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北京初一(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汇编:师长情谊章节综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76091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1年北京初一(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汇编:师长情谊章节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1年北京初一(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汇编:师长情谊章节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1年北京初一(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汇编:师长情谊章节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1年北京初一(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汇编:师长情谊章节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1年北京初一(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汇编:师长情谊章节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1年北京初一(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汇编:师长情谊章节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1年北京初一(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汇编:师长情谊章节综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9-2021北京初一(上)期末道德与法治汇编师长情谊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 (2020.北京.北理工附中七年级期末)“斑马节”是理工附中班主任老师的节日,是理工附中的感恩节。斑马节的创立提升了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在整个校园中形成了尊重、理解班主任的良好风气。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从开始。A.互相关心B.教学相长C.彼此尊重D.懂得感恩2. (2020.北京.北理工附中七年级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廨养等、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法律条文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A.尊老爱幼,孝亲敬长B.诚信友善,待人有礼C.勤劳勇

2、敢,自强不息D.善待父母,自信自立3. (2020.北京.北理工附中七年级期末)春节是在外游子与家中亲人团聚的日子。不管离家有多远,人在路途中,亲人在心里,“回家”是春节每一个在外打拼的中国人的共同主题。这表明()子女只有在父母身边才能表达孝心“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内涵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回家过年是我国每个子女的法定义务A.B.C.D.4. (2020北京北理工附中七年级期末)“你从此没有了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心理医生,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

3、去寻医生。一位父亲在他的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时写的这段话,让我们感悟到父母的爱是一种无微不至的爱、永恒的爱父母的话是亲情的自然流露,要言听计从父母把临别前内心的牵挂,化为句句叮咛父母松开了牵着孩子的手,但是絮絮叨叨A.B.C.(2X4)D.(3X4)5. (2020.北京.北理工附中七年级期末)七年级的一位同学说:“我很尊敬老师,但有时也很惧怕老师;我希望能和老师成为朋友,可又担心老师工作忙,打扰老师。”对此,你的建议是A.尊敬老师就要敬而远之B.和本班同学常联系、多交流C.主动与老师沟通和交流D.与老师交往要善于换位思考6. (2021北京市第一。一中学怀柔分校七年级期末)“停课不停学”期间,班

4、主任需要每天统计并汇报学生的健康状况,关心滞留在外地的学生的情况;教师一个个化身网络主播,喊麦“带货”;也有不少教师捐款、献血,为抗疫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对教师职业,以下认识正确的是()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有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教师有寒暑假,工作轻松自在教师传播文化知识,传承文明的火种教师就应该不苟言笑,不应有不同风格A.B.C.D.7. (2021北京市第一。一中学怀柔分校七年级期末)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表明()A.教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B.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C.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D.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8. (202

5、1北京市第一。一中学怀柔分校七年级期末)某天,李超放学较早,决定为父母做点事情。可妈妈回家后,看见他没有做功课便训斥他。这时,李超正确的做法是()A.扔下东西离开家,索性出去玩B.觉得家长不理解我,和父母争执C.向父母解释,说说自己的心里话D.指责父母错怪了自己9. (2021人大附中七年级期末)著名教育专家朱和平曾说过:“新的距离靠什么拉近:对你的老师付出真情,对你的学生无怨无悔,两颗心的方程式只有用情配平。”这说明()A.学生应当多理解老师B.学生应当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C.老师必须全身心关爱学生D.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理解,增进情谊二、简答题10. (2021北京市第一。一中学怀柔分校七年

6、级期末)小明和几位同学商量学校志愿工作的事情,导致上课迟到10分钟。班主任批评了他们,小明觉得很委屈,认为大家是因为工作而迟到的,老师应该包容,就与老师当场争执起来。(I)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小明提出几点建议,如何正确面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三、分析说明题11. (2020北京北理工附中七年级期末)小童是班级的宣传委员,工作十分认真。最近老师让她负责完成新一期板报的布置工作,为了完成好这个任务,她很用心,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设计。一次语文课上,她突然来了灵感,开始绘制设计稿,老师看到后批评了她。她很不服气,对老师说:“我也是为了班级,并没有

7、做不该做的事。”(1)你是否赞同小童的做法?说明理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如何与老师相处?(3)请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12. (2020北京北理工附中七年级期末)进入青春期后,小明觉得妈妈很是唠叨,经常顶撞妈妈,亲子关系有些紧张。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小明运用所学知识制定了以下措施:沟通措施1 .妈妈询问在校表现时,耐心回答。2 .在约定时间外使用手机时,需征得妈妈同意。3 .与妈妈意见不一致时,完全遵照妈妈要求去做。4 .遇到困难,独立解决,不求助妈妈。5 .外出时。认真阅读沟通措施,指出其中哪些内容不合理,说明理由并补充最后条。参考答案1. C【详解】本题考查师生关系。C:据教

8、材知识,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从彼此尊重开始,故C说法符合题意;A:彼此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不是互相关心,故A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B:材料没体现教学相长,故B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D:材料没体现懂得感恩老师,故D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o2. A【详解】本题考查对孝亲敬长的认识。A:分析题干可知,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子女赡养扶助父母,体现了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所以A正确;BCD:此三项与题干中的法律条文无关,所以BCD错误;故本题选A。3. C【详解】本题考查家的意义、孝亲敬长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可知,“回家”是春节每一个在外打拼的中国人的共同主题,这说明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

9、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在中国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正确;:子女不在父母身边也能表达孝心,错误;:孝亲敬长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但不一定要回家过年,错误;故本题选C。4. A【详解】本题考查孝敬父母的相关知识。父母是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心理医生等说明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父母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符合题意。子女与父母是两代人,生活经历不同,这就使得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没必要对父母言听计从,表述错误。一位父亲在他的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时写:“今

