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4916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绩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摘要东盟是我国重要贸易伙伴,已连续10年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第一大地区。蔬菜作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在对东盟农产品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选取2014-2021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蔬菜贸易数据,以及选取东盟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国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通过对比较优势指数(RCA)和互补性指数(TCI)进行测算,客观反映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蔬菜贸易现实情况。研究表明:中国的RCA指数高于多数东盟国家,中国蔬菜出口具备显示性比较优势;但我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平均TCl指数处于较高水平,表明双方贸易互补性总体来说较强,有充分的潜力挖掘空间。关键字:中

2、国东盟蔬菜贸易关系AbstractASEANisanimportanttradepartnerofChina,andhasbecomethelargestareaofChinastotalexportsofagriculturalproductsfor10consecutiveyears.AsthemostinternationallycompetitiveagriculturalproductsofChina,vegetablesoccupyanimportantpositionintheagriculturalexporttradetoASEAN.Thispaperselectsveget

3、abletradedatabetweenChinaandASEANcountriesfrom2014-2021,aswellasfourrepresentativeASEANcountries:Thailand,Indonesia,Malaysia,andVietnam,toobjectivelyreflecttherealityofvegetabletradebetweenChinaandASEANcountriesbymeasuringthecomparativeadvantageindex(RCA)andcomplementarityindex(TCI).Thestudyshowstha

4、t:ChinasRCAindexishigherthanmostASEANcountries,andChinasvegetableexportshavecertaincompetitiveness;however,theaverageTCIindexbetweenChinaandASEANcountriesisatalowlevel,indicatingthatthetradecomplementaritybetweenthetwosidesisstrong,andthereissufficientpotentialtoexplorespace.Keywords:China;ASEAN;Veg

5、etable;TradeRelationship目录1 .引言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1.2.1 理论意义11.2.2 实践意义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2I 3.1世界蔬菜贸易研究2II 3.2中国-东盟蔬菜贸易研究3III 3.3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41.4 研究方法41.4. 1文献分析法41.4.2比较分析法41.4.3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法4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52.1 相关概念界定52.1.1 贸易竞争性的界定52.1.2 贸易互补性的界定52.2 理论基础52.2.1 比较优势理论52.2.2 竞争优势理论62.2.3 产业内贸易理论73,中国-东盟蔬菜贸易现状

6、分析83.1 中国蔬菜进出口状况分析83.2 中国-东盟蔬菜双边贸易现状94.中国东盟蔬菜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134. 1贸易竞争性分析131. 1.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说明132. 1.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134. 1.3中国东盟蔬菜贸易竞争性分析134.2贸易互补性分析144.2.1互补性指数说明144.2.2互补性指数测算144.2.3中国东盟蔬菜贸易互补性分析155 .结论206 .政策建议216.1 提高质量,出口高竞争力蔬菜产品216.2 优化东盟与中国蔬菜贸易结构216.3 形成蔬菜生产规模效应216.4 完善蔬菜加工体系,提高技术含量217 .参考文献221 .引言1.1

7、 研究背景东南亚地区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更将东盟国家视为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重点区域。中国与东盟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后便保持向好的经济合作态势,双边贸易额持续攀升。2020年双方贸易额为4.74万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5.67万亿元人民币,2022年双方贸易额达6.5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5%。东盟当前已连续三年保持着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与东盟大多数国家都是农业根基深厚的传统国家,十分重视农业发展。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其农产品在品类结构上存在着一定互补性,因而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业合作具有很大的空间与潜力。中国与东盟国家也在交往合作中不断强化着这一认知,在贸

8、易、投资等各方面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政策,物流通达度、贸易便利度不断提升。据海关数据及商务部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以铁路、水路、航空运输方式对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了197.6%、26.7%、15.5%。其中,中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2468.6亿元人民币,增长21.3%,占同期中国农产品进口值的15.7%,较上一年提升L4%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以蔬菜、温带水果、水产品等为主;对东盟进口又以热带水果、蔬菜和大米为主。总的来说,蔬菜贸易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1.2 研究意义1.2.1 理论意义蔬菜是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于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关系的研究,用精确的

