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社科申请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76005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国家社科申请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国家社科申请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国家社科申请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国家社科申请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国家社科申请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国家社科申请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国家社科申请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登记号项目序号学科分类 项目类别 课题名称 申请人姓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一般项目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的创新效用评价及其优化机制研究*李平申请人所在单位也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填表日期2016年2月1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制2015年12月课题负责人承诺:我承诺对本申请书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申请书为有法律约束力的立项协议,遵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相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有使用本申请书所有数据和资料的权利。若填报失实、违反规定,本人将承担全部责任。课题负

2、责人(签章)年月日填写说明一、申请书请用计算机填写,所用代码请查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所有表格均可加行加页,排版清晰。二、封面上方两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请用中文填写,其中“学科分类”填写一级学科名称,“课题名称”一般不加副标题。三、数据表的填写和录入请参阅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相关问题可咨询当地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四、课题论证活页与申请书中“表二.课题设计论证”内容略有不同,请参阅表内具体说明。五、申请书报送一式5份,统一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课题论证活页夹在申请书内。各省(区、市)报送当地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送兵团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3、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单位报送中央党校科研部,在京部属高等院校报送教育部社科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报送本院科研局,军队系统(含地方军队院校)报送全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一、本表数据将全部录入计算机,申请人必须逐项如实填写。填表所用代码以当年发布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为准。二、数据表中粗框内一律填写代码,细框内填写中文或数字若粗框后有细框,则表示该栏需要同时填写代码和名称,即须在粗框内填代码,在其后的细框内填相应的中文名称。三、有选择项的直接将所选代码填入前方粗框内。四、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职称或没有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填写表五推荐人意见栏。五、部分栏目填

4、写说明:课题名称一一应准确、简明地反映研究内容,一般不加副标题,不超过40个汉字(含标点符号)。关键词一一按研究内容设立。最多不超过3个主题词,词与词之间空一格。项目类别一一按所选项填1个字符。例如,选“重点项目”填“A”,选“一般项目”填“B”,选“青年项目”填“C”等。学科分类一一粗框内填3个字符,即二级学科代码;细框内填二级学科名称。例如,申报哲学学科伦理学专业,则在粗框内填“ZXH”,细框内填“哲学伦理学”字样。跨学科课题填写与其最接近的学科分类代码。所在省市一按代码表规定填写。地方军队院校不按属地填写,一律填写“军队系统所属系统以代码表上规定的七类为准,只能选择某一系统。工作单位一一

5、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填写全称。如“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不能填成“北京师大哲学系”或“北师大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不能填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技经所”或“中国社科院数技经所”,“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不能填为“北京市委党校”等。通讯地址一一按所列4个部分详细填写,必须包括街(路)名和门牌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注意填写邮政编码。课题组成员一必须是真正参加本课题的研究人员,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预期成果一一指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可多选。例如,预期成果为“专著”填“A”,选“专著”和“研究报告”填“A”和“D”。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申请经费

6、一一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申请数额可参考本年度申报公告。一、数据表课题名称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的创新效用评价及其优化机制研究关键词政府数据开放创新效用效用评价优化机制大数据项目类别BA.重点项目B.一般项目C.青年项目D一般自选项目E.青年自选项目学科分类*TQF把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其他学科研究类型B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综合研究D.其他研究课题负责人*李平性别女民族汉出生日期*1977年6月29日行政职务无无专业职称B*副高级(副教授、副研究员等)研究专长TQF*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其他学科最后学历A研究生最后学位A博士担任导师无无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91*上海市所属系统D

7、O*各级党校工作单位把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联系电话*13917063935通讯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广灵四路40弄3号203室邮政编码200083课题组成员姓名出生年月专业职称学位工作单位研究专长本人签字*陈惠芳*1982.3*讲师*上海理工大学*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李先锋*1976.9*高工*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数据管理、情报学*胡蓉*1975.3*高工*博士*上海松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孙军华*1977.5*讲师*上海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第一推荐人专业职称工作单位第二推荐人专业职称工作单位-期果CDA专著B.译著C.论文集D.研究报告E.工具书F.电脑软件G其他

