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期中《经典常谈》名著阅读.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51884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讲 期中《经典常谈》名著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九讲 期中《经典常谈》名著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九讲 期中《经典常谈》名著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九讲 期中《经典常谈》名著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讲 期中《经典常谈》名著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讲 期中《经典常谈》名著阅读.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讲期中经典常谈名著阅读知识讲解经典常谈(一)作者与背景(1898-1948),散文家、诗人、古典文学学者。原名自华,后改为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后又从事散文写作,并致力学术研究。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学生运动01948年8月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不久因病去世。早期诗作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光明与美的憧憬。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作为古典文学专家,在诗歌史、诗学史和批评史领域,见识独到,成就卓著。同时,朱自清还是现代中国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192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多所学校任教,积

2、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把语文教育的远大目标确定在了解本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加强民族意识并以此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水平。这种观念就促使他完成了经典常谈的创作。此书的主要功能乃是实现对于传统经典的教育普及,他希望自己的这部书,能被读者当作一条船,凭着它“航到经典的海里去”。(二)文章内容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出版于1946年。囊括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著作。是传统文化经典入门必读书,更是普及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朱自清先生的初衷,希望这本书成为一艘把读者载入经典的航船。经典常谈正文计有“第一”“第二、气第三、“第四、“第五”、“三传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

3、十二”与“第十三”等十三篇。(三)同步练习1.经典常谈的作者是(人名),这是一本精彩的(体裁)。2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这是一本划时代的字书。3 .秦以后是书体演变的时代,书体演变的顺序依次是、4 .周易变成儒家经典,是在(时期),并在、(学说)的影响下作出新解释。5 .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它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6 .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那三种经分别是己亡佚的礼古经和相传是周公作的K7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体通史。所谓“春秋三传”指的是况“春秋三传”中,以叙事为主,这部书相传为鲁国作。8

4、.史记叙事自以来到时期,首尾三千多年。共篇,分为(篇数)本纪、十表、八书、(篇数)世家、(篇数)列传,史家称其为“”(体例)。9在阅读文第十三的过程中,萌萌对战国时期的说客产生了兴趣。如果她还想对这个群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建议她去阅读书中的()A.说文解字第一C.战国策)第八B. 礼第五D.诸子第十10.下列有关春秋三传第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人认为春秋由孔子整理修订,作者却认为它由孔子所写。B.编年既使历史系统化,又增加了确实性,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春秋功不可没。C.春秋三传里引述的孔子解释、评论的话,大概是孔子的弟子们根据记忆传播的内容。D.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

5、义,从成败里见教训是春秋大义的第一方面。11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各项全部属于会意字的一项是()【材料】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节选自说文解字第一)A.刃、取、友、莫B.炎、采、休、武C.羊、桃、寒、秉D.亦、念、甘、信12 .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典常谈是一部为中学生水平的青年读者写作的具有导读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B.作者对十三类经典进行了准确又不失生动的介绍,使得全书兼备学术性与文学性。C.诗经第四中认为,歌谣与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节奏要求和传播方式的不同。D.根据说文解字第一,我们可以得

6、知汉字字体在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只是为了人们使用便利。活学活练1 .经典常谈作者是,全书共篇。2 .经典常谈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放在首篇。3 .经典常谈所讲经典中,史记汉书属于“史”,周易尚书属于“”,离骚九章属于“,墨子吕氏春秋属于“4 .下列对经典常谈评价最精确的的一项是()A.它指出了现代学生应当读些古书的缘由和一些方法。B.它不是写给专家和大学里特地讨论古书的学生看的,而是写给那些需要读些古书的学生看的。C.它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D.它是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读了这本书就等于接受了经典训练,不用再去接触古书了。5 .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内容,说法不

7、正确的一项是()A.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仿效吕不韦的故智,教门客编了一部淮南子,也以道家为基调,想统一思想,但最终成功的是董仲舒,儒学取得独尊地位。B.汉乐府以叙事为主,所叙的社会故事和风俗最多,历史及游仙的故事也占一部分,此外便是男女相思和离别之作等,最高的成就是古诗十九首。C.唐代谐调的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古体的五言诗也变了格调。D.汉武帝时,盛行骈体文,辞赋出于骈体。骈体句读整齐,对偶工丽,可以悦目,声调和谐,又可悦耳,也都助人情韵。6 .某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选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

8、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形式。C.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7 .下列有关各种古典书籍的介绍,符合经典常谈主张的一项是()A.尚书包括夏商周三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尚书又有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两种。8 .“诗言志”中的“志”关联着政治或教化。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

9、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这里的“志”也指教化。C.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大戴记。D.唐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8.下列对经典常谈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大部分是号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前发展的。8 .诗的源头是歌谣,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两种,其中徒歌指的是跟随着伴奏唱歌。C.周易之所以成为儒家经典,是因为在战国末期儒家受到阴阳家和道家的影响。D.象形字的起源是图画,起初百姓经常用画来记名、记事,这便是象

10、形的由来。9 .学习经典常谈后,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以下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述,请找出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和周礼。礼古经已亡佚,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B.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便是战国策记录的这一段时期。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的写作。答案:知识讲解:(一)作者与背景朱自清(二)文章内容经;史;子;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三)同步练习1 .朱自清;学术散文集2 .东汉;许慎3 .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4 .战国末期;阴阳家;道家5 .尚书;大众宣布6 .仪礼;周礼7 .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左传;左丘明8 .黄帝;汉武帝;一百三十;十二;三十;七十;纪传体9.C10.A11.B12.D活学活练:1.朱自清;132 .说文解字3 .经;集;子4 .C5 .D6 .C7.B8.B9.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