9、数据结果,深化对于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关系甚至于农产品贸易关系的认知,推动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优化、贸易关系更加深入发展;同时可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1.2.2 实践意义对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关系的定性与定量研究,能够让各国更加清晰了解各自的贸易现状,为中国及东盟各国的贸易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在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调整各自的贸易战略,避免恶性竞争,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提升双方贸易的质量,推动贸易关系的深化,推动双方国家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间水果与蔬菜等农产品贸易在数量与品种上均有所增长。国际蔬菜贸易的不断发

10、展引发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相关研究文献也随着国际蔬菜贸易量的增加而增加。本文将从世界及中国蔬菜贸易为切入点,回顾国内外对于蔬菜贸易的研究。1.3.1 世界蔬菜贸易研究就蔬菜贸易的研究角度而言,国外学者研究的角度较为多元化。较有代表性的是CaryLucieretal(1994),他从蔬菜贸易流向的角度对墨西哥和美国之间的保鲜蔬菜贸易进行了分析,CatherineDolan(1999)从全球商品供应链的角度对英国和北美洲国家之间的蔬菜贸易进行了分析,JohnHumphrey(2000)从价值链的角度对发达国家和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蔬菜贸易进行了分析。就蔬菜贸易的贸易格局而言,比较有代表

11、性的有陈永福(2004)提出的有关世界蔬菜贸易流向的观点。他认为,主要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贸易额靠前的国家的蔬菜贸易集中度略微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SophiaWuHuang(2004)提出,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物流成本下降、科技手段大量运用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有利因素使得国家间的蔬菜贸易增速提高并且超越其它农产品。一方面,国际蔬菜贸易总量迅速上升,另一方面,国家间蔬菜贸易的种类也在不断丰富。魏荣(2005)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三大蔬菜贸易圈:以中国蔬菜流向日本为中心的东亚贸易圈,以墨西哥蔬菜流向美国为中心的美国贸易圈及以中国和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国家蔬菜流向欧盟为中心的欧

12、盟一亚非贸易圈。就蔬菜贸易的研究方式而言,比较普遍的研究方式是对国家蔬菜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迈克尔波特(1980)从出口竞争力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B.Balassa(1965)在研究中总结出新方法: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即一国某类产品出口额占该国出口额的比重除以世界总贸易额中该种产品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来衡量双边贸易中某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孙林、李岳云(2003)根据研究需要,对于传统的出口相似性指数进行了些许修正,得出结论:中国与东盟大部分农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而只与少数农产品存在竞争性I。潘金娥(2004)通过现状研究得出结论: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同时存在竞争性

13、与互补性,互补性大部分通过粮食供求、农业的技术投入程度与管理水平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竞争性通过出口地区差异、产品品种表现出来庞玉良(2010)通过一系列文献梳理,得出观点:自中国东盟建立官方经贸往来后,中国出口东盟的蔬菜贸易额逐年上升,且中国与东盟的蔬菜贸易表现出了比较强的互补特点。刘耘(2018)利用两个指标:RCA指数与TCl指数对于中国的蔬菜出口做了计算分析,认为中国在这一方面具有比较强的竞争优势1.3. 2中国-东盟蔬菜贸易研究东盟国家长期以来与中国保持着良性的贸易关系,国内有许多学者对二者之间的蔬菜贸易也进行过许多研究。首先是对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现状的研究。林逸婷、陈晨(2014)研究

14、后指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中国和东盟国家加强了经贸往来,双边贸易额大幅攀升,其中农产品贸易额的增加尤其显著,且中国向东盟出口的蔬菜从数量、品种来说都有所增长严铠、赵海燕(2021)利用大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的蔬菜出口对于东盟国家来说集中度较高,主要为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四。王鸣(2018)认为,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总量持续增长,东盟国家在中国蔬菜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扩大1。其次是对于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赵亮(2012)利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方法,对于东盟国家以及其他东亚国家的农产品竞争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他认为本国经济、产业状况、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会对国家间的

