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话称谓语研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40941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安话称谓语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广安话称谓语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广安话称谓语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广安话称谓语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广安话称谓语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安话称谓语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安话称谓语研究.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广安话作为西南方言的组成部分之一,既体现了四川方言的整体特征,又体现了湘方言、渝方言的一些特色。本文主要围绕广安话称谓语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运用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收集、典型分析等方法,对所收集到的广安话称谓语词,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是结语,二至五部分是对称谓语的整理分类并分析,是全文重点所在。在第一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广安的地理、历史文化等背景信息,并对广安话的声韵母分布情况进行概括性总结。此外,我们还将着重介绍广安话的独特之处。最后,我们将对我们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以及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汉语称谓语的定义和分类情

2、况进行简要说明。对“称呼语”和“称谓语”定义的争议进行区分和总结,最后从社会称谓语和亲属称谓语角度对汉语称谓语的分类进行探讨。第三部分,对收集到的广安话社会称谓语、亲属称谓语进行整理分类,并用表格罗列。第四部分,对广安话称谓语的特征进行分析,从语音、构词手段、异形同指和同形异指现象分析广安话亲属称谓语特点。从构词手段、修辞方法方面分析广安话社会称谓语特点。最后对广安话称谓语的整体特点从专称减少、融合演进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对广安话称谓语中的个案“保保”“老姨、老挑”的称谓用语的来源进行分析。第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且提出本文研究不足之处。关键词:广安话;称谓语;亲属称谓;社会称

3、谓ABSTRACTTheappellationlanguageofGuang,andialectisthemainfocusofthispaper,whichisacomponentofsouthwestdialectandnotonlyreflectstheoverallcharacteristicsofSichuandialect,butalsosomeofthoseofHunandialectandChongqingdialect.Throughtheuseoffieldinvestigation,literaturecollection,typicalanalysisandotherm

4、ethods,thecollectedappellationwordsofGuang,andialectaresystematicallystudiedonthebasisofsortingandanalysis.Thefulltextisbrokendownintosixsections:theintroduction,theconclusion,theclassificationandanalysisoftheappellation,andthetwotofivepartsthatfocusonthelatter.Theintroductioncommencesbyprovidingano

5、verviewofthegeography,history,andcultureofGuangan,summarizingthefinalallocationofGuangandialect,brieflyoutliningitscharacteristics,andfinally,conciselyoutliningtheresearchmethodsandcorpussourcesofthispaper,aswellastheinvestigatorsinvolved.Thesecondpartismainlythebriefdescriptionofthedefinitionandcla

6、ssificationofaChineseappellation.Todistinguishandsummarizethedisputesonthedefinitionofappellation0andappellation”,andfinallydiscusstheclassificationofChineseappell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socialappellationandkinshipappellation.Inthethirdpart,thecollectedsocialappellationandkinshipappellationofGuanga

7、ndialectaresortedoutandclassifiedandlistedinthetable.Thefourthpart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oftheappellationofGuangandialect,fromthepronunciation,wordformationmeans,conformationphenomenonandphenomenon.AnalyzethecharacteristicsofGuangandialectfromthemeansofwordformationandrhetoricalmethods.Finally,th

8、eoverallcharacteristicsofGuangandialectappellationareanalyzedfromthetwoaspectsofexclusivetitlereductionandfusionevolution.Inthefifthpart,thesourcesoftheindividualcasesofprotectandprotectandoldaunt,oldpickinGuangandialectareanalyzed.Thispapersshortcomingsaresummarizedinthesixthpart,whichalsooutlinest

9、heresearchconducted.TheGuangandialect,appellation,kinshipappellation,andsocialappellationarethekeywords.Ill目录1 .引言11.1 广安的地理、历史与语言概况11.2 广安话音系11.2.1 1声母系统11.2.3 韵母系统21.2.4 声调系统31.3 语料来源32称谓语的界定42.1 称谓语的定义42.2 称谓语的分类53广安话称谓语系统53.1 亲属称谓53.1.2 平辈亲属称谓73.1.3 晚辈亲属称谓83.2 社会称谓83.2.1一般称谓83.2.2性状称谓93.2.3职业称谓1

