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考题猜想】人教版七上【期中大串讲】(解析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51810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考题猜想】人教版七上【期中大串讲】(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考题猜想】人教版七上【期中大串讲】(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考题猜想】人教版七上【期中大串讲】(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考题猜想】人教版七上【期中大串讲】(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考题猜想】人教版七上【期中大串讲】(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考题猜想】人教版七上【期中大串讲】(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考题猜想】人教版七上【期中大串讲】(解析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极A.正球体 B.不规则球体 C.圆形D.椭圆形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期中考题大猜想-PartOl题型猜想题型预览题型Oi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题型02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题型()3利用经纬网定位题型。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D.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答案】C【详解】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站得高,看得远;远方驶来的船只先看到船杆后看到船身、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等现象都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东

2、升西落是地球的地心引力产生的现象,跟地球的形状无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地球进行了更为精确的测量,计算出的地球半径、周长、表面积等数据也更为准确。请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地球的形状是()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等m6378千米【答案】B【详解】读图,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形状,B正确;排除ACD,选B。题型02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1 .下列自我介绍,其中不恰当的是()【答案】C【详解】赤道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所示半球是北半球,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赤道以南是南纬

3、,用“S”表示,所示半球是南半球,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向西的180。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向东的180。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东经度不全位于东半球,160。E经线以西为东半球,以东为西半球,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型03利用经纬网定位【详解】在经纬网图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

4、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40oE,20oN),BiE确,ACD错误。故选B。Part02专项猜想小练(限时30分钟)一、选择题F图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片中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A.圆柱体 B.不规则的球体2 .人类首次证明地球形状的事件是()A.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C.麦哲伦环球航行C.圆锥体B.郑和下西洋D.人类登上月球D.圆球3 .在中学生科普交流会上,小强对这颗“蓝色弹珠”的描述有误的是()A.它的平

5、均半径大约6371千米B.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赤道的周长约40000千米D.它有一根巨大的地轴4.下列关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太阳和月亮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天圆地方球卫星照片A.B.(DC.D. 【答案】1. B2. C 3. D4. B【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但是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不同,地球表面有高,有低,所以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B正确,ACD错误。故选B。2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人类登上月球都说明现代科技发达,不能解释地球的形状,AD错误。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

6、,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因此命名郑和下西洋,不能解释地球的形状,B错误。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一支探险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人类历史上,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C正确。故选C。3 .“蓝色弹珠”指地球,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6371千米,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的周长约40000千米,地轴是地球的假想轴,地球上不没有真的有一根轴,ABC正确,D错误。故选D。4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最初,人们

7、认为是天圆地方,后来,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猜测地球是一个球体,1519/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现在人类登上太空,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能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读图可知,符合题意,B正确。故选B。5 .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是由于()海岸观船A.观察者的位置造成B.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C.光的照射造成的D.观察者的错觉造成【答案】B【详解】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站得高,看得远,这些都证实地球是个球体,B正确;观测者的位置、光的照射、观测者的错觉都不是导致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所以选B。6

8、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完成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条经线的形状是一个圆B.不同纬度数的纬线长度不同C.在地球仪上,0。经线是赤道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答案】B【详解】经线是半圆形,故A错误;不同纬度数的纬线长度不同,故BiE确;在地球仪上,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0。纬线即赤道,故C错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7 .北纬43。从高、中、低纬度划分属于()A.高纬度B.中纬度C.低纬度D.都不是【答案】B【详解】60。-90。是高纬度,30。-60。是中纬度,0。-30。是低纬度,故43。N属于中纬度,故选B。8 .与东经3

9、0。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A.150oEB.150oWC.30oND.30oS【答案】B【详解】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每条经线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与东经30。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150oW,A错误,B正确。赤道的纬度为0。,是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和“S”表示,CD错误,故选B。9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变短C.180。经线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D.90oN和90oS重合【答案】B【详解】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10、故A错误。从赤道向两极,纬度越来越大,纬线越来越短,故B正确。180。经线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故C错误。90oN和90。S分别在地球的两端,并不重合,故D错误。故选Bo10 .下图中关于P点叙述正确的是()40WP后70oN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C.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D.位于西半球、南半球、高纬度【答案】B【详解】地球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E,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纬度分为三个区域: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图中显示,该点位于7(TN、40oW,因此该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ACD错误

11、,故选B。11 .下列地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A.B.(2) 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位于北纬和南纬分界线上的是B点。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o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o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A点位于0。经线以西,经度是6(W,位于西半球;B点位于0。经线,位于东半球;C点位于0。经线以东,经度是4(TE,位于东半球的。(3) C点经度是40任,与其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14(W(4)低纬度的范围是0。一30。,中纬度的范围为30。60。,高纬度的范围为60。-90。,B点纬度为0。,在低纬度;C点纬度为2(TS,在低纬度

12、。(5)B点位有赤道上,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故地球自传一周,B点绕过的距离最远。14.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AD两点的经纬度A,D。(2)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南半球的有o(3)从高、中、低纬度看,B点位于纬度地区,D点位于纬度地区。(4)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o【答案】(1)150oE,IOoS170oW,40oS(2)AABCD低中(4)20oW和160oE组成的经线圈。【分析】本题以经纬网图为材料,涉及经纬网定位,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经纬网有关知识的掌握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若相邻两条经线

13、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表示,因此,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15(E,10七;B点的经纬度是17(E,20oS;C点的经纬度是180。,30oS;D点的经纬度是17(W,40oSo(2)据所学知识可知,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oW和160o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o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因此,位于东半球的有A;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位于南半球的有ABCDC(3)据所学知识可知,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因此,从高、中、低纬度看,B点位于低纬度地区,D点位于中纬度地区。(4)据所学知识可知,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