15、蔬菜贸易产生影响张哲晰(2015)运用了蔬菜出口成本及价格、TC指数以及出口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并引入引力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资源要素与技术投入是影响中国蔬菜出口的主要因素向。李柔(2021)通过波特钻石模型模型构建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农业用地面积、主要蔬菜产量、农业就业人员占比、农业增加值、国际市场占有率评价指标对中国与东盟的蔬菜贸易中影响最为明显。最后,对于中国和东盟蔬菜贸易竞争互补关系的研究也是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的研究重点。药泽琼(2019)通过计算RCA指数与TCl指数,发现东盟的农产品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而中国因人口、资源等因素造成其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不明显;中国与

16、文莱、缅甸的农产品互补性较强加。刘萱芝(2021)通过计算得出,从整体上看,东盟的农产品竞争优势要强于中国,中国与东盟在经贸合作上的结构欠佳,所以互补性处于较低水平冯程程(2021)选取了东盟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国家,发现泰国和印尼的农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中国和印尼、泰国、越南、菲律宾的农产品互补性较强。1.4. 3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综上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蔬菜贸易做了详实的研究,这为本文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提供了参考。本文将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与东盟最新几年蔬菜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充实对于中国与东盟蔬菜贸易关系的分析。1.5. 究方法1.6. 1文献分析法本文充分

17、收集了与中国东盟蔬菜贸易相关的历史数据,如统计年鉴、经贸信息、历史研究、资料和政策信息等,意在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1.7. 2比较分析法充分利用WTO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中国与东盟国家是蔬菜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的关系。1.4.3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法本文分析中国与东盟贸易现状时,主要依靠直观的数据,以定性分析为主;在研究引发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问题研究时,侧重于定量分析,并借助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实证,力求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清问题,从现状与实证分析中研究原因。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1 相关概念界定1 .1.1贸易竞争性的界定竞争是指目标具有相似性的单位,为了获得

18、利益或者实现预定的目标,在市场上利用各种策略、手段进行对抗,从而获得自己利益的过程。在国际贸易中,如果双方的产品在结构、用途等方面存在相似性甚至趋同、受众重合度高,那么双方就存在着竞争关系;否则就不存在竞争关系或者说竞争关系较弱。观察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看双方是否存在贸易竞争关系;二是研究双方的竞争关系强烈程度。2 .1.2贸易互补性的界定互补是指双方各自存在着自身的比较优势,在贸易中,双方利用各自在技术、资源、规模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取长补短,调整产业结构,满足更大市场、更多元化的需求,从而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基础。同时.,还可以降低贸易的壁垒条件,促进产品的规模化

19、生产水平,实现合作双赢的利益目标。虽然产业结构互补性很强的国家存在发展质量、速度和水平方面的差异,甚至在某些领域存在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但是不会对各自的产业结构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而可以实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贸易目的,防止出现同业过度竞争现象的发生,避免出现负面影响。反之,如果说两国之间的贸易产品不存在互补性关系,一国集中出口的产品在另一国市场上已经饱和,并非进口所需要,就会限制双方的贸易潜力。2.2理论基础2.2.1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基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的观点是:由于两个国家之间在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着相对的优劣,他们在相对成本上也就存在着不同,每个国家都应该根据

20、“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重点生产自己更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对于自己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则更多地选择进口。在比较优势理论提出并被广泛运用以来,国际分工在结构等各方面得到了优化,价值规律也在市场上不断得到贯彻。每个国家更多地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世界生产、消费的产品总量在此基础上增加,但对应消耗的单位平均社会劳动却有所减少。也就是说,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作用下的国际贸易,使得社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但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实践中,人们发现比较优势也存在着不小的缺陷。该理论的假设是国家间的贸易属于自由竞争,每个国家将完全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规模化、专

