所在区县代码,第3、4位为乡(街道)的代码,第5、6位为村(地段)的代码,第7、8、9位为儿童个人代码。2 .报告卡中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均用阳历。年只填最后两位数字,月、日只有一位数字时,前一方格必须填
31、“0”。死亡年龄均填写实足年龄,出生不满24小时填小时数,不满28天者填具体天数,满28天1月29天者填写1月,缺乏1岁者填月数,超过1岁者填岁数。3 .出生体重:不详填写5999,孕周不详填写49,出生地点不详填写9。4 .死亡诊断,在(a)中填写最后造成死亡的疾病诊断或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如脑出血(不要填写呼吸、循环衰竭等情况);(b)中填写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如交通意外(C)中填写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如步行者与汽车相撞。注意不能填写临终前的病症和体征。死亡诊断填写具体的疾病名称,不能笼统填写其他疾病,如唇腭裂不能填写成其他先天异常。5 .根本死因:填写详细疾病名称。分类编码按下方
32、的疾病分类,把相应的代码填入口.6 .根本死因的ICD-U)编码:填写4位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IO),由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直报系统自动生成。7死前治疗:指引起本次死亡疾病的治疗情况。住院指在街道(乡镇)、区县以上医院正式办理住院手续,住院治疗后死亡者(包括在医院或出院回家死亡)。门诊治疗包括急诊、观察室治疗未正式住院者。未就医指未接受医生治疗。同时有2种治疗情况,如“门诊和“住院”要填写最高治疗级别,填“住院”。凡经村医生诊治,按“门诊治疗填写。“未治疗指根本未治或家长自治。7 诊断级别:填写死亡疾病的最高诊断级别,如患儿曾在村卫生所、乡卫生院、县医院诊治,应填写县医院。9 .未治疗或未就
33、医的主要原因:死亡前未治疗或未就医者请填写主要原因,仅选一项。10 .死因诊断依据:(1)病理尸检:指在医院死亡做过尸检证实诊断的。(2)临床诊断:指医疗单位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做出的诊断。(3)推断:指死前未经医疗单位诊治,死因是死后分析判断出来的。推断要把病情记录在“死因推断依据栏内,供上级单位核查时参考。儿童死亡监测儿童死亡监测质调查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县抽查时间被抽查地区工作负责人活产漏报情况死亡漏报情况死因错误其他错误完整性IJ艮数漏引艮数而报率上由艮数漏引艮数漏报率(%)诊断分类错误错误率(%)项数%卡片数%男女男女新生儿1-11月1-4岁合计新生儿1-11月1-4岁合计注:L此
34、表由区县、地市、省及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进行质量检查时填写。2 .每年IOTI月,要求完成区县、地市级质控,并填写此表,报省妇幼保健机构。3 .每年12月,要求完成省级质控,并填写此表,连同区县、地市级质控表一并经省卫生厅(卫生计生委)妇幼(妇社)处审核后,报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调查单位调查负责人04岁儿童死亡监测报表说明一、制表目的:了解监测地区出生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二、统计范围:以区县为单位,全国336个监测地区。三、统计对象:监测地区本地户籍和非户籍人口中的04岁儿童。四、上报机构:由监测地区的村(社区)收集上报。五、统计起止时间:本统计年度前一年的10月1日起至本统计年度9
35、月30日止。六、报送时间:各监测区县妇幼保健机构每季度逐级上报地市级、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经卫生厅(局)审核后,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规定的时间上报卫生部妇社司。儿童死亡监测全国儿童生命监测质量调查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县抽查时间被抽查地区工作负责人活产漏报情况死亡漏报情况死因错误其他错误完整性上报数漏报数漏报率(%)上报数漏报数漏报率(%)诊断错误分类错误错误率(%)项数%卡片数%男女男女新生儿1-11月1-4岁合计新生儿1-11月1-4岁合计注:1.此表由区县、地市、省及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进行质量检查时填写。2.每年11月,要求完成区县、地市级质控,并填写此表,报省妇幼保健机构。3.每
36、年12月,要求完成省级质控,并填写此表,连同区县、地市级质控表一并经省卫生厅妇社处审核后,报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调查单位调查负责人五、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一、孕产妇死亡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开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母婴平安的重要指标。研究并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当前妇幼保健的重要任务。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始于1989年,经过10余年的监测,初步摸清了我国孕产妇死亡的根本状况、主要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孕产妇死亡监测的工作目的是:通过监测继续了解全国及不同地区孕
