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66328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调研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标准,了解食品加工行业的工作特点、人才需求的规格、学生能力以及素质的要求,切实掌握企业岗位能力标准和职业素质要求,明确食品加工行业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2018年7月1530日,食品工程学院组成了由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调研小组,对与我校合作的实习单位进行了专项社会调研,具体内容如下:一、调研意义针对食品加工类企业人才需求的结构现状,梳理出社会用人需求的层次要求,在首先明确不同办学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定位的基础上,确立高职层次的专业办学定位,进一步

2、深入了解完成相应的食品加工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合理选取课程内容,从而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避免职业教育教学办学方向的盲目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滞后性,最终符合企业对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二、调研目的通过调研,掌握行业和企业对食品加工专业的人才规格要求、未来发展的需求数量、受教育的程度、岗位能力和素养的要求以及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的需求,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培养手段、课程内容等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设计,便于今后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三、调研方式专题调研:采用现场访谈式、电话访谈及问卷形式的调查。四、调研步骤:1、统

3、一部署、开会沟通调研目的、意义、方式及组织形式,统一分组。2、拟定调研内容、调查对象等,准备调研材料。3、与用人单位负责人和部分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辅之以问卷调查和电话交流,详细采集多种调查信息。4、汇总调查信息,完成调研报告。五、调研时间:2018年7月1530日六、调查企业:自主填写.七、调查对象:总经理、生产经理、车间主任、生产主管、品控主管、检验主管、品控部部长、现场品控员、管理体系内审员、销售经理、人力资源总监、操作工等。八、调查形式:调研组教师每组负责一个地区,分工调研、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并整理汇总。九、调研资料汇总详细报告为了掌握用人单位对食品加工专业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

4、议,进而明确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企业发展需要与学校教育发展的结合点,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等,特对各家企业采用访谈和实地问卷的调研方式,现将调研内容做以下方面的说明及分析:1 .现阶段行业人才结构现状通过对各个企业的调研,在行业人才结构现状方面的分析主要从岗位性质、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人才需求程度排序、工龄四个方面进行调研,具体数据如下列表格:岗位性质所占比例岗位性质人才需求排序学历层次所占比例工龄所占比例管理9.5%管理1高中及以下31.1%1年以下12%技术研发5.5%生产操作2大中专52.6%1-3年31%品控9.4%销售3本科13.3%3-5年40%销售21.6%品控4硕士2.

5、8%5年以上17%生产操作46%技术研发5博士0.2%其他8%其他6从上表可以看出,学历层次方面,取得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总人数的31.1%,主要从事生产操作。取得大中专学历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总人数的52.6%,主要从事管理、品控、检验、销售及生产操作,根据以上数据看出大中专毕业生是食品企业的主力军,经过1-3年可以胜任车间班组长、现场品控员、管理体系内审员等岗位;经过3-5年可胜任生产主管、品控主管、检验主管等岗位;经过5-8年可胜任车间主任、品控部部长、人力资源总监等部门负责人等岗位。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食品专业就业不存在市场饱和问题。很多企业现在还紧缺高级管理人才及生产、销售人才,

6、企业现在急需管理型人才,其次则是销售人才及生产操作工。工作工龄方面工作,1-5年工龄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总人数的71乐为主要工作力量。2 .职业发展趋势当前,我国的食品工业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进行调研发现,食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岗位类型发生了变化,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从事食品加工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需要掌握相应的现代食品加工、贮藏、管理、营销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在调查的公司中,除个别龙头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之外,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人员不足,产品研发能力较弱,主要通过技

7、术引进或仿制的手段开发新产品,难以掌握核心技术,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的院校必须加强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3 .食品加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食品加工企业急需拥有一批既掌握食品加工专业的理论知识,又具备食品加工操作技能、能解决生产一线一般技术问题的技术型操作人才,需要懂专业会管理的生产管理人员、产品销售人员及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人员。4 .职业发展和岗位对员工素质及工作能力的需求在调研过程中,关于职业发展和对高职毕业生的实际需求方面,我们与生产一线的经理,生产、技

8、术、品管及销售主管等进行座谈和交流,在企业追求效率和成本的驱动下,企业希望高职毕业生到企业后:能尽快的顶岗,独立操作。具有一定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较快胜任领导下达的新任务。爱学习会思考,能解决生产中一些实际问题。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又懂点电子商务及销售。热爱本职工作,吃苦耐劳。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可度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5 .现有课程实施与企业的反馈信息通过了解,学生在学校虽然有大量的实训课,但由于练习的时间少,次数不够,管理及要求与企业相比较松散,学生进入企业后并不能马上满足企业的需要,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培训和调节适应。希望学校加强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结合,以

9、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对接生产现场,对接关键技术及典型工作岗位,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能尽快胜任。同时加强学生的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安全文明生产能力、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质量、安全、效率等意识。6 .我校毕业生在企业的就业情况经过调研,了解到本专业毕业生初始就业岗位主要有生产操作工、化验员、检验员、销售,发展就业岗位主要有品控员、品保员、车间管理员。在这些岗位中生产操作、品控、品保人才需求较多。但具体工作还是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刚毕业的学生缺少吃苦坚守精神,往往由于工作的辛苦和不顺心便会跳槽,以至于耽误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到新单位又要从基层做

10、起,久而久之便会耽误了自己的发展,也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对学院的满意度;学生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导致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大。7 .毕业生对专业开设课程提出的意见及其建议加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如食品营养与化学、食品感官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食品添加剂、食品标准与法规等。这些课程涉及的内容在工作中必须用到的,除加强理论教学外,要注重加强应用,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面,如粮食制品加工技术、肉制品加工技术、果蔬加工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分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这些课程与关键岗位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和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边学边干,延长实

11、训时间,切实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操作能力,缩短工作后的实习时间。提高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工作发展做准备。8.企业对学院提出的意见及其建议根据食品加工行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方向,重点进行订单式培养,力求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符合企业需求。开设通识选修课,设置文化与美德传承的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将吃苦耐劳品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现场环境,增强学生对岗位工作的认识。通过专家讲座、社会实践、就业指导、体育锻炼等,增强学生食品加工专业就业岗位的客观认识,激发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与己合作企业深入沟通合作,联合开展教学,采用顶岗实习等方式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部分放到企业完成。如果组织得力,能起到事半功倍,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良好效果。通过对以上企业的调研,使我们对食品加工企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当前企业的需求也有了多方面的认识,在调研过程中,企业和毕业生提出的意见及建议也为我们今后在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使我们能更好的为学生、为社会作出我们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