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塘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专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71331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塘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专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登塘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专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登塘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专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登塘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专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登塘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专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塘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专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塘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专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说明专篇(1)海绵城市技术的规划设计应确保场地或设施的安全:(2)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结合自然;(3)生态型的设施优先:(4)高效、经济同时结合景观:(5)小型、分散的设施优先,尽可能就地处理;(6)低成本、易于维护的设施优先:(7)尽可能减小不透水硬地面积;(8)结合实际,因地制宜。5、设计目标本项目为新建道路工程,根据广州市最新的广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分类指引(试行),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要求达到50%以上,其他为鼓励性指标。指标内容表表IT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新建含扩建、成片改造)改建指标类型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分类指导2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年径流污染削减率50%40%约束性

2、3一般城市道路绿地率15%鼓励性4园林道路绿地40%230%鼓励性5广场标地率30%25%鼓励性6人行道、自行车、步行道、至外停车场透水铺装2170%250%分类指导7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e500m3ha分类指导8广场可渗透地面率40%除公园外)约束性9下沉绿地率.50%(除公园外)分类指导(1)道路工程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鼓励性指标:广场类项目中为约束性指标。(2)若工程所在区域内有正式印发的相关铺装标准或指引要求的,透水铺装率可作为鼓励海绵城市设一、工程概述1、概况钟落潭镇登塘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位于,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该区域改造道路的雨水排水设计。2、设计内容本项目海绵城市设计总体

3、思路主要为:路缘石局部路段开口,树池采用生态树池,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维持传统设计路面,不进行透水路面设计。3、设计依据本项目设计主要依据如下:(1)本项目提供的方案设计图纸;(2)本项目提供的勘察测绘图纸:(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10月);(4)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2015年修正本);(5)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指引:(6)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7)广州市海绵市建设技术指引及标准图集(试行)(2017年):(8)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9)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10)广州市

4、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分类指引(试行)(2020年10月):(11)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12)透水水泥混凝上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2009);(13)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17年);(14)广州市海绵型道路建设技术指引(试行)(2019年);(15)广州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道路工程)(试行)。4、设计原则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杂填土:杂填土:褐红色、灰黄色,稍湿,稍压实,主要由粘土、碎石等组成,多为泥质粉砂岩风化石。(2)第四系冲积层(Q4al)1粉质黏匕粉质黏

5、土:灰黄色、灰白色、灰褐色,湿,可塑,粘性较差。2细砂:灰黄色、灰白色、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含少量粘二匕3粉质黏土:灰黄色、灰白色,湿,可塑,粘性较差。(3)第四系残积层(Q4eDI砂质粘性土:黄褐色、灰黄色、灰白色,稍湿,硬塑,粘性较差,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形成,遇水软化、崩解。(4)风化花岗片麻岩1全风化花岗岩:黄褐色、灰黄色,原岩风化剧烈,结构不可辩,岩芯呈坚硬土柱状,遇水软化、崩解。2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灰白色,原岩风化强烈,结构稍可辨认,岩芯多呈坚硬土柱状,30.6-32.7m多呈软岩柱状、岩性偏中风化,32.7-40.7m多呈土柱状,40.7m以下多呈碎块

6、状、块状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岩状敲击易碎。3中风化花岗岩:灰白色,青灰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块状,岩质较硬,敲击声较清脆,局部岩性偏微风化。三、控制目标1、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十八大以来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指导,以“建设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核心,提升广州城市雨洪管理能力,削减城市地表径流污染,促进雨水资源有效利用,有效改善人居环境。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70%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

7、%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性指标。(3)道路工程中,该项指标为鼓励性指标:广场类项目中为约束性指标。(4)道路工程中,侧绿化带宽度不小于2m的道路该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小于2m的道路该指标为鼓励性;广场类项目中为约束性指标。二、现状分析K场地现状道路沿线主要为鱼塘、苗圃、林地及厂房为主,地块大部分位置已平整。2、自然地理条件(1)地形地貌路线所经过的地貌为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地形平坦,地势较低,地面标高约7.38.4n,道路沿现状傍雁路进行改造。其中傍雁路西侧有一定开发,北侧及东侧相对开发相对较高,主要为住宅小区、居住用地,东侧主要为农田、鱼塘及学校为主。(2)气象条件本项目所处地带属