8、字数(千字)100申请经费(单位:万元)20计划完成时间20192020年6月30日二、课题设计论证本表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逻辑清晰,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内容翔实,排版清晰。除“研究基础”填在表三外,本表内容与活页内容一致。一、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本课题相对于己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创新的动力。政府拥有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80%以上(张斌,2014),是数据最大的生产者和拥有者(谭必勇,2007)。这些政府数据开放给社会供其利用,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推动创新发展。近年来,政府数据的开放在许多国家迅速推进,成为数据

9、科学以及政府信息化等领域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重点。先后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并参与到“开放政府联盟”之中。虽然政府数据开放的价值得到广泛认同,但在开放政府数据时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长期以来,中国的政府数据呈现出碎片化管理的局面,部门主义不断蔓延,大大影响着政府的透明度、回应性与决策的合理合法性。上海、北京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数据开放工作的地方政府,于2012年开通了地方政府层面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之后,佛山南海、武汉等也陆续推出了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在国家层面上,国家开放数据平台的建设也提上了议程。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道:“政府掌握的数据要公开,除依法涉密的之外,数据要尽最大可能地

10、公开。”总体上看,我国政府数据开放仍处于起步阶段,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也有待深入展开。政府数据开放的评估是政府数据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十分缺乏,需要逐步形成一套科学适用的评估体系,揭示数据利用价值实现规律。创新价值是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的核心目标,本课题选择政府数据开放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创新效用为导向,提出政府数据开放的创新价值综合评价,实证创新价值实现机理和其影响因素,探讨数据开放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实现创新价值,提出有利于政府数据创新效用最大化的数据开放和利用保障机制。(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1、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框架研究顶层设计政策是很多国家推动数据开放的重要举措,自

11、2009年以来,美国、澳大利亚、丹麦、欧盟等相继制定国家数据开放政策(JanssenK,2011),研究为确保数据开放与应用而制定的各项政策,包括数据开放政策、数据共享政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以及社会和商业领域的应用项目创新等。公民隐私权和国家安全的威胁被认为是政府数据开放最为严重的风险(UNDESA,2014)o为应对数据开放涉及的用户隐私和安全问题,各国都在积极研发大数据安全技术和数据隐私保护策略法律,如2012年美国及欧盟全面改革原有法律,以加强数据隐私权利的保护和促进数字经济(HeIbigN,2013)o西方国家政府信息增值利用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开放的商业化模式

12、,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增值利用采取完全放开的政策,概括为强效的信息自由法保障、政府著作权无严格限制、信息收费仅限于复制成本等,这种宽松的利用模式使美国政府信息市场发展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另一种是以欧盟为代表的相对保守的渐进模式,允许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开发甚至竞争性开发,“把政府信息卖给开发商”,对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利用采取“成本回收”的原则,鼓励各政府机构作为主体参与商业性服务(原光,2009)。为了更好地理解政府数据开放的相关政策及其影响因素,Zuiderwijk与JanSSen(ZUiderWijkA,2014)提出了一个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综合比较框架,其中包括政策环境、政策内容、绩效指标和

13、公共价值等方面,为分析政府数据开放中的各种复杂信息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美、英、澳、法等国家在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上具备两个共性,一是数据开放政策均建立在开放政府行动之下,使数据开放有了更高的战略支撑。二是建立数据开放门户成为普遍趋势(KUCeraJ,2014)。在国内,中国前期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尚存有问题与不足,因而应当首先从制度框架方面改革政府数据管理体制,为搭建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奠定基础(张勇进,2014)。2、政府数据开放运行机制研究国际上相关研究文献的内容主要聚焦于政府数据公开的标准与原则、意义与价值、面临的挑战、信息环境和互动关系等方面。关于政府数据开放的含义和内容可总结为三种:

14、一是是数据链的开放,呈现的是一种集合数据形式;二是数据和信息的开放,指由政府控制的实体生产和委托所产生的数据和信息的总和;三是原始数据的开放,最终目标是实现数据在网络空间的开放、共享与重用(PalmiranilM,2014)o政府数据开放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大层面:一是数据层面,包括数据准确性、数据保密、数据所有权、用户对数据的使用和解读能力等;二是管理层面,包括权力结构、组织架构、部门利益、组织文化和人员意识等。己有研究也较多关注这两个层面。我国学者提出第一,通过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纵向与横向的数据供应链。第二,充分利用Web2.0技术,提高用户的参与度。第三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机制,需

15、要建立数据主管部门,建立一套完整的元数据分类体系(夏义壁,2014)o在运行载体方面,建立专门的数据门户网站,成为很多国家进行数据开放的重要方法。对平台的研究业已形成一些共识,一种是数据群的建设,数据群以数据内容为分类依据,例如美国的数据门户网站共建立了17个不同类型的数据(王英,2012)o一种是关联开放数据的应用,是政府促进数据开放和再利用的重要方式和标准。还有用户的参与,大多数的政府数据门户都很重视公民的参与,并成为评估网站质量的重要指标。3、政府数据开放效用研究关于政府数据开放所能带来的价值,经合组织OECD指出三个方面:经济价值,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社会价值,改善公共服

16、务和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政治价值,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开放和责任,促进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和民主政治的积极性。开放不是目的,实现数据价值才是最终目标。创新价值一致被认为是数据核心价值。在国际社会,开放政府数据的评估是以评估项目的形式近几年才出现的,还处于起步探索时期。主要的评估项目如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世界经合组织开放政府数据指数、世界银行开放数据准备度评估等,各国开放政府数据评估项目很多,不同评估项目在评估目标、评估对象、评估标准以及评估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TinhoItD,2015)o但在关键性指标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共性特征,重点关注开放政府数据特别是经济以及公共和社会价值的创新(夏义毡,20

17、15)。在我国尚没有成熟权威的开放政府数据的评估项目,但已有少数学者探索评价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发展。徐慧娜引入技术接受模型,比较了纽约市和上海市两大城市政府开放数据平台的有用性、易用性和用户数据利用效果,分析了影响开放政府数据效果的关键因素(徐慧娜,2013)o郑磊(郑磊,2015)依托“开放数据晴雨表”、“开放数据指数”两项开放政府数据评估分析框架,建立了“基础”、“数据”、“平台”三大层面共13个维度构成的评估框架,并对中国多个地方的开放政府数据实践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陈涛(陈涛,2015)通过深度访谈收集数据,实证分析了武汉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的政策环境、建设目标、内容以及面临的挑战。

18、这些对数据开放门户网站的质量评价,是目前开放政府数据效用评估比较关注的研究。针对开放数据的研究趋势,Davies(Davies,2015)提出了一个开放政府数据的研究框架,指出未来研究应集中于以下三个领域:用户层面。一方面评估用户对信息和数据的期望和要求,另一方面评估用户消费、创造信息和数据的能力。环境层面。建设基础设施,从而在短期内创造、管理和共享数据,协调创新架构,构建未来的政府治理模型。价值结果研究。对开放政府的受益方以及价值的产生方式进行理论研究,测量整个开放数据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结果。4、对现有研究动态的评析开放政府数据作为一个前沿性的课题,可以总结的研究动态有三个方面:大多关注了数据

19、开放的过程,而忽视了对效用结果开展研究。对过程的研究有两种模式,一是从信息科学的视角出发,从数据层面和技术层面展开研究;二是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对政策和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对开放后的数据被利用的价值实现的研究,比较稀缺。对政府数据开放的评价研究已经初步引起重视,少有的评价研究多是开放政府数据发展水平评估,而实施效果特别是数据开放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创新的作用影响的评估尤其缺乏。有关政府数据开放的评价研究已经从定性研究逐步向定量研究转变,评价的视角也不断扩展,关注到诸多相关因素。可见,突破政府数据开放绩效测度的复杂性,围绕其所追求的提高透明度、参与度和创新等价值实现进行效用评价研究,从而提出推

