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领导在2021年城市更新暨建筑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领导在2021年城市更新暨建筑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精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区领导在2021年城市更新暨建筑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精品)同志们:今天,区委、区政府专题召开全区城市更新暨建筑业发展大会,回顾总结城市建设和建筑业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聚焦聚力目标任务,高质高效推进城市更新和建筑业发展,为推进五个X建设提供坚实支撑。马上,方书记还要讲话提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一、越是艰难越向前,交出一份合格成绩单近年来,面对新冠疫情等不利影响,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团结拼搏,迎难而上、逆风起飞,推动城市建设和建筑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抓好布局、
2、拉开框架,承载能力变强了。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确定一主两副三片区功能布局,泰姜融合步伐加快;抢抓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契机,核减生态红线范围41.83平方公里,新增中心城区建设用地24.7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至65%,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二是打通堵点、攻克难点,人居环境变美了。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近三年,累计完成54个地块、120.3万平米征收搬迁,综合整治老旧小区14个、微改造48个、惠及群众L6万户;全力改善水环境,新建污水管网28公里,整治黑臭水体8条,老通扬运河东部片区水生态治理工程建成运行,省考以上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创历史最高水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取
3、消开发区化工集中区定位,城市肌体更安全、更健康。三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生活变好了。着力完善交通网络,建成G328海姜快速化、S229、三水大道南延等32条道路;全市首座生态立体停车楼投入运营,年均新增公共停车位300个以上;新、改建三水初中、实验小学幼儿园等学校31所,人民生活的便捷度、满意度显著提升。四是换挡升级、积厚成势,建筑业发展质量变高了。总产值、入库税收分别达845.5亿元、8.4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38%、11.73%;北京、湖北市场产值突破70亿元,建筑铁军足迹延伸至非洲、北美等14个国家和地区;江苏宇辉获批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中泰绿色建筑产业园正式投产,正太集
4、团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荣获詹天佑奖,填补全市空白,建筑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标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对比周边城市新变化,对照人民群众新期盼,我区城市建设和建筑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城市功能亟待完善,突出表现在配套设施落后于发展需要,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不充分、不配套,快速路网体系有待加强,部分医院、学校、小区与主干道的出入口微循环不畅,出行、停车难题依然存在。城乡品位有待提升,部分干道两侧夹杂多处城中村,城村交织、风貌老旧,都市感不强;城市辨识度不高,特色建筑和节点景观打造不够,难以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记。城市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职责不清现象依然存在,市容环境管理还比
5、较粗放,防违控违长效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建筑业发展质态还需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绝大多数本地企业缺乏轨道交通、隧道工程等专业资质,房建类占比高达70%以上;相较于周边市区,税收贡献度存在一定差距,X建筑之乡的品牌效应有所弱化,等等。下一步,我们要把存在的问题作为主攻重点,持续加力发力,切实加以解决。二、时不我待开新篇,按下城市更新快进键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迈入新时代、开启十四五,X发展进入快车道,城市建设更要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绝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对X而言,不抓城市更新,融合融入就会缺乏竞争力。作为特色三城之一,我们必须策应泰州中心城市东进、高铁新城建设,着力提
6、升我区在市域中的战略地位,才能把地理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全面迈入泰姜同城时代,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争得一席之地。对X而言,不抓城市更新,转型升级就会缺乏承载力。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是支撑产业增长、集聚资源要素的主阵地。我们必须推动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互动并进,着力增强人口集聚度、交通便捷度、市场繁荣度,才能吸引人气、繁荣商气、集聚财气,打造经济发展的强磁场。对X而言,不抓城市更新,民生发展就会缺乏持久力。人民城市为人民。我们必须聚焦群众呼声最强烈、意见最集中的领域,着力解决好城市功能与群众需求不相匹配、城市发展水平与群众感受度不相匹配的问题,让城市发展更加符合群众的所期所盼所求,
