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务六村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54102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那务六村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那务六村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务六村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史.docx(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那务六村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史1950年3月,辖于化县第七区壶堀乡,同年,开展清匪反霸、退租退押运动。1951年春,成立农民协会(简称农会),会长执行原行政村主任职权。同年,普种牛痘。1952年12月,土改工作队进村,贯彻执行中央制订的“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斗争地主,有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和政策,推行土地改革政策,丈量土地,划分阶级,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按农村户口分配土地,分给贫雇农、下中农耕牛、农具、物资、房屋等。1953年,土地改革圆满收官,农会裁撤,六村和上里两个行政村合并组建上整乡人民政府,以六村为村治,属化县第十区区公所。同年,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

2、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年),六村钟志祥入朝参战。1954年上旬,各自然村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为全面办社创造条件。1955年冬至1956年春,各农业生产互助组相继转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私有土地收归集体所有,实行统一经营,按劳分配,取消土地报酬。同年,全国实行义务兵役制。1956年,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组建六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自然村为单位划分生产队。1957年,山心生产队、木坑铜生产队和龙善塘生产队合并,三队合一,1961年后分离。1958年5月,党中央发动大跃进运动。当月,撤并乡镇,章道高级社并入上里乡,同时建立乡党支部,时任乡团支部书记林名贵兼任乡党支部书记。同年9月,推行人民公社化,上蟹乡改制上量管理区,设营(管理区)、连(自然村)、排(生产队)编制,以各生产队为基础组建林业队、畜牧队、积肥队等专业性生产队。同年下旬,在城堡旧址大炼钢铁。1959年3月,根据县委四级干部会议精神,上相管理区改为上整生产大队,设置管理委员会,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大队一级,生产队则为包产单位。五十年代后期,因生产建设需要拆除六村民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