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员——婴幼儿社会性的观察、记录、分析、指导.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81748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婴员——婴幼儿社会性的观察、记录、分析、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育婴员——婴幼儿社会性的观察、记录、分析、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育婴员——婴幼儿社会性的观察、记录、分析、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育婴员——婴幼儿社会性的观察、记录、分析、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育婴员——婴幼儿社会性的观察、记录、分析、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育婴员——婴幼儿社会性的观察、记录、分析、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婴员——婴幼儿社会性的观察、记录、分析、指导.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育婴员婴幼儿社会性的观察、记录、分析、指导一、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心理个体,婴幼儿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及独特个性、培养自己的情绪与情感;而作为行为个体,他也会与周围的人和事物建立联系、不断地学习社会规范以进行社会适应、不断地参与家庭与社会活动,达成与外界的有机互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婴幼儿逐渐拥有成熟的心理品质及社会生存能力,并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分子。可以说对于婴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正是让他学习并获得生存技能,转换身份以适应社会角色的历程。从出生到3岁是培养个体交往和锻炼情绪反应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社会性发展与情绪、情感的形成显示出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的发展是交织在一

2、起的。在上一单元中已经介绍了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过程与特点,这一单元里,继续介绍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过程与特点。1.早期的同伴交往婴幼儿在头三年里,虽然主要与其父母交往,但事实上也已开始了同伴间的相互交往,并在其交往中显现出婴幼儿在社交方式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差异。同时,随着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其与同伴交往的时间和数量越来越多,同伴交往在其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对婴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发展起着曰益重要的影响。婴幼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婴幼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同伴。(2)简单交往阶段婴幼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做出反应

3、,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幼儿的行为。(3)互补性交往阶段婴幼儿同伴间的行为趋于互补,出现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间模仿已较普遍,婴幼儿不仅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而且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2.婴幼儿自我的发展自我的发展是婴幼儿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婴幼儿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婴幼儿自我认知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1)58个月婴儿显示对镜像的兴趣,他们注视它、接近它、抚摸它,对它微笑。但他们对自己的镜像与对其他婴儿形象的反应没有区别,说明他们并未认识到镜像是自己的像、自己与他人的差别,以及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这是由于婴儿还没有萌生自我认知。(2)912个月婴儿表现出了对自己

4、作为活动主体的认识,表现为他们以自己的动作引起镜像中的动作。他们主动地引起自身动作与镜像动作相匹配,表明婴儿对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的认识。这阶段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3)1215个月婴幼儿已能区分由自己做出的活动与他人所做出的活动的区别,对自己镜像与自己活动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有了清楚的觉知,说明婴幼儿已会把自己与他人分开。主体我得到明确的发展。(4)1518个月婴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表现在对客体特征(如红鼻头)与主体特征的联系上,认识到客体特征来自主体特征,对主体某些特征有了稳定的认识。这反映了在客体我水平上的自我认知的发展。(5)1824个月婴幼儿已具有了用语言标示自我的能力,如使用代

5、词(“我”“你D标示自我与他人。婴幼儿在此年龄已经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客体中认识自己,用语言标示自己,表明婴幼儿已具有明确的客体我。综上所述,婴幼儿的自我认知是在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的。这种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婴幼儿处理自己与外界事物、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上更符合社会交往准则。婴幼儿自我意识和语言的发展,是婴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关键一步和标志。03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里程碑请见表3-12o表3-1203岁婴幼儿社会性发展里程碑月龄社会性发展03个月L会将头转向人声发出的方向2 .辨认出最初的看护者3 .与最初的看护者建立情感联系4 .在人脸上寻求安慰5 .发出社会性微笑6 .

6、听到人声会变得安静7 .开始将自己和看护者区分开来46个月1 .以哭泣、咕哝声或微笑来寻找成人与自己游戏2 .用整个身体来回应熟悉的面孔、如看着对方微笑、踢脚和摆手3 .通过发声来回应成人的话语,积极地与他人互动4 .会对着熟悉的面孔微笑,对着陌生人则表情严肃5 .能区分熟悉与陌生的人和环境79个月1 .与喜欢的成人分离时变得沮丧2 .为了挽留喜欢的成人,会故意做出黏人或哭泣的行为3 .会特别喜欢把成人作为探索活动的依靠4 .当别人显示出悲伤时看着他们5 .喜欢观察别的孩子并可以和他们玩会儿6 .喜欢游戏,对诸如拍手游戏和玩“躲猫猫”游戏有反应7 .独自游戏8 .形成对特定人或物品的喜好9 .