10、13.2.4拟亲属称谓语124广安话称谓语特点分析134.1 广安话亲属称谓语特点分析134.1.1 亲属称谓语语音特点分析134.1.2 广安话亲属称谓词的构词特点144.1.3 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现象154.2 广安话社会称谓语分析164. 2.1构词手段165. 2.2修辞手段174. 3广安话称谓语的变化发展185广安话个案分析.5. 1保保195.2老挑、姨抬206Z1口21参考文献221 .引言1.1 广安的地理、历史与语言概况广安地处四川盆地的东北边缘,其地貌特征分布为:呈扇状的方式分布,横跨着重庆垫江县、寿庆区、渝北区、合川区,以及四川遂宁市蓬溪县、嘉陵区、高坪区直至达州市渠县

11、,构成了三峡库区的重要连续性,被誉为“川东门户”。广安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远在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广安,古属梁州,周灭殷商后封其宗族姬姓于巴,广安归属巴子国。秦朝时期,巴蜀地区被设立为巴郡,其中包括江州(今重庆市)。南朝梁时期,始安县被置于广安区,隋朝时期改称簧城县,唐朝时期改称渠江县。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廷根据“广土安辑”的意思,设立了广安军,元代称为广安府,明清时期称为广安州。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广安县被改称广安地区,1993年正式成立,1998年撤地建立广安市。广安这座城市因其历史上的六次大移民,也有四川“东大门”之称。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年间,当时秦国击

12、败了巴国和蜀国,这些人们便开始了长江流域的移居。此外,西晋末年,陕西和甘肃的人们也纷纷向四川地区迁徙。三是北宋初年,陕甘地区人民再次南迁入川。四是元末明初,湖广地区的移民首次入川。五是清代前期,“湖广填四川”带来了大量移民。六是20世纪中后期受战争、工程建设等影响使移民者汇聚广安。由于不断涌现的移民,广安的文化、民俗习惯和方言也在不断演变,使得这里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广安话是汉语的一部分,隶属于西南地区官话的成渝片。它与普通话相比,具有很多共性地方,例如语音、语序、语法。广安话的语音特点是与“重庆话”相近,也包含“客家话”“吴语”“永州腔”“江西话”等其他地方的语音。广安话不仅代表了广

13、安地区的文化传统,更体现了当地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互动,成了一份珍贵的文化财富。1.2 广安话音系1.2.1 声母系统在广安话中,声母总数为20个,其中辅音声母占19个,而零声母占1个。详细的声母分布信息可以参考以下内容:表格IT音部位调音方法、双唇唇齿龈音腭前软腭塞音不送气P播玻波疤t躲敌地多k歌共虹汞送气Ph谱坡婆铺th抖他图大kh溉概括科塞擦音不送气ts注猪种住W借妾姐捐送气tsh躁提差楚Hh浸蛆樵去擦音清f喷肤敷虎S梭祀丝瘦G瞎旋系虾X傻恢哈何浊Z热H锐孕鼻音浊m磨蔓杳末I鸟挪奶脑蛾呆爱暗近音浊W无吴乌蚊零声母0啊牙袜爱外安也微恩眼衣藕元1.2.3韵母系统在广安地区方言文化中,韵母总数为

14、37个,包含8个独立单元音韵母、15个复元音韵母和14个鼻音韵母。这些韵母都能够发出音节,并且能够与音节相呼应。韵母的分布情况可见于下面:表1-2.韵头韵尾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无韵尾资滞紫思i彼笔毕习谱朴铺母V女雨卒足a疤八法打ia扁假哮瞎Ua爪度刮哇O菠拨剥多io掠爵却略Ue括国阔喂ye屑蕨鸿月e白摄吓去ie没墨跌拍孑二而耳贰uai摔怪或惑元音韵尾ai跛摆岩还ui尾位累类i辈杯废妃ii皆解谐械au否都楼走IdU悠油牛纽au好毛矛晌iau表要跃标鼻音韵尾an安甘蛮淹uan转赚篆完y11倾俊萤旬in毅印应映音uen棍温横孕n喷粪更耿in谚砚悯拈yn劝愿怨鲜at方抗忙浪i样氧量降UarJ狂狂霜

