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学设计异性交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61225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学设计异性交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学设计异性交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学设计异性交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学设计异性交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学设计异性交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学设计异性交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学设计异性交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学设计异性交往一、设计理念1.基于增能赋权型性教育理念著名性与性别研究专家、性教育专家方刚博士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本土化性教育理念一一增能赋权型性教育。该理念指出:“教育者的职责是为他们提供相关资源,协助他们思考,让他们获得选择的能力并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扰。”该理论还提出:性教育的内容包括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以及如何应对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困扰,包括学生之间传“绯闻”、“组CP(组配对)”的现象。在开展性教育时,教师应该持开放的性教育理念,理解青少年的性萌动,敞开心扉与学生真诚交流,尊重他们。由此营造温暖、安全、接纳的氛围,让学生解

2、除心理防卫,促进个人成长。本节课将通过游戏、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开放、安全的课堂氛围,打开学生思考之窗,帮助学生更科学地认识青春期异性交往现象,提高学生处理流言蜚语的能力。2,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对“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指出:“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应该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本节课将以立足学情,满足我校六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分析、小组头脑风暴等方式,

3、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与学生探讨青春期初期的烦恼,协助学生正确认识流言蜚语,提高异性同伴交往技能,助力学生安稳度过青春期。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身心发育的高峰期,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建议青春期的年龄范围是1020岁。六年级的学生不仅生理上迅速发育,心理上也发生着许多奇妙的变化。此时,学生对各种与性有关的问题特别感兴趣,这是青春期性萌动的表现。根据学校心育中心对六年级学生心理信箱来信、学生个体辅导、班主任反馈等综合调查和研究发现,

4、我校六年级青春期性萌动的具体表现有:1 .对异性产生更大的兴趣和关心,比如在意异性的活动,关注异性的身体发育,内心希望有机会多了解异性,多接触异性,对异性产生与友谊不同的特殊情感;2 .希望得到异性的关注,比如,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部分学生会爱上梳妆打扮,在意异性对自己的看法;3 .更关注与性和爱情有关的信息,比如,不自主地关注与性、与恋爱有关的娱乐新闻、网页等,喜欢在班级传绯闻、磕CP(组对子),开与异性有关的玩笑;4 .开始拥有情感秘密,更愿意和同伴私下讨论,而不是向家长、老师敞开心扉。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青春期学生关注流言蜚语的原因,对青春期异性交往有更科学的认识;5 .情感目

5、标:体验流言蜚语带来的负面情感和后果,树立“勇敢面对,智慧处理”的意识;6 .行为目标:了解和练习当事人和旁观者处理流言蜚语的方法。四、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体验流言蜚语带来的负面情感,思考流言蜚语的消极影响;2 .教学难点:探讨和练习当事人和旁观者处理流言蜚语的方法。五、教学方法游戏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境体验法等。六、教学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2 .准备各组“传声筒”游戏小纸条、小组学案、马克笔、大白纸、计时器、等物资。3 .学生课后作业学案。七、教学时间本节课教学时间为40分钟。八、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一一流言蜚语大揭秘(5分钟)设计意图:用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出本节课

6、的主题,引发学生思考流言蜚语的特点。1.“传声筒”游戏师:“同学们,今天各组进行传声筒游戏大PK,让我们仔细阅读游戏规则!”(1)每列第一位学生上讲台上看一句话,用30秒的时间记忆,然后回到座位上;(2)教师宣布“开始”,第一位同学用10秒把这句话悄声告诉后面的同学,传话后的同学,立刻面朝讲台坐好;(3)小组完成整个过程用时不得超过2分钟,全程只能口述和聆听,不能用纸做记录;(4)所有组员依次传话直到最末位同学,该同学需把这句话写在一张纸上,递交给教师;(5)教师将核对每组首位同学与最末位同学的答案,两位同学相同的数字越多,则该组得分越高。2.真相VS流言蜚语师:“大家给的答案有些和原话相差无

