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典型案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29786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典型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典型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典型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典型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典型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典型案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典型案例一一基于“职业道场”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模式实践一、实施背景实习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式。在2016年4月11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制定并发布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规定中明确了“认识实习是指学生由职业学校统一组织到实习单位参观、观摩和体验,形成对实习单位和相关岗位的初步认识的活动”。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作为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重要衔接,是职业学校必修的一门实践课程。目前,中职学校的认识实习教学模式还是采用边参观企业现场边

2、讲解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大多数学生不能建立对专业知识全面而感性的认识,对将来职业发展迷茫,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愿意接待中职学校学生到他们企业开展3至7天的认识实习活动,以至于95%以上的中职学校都停止开展认识实习。因此,如何有效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的文件精神,已经成为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全国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万人理工科中职学校,依托5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课题,联合行业企业,以加工制造类专业探索基于“职业道场”中职学校认识实习的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主要目标1 .通过建立校内加工制造类专业认识实习的职业道场

3、,解决中职学校缺少认识实习环境的问题。2 .通过开发以岗位素养为核心的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任务,创新教学内容,规范认识实习教学。3 .通过建立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参观、观摩、体验、评价四位一体”认识实习教学模式,解决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4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利益共同体,培养一支“校企结构双导师制”指导教师团队。三、实施过程L建立了“参观、观摩、体验、评价四位一体”的认识实习教学模式,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能型人才“参观、观摩、体验、评价四位一体”是指实习过程中的每个任务既有现场“参观”了解,又有“观摩”操作过程理解生产原理和技能,还可在不同的典型岗位轮岗“体

4、验”掌握原理和技能,“评价”活动一直渗透在参观、观摩、体验教学环节,如图I所示。图1基于“职业道场”的“参观、观摩、体验、评价四位一体”认识实习教学模式2 .建立加工制造类企业校内职业道场,创新了认识实习教学环境突破以往认识实习必须到企业的局限性,校企合作,按照加工制造类标杆企业的典型岗位、生产工艺流程、企业文化等“复制”、“开发”到学校或省、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立职业道场实体平台,如图2所示。加工制造类专业职业道场建真实典型工作岗位造真实企业环境开发独型工作任务开发培训课程资源配专业培训团队帼商贸类专业H建真实典型工作岗位造真实企业环境“开发独型工作任务开发培训课程资源配专业培训团队学

5、校或省级、市级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图2职业道场企业岗位认识实习实体平台我校采取校企合作方式,以空调企业总装生产线为基础,与周围的物料区、品质区、工艺研发区、班组园地等紧密配套,结合信息化工具,在校内构建典型生产现场,校内学校职业道场实习现场如图3所示。它涵盖了加工制造型企业主要职能部门的主要工作场景,都是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的首岗和发展岗。加工制造类专业一年级学生在校内职业道场就可以完成认识实习。图3加工制造类职业道场实习现场3 .改革教学内容,为认识实习的教学效果保驾护航根据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认识实习教学目的,校企合作创新了认识实习教学内容,如图4所示,制定了在加工制造类专业职业道场里生产实

6、习区、品质实习区、工艺实习区、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PMC)实习区、安全教育区、班组园地等活动脚本,让学生在不同的实习区完成不同的实习内容。加工制造类职业道场不同实习区轮岗实习内容如表1所示;同时,还开发了加工制造类专业职业道场实习教程、学案以及配套资源包。加工制造类企业认识实习教学内容项目一认识企业任务一初识企业岗位任务二企业行为规范 任务三报告、联络与商谈任务四职业道场初体验项目二团队建设任务一组建团队 一L任务二班前班后会 项目三现场基础管理任务一安全防护任务二质量意识锻炼任务三5S活动项目七总结交流任务一总结交流k项目四生产准备任务一编制物料清单 任务二梳理工艺流程.任务三标准作业指导书

7、应用任务四来料检验与配送项目五标准作业任务一标准作业操作与测定 HA任务二成品质量检验项目六改善活动任务一红牌作战任务二 常用改善工具学习 ,任务三提案改善活动任务四生产验证和试生产图4加工制造类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内容表1加工制造类职业道场不同实习区轮岗实习内容实习区不同实习区的实习内容生产区岗位内5S、标准化作业、物料交接、暗灯系统操作、在线品质控制、产线基层管理、现场工艺纪律、现场改善活动品质区检验工具使用、检验标准应用、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不良物料判定流程、品质缺陷记录与分析、品质改善活动工艺区工艺纪律检查、异常责任判定、异常检讨处理、返工、方案制定、生产参数设定、工艺流程应用、