8、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四季草木常青。境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96.5mn,历年最大降雨量为2864.7mm,历年最小降雨量为1030Jmm,最大日降雨量为288.7mm,雨季集中在410月。相对湿度一般是81$84%,其季节变化:1月份约为73%,4月偏南气流活跃为86%,7月约为84乐10月约为79本项目属沿海平原地区,风向以偏东或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4s冬季1月,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春季4月,风向不甚稳定,以南或东南风为主;夏季7月,盛行风向是东南风;秋季10月,以偏北风为主,全年少吹西风。各季的平均风速相差不大。由于太平洋热带气团和印度洋赤道气团

9、的影响,每年69月常有台风侵袭,区内主要灾害性气候为台风伴暴雨及雨季洪涝害。3、工程地质条件本项目ZK-OlZK-08与ZKT4、ZK-18已完成钻孔,根据钻孔柱状图,地质情况如下:构成场地的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D、冲积层(Q4al)、残积层(Q4cD、侏罗系基岩(J)和震旦系基岩(PZl)。其岩性特征白上而下描述如下:(3)汇水区域年径流污染削减率P计算公式如下:P=PR(4)设计目标按照广州市海绵城建设指标体系,各地块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扩建项目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根据用地类型宜按照下表确定。各类用地类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表表3-2序号用地类型年彼流总量控制率(给1居住用地70

10、、802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70803商业服务设施用地70804工业用地65755物流仓储用地65、756交通设施用地65757绿地80908公共设施用地6575根据广州市海绵城建设指标体系,广州市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以SS计)要求达到40%以上,新建(含成片改建)项目,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达到50%,改建项目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达到40%。确定具体设施的污染物去除率时,可按照下表取值。不同设施污染物去除率表表3-3序号单项设施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1透水砖铺装80-902透水水泥混凝土80、903曳杂型生物滞留设施70954蓄水池80905转输型植草沟35、906人工土壤渗渔7595依据表3-

11、2和表3-3,本项目属于交通设施用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要求达到65%: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要求达到50%.4、海绵城市设施组成形式(1)透水铺装2、雨水径流控制标准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中要求将70%(区域系统指标)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根据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中要求:道路系统有约束性二级指标4项,分别为绿地率(道路红线内)、下凹式绿地率、人行道及自行车道透水铺装率。3、计算参数取值标准(I)海绵城市计算可采用模型算法和简易算法两种方法。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大于200ha(含)时,宜采用模型算法,模型选取和参数值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本工程占地面积约4.

12、42ha,可采用简易算法进行海绵城市计算。(2)设计调蓄容积的计算设计调蓄容积一般采用容积法进行计算,即V调=10HF.式中V调一设计调蓄容积,11H设计降雨量,mm:W-综合雨量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k其中设计降雨量按照下表确定,当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中间数值时,设计降雨量可按下图3T用内插法求得;010203040 SO 60708090100设计锋南量(mm)100%年径沆总量控制军10%0%90%图3-1广州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计降雨量曲线年径流总量控制率55%60%65%70%75%80%85%设计降雨量(E)14.318.922.125.830.336.043.7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13、对应设计降雨量表37图3-6生态滞留区(4)人工湿地公园人工湿地公园是对雨水调蓄与净化的措施。其可以将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措施收集的雨水进行集中净化,与其他处理手法一起形成多功能的雨水调蓄系统,打造怡人的湿地景观。图3-7人工湿地公园(5)生态树池树池下方设置透水材料。雨水流入树池后经过适当滞留,进而下渗,同时净化,然后排至下方穿孔收集管排至附近雨水管道。路面与停车场、广场的地面雨水径流量较大,因此可以诚少中心城区地面硬化率,提高地面的渗透能力,如在人行道和停车场上铺设透水方砖。道路路面采用透水性材料,增加入渗量,减低暴雨径流流速和流量,减少地表径流。图3-2透水地面(2)生态植草沟生态植草沟是