7、才能让群众享有更加舒适、更加幸福的生活。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一主两副三片区格局,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统筹推进十大行动、154项工程,凸显水韵古罗塘、最美金X的城市特质和发展追求,全力打造幸福水天堂的生动样本。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1.突出功能大更新,既要有格局、也要有格调,让城市发展更硬核。一座城市,大处看格局,小处见格调。要紧紧围绕功能硬核塑造,找准发力点,促进基础设施硬实力和服务功能软实力同步提高。一是做优交通功能。凸显东连海安、西接泰州区位特质,深化市区融合、城乡一体,加快构建外联内畅的新交通体系。全力服务G328南绕城快速化、S353、S411改扩建三大市区共建工程,启动实施S61
8、0快速化改造,全面融入市区20分钟通勤圈;提升优化区内路网,新、改建X大道、励才路南延等34条道路,确保天目东路改造、富源路西延等10条道路年内通车,力争2023年底基本实现城区道路黑色化;提档升级镇村公路,新建四好农村路100公里以上、县道大中修30公里以上,加快形成镇镇相连、互联互通的镇村路网格局。二是做精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学校布点建设,确保姜中西校区一期建设年内启动,三水初中、新桥小学及幼儿园、实小幼儿园城南园区4所学校8月份投入使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二人医开发区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建设,新、改建城西、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完善体育设施建设,以
9、承办省运会赛事为契机,加快文体中心二期、射箭场等比赛场馆建设,做到以赛兴城、以赛惠民。三是做强商贸功能。合理布局大型商业综合体,以权威平台和主力榜单为依据,吸引知名消费品牌以及网红业态、空白业态向大型综合体、重点片区集聚;加快研究出台首店经济政策意见,吸引首店品牌入驻,提升商业魅力;着力培育艺术休闲业态,融汇餐饮、酒店、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种业态,打造更具时尚感、更加年轻化的特色区域,让更多年轻人成为主动打卡X的自来水。2,突出品质大更新,既要有颜值、也要有气质,让群众生活更舒心。城市每一处存在都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无论是地标建筑、安置房建设,还是生态提升、文化打造,都要树立精品意识、注重品质
10、塑造,力争出手即精品、建成即网红、见面即打卡。一是改善人居环境。处理好面子和里子的关系:面子上,要精雕细琢重要节点,追求个体建筑物的造型别致,精心打造店铺招牌、公交站台等城市家具,让城市经得起细品、耐得住细看;实施城市光彩工程,重点对城市广场、主次干道、水系两岸实施亮化景观提升,让城市的夜空更璀璨、更温暖。里子上,要注重背街小巷更新,扎实推进府北新村、兴梁公寓等10个安置区建设,综合整治府东新村、光明北村等17个老旧小区,让群众迁有所居、住有宜居。二是彰显水城风貌。X是三水之城,水是城市流动的韵律。要进一步做活城市水系,塑造水城水乡特色,让一城清水造福X人民,围绕中干河、老通扬运河一纵一横城区
11、水系,以运河文化、生态景观、商务休闲、全民健身为主题,重点建设串联老通扬运河、中干河、单塘河、姜漆河、三水河的10里滨水长廊,丰富提升水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让城市水系环起来、游起来、亮起来。三是擦亮生态底色。要把节点当景点、公园当花园、城市当景区,推动从城市中建公园向公园中建城市转变。扎实推进城市微添绿工程,启动中干河、励才南路等8万平米滨河绿化建设,新建总面积17万平米的天目山公园;加快空转绿,充分利用街头巷尾零星地块,见缝插绿,打造一批街头游园、街头绿地,让城市空间绿意盎然。四是提升文化内涵。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坚持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设计之中,嵌入广场、公园、场馆等公共空间
12、,增强百姓对城市文化的识别度、认同感和归属感;注重对历史街区、名人旧居、文保建筑的修缮维护,重点实施4300平米的河西街古民居保护项目,建成天目山石刻项目,努力把X打造成有历史、有记忆、有故事的城市。3,突出城乡大更新,既要有魅力、也要有活力,让融合发展更协调。城市更新,重点在主城区,但又不仅仅是主城区,各镇街都要同步推进、同步更新,加快形成亮点纷呈、众星捧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是做强城市副中心。津潼副中心,要着眼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统筹推进游客集散中心、水上游线提升、大健康产业园等十大工程,高标准建设淡湖旅游公路环,全力推动漆潼中学争创四星级高中、潼人民医院硬件品质双提升,打造具有传统
13、文化风貌、时代特征景观、鲜明里下河特色的精品小城市;张甸副中心,要积极策应主城区向西向南发展战略,借势高铁新城,从交通设施、功能配套入手,谋划建设泰姜融合发展先导区。二是增强集镇吸引力。立足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积淀,精准定位集镇发展方向,做到宜游则游、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旅游、农业、生态等特色小镇;按照城乡一体、适度超前的原则,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向集镇延伸,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建设运营模式,推动城市建设元素融入集镇;加大老集镇建设的经费投入和管理力度,加快补齐短板,完善集镇生活配套,做好集镇主街道店面、立面出新工作,让老集镇焕发新活力。三是提升乡村