7、几,有些相差千里,请大家思考,原话经过大家的流传后,有什么变化?”生L“有一些细节不见了。”生2:“有些新的信息被捏造出来。”生3:“有一些信息被改动了。”教师小结:“是的,当原话经过流传后,原来的信息可能丢失了,新的信息可能被捏造,慢慢地就偏离了事实,我们平时所说的流言蜚语,就这么出现了。”(一)自我回忆一一青春为何有流言?(5分钟)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自身体验,引起学生共鸣,认识到流言蜚语在青春期中的普遍性,思考流言产生的原因。1 .“我与流言”课堂调查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音乐,用最舒服的姿势坐着,回忆我们的校园时光,思考接下来的问题,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请你拍一下掌,如果是否定

8、的,则不需要作出回应。你曾听过他人的流言吗?你曾说过他人的流言吗?你被他人传过流言吗?同学们,从刚才听到的掌声中,你发现了什么?”生L“有很多人都有听过或说过别人的流言。”生2:“有一些人,被别人传过流言。”2 .青春为何有流言?师:“看来,青春期的我们对流言蜚语都不陌生,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行为呢?”生L“有些同学觉得好玩,就传来传去。”生2:“青春期比较关注男女生交往的事情。”生3:“有些同学看到别人再传,就会起哄。”生4:“有些同学就是没话找话,想要编出点流言,制造热度。”教师小结:“在之前的讲座中,我们已经了解了青春期会更关注异性,更希望获得同伴的认可等青春期知识,从今天的课堂调查中,

9、我们发现几乎每位同学的青春期都会受到流言蜚语的困扰,只有了解它,学会处理它,才能够减少青春期的烦恼J(三)案例分析一一体验不同角色面对流言蜚语的情感体验(10分钟)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角色面对流言蜚语时的情感体验。1.一封关于流言烦恼的求助信教师呈现求助信,以下为信件主要内容:女生小雨性格阳光开朗,穿着中性,大大咧咧,热爱篮球,她的男性朋友在班上比较多,女性朋友较少。班上深受女生喜爱的小轩同学是她的好哥们,有一次她在体育课与小轩一起打篮球,甲同学大喊:“哇,你们这对CP配合得好好哦!”,接着,乙同学说:“怪不得,小雨不和其他女生玩,原来是在追小轩!”同学们议论纷纷,看着热闹

10、。小雨立刻大声说:“不要乱说好不好!事情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这时,同学甲更起劲了:“解释就是掩饰,不打扰你们了,哈哈哈!”其他同学一边哄笑着,一边拍掌,一边散去,然而故事还未结束2假如我是ta,面对流言,我会这样想师:“同学们,在这则故事中,你看到了有几个关键人物?”生:“小雨、小轩、同学甲、同学乙,还有其他同学J师:“当流言蜚语出现时,往往有几个关键人物,他们分别是当事人、流言制造者、旁观者。请大家想想,如果你是他们,面对流言,你会有什么感受,请各小组按照学案上的角色进行讨论。”组L“小雨可能会不敢和小轩一起玩了,两个人的友谊受到影响;小雨可能因为这件事情而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导致成绩不好

11、;小雨可能会被班主任或者其他老师认为是早恋,被拉去谈话”组2:“小轩可能不敢和小雨或者其他女生玩得那么亲近了,会害怕被其他同学传绯闻。”组3:“甲同学和乙同学可能觉得没什么,只是开了个玩笑,ta可能没有意识到给当事人造成的伤害。”组4:“旁观者也许会觉得很好玩,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很讨厌流言。如果小雨和小轩真的受到了伤害,他们也会很内疚。”教师小结:”是的,流言蜚语对于部分人来说可能只是小事,只是玩笑。但会让当事人的情绪、人际交往、生活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如果真的有更严重的事件发生了,身为流言制造者和旁观者的同学们,他们的心理也会承担着一份愧疚J(四)小组探究一一做勇敢智慧的当事人,做有爱有法的旁观