15、网O0猛蜂喷朋io0迥穷佣雄uo翁壅1.2.3声调系统表1-3调类调值例字阴平35菠飞都灾猪波坡多妈阳平41爬扶陀材锄拿蛇角题上声451补腑朵左爪我锁捕死去声325榨至架爱屁坐袋是路说明:1、上声调值有时会接近51.2、入声归入阳平1.3 语料来源本文所列举的称谓语,主要收集于广安的广安区、邻水县和华釜市三县市,我们采用了汉语方言词语调查表(2003:6-27)和四川方言词典(2014)作为参考,并结合广安本地涵盖了不同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和工作状况的人的发音,收集了广安地区的100多条称谓语。通过分析,最终得出的广安话称谓语的各种特征。以下是方言调查人的具体情况:表1-4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

16、居住地户素珍43初中个体户广安区杨小莉29本科小学教师广安区向银27研究生银行职员邻水县曾真25高中无华鎏市杨富强22本科大学生广安区刘武芬69无农民广安区户均51高中个体户华柴市肖佳黎13初中在读学生邻水县2称谓语的界定2.1称谓语的定义在对方言称谓语进行收集分析之前,我们必须要对汉语称谓语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称谓语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唐代,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中写道:“虽幽显而某,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名号,详案旧典。”这里的“称谓”指的就是对人的称谓。到了现代,随着学者的研究,“称谓”有了更为详尽的释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释义,“称谓”一词指的是由人们之间形成的

17、某种社会关系、亲属关系或者其他方面的关系,以及由于彼此的身份、职业等得来的称呼,如父亲、老板等等。然而,就称谓语的范畴而言,尚无明确的规范,因而引发了各方的观点,尤其是在称谓语和称呼语的联系方面,目前可归纳为三种观点:第一种是认为称谓语等同称呼语。如杨应芹、诸伟奇在古今称谓词典(1989)的“自序”中认为称谓是指人们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现代汉语词典(1997)辞源(1981)用“称呼”解释“称谓o还有孙维张在汉语社会语言学(1991)中也将称呼和称谓等同起来。第二种是认为称谓语包含称呼语。在现代汉语大词典(2016)中将称呼释义为“当面打招呼或背后指称时用来表示对方或彼此的名字”。对称谓的释义

18、孙维张.汉语社会语言学I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114.是“由人们之间形成的某种社会关系、亲属关系或者其他方面的关系,以及由于彼此的身份、职业等得来的称呼”。对比发现,两者都表示一定的人际关系,很明显称谓的范围大于称呼,称呼包含在称谓之内。第三种认为称谓与称呼之间存在交叉关系。此说法可见于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2005)中,他认为称谓语和称呼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称谓语和称呼语的联系点在于,称谓语和称呼语中都包含着可以表示一定社会关系并能用于打招呼的言语手段。区别点在于称谓语必须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称呼语必须是指用于当面招呼时的言语手段。本文主要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

19、(2016)的定义,将称谓语定义为一种表达人际关系、社会角色、身份地位等的特殊术语。并且在研究中,不对称谓语与称呼语做严格的区分,将二者结合起来,作为我们收集和分析广安话称谓语的依据。2. 2称谓语的分类对称谓语进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和分析方言称谓语。在现代汉语中,人们通常把称谓语划分为亲属称谓系统和社会称谓系统两大类:亲属称谓系统用来表示家族成员之间的称呼,用来表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这在现代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陈芷琪的现代汉语常用亲属称谓语分析(2022)中就分别从分类、特点和变化三个方面对汉语常用亲属称谓语进行分析,对亲属称谓语做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如按使用环境可划分为较为口

20、语化的面称和多用于书面语、更加正式的背称;按照亲缘关系划分,可划分为直系血亲亲属、旁系血亲亲属、妻亲亲属、外亲亲属等;还有按亲疏层次划分,可以用来反映亲属之间的亲疏远近程度。社会称谓语主要是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社会角色,李晓静的现代社会称谓语的分类及使用情况分析(2007)中又将社会称谓语划分为姓名称谓语、职务称谓语、通用称谓语、拟亲属称谓语和零称谓语等。还有的学者直接将称谓语划分为亲属称谓和非亲属称谓两种,又将其中的非亲属称谓细分为社会称谓、性别称谓、排行称谓、姓名称谓等。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称谓语进行了分类。由于称谓语的分类系统较为复杂,本文主要从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