20、动政府数据开放走向深入的机制是很有必要的。(二)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价值1 .独到学术价值(1)以创新价值为研究对象,关注对政府数据开放实施结果的研究,是现有研究文献中的一个盲点,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其保障机制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视野。(2)探索影响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的诸多影响因素和创新价值实现机理,是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测度的进一步深入。(3)采用对上海市的实证研究,是对定性研究成果的进一步补充,提高对中国开放政府数据的规律总结和理论认知。2 .独到应用价值以结果为导向进行效用研究,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制定创新价值的评估体系,揭示政府数据创新价值实现机理,以应用价值为目标,提出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

21、的保障机制。有利于政府部门和各利益相关方寻找差距、发现问题、减少成本,有利于提高政府数据的开放与利用绩效,有助于实现政府数据的创新价值。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地方政府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的创新效用评价与实现路径。具体包括:政府数据开放的创新效用综合评价。政府数据开放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维价值,本课题选取创新价值这一核心价值,对业已实施的政府数据开放活动的效用进行综合评价。创新效用实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创新价值实现路径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揭示政府数据开放规律。以效用最大化为导向的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的优化机制。(二)本课题的研究总

22、体框架1、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创新效用的基本内涵与影响因素(1) “开放”与“利用”二层级创新效用基本内涵: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发展水平只是数据开放实施效用的第一阶段,围绕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所追求的政治、经济、社会核心价值提出创新效用基本内涵,是效用评价的更高阶段。因此,本课题提出“开放”与“利用”两个层级的效用目标体系。其效用水平有多元体现形式,包括:提高透明度、促进创新、创业和参与度等。(2)效用影响因索: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的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对发现影响效用实现的内外部因素具有启示作用。影响因素的视角不仅包含数据资源本身的特征,而且涉及到开放过程与环境诸多相关因素,信息效用的大小还取决于使用

23、它的消费者,因此该部分内容分析构建数据层面和开放层面的各类影响因素,并基于数据生产与管理者、数据使用者角度较为全面地进行多维度划分。2、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创新效用实现路径及其综合评价模型建构(D正向效用综合评价分析:本课题在效用价值理论、信息接受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可以评价政府数据开放创新效用的模型框架,并引入结构方程作为分析工具,构建正向影响“开放”与“利用”二层级效用价值目标的路径。(2)成本效用评价分析:在前文正向影响效用评价模型基础上,试图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一效用”工具,构造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的成本效用模型,如政府数据管理成本、共享成本、外部效用和企业的机会成本等问题,这些负向影响因

24、素是影响创新价值实现的经济合理性,因此,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政府信息公开的成本与效用是很有必要的。3、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创新效用评价实证分析本部分针对上海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网站进行创新效用评价实证分析,采用面上数据、文献数据、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模型数据,对效用评价模型进行验证,以上海实践为案例,对中国开放政府数据实践开展实证研究。评价结果包括政府数据开放网站效用评价分析、政府数据利用的创新效用评价分析、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的成本效用分析。4、基于效用最大化的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优化机制本部分主要是基于以上理论研究、模型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效用最大化理论,面向数据生产与管理者

25、角度、数据使用者角度,提出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创新价值实现的关键优化机制。如何加强建设正向影响创新价值实现的要素,例如加强开放哪些有利于创新的数据、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共享、用户参与度等;同时要减少数据开放的成本,例如政府的共享成本、整合成本等,企业的机会成本、创新成本等。并提出哪些要素能够影响哪些效用实现的框架。(三)本课题的研究重点难点1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1)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效用实现路径与其综合评价模型:随着政府数据开放实践的逐步展开,亟需对其效用进行客观分析,学界亟需提高对开放政府数据的规律总结和理论认知。(2)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效用评价实证研究:从已有研究对象来看,除了借鉴国外先