12、者(15分钟)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续写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角色应该如何勇敢地、智慧地处理流言蜚语。1 .故事续写版本1一一当事人如何勇敢智慧地处理流言师:“如果你是小雨、小轩,你会拿出什么办法来终止流言呢?接下来,请小组思考当事人处理流言的方法J组L“小雨可以澄清整个事情的经过,告诉大家真相;也可以不理会流言蜚语,专注自己的学习;也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忙,请他们出面终止;可以告诉老师和家长,请他们帮助。”教师小结:“当事人可以这样做:自我检查一一看看流言是否真实,有没有给其他人带来伤害,如果是,就要改正自身的行为;主动澄清一一主动把真相说出来;一笑置之一一把流言当做废话,专注自己热爱的事情;请

13、求帮助一一当有家长、老师等大人在场的时候,语言暴力发生的情况就会降低,小雨可以向信任的大人求助。这些方法里没有最好的方法,当我们面对流言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但有些同学认为,小雨也可以制造别人的流言,以此来转移注意力,或者用拳头解决问题,这样的方法可以吗?”生L这样会让语言暴力变成身体暴力了。”生2:“冤冤相报何时了啊。”师:“是的,如果我们采取暴力的方法去处理流言,那我们则会把自己的烦恼强加在别人身上,这样既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还伤害2 .故事续写版本2一做有爱有法的旁观者,不让流言蜚语再发酵师:“如果我们是流言蜚语事件中的旁观者,你会怎么做呢?”组L”可以主动制止

14、其他同学说流言,比如告诉他们别人的事情不要管。”3 2:“自己也不要参与传流言的队伍中,要做好自己。”4 3:“还可以把这件事情告诉当事人的家长,让家长时刻关注小雨;自己也可以给小雨一些安慰,不要让小雨落单,多跟她交流。”教师小结:“是的,作为旁观者,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帮助当事人:多思考,少八卦一一不随波逐流,流言少一个人传播,就少一份威力;敢打断,敢澄清一一可以打断传流言的人,告诉他们不知道真相,不要乱说,也可以对一些错误的想法进行质问,如和男生一起玩,就是追求别人吗?;找外援,多关注一一在生活中更多关注当事人的情绪,可以把情况告诉当事人的家人和老师,请求大人的帮忙J师:“同学们,当施以援手的

15、时候,最重要的前提是什么?”生:“保护自己的安全!”师:“对的,帮助别人是在保护自己的安全之上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我们自己帮助不了当事人,也不需要内疚,尽力而为就好。我们要做有爱有法的旁观者,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J5 五)总结升华一一面对流言,我想说(5分钟)设计意图:教师进行总结升华,学生自由表达。1 .自由书写,表达课堂收获师:“请大家用分钟的时间,在个人学案上写下这节课的收获吧。”生L“我了解到了处理流言蜚语的方法。”生2:“我知道了流言蜚语在青春期是很普遍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不传别人的流言。”2 .教师总结,课后作业布置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看见的不一定是事实

16、,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相,愿我们面对流言蜚语,能做勇敢智慧的当事人,有爱有法的旁观者!也请大家回顾自己曾有的流言烦恼,假如时光倒流,学习了今天课程的你,处理方式会有何不同呢?今天的课堂到这里就结束了,下课!”生:“老师再见!”师:“同学们再见!”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选题立足学情,能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基本达到教学目标,以游戏为引入,以学生辅导案例为载体,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引导学生意识到青春期流言蜚语烦恼的普遍性,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流言蜚语带来的消极情感体验,思考不同角色处理流言蜚语的方式。但本节课仍有不足:1 .教师要及时总结和提炼学生的发言,针对某些有争议的内容,如“制造别人的流言,转移注意力”,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争议,表明教师态度;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远看”,从个人层面上升到社会层面,探讨“网络暴力”、“网络流言”等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 .教师需在课堂上密切关注曾受到或正受到流言蜚语困扰的学生,及时跟进,做好课后的心理辅导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