21、入手,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为六个小类,对收集到的广安话称谓语进行整理分类,最后再整体总结广安话称谓语的特点。3广安话称谓语系统3. 1亲属称谓陈芷琪.现代汉语常用亲属称谓语分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究,2022,(06):37-39.蜜李晓静.现代社会称谓语的分类及使用情况分析J职大学报,2007,(01):72-75.亲属称谓语是指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缘关系的词语,同时也可以表现出人之间的亲疏、长幼、尊卑关系等。对亲属称谓语的研究,有助于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以及传统习俗的承继情况,还能反映出人的人际关系、价值理念、社会属性等,可以说亲属称谓语与整个社会生活文化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从亲属

22、称谓语角度出发,按照长辈、平辈、晚辈亲属称谓的分类方式,对所收集到的广安话称谓语进行分类。3,1.1长辈称谓表3-1普通话广安话父亲老汉儿、牙牙母亲奶尔、妈祖父爷爷祖母婆婆外祖母外婆、家婆、阿婆外祖父外公、家公、阿公舅父舅舅、舅爷舅母舅妈、舅娘岳父亲爷、老丈人岳母亲娘、妈丈夫的母亲婆婆妈、婆婆娘姨母姨媾,姨妈姨父保保姑父叔叔、保保、姑爷姑母姑妈、保保伯父伯伯、大爸(按排行)伯母媾媾、大妈(按排行)最小的叔父幺爸、小幺爸(表示与自己年龄相差不大)最小的叔母幺妈祖父祖祖、公、爷爷祖母祖嘎、老嘎父母的表嫂表婶娘、阚干爹保爷、保保干妈保娘、保保3.1.2平辈亲属称谓表3-2普通话广安话丈夫男家、老公丈

23、夫的弟弟小叔子妻子婆娘、媳妇儿、堂客夫妻两口子妻子的哥哥、弟弟舅老信妻子的兄嫂、弟媳舅母子妻子姐妹的丈夫老挑、姨抬哥哥大哥、二哥(按排行)弟弟弟娃儿弟弟的老婆弟媳妇儿妹夫妹郎表兄弟老表丈夫的妹妹小姑子3.1.3晚辈亲属称谓表3-3普通话广安话儿子少爷、儿娃、大娃(按排行)小儿子幺儿养子带娃儿女儿姑娘、小女儿、小女儿幺儿、幺女别人或亲戚家的女儿妹仔、小妹仔、二妹(按排行)孙子孙女孙儿外孙家孙侄子侄女侄娃儿、内侄儿外侄、外侄女外侄儿女婿门客3.2社会称谓除了亲属称谓,社会称谓也是称谓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文提到社会称谓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因为受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特征、行为等因素影

24、响而形成的一些对应的称谓。本文主要选取了社会称谓系统分类中的一般称谓、性状称谓、职业称谓、拟亲属称谓这四类对所收集到的广安话称谓语进行分类。3.2.1一般称谓一般称谓,也被称为普遍称呼,是指不受特定年龄、职业、身份等限制的称呼,它们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并且受到广泛的认可。表3-4普通话广安话男孩男娃儿女孩女娃儿婴儿月娃儿孩子戏娃儿,娃儿家,娃娃家青年人大娃儿老年人老辈子、老果果孕妇大肚娘、怀娃婆同龄人一辈的再婚女人过婚嫂、二嫁婆自己各人家人屋头人同姓的人本家的富人姓+百万/千万商人做生意的寡妇寡母子坐月子的人月母子朋友耍得好的已婚女婆娘3.2.2性状称谓性状称谓是指针对人的外貌、性格品质以及在人