26、进经验,尤其缺乏基于中国国情的原创性的实证研究。选取上海实践作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实践的案例,具有一定代表性。2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1)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创新价值效用测度:当前已有文献对政府数据开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核心价值均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主要集中于数据开放网站质量分析。一方面政府数据开放开展时间短,其社会经济价值需要时间逐渐体现,另一方面并非全部核心价值均能够进行量化测度,且属于复杂多目标分析。因此本课题选择创新价值这一核心目标,面上数据与问卷调查相结合,试图对创新应用效用进行量化测度。(2)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效用影响规律认识:政府数据开放是项长期复杂系统,涉及多利益相关方,影响效用的

27、影响因素维度多,且识别影响规律的已有研究较少,为实证研究带来一定挑战。(四)本课题的研究主要目标以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的创新价值实现效用为导向,从数据层面和开放层面探索多维影响因素。构建“开放”与“利用”两个层级的效用目标指标体系,进行正向效用综合评价分析和成本效用评价分析。以上海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揭示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创新效用及其实现规律。基于效用最大化提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深化发展的优化机制。三、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一)本课题的研究基本思路成本网站可用性 政策体制 管理组织 数据获取 数据质量数据分类与问责有关数据 与创新有关数据 与决策

28、有关数据创新效用综合测度数毒源效用价值理论用户分类 政府部门数据利用去向政府部门:决策支持、 共享交换、问责: 企业或公民:创新应 用、创业产业、知情 权;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主要成本问题政府数据管理成本共享成本外部负效用企业的机会成本成本-效用理论政治价值:创新决策依据、公众叁与度、透明度等社会价值I公共服务质量、公众满意度、企业弁与度等经济价值:创新应用率、数据产业产出、企业效益等图1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价值效用实现路径模型(1)关于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创新效用基本内涵与指标构建:效用水平具有多元体现形式,数据开放本身并不是目的,通过数据开放为用户创造价值才是根本目的。将“开放”和“利用”作为

29、效用的两个层级,已有多数文献以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数据开放评估项目为“开放”层面效用指标给出启示,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对“利用”层面构建创新应用的效用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对创新应用价值进行量化测度。(2)关于创新效用影响因素构建:政府数据开放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大层面,一是数据层面,二是开放层面;政府数据利用的挑战还应该进一步拓展,根据信息接受理论得知数据效用是数据和使用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数据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自身、企业、公众都可能影响利用价值的实现,需要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分析。(3)关于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创新效用评价模型构建:效用综合评价属于多目标分析问题,因此降维能够有利于

30、模型构建和因素分析。首先基于数据生产与管理者角度、数据使用者角度分别构建效用评价子模型,再将多维效用分析整合形成综合效用评价模型,最后选取经济学角度进行成本效用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方法,结构方程适合于多因素下寻找验证关键要素。(4)关于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创新效用评价实证分析:选取上海市政府数据开放网站为案例,采用面上数据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上海市实践进行创新效用分析。(5)关于政府数据开放与利用优化机制:针对前文量化分析,基于效用最大化理论,为实现更深层次的创新应用价值,从数据质量、开放质量、利用过程提出对保障机制的优化策略,从数据生产与管理者

31、角度、数据使用者角度提出降低成本、减少阻碍、提高效用的策略。(二)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法1、量化研究与实证研究为主:在已有的许多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法、层次分析法、应用AMOS等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模型研究和对现实数据进行分析仿真。2、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通过文献研究进行理论模型构建,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现实数据、深度访谈、进行案例研究,深度剖析问题和规律。3、跨学科研究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信息经济学、信息技术接受理论、效用价值理论、“成本一效用”分析工具、绩效测度理论跨学科理论方法,并结合系统分析方法。(三)本课题的研究计划时间研究阶段计划内容2016.3-2016.12文献

