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赫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33386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阳市赫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益阳市赫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益阳市赫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益阳市赫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益阳市赫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益阳市赫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阳市赫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益阳市赫山区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一、基本情况(一)部门职责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实施区本级国库集中支付工作;2 .参与拟定区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协助管理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3 .根据财政批复的单位用款计划具体办理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审核和拨付;4 .负责管理经市财政局批准的零余额账户及特设专户;5 .汇总并及时向财政国库部门提供财政集中支付信息;6 .协助个人所得税等税收的代扣代缴及政府与财政部门安排的相关款项代扣工作;7 .建立预警支付制度;8 .配合做好推进全区国库集中支付工作,

2、指导全区国库集中支付机构业务工作。(一)机构设置情况本单位性质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编制人数15人,内设会计股,出纳股,综合股三个股室。(三)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独立核算单位1个,无二级机构,本单位经区编委核定的编制人数为15人。年末实有人数10人。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一)基本支出情况基本支出是指为保障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赛。2021年基本支出为170.25万元,较上年减少27.78万元,减少14%,其中人员经费支出121.9万元,占基本支出的7

3、1%,较上年减少H%,主要是由于原因人员调出;公用经费支出44.39万元,占基本支出的29%,较上年减少25%,主要是由于原因,2020年转入机关水电费,本年度未支出。(一)项目支出情况项目支出是指单位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而发生的支出。2021年项目支出0万元,与上年持平。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本单位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本单位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本单位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一)部门整体支出目标预决算公开: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中心在赫山区门户网站进行了2021年预算公开。资产管理:我中心进

4、一步加强资产的管理,明确具体资产管理人,严格报批、销审等手续。三公经费: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取得了良好效果。202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为0万元,2021年“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0万元,主要原因是:我单位实行了公车改革,已无公务用车支出,并厉行中央八项规定,无公务接待费用。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一是按照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进一步完善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夯实内控基础环境;二是进一步明晰职责强化制约,推进内控机制建设。(一)绩效评价工作情况L绩效评价目的认真执行年初部门预算和财政政策要求。我中心经费安排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来执行,有效防止超预算;在资金使用

5、上,严格遵守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支出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2 .绩效评价工作过程根据绩效评价的要求,我们成立了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自评方案进行研究和部署,全体干部共同参与,按照自评方案的要求,对照各实施项目的内容逐条自评。在自评过程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偏差,为下一步工作夯实基础。(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L逐步完善、规范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先审后核再支付的工作步骤,严格执行内部操作规程,中心主任、副主任、核算会计、资金管理出纳、银行业务联络员、档案管理员专职传岗,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6、,责权清晰,确保了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的平稳运行。3 .加强银行账户管理。积极配合财政监督检查股和国库股做好财政账户第三方对账工作,加强中心与银行、单位的账务核对,按时将核对结果报送财政监督检查股,自觉接受财政内部监督。4 .及时办理业务工作。2021年,区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办理支付业务58000笔、支付金额达63亿元,直接支付金额占总支付金额的99%以上,并保持资金支付零差错。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财政收付业务越来越多,管理风险加大。八、下一步改进措施(一)不断加强业务管理。目前我中心增加了工资发放、社保费用缴纳等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控制业务差错。(二)科学理财,强化财政职能作

7、用。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积极推进财政预算、财政决算公开,不断提高财政透明度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无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附件: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自评分指标解释指标说明投入(20分)目标设定(5分)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2部门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评价要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绩效指标明确性(3分)3部门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

8、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评价要点: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是否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是否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算置15,预配I分在职人员控制率(5分)5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在职人员控制率二(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o在职人员数:部门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的人员编制数。“公”费”变动率(5分)5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

9、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三公X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重点支出安排率(5分)5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预算支出与部门预算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预算支出/预算总支出)Xlo0%。重点预算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预算支出支出总额。预算总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预算支出支

10、出总额。过程(30分)算行20,预执分预算执行率(4分)4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完成程度。预算执行率=(预算执行数/预算数)X100%.预算执行数:部门本年度实际完成的预算数。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预算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级标三指自评分指标解释指标说明调整率(22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o预算调整数:部门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支付进度率(2分)2部门实际支付

11、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o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既定支付进度:由部门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付进度、本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率)。结余率(22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本年度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结转结余率二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XlO0机结转结余总额:部门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结转结余变动率(2分)2部门本年度

12、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与上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结转结余资金的努力程度。结转结余变动率二(本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年度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oo/公用经费控制率(2分)2部门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Xloo%。“三公经费”控制率(2分)2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

13、费”预算安排数)100%o政府采购执行率(4分)3.5部门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过程(30分)预算管理(5分)管理制度健全性(2分)2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评价要点: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

14、、完整;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级标三指自评分指标解释指标说明资金使用合规性(1分)1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评价要点: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预算支出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用和手磁;预算支出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论证;是否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预决算信息公开性(1分)1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评价要点:是否莪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是否按规定

15、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希信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基础信息完善性(1分)1部门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评价要点: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真实;基础薪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完整;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准确。资产管理(5分)管理制度健全性(2分)2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评价要点:是否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资产管理安全性

16、(2分)2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安全运行情况。评价要点:资产保存是否完整;资产配置是否合理;资产处置是否规范;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是否帐实相符;资产是否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固定资产利用率(1分)1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X100%O产出Z-SWW责行301职履分实际完成率(8分)7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实际完成率=(

17、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XlO0%。实际完成工作数: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部门实际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计划工作数: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预计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级标三指自评分指标解释指标说明完成及时率(4分)3.5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o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部门按照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时限实际完成的工作任务数量。质量达标率(8分)7.5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

18、目标的实现程度。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o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一定时期(年度或规划期)内部门实际完成工作数中达到部门绩效目标要求(绩效标准值)的工作任务数量。重点工作办结率(10分)9.5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o重点工作是指党委、政府、人大、相关部门交办或下达的工作任务。效果(20分)履职效益(20分)经济效益(5分)4.5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此三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并结合部门整体支出绩效R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社会效益(5分)5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生态效益(5分)4.5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5分)4.5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总分9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