25、际关系、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状态而命名的称谓,通常带有命名者的主观色彩。表3-5普通话广安话说话做事不合规矩的人洋疯超生的孩子黑娃儿对作风不正的女人梭叶子怕妻子的男人耙耳朵不懂变通的人弯脚杆小气吝啬的人铁公鸡、啬家子自以为是的人冲入、冲壳子傻瓜瓜娃子、傻巴、莽子、宝器、固执己见的人咬卵匠善于说话争辩的人嚼嘴巴调皮惹人生气的孩子死娃儿乞丐叫花子、要饭的外行人黄帮话多的人打卦婆、苕道婆混混杂痞性情急躁、做事马虎的人毛三匠比喻或指精神有问题的人癫子、疯儿冻瘫痪的人瘫子腿残疾的人痛子、掰子不会说话的人哑舌子戴眼镜的人眼镜脸上有麻子麻子活不长、不长寿的人短命的爱与别人争辩,无理取闹的人扯客、扯筋

26、客脾气大、说话不讲理的女人死婆娘不会游泳的人旱鸭儿喝茶的人茶客手有残疾或拿不稳东子的人爪手儿习惯用左手的人左拐子有鲍牙的人鲍牙巴哮喘或经常咳嗽的人驹包儿脱发的人秃头儿身体不好或生病的人病号儿倒霉的人背时鬼称妻子与人通奸的男人尖脑壳比喻无主见或受人摆布的人木脑壳不起作用的人或物配盘儿口吃的人夹舌子粗野、莽撞的人二杆子对某种知识或技能略知一二的人半灌水滑稽可笑的人活宝3.2.3职业称谓职业称谓是指根据人们的职业因素来称呼其人,比如“老板、教师、工人”这类称谓。职业称谓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的行业和职业的出现,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迁,一些全新的职业称谓也应运而生。这种多样性的称谓

27、体系,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变化的速度也极为迅猛。表3-6普通话广安话厨师伙人教师教书的、教书匠做砌砖、盖瓦工作的建筑工人泥匠为产妇接生的妇女接生婆理发师剪头发的制造铁器的工人铁匠制银或修理银器的人银匠清洁工扫地的、搞卫生的以宰杀猪为生的人杀猪匠、屠户以卖猪肉为生的人刀儿匠、买嘎儿的卖蔬菜的人菜贩子、卖叶子菜的做买卖的人做生的以缝补衣服、做衣服为生的人补巴的小偷贼娃子、摸包匠学徒徒弟娃儿合伙人打平伙的农民种地的、黄泥巴脚杆摊贩、小贩做小生意的、摆摊摊的手艺人师傅3.2.4拟亲属称谓语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新的社会观念和家庭观念开始形成,有些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界限逐渐淡化消失

28、,存在着一种亲属称谓向社交称谓转化的现象,这种称谓语也被叫做拟亲属称谓语。在日常的社交场合,由于交流对象和环境的特殊性,人们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称呼来称呼对方。因此,一种更为恰当的方法就是使用一个与交流对象的年龄和身份相匹配的亲属称谓语。这种称谓语的含义和使用对象都发生了改变,成为社交场合的一种常见称呼。但是大多数亲属称谓语是不能直接用在交际对象上的,它也是需要经历一些改造,使其与亲属对象能够有所区分,然后再加以使用。广安话中拟亲属称谓语的构成方式主要为以下几种:(1)直接采用亲属称谓构成在广安话称谓语中有些词既可以表示亲属关系也可以只表示一种交际关系。比如“媾媾”一词,可以表示为有亲属关系的伯

29、母、表婶,还可以表示为只存在社交关系的阿姨。以及“哥哥、姐姐、妹妹、弟娃儿”这些词也广泛用于表示生活中与比自己大或小的平辈人。(2)姓/名+亲属称谓当“哥哥、姐姐、妹妹”这些词广泛用于社会生活中,为了更好地对它们加以区别,往往在它们前面冠上交际对象的姓或名字加以指称。如张哥、李姐、莉妹等用于表示同辈之间一种亲切的称呼,有利于拉近交际双方的关系,产生一种亲切感。(3)老/大/小+亲属称谓在广安话中也有通过加前缀的方法,来表达对长辈或同辈交际对象的尊敬感、亲切感。如用于尊称长辈的“老婆婆、老公公、老大哥、大妈、大叔等;用于同辈的“大哥、大姐、小妹儿、小弟娃儿”等。(4)姓+老/大/小+亲属称谓在(