7、看到陌生人会害怕1012个月1 .对1至2看护者表现出明确的偏爱2 .与其他孩子进行平行游戏3 .喜欢与兄弟姐妹游戏4 .开始有自己的主张5 .开始发展幽默感6 .通过辨认身体各部分来发展自我认同感7 .开始区分男孩女孩1318个月L要求获得注意2 .模仿他人的行为3 .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4 .向最初的看护者以外的人表达喜欢之情5 .显示出对物体的占有权6 .当自己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时,可主动地形成自我观念1924个月1 .对他人陪伴表现出热情2 .从自我中心的角度看待世界3 .喜欢独自游戏或在成人附近游戏4 .参加功能性游戏5 .维护自己的物品6 .通过照片或镜子认识自己7 .使用

8、哦个代名词用“我”来称呼自己8 .根据突出的特征对身边的人分类,如种族或头发的颜色9 .看见陌生人不再那么害怕25-36个月1 .观察他人如何做事2 .要进行单独或平行游戏3 .开始与其孩子合作游戏4 .希望自己独立做事情5 .通过不断用“不”来表示独立6 .开始意识到别人的愿望和感受可能与自己的不一样7 .向父母、监护人和看护者提出要求甚至“指挥”他们8 .较少地使用通过身体方面的攻击性行为,更多地通过言语来解决问题9 .开始表现出带有性别特点的行为3.婴幼儿社会性与情感发展相互交织与促进婴幼儿通过交往行为、人际互动来形成最初的情绪反应、奠定情感基础。婴幼儿期缺乏交往机会,会造成情绪体验的匮

9、乏与情感的缺失。如果婴幼儿与照顾者之间缺乏互动,曰后在生活中将很难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情感关系;而欠缺与他人之间的交往会引起婴幼儿社会情感的缺失,长大以后他会很难适应社会。人的交往就是情感的交往,它是一个感情互动的过程。对于刚开始与他人进行互动的婴幼儿来说,情绪、情感的直接反应是他进行交往的主要语言系统,它对于交往的影响力,要比认知大得多。婴幼儿对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物十分敏感,也就是说他们基本是以情绪反应为标准,来选择社交及情感记忆的对象,进而形成独有的社交态度与方式以及最初的情感模式。育婴员在与婴幼儿的互动过程中,要针对他们心理、情感的发展特点,注重对他们的情绪调动,从而使婴幼儿更积极地与他人

10、进行感情的交流与互动,为培养婴幼儿的社交能力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促进他们社会性的发展。二、观察、记录、分析婴幼儿社会性社会性发展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育婴员应通过增加婴幼儿的人际互动机会与进行曰常的游戏训练来发展其社会性。基于婴幼儿社会性与情感发展相互交织与促进的特性,照顾者仍应遵循上海市。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中指出的“保证每日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如目光注视、肌肤接触、亲子对话等。学会关注、捕捉婴幼儿在情绪、动作、语言等方面出现的新行为,做到及时同应,适时引导,满足孩子的依恋感和安全感”的要求。同样,观察、倾听、记录和分析婴幼儿社会性,对育婴员学会关注、捕捉婴幼儿在

11、情绪、动作、语言等方面出现的新行为,做出具有支持、促进交往的互动行动有较大益处。观察、记录、分析也应该遵循基于发展的原则,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进行。根据婴幼儿月龄,设计一日活动中婴幼儿社会性观察记录表。这份表单应包含观察日期、观察人、被观察者姓名、月龄等基本信息;同时,这份表单需将此阶段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征列出来,便于育婴员记录与对照分析。例如,为19个月大的孩子设计的观察表如下所示。宝宝生活活动中社会性观察记最、分析我宝宝H名Itt*19个月记录日期1X年*月X日死录入身份公姓房1寸要员记录时间IX时X分一XltX分OH他人修伴儿现出热情。从自我中心的同度世界O喜欢独白湃或或在成人附近游戏

12、_L一赢活动中表现(打J)参考指标分析议去小朋友I午.醒点心户外活动XXlXX分加功做性游戏0维力自己的物品(限于篇福,以下博)同样地,为便于随时观察记录,育婴员可将观察记录表单设计成若干张便携卡片,但整合起来,应可以反映婴幼儿在一曰生活中所有活动中的社会性发展状态。观察记录是基于生活活动的观察和记录,因此,育婴员能通过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养成随时留意婴幼儿的行为,及时回应。三、促进婴幼儿社会性发展1 .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婴幼儿情感形成与社会化依恋是人的社会性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最早的表现。早期的母婴依恋的质量对日后婴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的适应都有重要意义,它是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亲子之间