21、业化生产并出口产品,但现实情况显然不如这般理想,国际贸易还受到技术、资源、国际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且它的理论基础也存在不足,忽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带有非历史、超国家、超阶级的观点。2. 2.2竞争优势理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囿于静态分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静态贸易理论显然不足以支撑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式发展及国际贸易研究。考虑到这些因素,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贸易竞争优势不能简单地由劳动力、资源、国家政策等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具有综合性与复杂性,并且很大程度上受该国产业创新能力影响,而该能力的强弱又受到这个国家对于知识吸收与创造的影响。可以说,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

22、是由其内部多种因素综合决定。基于上述原因,他提出钻石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企业之间的综合实力来实现的,而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是以下四个因素:第一,生产要素,指一国能把自然资源、教育等基本条件转化为其特有优势的能力;第二,需求状况,也就是国内市场所能供给该行业的需求量与成熟度;第三,关联行业与扶持产业绩效,指优质的供货商以及完整的产业链;第四,公司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对手。3. 2.3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是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补充与发展。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加速发展,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从以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产业内同类产品的贸易。针对发达国

23、家该种贸易特点,加拿大格鲁贝尔和澳大利亚劳埃德在1975年系统提出产业内贸易理论。该理论从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化和规模经济入手,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从产品的内容来看,国际贸易被分为两类:一个类型是产业间贸易,即一个国家用于进口以及出口的产品被划归为不同部门;另一个类型是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进出口的商品都被划归为同一部门。该理论对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做出了一些突破,以规模经济以及商品差异化等为切入点,对于产业内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3.中国-东盟蔬菜贸易现状分析3. 1中国蔬菜进出口状况分析中国在蔬菜生产以及蔬菜消费都位居世界前列。

24、2014649492014-2021年中国蔬菜产量及增速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0.0450.040.0350.030.0250.020.0150.010.0050产量(万吨)可比从蔬菜产量看,我国主要的蔬菜产量大,在1961年的时候就位居世界首位。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速度有所提高,在满足人民需求、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基于良种培育、设备更新、技术提升,我国蔬菜产量从2001年的48422.36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74912.90万吨,增幅达到了54%。据FAC)统计,自2013年以来,全球蔬菜的总产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18年

25、全球蔬菜产量达13.8亿吨,其中,中国占比达到了59%。7800076000740007200070000680006600064000620006000058000图3.120142021年中国蔬菜产量及增速从蔬菜进出口单价来看,我国蔬菜的进口单价高于出口,蔬菜的出口单价相对平稳,保持在1300美元/吨左右,而进口单价波动变化,2020年为1600美元/吨,且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从蔬菜进出口量及进出口额看,我国蔬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出口总额有所回落但仍大于进口总额。从海关总署数据来看,我国蔬菜出口量一直以来多于进口量,且蔬菜出口一直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而蔬菜进口量则有较为明显的波动。进出口总量

26、增加更为明显,从2015年的1042.42万吨,增加值2021年的1978.65万吨。数据显示,2014年-2021年,中国蔬菜出口金额呈波动上升趋势,从2014年82.2亿美元逐年上升,到2017年达到峰值111.61亿美元后有所回落,至2021年贸易额又开始上升,达100.7亿美元。20142021年中国蔬菜进出口金额(百万美元)图3.220142021年中国蔬菜进出口金额(百万美元)表3.12014-2021年中国蔬菜产量、进出口总量及进出口总额年份产量(亿吨)进出口总量(万吨)进出口总额(亿美元)20146.49998.17130.1920156.601042.42138.062016