32、查阅与实地调研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统计资料和数据整理、调研计划等。2017.1-2017.12初步研究成果表达识别影响因素,初步构建创新效用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2018.1-2018.6内部研讨及补充调研通过实证分析和内部研讨,对初步模型构建进行修正完善2018.7-2018.12案例研究以上海市做案例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验证模型2019.1-2019.6成果汇总并结题提出优化机制,总结研究成果,安排成果发表和课题结题(四)本课题的研究可行性1、研究能力可行性:对本课题研究对象已经进行了部分前期理论研究、实地调研和论证工作,已有初步研究成果发表。熟悉结构方程、层次分析法等定量研究

33、方法,掌握AMOS、SPSS分析软件,均有文献发表。2、理论可行性:国内学者对政府数据开放的研究尚不深入,但对于“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等相近领域的研究已积累了数年的基础。课题组能够熟练掌握信息经济学、信息技术接受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一效用”分析工具、绩效测度理论等开展研究。3、实证可行性:课题组前期参与上海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网站的有关工作,该平台连续两年开展创新应用大赛推动创新应用,案例的典型性对进行案例研究具有数据保障、调研可行性,可长期跟踪研究。四、创新之处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1)“视角新”。现有文献大多关注了数据开放的过程,却较少重视对

34、开放结果开展研究。少有的评价研究多是发展水平和质量评估,而本课题是围绕创新这一核心价值的实现效用进行综合评估和规律研究,探讨数据开放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实现创新价值。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研究视角。(2) “方法新”。现有文献对政府数据开放价值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本课题立足于中国实践,开展实证研窕与定量研究,提升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对中国开放政府数据的规律总结和理论认知。(3) “建议新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引入国际实践经验给出建议,本课题以创新价值实现效用为目标,为政府部门和各利益相关方寻找推动效用最大化的建议,以及减少成本、克服阻滞从而提高价值实现的建议。五、预期成果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

35、等。成果形式:(1)十万字左右的研究报告。(2)在CSSCl以上核心期刊发表6篇以上论文,论文题拟为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效用评价研究综述、政府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创新效用综合评价体系、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创新价值测度、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成本效用分析、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创新效用评价一一以上海政府数据资源服务网为例、基于创新效用最大化的政府数据开放优化机制。使用去向:发表论文和上海政府数据资源服务网主管部门。预期社会效益:(1)为我国地方政府开展政府数据开放提供建议和咨询,提升数据开放和利用价值;(2)为我国地方政府大数据管理部门提供咨询报告,推动政府数据资源的创新价值。六、参考文献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

36、中外参考文献。(一)中文主要参考文献1夏义型.国际组织开放政府数据评估方法的比较与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15,19(10):75-832张斌,马费成.大数据环境下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创新.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6):28-333谭必勇.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问题初探J.档案学研究,2007(4)4迪莉娅.国外政府数据开放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9):86-935原光,王艺.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增值利用模式的创新J.统计与决策,2009(8).6张勇进,王璟璇.主要发达国家大数据政策比较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4,(12):113-1177王英.面向公共部门数据增值利用的信息质量问题研

37、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9).8徐慧娜,郑磊.国外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综述:公共管理的视角J.电子政务,2013(6):2-79郑磊,高丰.中国开放政府数据平台研究:框架、现状与建议J.电子政务,2015(7):8-1610陈涛,李明阳.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策略研究一一以武汉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为例J.电子政务,2015(7):46-52(二)外文主要参考文献lTinholtD.OpenDataIndexAlldatasets/2014EBOL.2015-08-12.http:/index.okfn.org2UnitedNationsDepartmentofEconomicandSocial

38、Affairs(UNDESA).UnitedNationsE-GovernmentSurvey2014:E-GovernmentForTheFutureWeWantROL.20142015-06-15.http:/www.unpan.org/e-government.3JJanssenK.TheInfluenceofthePSIDirectiveonOpenGovemmentData:AnOverviewofRecentDevelopmentsJ.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2011,28(4):446-456.4HelbigN,CresswellAM.The