14、一种利用植被截流、土壤渗透原理截流和净化小流量的径流雨水的渗透措施。生态植草沟的构造比较简单,为横切面呈三角形或梯形的带状下凹球地,主耍是利用天然的地形分布截流和输送雨水。适用于道路两旁绿化隔离带等狭长地带。虽为带状转输雨水措施,但植草沟的宽度并无硬性规定,亦可设计为绿地形式,成为集休闲绿化、转输渗留于一身的多功能区域。图3-3生态植草沟(3)生物滞留系统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区是一种生物滞留设施,可作为地表水流、屋面径流的缓冲器,有助于减少由暴雨所带来的降水。1)径流系数计算依据原始地形图及各类下垫面,建设前后统计各下垫面的面积;各下垫面综合径流系数计算方法依据公式:式中:一综合径流系数F汇水面

15、积mWi一各类下垫面的径流系数Fi一一汇水面积上各类下垫面面积m2建设后综合径流系数计算表格表4-2下垫面种类面积(m2)流量径流系数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占比混凝十.和沥背路面4420.890.8413%透水性人行道27580.240.2479%绿地除去下沉式(下凹式)绿地2970.140.158%下沉式(下凹式)绿地0.140.15合计3497100%建设后综合流量径流系数0.31建设后综合雨量径流系数0.31(2)雨水径流量计算建设后采取措施时的雨水径流量计算建设后雨水径流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Qs(jsh)=qF设计暴雨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5364.927(t+13.602);式中:q

16、一一设计暴雨强度L(shm?):t降雨历时(min),取值lOmin;设计有现期为5年代入数据,设计暴雨强度计算结果为476.30L/(shm2)三则建设后雨水径流量计算如下:QSjsh)=476.3*0.31*3497/10000=51.63L/s:图3-8生态树池四、工程设计1、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传统市政道路排水模式与低影响开发模式对比表表4-1项目传统市政道路排水模式低影响开发模式主要目标以雨水的尽快排除为根本出发点,降低道路雨水径流的峰流流信在保证路面不枳水的前提3源头控制雨水水量与水质,控制洪峰和面源污染规划设计点式雨水口收集,管道输送排除雨水线性排入下沉式绿化带储存和入港,部分雨水

17、径流管道输送排除路面非透水路面透水路面(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人行道非透水人行道透水铺装地面(如透水码等)绿化带高程高于路面,路面雨水径流无法自流入绿化带;无雨水储存功能:入海能力差;无雨水净化功能下沉式绿化带,以植生滞留槽形式建设;有雨水储存功能;入渗能力强:有一定的雨水净化功能雨水口位置路面上绿化带内,雨水口高程高于绿地而低于路面高程道牙传统道牙孔口道牙排水管道传统雨水管道可采用穿孔排水管应用效果排除多,入渗少,洪峰流量大,管网负荷大,面源污染严重入港多,排除少,可有效削减洪峰和径流总量,控制面源污染管理维护较发杂简单2、本工程采用的海绵城市措施本项目采用的海绵城市措施主要有:(1)局部

18、路段设置开口路绿石;(2)采用生态树池;(3)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4)采用环保型雨水口。3、海绵城市设计计算(1)雨水径流控制计算I透水铺装I53%I87%I46I275879%46%经计算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为46%.5、监测方案海绵设施投入使用半年后,可进行绩效监测。采用人工取样方法,两个月监测一次水质情况。应在降雨事件发生并径流形成后,于不同类型海绵设施的径流入口和出口取样。还应在道路对外雨水排口(接口)取样。常规水质检测指标应包括SS、CODcr.NH3-NsTN、TP等。6、综合效益生态效益分析:海面城市的建设可极大改善项目范围的生态坏境,最直观的局部小气候的调节、环境的净化美化和水生

19、态的良性循环。调节局部小气候,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配合灌木、乔木可以提高空气湿度;土壤的生物代谢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可以将初期雨水中的部分有机和无机溶解物、悬浮物截留下来,达到净化环境、美化环境的多重效果。社会效益:“海绵城市”的本质是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传统城市习惯于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城市建设模式,结果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和生态危机:“海绵城市”则是顺应自然、尊聿自然的低影响发展模式,可满足r城市公众欣赏自然、感受自然、依赖自然的多重精神需求,有助于公众的身心健康,同时改善将树立城市新形象。经济效益:海绵城市的建设注重依靠自然力量渗水、蓄水、排水,大大减少了排水设施的工程建设量;传统