30、3)的基础上在前面加上前缀,即交际对象的姓氏,如“杨老婆婆、杨大哥、刘大妈”等称谓,可以更好地指称交际对象,表达一种熟悉、亲切感,旁人也会感觉到你们是彼此认识或相熟的关系。4广安话称谓语特点分析4.1 广安话亲属称谓语特点分析4.1.1 亲属称谓语语音特点分析(一)声母混读广安话的语音特点与四川话有相似之处,如都存在平翘舌不分的现象,例如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区别不太明显。通常,人们会把舌尖后音读为“zhM”“r”“ch校”读作“ztstsh”“s”比如叔叔Wsu通常读作su%d,变舌尖后音为舌尖前音。广安话中的鼻音n与边音1经常被混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常被读作n。例如,奶奶的“nai2

31、,nai,应该读作”Iai531ai21”,媾媾的“nia55nia”应该读作”nia55nia,而wlia55lia,应该读作”lia55Iiag”。(二)文白异读“文白异读”是汉语方言的一种独特的语音现象,它指的是某些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会发出两种不同的读法。例如,广安话中,普通话的读法叫做“文读”,而广安话的读法则叫做“白读”o这种语音异读的现象常常出现在亲属方言称谓语中,具体包括以下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广安话中的一些字只有在亲属称谓中白读,在其他词中为文读,与普通话读音保持一致。如在长辈称谓中的“家公、家婆”中的“家”在读为k5,这是保留了“家”的中古读音,但在其他语义中仍读作tcia力。

32、在广安话中,第二种情况是某个字在亲属称谓中白读,与普通话读音形成文白异读。例如,在普通话中,“孙”读作sucn55,为合口韵母,但在广安话中,“孙”读作sen55,为开口韵。(三)儿化韵在广安话的家族成员的称呼词汇中,我们发现了10个儿化现象。其中,单音节词的儿化数量为2个,双音节词的儿化数量为7个,三音节词的儿化数量为1个。详细地分布情况请参见下面的表格。表4-1儿化韵原韵母儿化词iauriau幺儿eren孙儿UrU小女儿orU媳妇儿、弟媳妇儿uarua侄娃儿、弟娃儿ieri内侄儿、外侄儿aran老汉儿广安话中的韵母数量达到了37个,其中大多数都可以被儿化,但也有一些韵母是在原有的韵母基础上

33、进行了改造和重新组合,比如表格中的iaur、Uar、ier和anr。还有的儿化后和原韵母不同,如U儿化为ar。并且在广安话中U有两种儿化韵形式文和ur,前者如上表中的媳妇儿、弟媳妇儿,后者如上表中的小女儿。4.1.2 广安话亲属称谓词的构词特点(一)添加词根在广安话中,亲属称谓词通常使用相同的词根来表达基本的亲属关系,即用意义相似但又不同的词根来构词,以表达同一种亲属关系。例如,外祖母可以称为外婆、家婆、阿婆,而外祖父则可以称为外公、家公、阿公。“婆”和“公”是一种可以反映家庭关系的词汇,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外婆”“外公”中的“外”指的是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家婆”“家公”则体现了一种以

34、女性为中心的传统思想。而阿婆、阿公的叫法,主要是受吴方言的影响,因人口流动、外地人迁入广安等因素,带来了新的方言称谓语,在年轻一辈(90、00后)中有不少称“外公、外婆”为“阿公、阿婆”的现象。(二)添加词缀广安话亲属称谓还有一种常见构词手段,就是通过词根+后缀的形式,其中常见的后缀词尾有“子”和“儿”。1 .子ts另3:在广安话中“子”主要与“叔”“姑”“娃”等组合成亲属称谓词,构成的词义与词根的意义表示的亲属关系基本一致,但是在广安话中,通过添加词尾“子”还可以加强语言上的节奏感,表重音强调的感觉,如“舅母子、儿娃子”等。2 .儿145:在广安话中,儿化是一种非常普遍地用于表达家庭关系的词