39、DynamicsofOpeningGovernmentDataROL.20132015-06-I5.http:/www.ctg.albany.edu/publications/reports/opendata/opendata.pdf.5ZuiderwijkA,JanssenM.OpenDataPolicies,TheirImplementationandImpact:AFrameworkforComparisonJ.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2014,31(1):17-29.6KuceraJ,ChlapekD.BenefitsandRisksofOpenG

40、overnmentDataJ.JournalofSystemsIntegration,2014(1).17IPalmiranilM,MartonilM,GirardiD.OpenGovernmentDataBeyondTransparencyJ.ElectronicGovernmentandtheInformationSystemsPerspective,2014,8650:275-291.8DaviesT,SharifR,AlonsoJ.OpenDataBarometer-GlobalReportSecondEditionR.WorldWideWebFoundation,2015.三、研究基

41、础和条件保障本表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填写内容真实准确。一 .学术简历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简历、学术兼职,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积累和贡献等。*课题负责人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3篇、期刊EI1篇、会议EI2篇、A类期刊3篇、CSSCl8篇。承担及主要参与的各级别课题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科技发展研究基金等共计约20多项,其中作为负责人承担并已完成的项目有3项。并且结合课题研究,围绕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已主持及参与多项应用项目,参与进行平台开发、数据中心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项目。可以说,课题负责人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均有多年的工作和积累。二

42、 .研究基础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及社会评价等。*(一)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1)论文:开放政府视野下的政府数据开放机制及策略研究(电子政务)(2016.1)第一作者(2)论文:美国数据隐私保护及对中国的启示(电子政务)(2016.6)第一作者(3)论文:基于匹配度的政府服务渠道、用户与服务整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第一作者(4)论文:公众的政府服务渠道选择行为一基于网络渠道与传统渠道的对比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5)第一作者(5)论文:基于SE与CSM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渠道管理研究(东岳论丛)(2010.6)第一作者(6)论文:基于大数据

43、的市场主体监管方法研究(中州论坛)(录用)第一作者(7)论文:XML-basedInformationProcessingMethodforE-GovernmentPublicServiceChannelsIntegration(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utureInformationTechnology)(2010.11)第一作者(8)论文:CVebservice-basedE-GovernmentPublicServiceChannelsWorkflowIntegrationandSimulation(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

44、eonInformationandComputerNetworks)(2011.8)第一作者(9) 论文:KnowledgeMatrix-basedContentIntegrationofE-GovernmentforPublicServiceChannels(CommunicationsinComputerandInformationScienceseries)(2011.11)第一作者(10) 论文:Astudyonbuildingdatawarehouseof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ChineseMedicalJournal)(2011.11)第一作者(11)

45、 论文:Enerpriseservicebusandstandardbasedhospitalintegrationplatformanditsapplicationresearch(ChineseMedicalJournal)(2013.3)第一作者(12)研究报告:电子政务中公共服务渠道行为实证分析和多渠道整合研究(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13.3)(13)研究报告: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上海市松江区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系列报告)(2011.3)第一作者(14)研究报告:上海市事业单位信用信息公示与应用研究(上海市经信委信用体系建设系列课题报告)(2015.12)第一作者(一)核心观点

46、及社会评价(1)政府数据开放源于开放政府框架下,以体现开放政府的透明、参与和合作的核心内涵为目标,提出政府数据开放的机制和关键策略。开放数据的透明原则包括开放对象、数据质量、降私保护及数据安全,参与原则包括公众参与渠道、参与需求,合作原则包括数据增值、产业创新、合作路径。(2)数据隐私保护及数据安全是大数据政策的主要瓶颈,各国在法律法规对隐私边界、隐私保护权责、隐私原则等进行规范,值得借鉴。(3)公众对包含政府信息的公共服务方式的选择行为受到渠道与服务的匹配性、渠道的易用性、渠道的有用性、个人的使用经历以及需求的情景特殊性的影响。三.承担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资助机构、资助金额、结项情况、研究起止时间等。出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项:(1)上海市松江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上海市松江区科委)(5万)(结题)(2010.9-2011.3)(2)上海市事业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