8、工艺变更管理工艺改善活动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PMC)区工单交接、生产进度管控、生产日报应用、信息系统使用、物料交接凭证应用、搬运工具与容器管理、物料超市运用安全教育区岗前安全教育、现场安全隐患识别、自我安全防护检查、海因里希法则原理应用、危险预知训练班组园地班组会议、认识岗位职位、遵守规章制度、分层稽核团队沟通与表达、员工士气管理、生产效率统计与分析问题分析与检讨、提案改善活动、优秀员工评比等4 .深化和加强了校企合作机制,培养了一支认识实习“校企结构双导师”教学团队学校加强了和加工制造类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如图5所示。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培养了一支“校企结构双导师制”的认识

9、实习教练队伍。一个“师”是指学校的老师,他们熟悉教育学、心理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优势,另一个“师”是指企业的培训师,他们熟悉企业,具有丰富的生产和车间管理经验。积极组织职业道场中的学校教师和企业培训师一起为认识实习进行磨课,促进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形成一支校企互补的认识实习教学团队。图5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5 .创新组织和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职业道场采取实操演练、观测分析、互检互评、案例分享、分组讨论、方案发表等六种教学活动形式来开展认识实习活动。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方式,即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在教师主导下,以企业基层岗位的工作任务为线

10、索,轮换分工进行多部门、多岗位的体验,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巩固了专业认知,为学生对职业认知做好充分准备,达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软着陆。6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中职学校认识实习目标建立了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考评机制,构建与认识实习教学内容相配套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以周记、实习总结来定认识实习成绩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自我校正和参与度。对于学生认识实习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局限于对职业技能、任务完成情况、实习体会、总体表现等内容,还注重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岗位绩效等评价指标。在完善上述评价指标的同时,注重将评价结果反作用于评价对象,即学生获得评价的反馈信息,可以全面认识自己学习的状况

11、,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及时调节相关行为;指导教师获得评价的反馈信息,能够充分掌握认识实习教学情况,明确认识实习教学目标实现程度,诊断认识实习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改进相关教学行为。四、条件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领导班子把学生实习改革工作作为学校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学校学生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学生实习工作的顶层设计,科学地编制了学生实习工作规划、实习实施方案,为实习工作明确目标、提供行动指南,形成加强和推进学生实习工作的整体合力。2 .建章立制健全基本制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了实习教学管理规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实施方案、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管理机构、教

12、学管理规范等规章制度,对专兼教师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促使“双师型”教师所开展的各项工作都做到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违章必究,形成一个管理科学规范的共建共赢环境。3 .加强经费保障。除了依托五个项目的财政支持,学校还加大自有资金投入的力度,校企合作在校内和校外建立了实习基地,切实保障学生正常开展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教学,近年来,每年仅用于考察企业、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实习机构运营、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带实习、培养实习教师队伍教等的费用就达200多万元。五、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4 .主要成果(1)构建了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建立了基于“职业道场”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参观、观摩、体验、评

13、价四位一体”认识实习教学模式。(2)建立了校内企业岗位职业道场认识实习环境。(3)出版了著作职业院校职业道场认识实习实践、中等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设计2部,开发了专业教材企业岗位职业道场教程1部、学材企业岗位职业道场学案I部。(4)公开发表了基于“职业道场”认识实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一以中职学校制造类专业为例等20篇中职学校实习相关论文。(5)制作了认识实习教学脚本和一批相关教学资源。(6)培养了一支加工制造类专业认识实习指导教师队伍。(7)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形成“校企生共赢”利益共同体。5 .成效及推广情况基于“职业道场”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参观、观摩、体验、评价四

14、位一体”认识实习教学模式已在、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实施,覆盖5个专业共37个班,每年直接受益学生1550多人。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效地解决了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认识实习缺乏实习场地、教学模式单一、实习内容不系统、不科学、指导教师团队欠佳、教学质量差等问题。据调查,21级一年级加工制造类专业学生对专业满意度达95%以上,流失率低于2虬研究成果在学校其他大类专业进行了推广,同时,培养了8名高素质双师型认识实习指导教师。六、评价与认识该案例创新性地提出基于“职业道场”中职学校认识实习实施策略,建立了一个适应21世纪加工制造类专业认识实习的职业道场实体模型,有效解决了我国当前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实现了认识实习目的,推动了职业院校深化实习教育改革。研究成果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典范,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具有重大的示范效应,为其他专业大类认识实习改革提供了重要方向,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