35、汇,它通常和“孙”“女”“娃”“媳妇”等词汇结合在一起,表达的含义和原有的含义大体相同。(三)排行在广安话中,还可以通过排行+词根的构词方式组成亲属称谓词,如在排行最大的前加上“大”,就有“大爸”“大姨”等称谓。在排行最小的前面加上“幺”或“小”,就有“幺爸”“幺儿”“小姨”等称谓。(四)叠加广安话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往往会因为家庭成员的特殊身份而产生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异类关系和同类关系的叠加上。例如,“姨姐”和“姨妹”中的“姨”都指的是妻子的姐妹,而“姐”和“妹”则被用于区分家庭成员的年龄。此外,“堂哥”“堂弟”“堂姊妹”也涉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同类关系。通过将“婆婆

36、妈、婆婆娘”与“妈、娘”相结合,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表达出两种亲属之间的关系,即姻亲、血亲或者更为密切地联系。这种叠加的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还能够更好地缩小彼此之间的差异。4. 1.3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现象广安话亲属称谓语中存在着同形异指和异形同指现象。广安话中的“老汉儿”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它可以指代不同的亲属,比如父亲、公公、岳父等,而“妈”则可以指代母亲、婆婆娘、岳母等。同一个亲属称谓词可以表示多种意义,这种情况被称为“同形异指”。在广安话中,亲属称谓有两种:面称和非面称。非面称包括背称、旁称和戏称。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同一个亲属,由于使用场合的不同,也可能会用不同的称谓词来

37、指代同一个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异形同指。在广安话中,“父亲”一词通常被用作面称,“老汉儿”多数情况下被用作背称,少数情况下,“牙牙”一词被用作表示父亲,但也通常被用作背称。此外,“保保”一词也被用作称呼姑姑和姑爷,但这种称呼方式主要是用于面称,以此来与表“干爹、干妈”意义的“保保”这个称谓语区分开来,因此“姑姑、姑爹”仍然被用作背称。此外,“家婆、家家(ga)”一词也被用作指代外婆等情况,这种情况也是广安话中常见的称呼方式。异形同指现象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它使得方言的表达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果。然而,由于它的复杂性,研究方言的难度也随之增加。5.

38、2广安话社会称谓语分析4.2.1构词手段(一)广安话社会称谓语的后缀分析构词法中,词缀通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构造手段。它们通过与词根、词干的关系来构建单词,并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含义。上文我们分析了广安亲属称谓词中词缀主要构成方式及种类,这里我们主要对广安话社会称谓词的后缀进行分析,常见有“儿”“子”“婆”“家”等后缀。1、子在广安话中,“子”这类词缀通常被用作表示中性或带有贬义意味的名词,用来指代身体有缺陷或具有特定特征的人,例如:瘫痪者、痛子、冲壳者、麻子、啬家子、二流子、莽子等。这些名词通常是在形容词或动词语素后面附加的,以表示这些人的身体状况或性格特征。2、婆广安话中的“婆”一词最初

39、被定义为指代老年妇女,而后来随着口语使用的增加,它的含义不再受到性别的限制,而是被拓宽至既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给人一种女性的印象,尽管它仍然具有一定的贬义,这也是因为它所蕴含的性别偏见思想。如:打卦婆、牙尖婆、好吃婆等。3、家家做词缀,用在词尾,用来指称一类人,常跟在用来概括年龄、性别等特征的称谓语后。在广安话中,男孩和女孩被称为男娃儿和女娃儿,而“家”则是用来指代与他们性别和年龄相近的一类人。“方言个体称谓+家”一词是广安话中最常见的搭配。如娃儿家、男娃儿家、婆娘家(指嫁了人的女人)等。4、匠在职业类社会称谓中在词尾添加“匠”的现象有很多,这与四川地区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随着四川地区商品经

