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预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编制人:发布人:批准日期:执行日期:编制日期:编制:评估:复核:批准: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批准页(人员签名)(人员签名)(人员签名)(人员签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令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它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要求,有效防范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减少单位财产损失,本单位特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编制了北京*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该预案是本单位实施应急救援的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本单位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年月日批准发布,年月日正式实施。本单位内所有部门均应严格遵
2、守执行。北京*有限公司目录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预案71总则71.1 编制目的71.2 编制依据71.3 适用范围91.4 预案体系111.5 工作原则112基本情况122.1 生产经营概况122.2 平面布置122.3 生产工艺简介122.4 污染物产排及治理情况132.5 原料、产品储运规模情况132.6 设备设施142.7 该项目的保护目标及功能划分142.8 地形地貌152.9 气象气候152.10 水文地质152.11 土壤植被16(三)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163.1 人员管理风险分析163.2 物质风险分析173.3 设施风险分析173.4 辅助生产设施
3、风险性识别173.5 环保工程风险性识别193.6 不可抗力风险分析19(四)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194.1 组织体系204.2 指挥机构及职责20(五)预防与预警235.1 环境风险源监控235.2 预警及措施245.3 预警发布、调整与解除25(六)应急处置256.1 应急响应256.2 应急措施276.3 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286.4 应急监测316.5 信息报告与发布33(七)后期处置347.1 善后处置与恢复重建347.2 应急终止347.3 调查与评估35(八)应急保障368.1 应急人员通讯378.2 物资装备保障378.3 制度保障378.4 人力资源保障378.5 技术保障3
4、88.6 资金保障38(九)监督管理389.1 培训与演练389.2 奖励与责任追究39(十)附则3910.1术语和定义3910.3应急预案实施41(十一)附件4111.1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表4111.2 应急预案启动令4211.3 应急预案终止令4211.4 应急预案变更记录表4311.5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4411.6 突发环境事件调查报告4511.7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总结报告4611.8 通讯方式4711.9 应急物资4811.10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4811.11 项目地理位置图5511.1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5511.13 厂区周边情况图5611.14 总平面布置图5
5、711.15 突发环境事件人员撤离路线图5711.16 消防设施分布图5811.17 厂区雨水、污水排放示意图5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危险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环境污染事故能力,能够确保迅速做出响应,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按事先制定的抢险救援工作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抢险救援工作,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将
6、事故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增强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防范能力,减少风险,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以保障企业员工和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使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免受侵害,特制订本预案。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本预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关行业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编制。主要依据如下:1.2.1 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5-0101实施);(2)中华人
7、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2015修改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9)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Il)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12)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13)山东省
8、环境保护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4)XX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5)XX环境保护局XX分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17)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鲁环发(2009)80号);(1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2.2 标准、规范、规程(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5
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9)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1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14);(13)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动部发199556号);(14)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1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6)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0、/T169-2004);(1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窠编制导则;(18)生产经营单位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9)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环境风险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年第2号);(20)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09);(2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22)环境风险应急响应手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3)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2011年5月1日施行);(24)XX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25)XX高风险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专项检查工作方案淄环发(2011