14、美誉度。注重特色塑造,突出示范引领,高标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串珠成链、连片成景,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全域美;放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持续推动村庄绿化、亮化、美化,新创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激发内生动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更好地承接城市发展溢出效应,把美好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4.突出管理大更新,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让城市治理更精细。一个城市美不美,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城市管理者能不能为住在高楼大厦、后街背巷的人,提供精细的管理和服务。一是观念要新。要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集中整治各类不文明行为,努力用文明习惯改善城市面貌、用道德风尚提升城市魅力;树牢人
15、本思维,鼓励市民通过有事好商量等协商议事平台参与城市管理,构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生态;坚持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的原则,科学设置便民疏导点,让城市更有人情味、市民更有幸福感。二是机制要优。要按照区镇联动、城乡统筹、层级负责的原则,加快完善城市管理基础网络,明确管理标准、厘清责任边界,做到不留空白和盲区;特别是要抓好违章建筑、后街背巷、广告店招等各个领域的常态整治和管理,真正让应该管的人能看得见、看得见的人能管得了;要充分运用市场规律,探索推行市容秩序管理服务外包,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城市管理公用行业,推动城市管理社会化、市场化。三是方式要活。扎实推进惠民智慧工程,打造智慧农贸市场10家、智慧技防小区2
16、20个、智慧技防校园85所;实战应用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进一步整合人口、交通、能源、建设等公共信息资源,加快打破信息孤岛,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实现问题发现、平台派单、响应处置、核查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城市更新,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需要全区上下共同参与、共建共享,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规划上要拜请高手。我们建设的是一座精致城市,精致首先体现在规划上。在这方面,要舍得投入真金白银,邀请高手参与重要区域、重要建筑设计,多留妙笔、不留败笔。结合十四五规划,我们正在编制交通、旅游等专项规划,相关部门要坚持系统思维,加强统筹协调,从根本上解决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等问题。需要强调的是,要尊
17、重规划、敬畏规划、落实规划,规划一旦确定不得随意调整,做到项目始终跟着规划走,杜绝项目主导规划的现象。投入上要用好市场之手。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既要充分用好本地企业的资源,也欢迎区外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进来,积极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城市建设。破解难题上要敢于出手。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坚定意志,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拔除征收搬迁、违章建设等城市建设中的硬钉子。去年,我们成立了13个重点工程建设指挥中心,领导挂帅出征、部门协同配合、每月督查督办,工程推进成效显著。城市更新三年行动中,我们将延续这一工作机制,请牵头单位尽快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要求
18、,用严密的督查推进机制推动重点工程早开工、快建设。三、擦亮品牌再出发,争创建筑业发展新局面区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上明确了两争先目标,建筑业作为我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今后一段时期更要围绕一个争字,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把X建造的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力争总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年内冲刺千亿级大关,到十四五末突破2000亿。十四五期间,新增施工综合资质企业1家,新培育2家百亿元以上、2家50亿元以上产值建筑业企业,创鲁班奖或国优项目8项以上。具体抓好四个方面工作:1.要争转型,推动四化发展,争出先机、争出主动。大浪淘沙,不进则退。只有抢抓转型大势,才能抢先发展赛道。一是发展目标绿色化
19、。去年,我区新增绿色建筑80.9万平米、增长12%,实现新建民用建筑绿色标准全覆盖,但超低能耗的项目占比不高,浅层地能及高品质绿色建筑未能完成市交任务。下一步,要从工程建造全生命周期出发,优化绿色建筑管理系统,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原则上政府投资项目及大型公共建筑,都必须按照二星以上标准建造。二是建设运营一体化。增强大建筑意识,鼓励施工总承包建筑企业,积极探索EPC、PPP等经营模式,跳出施工市场的低端竞争,聚焦投资、设计、开发、运营的全产业链,以投资换身份以开发换市场,争做全价值链综合服务商。三是技术手段智能化。当前,智能化发展呈现出全面渗透、跨界融合的特点,建筑企业要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