40、济的迅速发展,手工业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不再仅仅局限于农业,而是形成了多元化的分工体系,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许多人也从传统的农耕生产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手工制作和贸易,他们也被称为匠人或工匠。经过分化提炼,我们就把“匠”用来指有受益或特殊技艺的人,称谓搭配形式主要是“手艺种类/做工物品+匠”,如剃头匠、刀儿匠、木匠、鞋匠、杀猪匠、收荒匠、银匠、泥水匠等。(二)广安话社会称谓语中的“的”字结构“的”字短语是一种特殊的名词性短语,它通常与诗词或短语结合使用,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概念或情感。在广安话社会称谓语中有大量的“的”字结构短语,它们大多是用来指代职业类社会称谓。上文提到,四川地区的农

41、业、手工业发展较好,在生产发展中占主导地位,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与社会生产活动相关的社会称谓语形式O但是由于一些职业称谓语的缺乏,无法用单独的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想要表达的对象,所以也就有了通过使用本地已经存在的描绘本地区生产交往活动中的方言词汇,用来构成用“的”字结构组成的职业称谓。这种“的”字前组成的短语形式相对单一,多以动宾结构出现,例如:从事商业活动、剪发、教学、摆摊、收集废品等,其中,“的”字前的动宾结构更为常见。事实上,“的”字短语的含义受到语境的限制,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它们的含义才能更加清晰明了。田萍现代汉语指人“的”字结构新探(2007)中也曾指出:当采用动宾结构作为“的”字前的成

42、分可以突出人的动作特征,更加准确反映指称对象的特点,从而使“的”字所指称的人更加具体、明确。所以作为职业称谓的“的”字短语,满足了能更具体、形象地描绘被指称人的特点,所以能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4.2.2修辞手段不管是在普通话还是在地方方言中都存在着用修辞手法构成的称谓语,其修辞构成方式大多是通过用比喻、借代等形式,将一些有独特特征的事物附加在人的身上,从而使人们通过独特的称谓词就能知道这个人的性格秉性。广安话中的社会称谓词,大多都采用了修辞手法,组成称谓词的喻体和本体大多是大家较为熟知的事物。广安话中的社会称谓语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表达:第一种是采用比喻和隐喻的形式,也就是说,人们将与

43、被称呼的事物有关的概念作为代词,以此来表达被称呼的事物。如:老果果、老辈子一一指老年人。“果果”最初被用作一种对儿童的亲切称呼,因为儿童天生单纯、尚未成熟,但当它被用于老年人时,就变成了一种讽刺,暗示着他们的一些无能。)田萍.现代汉语指人“的”字结构新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7.黄泥巴脚杆指农民。“黄泥巴脚杆”和“农民”都是一种常见的比喻,它们都暗示了一个具体的人物,即农民。“黄泥巴脚杆”暗示了农民的脚上沾满了泥土,而“农民”则暗示了他们的贫困和苦难。第二种是借代式命名,它是一种修辞方式,通过借用与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关联的其他事物来替代原有的名称。在称谓语中,这种方式常常用来表达与人有关的特征

44、,比如:夹舌子一一指口吃的人。借用舌头像被夹住了指代结巴或说话不亲出的人。鲍牙巴一一牙齿突出的人。用牙齿突出的面部特征指代这个人。怀肚婆一一指孕妇。这是用孕妇的形体特征来指称孕妇。配盘儿一一指不起作用的人。配盘本指生活中不起作用的事物,借用此特征来指称不起作用的人。4. 3广安话称谓语的变化发展(一)专称减少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一些以前从未听过的称谓,这些称谓主要集中在亲属成为当中,主要是老一辈人还保留着这些叫法,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称谓语系统正朝着不断简化、泛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称谓的使用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受到现实因素的限制,许多称谓语无法准确地反映出真实的社会关系。为此,一些复杂的关系被简化,或者将类称谓词泛化,这种情况在亲属称谓语中尤其明显。如在广安话称谓语中,“外婆”可以叫做“家(ga)婆”,但在年轻一辈的语言体系中很少有后面两种叫法,甚至大多数年轻人都不知道“家(ga)婆”这种叫法,这种称呼方式正在逐渐消失,更多的还是以“外婆”称呼。还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宗法观念也有所淡化,对于堂、表兄弟的区分也日益不明显,甚至很多年轻人无法区分“堂”“表”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因为在广安话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