27、6.741034.70152.5220176.921119.81160.7320187.031173.75160.6620197.211213.36164.5620207.491963.59159.7020217.821978.65169.60从蔬菜进出口国家来看,我国蔬菜主要进口来源国家或地区是印度、美国、越南、日本、泰国、智利、新西兰、土耳其、丹麦和印度尼西亚。其中我国从印度进口蔬菜最多时数量达16.08万吨,金额为3.07亿美元。我国进口蔬菜单价最高的国家分别是智利和日本,从智利进口蔬菜平均单价为12.5万美元/吨,从日本进口蔬菜平均单价为5.14万美元/吨。我国蔬菜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是

28、日本、中国香港、越南、韩国、马来西亚、美国、泰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荷兰。其中我国对日本出口蔬菜最多时数量达148.28万吨,金额为22.25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出口蔬菜总额的14.36%。我国出口蔬菜单价最高的地区是香港地区,单价最高为2216.74美元/吨。4. 2中国-东盟蔬菜双边贸易现状东盟是中国蔬菜的重要出口国,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双方的贸易9尤其是农产品贸易大幅度增加。中国对东盟出口的蔬菜总额呈现总体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不足2亿美元攀升至2018年的40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率约为20%;从出口量上看,中国对东盟出口绝对量一直都保持较快的增长,充分说明了东盟国家对于中国蔬

29、菜的需求保持着在较高水平。总体来看,中国和东盟的蔬菜贸易以中国对东盟出口为主,中国对东盟区的蔬菜出口量一直呈现着扩大的态势,同时中国对东盟的蔬菜出口额占我国的蔬菜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呈现着波动上涨的趋势。20142021年中国蔬菜出口金额(百万美元)120001116410461071032710077东盟IoOoO90248226 8000.12OOo 600000O O4 2图3.320142021年中国蔬菜出口金额(百万美元)20142021年中国蔬菜进口金额(百万美元)图3.420142021年中国蔬菜进口金额(百万美元)从2014-2021中国对东盟蔬菜出口来看,HS0712(其它干制蘑

30、菇及块菌)出口额在中国蔬菜出口额中排名第一,达10437百万美元,占比为35.4%;HS0703(鲜或冷藏的大蒜)出口额在中国蔬菜出口额中排名第二,达10437百万美元,占比为34.9%。前两种蔬菜产品占总出口额的70.3%,由此可见,我国对东盟的蔬菜出口集中度极高。出口额在中国蔬菜出口额中排名第三为HS0704(鲜或冷藏的可食用芸苔属植物),第四为HS0709,另外十类蔬菜产品的出口额较小。表3.22014-2021年中国蔬菜出口金额及占比HS编码金额(美元)占比070112257222384.2%07021668444360.6%07031029897818834.9%0704270907

31、62609.2%07051409551850.5%070612666856424.3%07079612240.0%07081868015620.6%070916036798305.4%07102481807160.8%0711391782030.1%07121043700737935.4%07138102523622.7%07143510445281.2%0729485367753100.0%从20142021年中国对东盟蔬菜进口来看,HS0714(块茎类蔬菜)进口额在中国蔬菜进口额中排名第一,达1537百万美元,占比89.42%;HS0713(干豆类蔬菜)进口额在中国蔬菜进口额中排名第二,达

32、112百万美元,占比6.56%o前两种蔬菜占总进口额的95.98%,由此可见,我国对东盟的蔬菜进口集中度极高。进口额在中国蔬菜进口额中排名第三为HS0709,第四为HS0712(干制蘑菇及块菌)。表3.32014-2021年中国蔬菜出口金额及占比HS编码金额占比07031979390.0017%07092448994062.0602%0710184681220.1554%071124982010.0210%0712183032200.1540%07134284988393.6048%07141117417425394.0030%0711887039980100.0000%从中国对东盟蔬菜进出口