20、趋势,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集成创新,进一步提高施工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主动应用吊装机器人、铺路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争创少人工地甚至无人工地。四是生产方式工业化。去年初,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10天落地,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主要是采用了行业最前沿的装配式建造技术,最大限度地采用拼装式工业化成品,实现了效率最大化。目前,我区仅有江苏宇辉、中泰绿色建筑产业园两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以及锦宸集团模具生产基地,产业链亟待完善。建筑企业要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部件生产、装配化装修等产业,勇当建筑工业化排头兵。2 .要争市场,加快动能转换,争出份额、争出效益。市场是企业的生命线,必须
21、保持稳的定力,坚定进的信心,义无反顾抢市场。一是进军新兴市场。重点关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机遇,找准空白点、抓住机会点,努力在看似饱和的市场中开辟新空间。二是抢占高端市场。要坚决打破房建一业独大局面,拓宽经营领域,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向先进制造业、绿色建材行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通过合资、并购等手段,打破技术壁垒、资质壁垒,努力在轨道交通、生态环保、石油化工等市场分一杯羹,形成新的增长极。三是深耕本地市场。去年,我区房地产开发项目总造价53亿元,本地企业承接项目21亿元,占比39.6%、下降14.4个百分点。今年,我们启动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总投资约280亿元
22、,广大建筑企业要主动出击、全力争取,聚焦交通工程、市政设施、教育医疗等领域,打造优质工程、精品工程。3 .要争一流,深化改革创新,争出品质、争出特色。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只有不断强身健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是品牌叫得响。去年,我区13家重点建筑企业总产值692.4亿元,占全区比重81.9%,较2021年提升2.87个百分点,头部企业的优势愈加明显,建筑市场的品牌竞争时代已经到来。骨干企业,要优化结构体系和产业格局,积极晋升资质等级,稳妥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并购重组,致力成为航母级企业集团;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管理链条短、成本低的优势,寻找细分市场,不断做专做精做
23、特,争当小而美的隐形冠军。二是创新快一拍。要将创新融入企业发展的基因,积极与大院大所共建技术中心、创新联合体,力争实现建筑领域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零的突破;要坚持把企业+资本作为突破点,不仅要能开发建设,还要善于资本运作,努力提升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能力。三是管理上台阶。当前,我区不少建筑企业陷入内卷化,产值规模越做越大,利润却不见增长,必须下定决心重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股权合理流动、股东进退有序机制,推广项目股份制股权流转制,着力构建责权利明晰、风险收益共担的市场体系。4 .要争服务,悉心贴心用心,争出活力、争出动能。建筑业不用我们的地、不占我们的能耗,却给我们带来就业、
24、带来税收,区委区政府对建筑业怎么支持都不为过。全区广大干部要像服务工业企业一样,全力服务好建筑企业。一是政策再加码。关键是落实好一政策一中心一园区:一政策,即建筑业16条。住建局要尽快完善配套实施细则,相关责任部门要及时足额兑付奖补资金,用经济杠杆撬动更多建筑企业返乡纳税、反哺家乡。一中心,即建筑业发展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局、人社局、金融监管局、公检法司要加强衔接,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提供集行政审批、人才支撑、金融服务、法务保障四位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一园区,即建筑科技产业园,包括总部基地和产业基地。开发区牵头,住建局、自规分局配合,尽快落实用地控规、土规调整;住建局牵头,优选合作团队,6月底
25、前形成园区建设规划方案、总部大厦设计方案;同步开展入园企业招商,迅速排出首批拟单独供地新建总部大楼以及拟入驻总部大厦集中办公企业名单。二是管理再加强。长期以来,建设工程领域安全生产事故易发、频发,转包、挂靠、出借资质等违法行为,以及污水直排、扬尘防控不到位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此,要深化安全生产第三方监管,推动建筑施工安全信息化、施工扬尘监测、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全覆盖,聚焦招投标、工程变更等高风险领域,通过监督检查、查办案件等方式,最大限度堵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漏洞,从源头上杜绝项目腐败、利益输送等问题。三是保障再加力。资金方面,依托国有企业设立供应链融资平台,探索为重点骨干企业提供适度的融资担保支撑。人才方面,住建局、人社局要牵头,实施订单培训、定向培养,加快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推动建筑工人职业化。法务方面,设立建筑业巡回法庭、检察室、警务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四专班,建立健全一窗预登记、公检法联动、专业化办案机制,帮助企业化解劳资、经济等矛盾纠纷,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同志们,把X建设得更加美好,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不仅需要一日千里的豪情,更需要立说立行的作风,希望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打一场漂亮的城市更新、建筑业发展攻坚战,为打造幸福水天堂的生动样本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