37、产妇死亡率和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死因分布特点;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的死因分布情况,进一步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策略,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改善孕产妇保健效劳的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二、监测系统各级组织及其职责1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详见组织机构图。2 .职责(1)市妇幼保健机构:在本地区卫生局的领导下,负责以下工作: 参加自治区级培训; 负责监测资料的收集、初审、上报; 负责辖区内监测点工作质量并接受上级检查。(2)各监测县(区)妇幼保健机构: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负责以下工作: 参加自治区级培训; 负责监测资料的收集、初审、上报; 负责自查监测点工作质量并接受上级检查。(3)街道(乡镇)、村级妇保人员:
38、 参加县(区)级培训; 配合县(区)级妇保人员进行监测资料收集、上报; 负责核实死亡情况,并配合填写好有关表卡。组织机构图行政领导部门技术指导部门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4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三、监测对象和范围1 .监测对象(1)本地户口监测地区内有正式户口的孕产妇,包括方案外妊娠的孕产妇。嫁入监测地区,但未上户口者应作为监测对象;从监测地区嫁出,仍未迁出户口者,不作为监测对象。非本地户口户口不在本地而暂住监测地区的孕产妇。城市监测点,指本市城区以外的流动人口;农村监测点,指本县以外的流动人口。不包括城区与城区、乡镇与乡镇之间的流动人口。2 .监测时限孕产妇死亡监测时限从妊娠开始至妊娠终
39、止后42天内。3.监测范围国家级孕产妇死亡监测点:彭阳县、隆德县。自治区级孕产妇死亡监测点:固原市所辖四县一区的所有长住及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包括方案外妊娠的孕产妇。四、监测内容、指标和相关定义1 .监测内容(1)监测地区内的活产数;(2)监测地区内的孕产妇死亡数和死亡原因;(3)孕产妇死亡的地区和人群分布;(4)死亡孕产妇接受卫生保健效劳情况;(5)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情况;以监测点活产及孕产妇死亡季报表及孕产妇死亡报告卡表达具体内容。2 .分析指标和内容(1)孕产妇死亡率;(2)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3)孕产妇的死因构成和影响因素。3 .相关定义(1)孕产妇死亡: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
40、天之内的妇女,不管妊娠时间和部位,由于任何与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或由此而加重了的原因导致的死亡,但不包括意外原因(如车祸、中毒等)导致的死亡。(2)活产:活产指妊娠满28周,胎儿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指标之一者。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以100O克及其以上为准。(3)孕产妇死亡率5MR):指一年内每10万例活产儿中,孕产妇的死亡数。计算方法:孕产妇死亡率二当年普普二人数XloOOOO/10万当年沽产数(4)孕产妇死亡率的校正计算通过乡、县、市3级核实补漏后,应根据漏报调查发现的活产数和孕产妇死亡漏报数对孕产妇死亡率进行校正。孕产妇死亡率校正计算公式:上报死亡数X(
41、1I抽查地区漏报孕产妇痛数)孕产妇死亡率=一抽常端蠹盟r数I。万上报活产数X(1+1整E鹘。3抽查地区上报活产数五、监测资料的收集1 .渠道城市由街道区市,农村由村乡县,建立以妇幼保健机构为中心的孕产妇死亡报告系统,要求各级均有专人负责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2 .方法(1)监测地区每发生一例孕产妇死亡,城市的街道(或有关医院)向区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农村的村妇幼人员应向乡镇妇幼专干报告。(2再由县(区)级保健机构组织专人到与该孕产妇死亡有关的医院,以及乡、村级妇幼医生、接生员或个体行医者处调查了解与死亡有关的病史,包括孕期、产时、产后情况,发病与死亡经过,还要注意询问死者的既往病史。如该孕
42、产妇死亡发生在家里,无医疗保健人员或接生员在场,那么应入户了解有关死亡过程及病史。然后填写死亡报告卡,并写出病历摘要或死亡调查小结,上报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3)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组织专家进行死亡个案讨论,明确死因。对无法确定死因的疑难个案,应写出初步意见及可能的死因推断,然后上报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4)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组织专家进行死亡个案讨论,明确死因。对无法确定死因的疑难个案,应写出初步意见及可能的死因推断,然后上报自治区级妇幼保健机构。3 .报告时间每个监测街道(乡镇)于每季度第二个月10日前将上一季度的监测点活产数和孕产妇死亡季报表报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县(区)妇幼保健机构审核后上报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发生孕产妇死亡的,县(区)妇幼保健机构应及时进行死因调查,并及时将孕产妇死亡报告卡等相关资料上报市妇幼保健院,并与县(区)卫生部门一起,完成县(区)级死亡结果的评审,再经市级评审后,每半年(于6月及12月底以前)报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基层保健科。六、质量控制1 .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与运行(1)县(区)对街道,乡镇对村,利用每季度例会制度,季季进行质量检查,县(区)、市级每年组织一次全面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