33、结构来看,中国蔬菜产品进口金额为1719百万美元,出口金额为3447百万美元,进口金额约为出口金额的49.87%,中国与东盟的蔬菜贸易以中国出口、东盟进口为主。中国进口块茎类与干豆类蔬菜较多,其中块茎类蔬菜主要为HS071410(鲜木薯),干豆类蔬菜主要为HSO71331(干绿豆),前者主要从泰国进口,后者主要从缅甸进口,二者皆为热带与亚热带作物,较之中国更适宜种植。中国出口大蒜类、蘑菇及块菌、芸苔属植物较多,这几类植物皆喜冷凉、不耐高温,多生长在温带及纬度偏高的亚热带地区。从以上几类进口以及出口蔬菜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国家因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导致二者贸易的蔬菜产品呈现出一定互补性;但与此同

34、时,中国对东盟进口与出口蔬菜贸易额前四又有一定重叠:中国从东盟进口蔬菜贸易额第三为HS0709,第四为HSo712;中国对东盟出口蔬菜贸易额第二为HS0712,第四位HS0709,这两类蔬菜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中占据不小的地位,据此又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的蔬菜贸易还存在着一定竞争性。4.中国东盟蔬菜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4.1 贸易竞争力指数4. 1.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说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在1965年提出,是指一个国家的产业或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产品贸易出口潜力。5. 1.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显示性

35、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RCA.=I(XijZXil)Z(Xi-ZXwl)其中,Xij和XWj为i国家(地区)j产品出口和世界(区域)W内j产品出口的价值,Xh和XWl为该国(地区)出口总额和世界出口总额。如果RCA22.5,则表明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如果1.25WRCAV2.5,则表明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如果0.8WRCAVL25,则表明产品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数值越大,显示性比较优势越明显;如果OVRCAVo.8,则表明该产品具有比较劣势。6. 1.3中国东盟蔬菜贸易竞争性分析本文选取东盟十国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国家: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计算四国与中国的显示性比较优

36、势指数。表4.12014-2021年中国与东盟蔬菜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年份中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20141.012.270.190.221.9120151.002.170.210.250.9020161.161.490.150.330.6520171.211.460.150.300.7020181.161.340.160.280.6620191.090.980.190.200.3620200.881.020.240.190.3520210.821.700.150.190.40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蔬菜贸易的RCA指数从2014年到2019年都大于1,2014年-2021年的数据全都在0.8,1

37、.25)范围内,说明中国蔬菜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且在2016-2018年,显示性比较优势较为明显。泰国蔬菜贸易的RCA指数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在2014-2018年处于1.25,2.5)区间内,说明在这四年间泰国的蔬菜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从2019年起,泰国蔬菜贸易的RCA指数下降到1以下,但在下降后逐步开始回升,至2021年上升至1.7,表明当前泰国蔬菜产品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印尼蔬菜贸易的RCA指数在2014-2021年间幅度较小地波动变化,变化范围大概在0.15,0.25)范围内,均小于0.8,这表明印尼的蔬菜产品呈现出比较劣势。马来西亚蔬菜贸易的RCA指数在2014-2021年一直

38、在0.19,0.3引区间内波动,数值较小,远小于0.8,表明马来西亚的蔬菜产品存在着比较劣势。越南蔬菜贸易的RCA指数在2014-2021年间变化幅度较大,总体来说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其RCA指数为1.91,大于1.25,表明此时越南的蔬菜产品存在着较强的比较优势;2015年其RCA指数为0.9,大于0.8,说明此时越南的蔬菜产品存在着显示性比较优势;自2016年后,越南蔬菜贸易的RCA指数均小于0.8,且逐年下降,表明越南蔬菜产品存在着比较劣势,且劣势越发明显。4.2 贸易互补性分析4.2.1互补性指数说明根据要素禀赋论,贸易互补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出口国产品应具有比较优势和生产要素丰富的

39、特点,进口国产品具有比较劣势和生产要素稀缺的特点。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可以衡量两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的互补性。4.2.2互补性指数测算贸易互补性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TCI=RCA.RCAMiikIJIJKJIKRCAk =XiWk/XiwM浊/MjiRCAM,.=j%JM初其中,RCAjk表示i国出口k产品到j国的比较优势,RCAMjik表示j国从i国进口k产品的比较劣势指数。Mjik表示j国从i国进口k产品的贸易总额,Mji表示j国从i国进口商品的贸易总额,MjWk表示j国从世界进口商品贸易总额。RCAMjik指数越大,说明j国从i国进口k产品的比较劣势较大。i国与k国就k产品开展贸易时.,