13、只有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才会让婴幼儿获得安全感,并有助于他自由地向外探索,主动地与人交往,从而逐步适应社会。照顾者应积极为婴幼儿缔造良好的亲子关系。2 .同伴交往机会促进婴幼儿社会性与同伴的交往是婴幼儿发自内心的归属感的需要所在,这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基础。婴幼儿在交往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促使他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进而发展出健康的情感,这也是社会生活对个体情感发展的期待。反之,幼年时期交往需要不被满足,将会使婴幼儿产生消极情绪,时间久了,这种消极情绪就会严重阻碍他社会化的进程。与同伴之间的游戏活动与社交实践,是促进婴幼儿社会性发展极为重要的活动。在游戏与交往中,婴幼儿能够走出自我,了解

14、自己与他人的区别、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培养出尊重他人、遵循规范、通力协作、乐于助人等各种各样的道德品性。婴幼儿还在各种活动中不断进行着成为“社会人”的预练习,比如在游戏中通过模仿、扮演来熟悉社会角色;又如通过与同伴的交往,逐渐掌握一定的交往技能,形成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育婴员应积极为婴幼儿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或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3 .丰富的家庭与社会活动激发与培养婴幼儿社会性家庭生活中,育婴员应鼓励婴幼儿自己有意识地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主动地做些家务、帮助下班问家的爸爸准备拖鞋等;同时,也要鼓励婴幼儿走出家门,尽早让婴幼儿进入外界较为复杂的社交圈,长长见识、消除对人际

15、交往的胆怯和恐惧心理,发展出独立的交往能力,并培养婴幼儿的社会情感和社会参与意识。【技能要求】为2岁婴幼儿选择社会性游戏小推车一、操作准备1 .编制观察记录表2 .适宜月龄:25个月。3 .游戏价值(1)鼓励婴幼儿考虑他人的意见或观点。(2)引导婴幼儿观察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3.游戏准备(1)邀请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到自己家里玩或去小伙伴家里。(2)准备一些积木、一辆小推车。二、操作步骤1.仔细观察两个小朋友,小伙伴在地毯中间搭积木,而孩子在推一辆小推车。预测某些需要育婴员协助的情况,比如,孩子的小推车可能会撞翻小伙伴搭建的积木房子。2 .使用事先防御性而不是事后弥补性的措施。引导孩子把小推车

16、推到别处,以及绕开积、木房子推。在做这样的转移时,特别要考虑这样的变化对同伴造成的影响并说出来:“宝宝,把你的小车从这儿推走,绕过妞妞的小房子;如果你不小心把妞妞的小房子撞倒了,妞妞会很伤心的。”3 .如果房子确实被撞倒了,育婴员可走到妞妞身边,蹲下对妞妞说这是一个意外。比如:“妞妞,宝宝不是故意把你的房子推倒的,这只是一个意外,但是你很难受,来,我们把你的感受告诉宝宝。”4 .让妞妞自己表达感受,如有必要,育婴员可以对妞妞的感受进行补充和说明,以引起孩子的注意。5 .以温和以及关心的语气向婴幼儿说明应该怎样在玩自己的玩具时不打断其他小朋友正在进行的活动。6 .建议两位婴幼儿换一换玩具玩。7

17、.“小推车”游戏中的观察、记录、分析观察并记录婴幼儿出现频次较高的社会性行为。整理、归纳与分析见下附表。参考指标语动中表现(打V)分析翼议现察他人为何做事情要幼儿在曲小车时.听到提值,就很注索提升仪也和他正在搭的积大房子,好像担心会拽到她.舟泉,婴幼儿在学习观察别眄小朋友.也开始学习体会别的小朋友的感受;不过.婴幼儿在生个过程中都没有和妞妞有任何合作游戏的行为.他们各猊各的n如果下次给他们姓姓家的材料,他们会不会有交流呢?0主要选存单独或平行游戏开始与其他孩子合作游戏开始志识到别人的区史和忌殳可能与自己的不一秤就少见使用通过身体方面的攻击往行为更多地通过言语来解决问题宝宝姓名;XXX北录日用:XXXX隼X月XB记录时间;X时X分一X时X分文宝月冷;25个月圮录入身份或姓名:方要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