10、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刷,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可看出父母把临别前内心的牵挂,化为句句叮咛,符合题意。要理解父母的唠叨,这些在我们看来是多余的唠叨,其实正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点睛】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翩翩少年,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做父母的不只要在我们身上花费多少心血,倾注多少情和爱。怎样料理我们的日常生活,怎样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营养,怎样保隙我们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都会时常萦绕在父母的脑际。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父母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

11、、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也会影响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另外,由于子女与父母是两代人,生活经历不同,这就使得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子女与父母之间存在这些差异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端正自己的态度,多从父母的角度进行思考,就能加深彼此的理解。学会与父母沟通要理解自己的父母。天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在父母眼里,孩子再大也是孩子。要理解父母的唠叨,这些在我们看来是多余的唠叨,其实正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要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体谅他们在关爱方式上的不当,其实他们的严格要求是出于责任感和对自己的关切之情,要理解父母也有烦恼,知道他

12、们也需要对子女倾诉,希望得到子女的安慰。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切,我们还有什么话不能向父母说呢?又有什么想法不能和父母谈呢?5. C【详解】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尊敬老师,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品质;善于和老师沟通,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故选C。6. B【详解】本题考查教师的作用。: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教师以不同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教师学生的引路人,有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教师传播文化知识,传承文明的火种,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教师虽然有寒暑假,但教师工作并不轻

13、松,故说法错误;:教师并非不够不苟言笑,也应有不同风格,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7. D【详解】本题考查教师的作用。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格,“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老师与家长最关心的主题。“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疑问,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采用恰当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而发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故D符合题意;ABC:这几项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教师的作用,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8. C【详解】本题考查亲子关系的认识。ABD:离家出走、和父母争执、指责父母等做法不利于建立

14、良好的亲子关系,故ABD说法错误;c:依据教材知识,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向父母解释,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故C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9. D【详解】本题考查师生交往。D:题干表述的主旨是老师要对学生无怨无悔,学生要对老师付出真情,这说明了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理解,增进情谊,D是正确的;AB:这两个选项的说法只是从学生的角度说明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增进师生情谊,却没有表述老师的正确做法,不符合题意;C:两颗心的方程式只有用,情,配平,这说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互相理解,而不是老师一方的付出,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0. (1)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

15、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2)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是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详解】(1)本题考查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考查的核心素养为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再认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2)本题考查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考查的核心素养为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再认能

16、力。根据所学可知,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11. (1)我不赞成小童的做法。她没有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上课不应该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没有认真听课;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尊重老师;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没有专时专用等。(2)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主动与老师交流;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理解老师的良苦

17、用心;与老师发生矛盾时,冷静处理;平等相待;和老师成为朋友;理解老师;礼貌待师;与老师交往注意场合(勿失分寸)等。(3)例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幽默、风趣、学识渊博;尊重学生;师德高尚;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公平公正不偏心;美丽、善良、大方;年轻有活力;真实、坦诚;见解独到等。【分析】考点考查: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尊重老师的要求、教学相长的要求、“四有”好教师的标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有三小问,第一小问为辨析题,需要对小

18、童的做法进行判断,然后依据教材内容说明理由,需要调动“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的知识。第二小问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调动“尊重老师的要求”、”教学相长的要求等有关知识。第三小问为开放性试题,可以调动课本关于四有好教师的标准”来描述,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列举一些好教师应有的品质等。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小题1:有效信息:她很不服气,对老师说:“我也是为了班级,并没有做不该做的事。T小童的做法不对,她没有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有效信息:一次语文课上,她突然来了灵感,开始绘制设计稿T没有尊重老师,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小题2:考查教材知识,从尊重老师、教学相长

19、等角度回答,解析略。小题3:开放性试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列举一些好教师应有的品质等,解析略。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题1:得分点:我不赞成小童的做法。得分点:她不尊重老师,没有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得分点:上课不应该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应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小题2:得分点:尊重老师,平等相待。得分点:主动与老师交流,分享学习感受。得分点: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得分点:与老师发生矛盾时,冷静处理,礼貌待师,注意场合、勿失分寸。小题3:得分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得分点:幽默、风趣、学识渊博,尊重学生,师德高尚等,

20、言之有理即可。12. 理由:内容3,与妈妈意见不一致时,重在交流想法,理解对方,达成一致。内容4,虽然小明独立意识增强,但仍是未成年人,受阅历、能力等限制,有些问题还需要家长的指导、帮助。内容5:外出时,告知妈妈要去的地点及大概回家时间,保持联系等。【分析】背景材料:进入青春期后,小明觉得妈妈很是唠叨,经常顶撞妈妈,亲子关系有些紧张考点考查:如何做到孝亲敬长,化解亲子冲突的方法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列举了五条沟通措施,对于前四条措施需要逐一找出不合理之处并加以改正,并运用所学知识将第五条补充

21、完整。作答时,需要调动“如何做到孝亲敬长”及“化解亲子冲突的方法”等有关知识。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措施3有效信息:完全遵照妈妈要求去做T这种做法不正确。孝敬父母并不是一味顺从父母,听从父母所有的意见,我们应与父母加强沟通,听取父母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措施4:有效信息:不求助妈妈T这种做法不正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较弱,遇到困难我们可以向家长求助,获得家长的引导和帮助。措施5:告知父母去向,保持联系,避免父母担心,言之有理即可。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第三条不合理。得分点:加强沟通,达成一致。得分点:第四条不合理。得分点:未成年人需要家长的指导帮助。得分点:告知去向,保持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