40、如果i国的比较优势指数大而j国的比较劣势指数也大,两国在k产品上的互补性就越强。当兀V.1时,两国在产品上存在贸易互补性;当TaijVl时,结论则相反。4.2.3中国东盟蔬菜贸易互补性分析选取编码为0703、07040712、0714四类贸易额大且具有代表性的蔬菜产品、选取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这四个与中国蔬菜产品贸易额大具有代表性的东盟国家进行测算。1、中国与泰国蔬菜贸易互补性指数计算表4.22014-2021年中国与泰国蔬菜贸易互补性指数HS编KU指标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0703RG蜘2.551.620.831.001.381.821.

41、751.82RCAMR4.523.643.493.813.833.262.792.18TCIij11.525.882.93.835.315.934.883.970704Ra小10.008.377.975.994.786.404.724.13RCAMjk4.573.593.453.843.844.113.553.22aj45.733027.4823.0318.3526.316.7613.280712RC/7.006.233.793.806.437.376.433.56RCAMja5.334.554.244.644.774.553.773.64TCl37.2928.3816.0817.630.66

42、33.5724.2812.940714Ra0.420.710.510.670.440.521.341.33RGWjk0.050.020.020.020.030.030.030.05EU0.020.010.010.020.010.020.050.06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与泰国的蔬菜产品整体来说具有互补性。对于HS0703HS0704与HSO712,其经计算得出的ReAijk值几乎均大于1,说明中国出口该产品到泰国具有比较优势,其经计算得出的RCAMjik值均大于1,说明泰国从中国进口该产品具有显著的比较劣势,其经计算得出的7Tjj也均大于1。综合来看,中国与泰国就HSO7O3、HS0704与HS

43、0712的贸易而言,中国的比较优势大且泰国的比较劣势指数也较大,两国在HSO7O3、HSO704与HS0712上的互补性很强。对于HS0714,其经计算得出的RCAk值除了2020年为1.342021年为1.33UR外,其余年份均小于1,说明中国出口该产品到泰国不具有比较优势,其经计算得出的HCAM证值均小于1,说明泰国从中国进口该产品也不具有显著的比较劣势,其经计算得出的Taij均小于1。综合来看,中国与泰国就HS07012的贸易而言,中国没有比较优势且泰国也几乎不存在比较劣势,两国在HS07012上的互补性极弱。2、中国与越南蔬菜贸易互补性指数计算表4.32014-2021年中国与越南蔬菜

44、贸易互补性指数HS编码指标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0703RGg7.075.445.146.298.285.734.884.78RCAM2.993.062.842.712.902.672.692.74cii21.1416.6414.5917.0423.9915.3213.1413.090704RCAIk3.754.585.465.405.387.186.376.45RCAMR3.363.323.483.633.603.313.032.95叫12.615.218.9719.5919.3623.7819.2619.020712Ra亦9.659.868.227

45、.749.445.352.772.53RCAMjk3.193.213.323.513.563.312.942.81TCIij30.7431.627.327.1433.5917.688.177.110714RCA,k0.190.311.501.552.733.433.392.94RCAMji0.000.010.020.010.020.030.050.01TCIlj000.030.010.060.110.170.04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与越南的蔬菜产品大部分具有互补性。对于HS0703、HS0704.HS0712,其经计算得出的ACAjk值均大于1,说明中国出口该产品到越南具有比较优势,其经计算得出的HCAM正值均大于1,说明越南从中国进口该产品具有显著的比较劣势,其经计算得出的TC/.均大于K综合来看,中国与越南就HS0703、HS0704.HS0712的贸易而言,中国的比较优势大且越南的比较劣势指数也较大,两国在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