20、的大马路、大广场、排水设施维护费用高,“海绵城市”依托生态修复、生态处理,运行维护要求低、成本也低:“海绵城市”还能收获雨水资源利用、污染源防治、暴雨内涝灾害缓解等综合效益,降低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以及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五、海绵城市附件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得出:建设后的采取径流控制措施的雨水径流量51.63Ls4、径流污染削减率设计计算(1)应调蓄容积计算本项Fl属于交通设施用地,根据广州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最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5%,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2.Inun,故本项目所需调蓄容积应达到V=O.31*22.1*3497/1000=23.96mj(2)设计调蓄容积计算根据海绵城市建

21、设技术指南,计算总调蓄容积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顶部和结构内部有蓄水空间的渗透设施(如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渗管/渠等)的渗透量应计入总调蓄容积。2)调节塘、调节池对径流总量削减没有贡献,其调节容积不应计入总调蓄容积:转输型植草沟、渗管/渠、初期雨水弃流、植被缓冲带、人工土壤渗滤等对径流总量削减贡献较小的设施,其调蓄容积也不计入总调蓄容积。3)透水铺装和绿色屋顶仅参与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的计算,其结构内的空隙容积一般不再计入总调蓄容积。故本工程由生态树池控制水量,单个生态树池调蓄容积按2m,计算,故:生态树池有效调蓄容积V,=7*2=14m3根据公式V调=IOH中F反推.本项目设计降雨量为H=12

22、.9m,对应年径流控制率为53%.(3)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计算根据广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分类指引(试行),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要求达到50紧以上,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计算方法如下:P=P、*P式中P,一汇水区域海绵城市设施综合污染物削减率(以SS计),PT汇水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计算表表4-3类别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污染物削减率各设施年径流污染去除率面积(平方米)面积占比年径流污染削减率%建设项目排水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城镇公共道路配套排水工程)项目名称:钟落潭镇登塘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堂)广州市白云区工程概况江

23、高镇大岭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该区域改造道路的雨水排水电计。排水体制雨污分流制管道设计暴雨强度q(ls.ha)476.3重现期P(年)5针对道路雨水排放和削减设置海排体化系统(勾选)是J否建设前综合径流系数建设后综合径流系数0.31建设前总雨水径流量建设后总雨水径流量51.63Ls拟建管道位置雨水fit取值指标L/s.ha)汇水能IS65%53%9年径流污染削诚率(约束性指标)50%46%10一般城市道路绿地率(鼓励性指标)15%11人行道、自行车道、步行街、室外停车场透水铺装率(鼓励性指标)70%100%12下凹式绿地率(鼓励性指标)50%备注:建设单位

24、须根据具体项目类型对规划条件内的涉水内容及海绵城市建设指标要求(详见超水(2017)16号文D将评价指标的目标值和完成值填写至上表,评价指标可根据项目类型进行调机雨水资源利用率项目类型序号指标名称目标值取值依据口建筑小区1年径流总St控制率1、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广州市人民政府令书(第107号):2、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穗府办规(2020)27号);3、广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分类指引(试行)(健水河湖(2020)7号)4、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槐水(2017)247号)55、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引及标准图柒(试行)3(穗水(2017)12号):

25、6、市、区及重点建设片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指标和管控要求;7、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印发的指引等文件要求。2绿地率3球色屋顶率4硬化地面室外可渗透地面率5透水铺装率6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7下沉式绿地率口公园绿地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透水铺装率3绿地系统雨水资源利用率4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5下沉式绿地率(除公园外)13道路广场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5%2年径流污染削减率250%3人行道、自行车道、步行街室外停车场透水铺装率70%4一般城市道路绿地率15%5园林道路绿地率6广场标地率7广场可渗透硬化地面率8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9下沉式球地率250%口水务工程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2下沉式绿地率3排水体制4年径流污染削减率5雨污分流比例6内涝防治标准7城市防洪标准8雨水管渠设计标准9污水再生利用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