11、)67号;(26)关于提高全市重点行业和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的通知(淄环工委办发20116号);(27)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1.3 适用范围1.3.1 本预案适用于北京*有限公司年产2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生产项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突发性事件。1.3.2 事件分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
12、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重大环境事件(H级)、较大环境事件(山级)和一般环境事件(IV级)四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5)因环境污染造成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6)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重大环境事件(I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
13、境事件:(I)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较大环境事件(In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一般环境事件(IV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
14、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为了与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预案体系相衔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风险特性,将公司内事件细分为公司级事件、车间级事件、岗位级事件三个级别。公司级事件(V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司级事件:(1)对周边环境敏感区产生较大影响,引起群体性上访事件;(2)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临界点超标排放,致使群众有中毒现象发生;(3)消防废水或物料流出厂界,对下游水体、植被或无防渗区域产生污染。车间级事件(V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车间级事件:(1)发生大面积泄露事故,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临界点有毒有害物质可以达标排放,物料未流出厂界。(2)发生小型可控火灾
15、事故,消防废水全部进入本单位收集系统。岗位级事件(Vn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车间级事件:(1)发生小型泄露,物料未流出围堰或岗位周边10米范围,有毒有害气体在卫生防护距离临界点超标排放。(2)三废治理设施出现故障,导致污染物在卫生防护距离临界点超标排放。1.4 预案体系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结构图如下:突发环境事件综合预案水污染专项预.突发环境事件专项预案气污染专项预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方案1.5 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
16、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影响,把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保障企业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处置事故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各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
17、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人力、技术、物资和信息应急资源来处理事故。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级别,当达到公司级时,要在1小时内上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请求外界支援。当达到车间级时,要第一时间通知周边保护目标,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衍生污染。2基本情况2.1 生产经营概况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位于XX区齐鲁化学工业区内。该公司主要从事墙体材料、地面材料及混凝土的生产和销售。项目总占地面积13340m2,位于XX区齐鲁化学工业区内,该公司南面是农田,东面为*,西侧、北侧均为道路。中心纬度,中心经度。厂区地势平坦,附近无居民区。2.2 平面布置厂
18、区出入口位于北侧,门卫位于大门东侧,办公楼位于大门西侧,厂区南侧为料场、仓库、罐体和主控室。2.3 生产工艺简介工艺说明:项目是用水泥、外加剂、沙子、石子、粉煤灰等进行加工混凝土,水泥、粉煤灰由罐车运至项目现场,采用抽真空的方式输送到项目料仓内,料仓为全密闭钢结构,料仓中的水泥、粉煤灰从料仓直接进入搅拌机;项目石子、外加剂、沙子等其他物料储存于密闭的料场罩棚中,并采用密闭输送设备输送到搅拌机内。在搅拌机内加入物料的同时加入水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完成后的混凝土由搅拌车输送到施工现场。工艺流程图如下:的:4:水产管fc-rI原料ITFH三I-WJ2.4 污染物产排及治理情况2.4.1 废水本项目料场
19、防尘洒水全部蒸发;生产水大部分进入产品,小部分蒸发;车辆冲洗废水经水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2.4.2 废气该项目废气主要为:原料在储存、运输过程的无组织粉尘;沙子及石子上料工序产生的无组织粉尘;搅拌机投料搅拌过程中产生有组织粉尘。2.4.3 噪声该项目噪声主要来自于机械设备噪声,噪声源强约在75-95dB(八)之间。由于厂区布置合理,采取了吸声、减震、维护维养等合理措施,噪声经厂房隔声和距离衰减后达到厂界时叠加噪声影响值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太大影响。2.4.4 固废该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生活
20、垃圾,旱厕粪便,沉淀池污泥。2.5 原料、产品储运规模情况2.5.1 主要原材料消耗如下:项目主要原料消耗表序号名称储存地点单位年用量123452.5.2产品储存情况产品储存情况表序号名称储存地点年产量相态备注1混凝土不储存24万立方米/年固态产品2.6 设备设施本项目的主要设备、设施详见下表: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固定式混凝土搅拌站12混凝土拖泵车电力13混凝土拖泵车柴油14混凝土输送泵车日野大象15混凝土输送泵车沃尔沃-大象16混凝土搅拌车UD107混凝土搅拌车重汽78混凝土搅拌车欧曼19轮胎式装载机山工/柳工各110地磅100T111全自动清洗平台12.7 该项目的保护
21、目标及功能划分该项目为环境风险二级,保护目标范围定为3公里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及功能划分表序号名称相对方位相对距离(M)人口数量环境功能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地表水乌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l类标准23地下水厂界周边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HI类标准2.8地形地貌XX地处山东省中部,位于北纬35563718,东经11732LL831,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是一个山地、丘陵、平原、河谷等地貌景齐全的地区。鲁山横亘中南部,主峰海拔1108.3米,将XX分割为
22、两大水系单元。鲁山以北为小清河水系,在胶济铁路以南呈簸箕状分布,其东西两翼为丘陵地带、中部为河谷低地,向北倾伏开阔至胶济铁路以北,由山前平原过渡至高青县黄泛平原,海拔最低点5米。全市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2%、29.9%和28.1%。XX地质条件为Il级粘土层,最大冻土深度-0.55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性征周期为0.4s,相当于地震烈度为7度。XX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隶属华北地台区的鲁西断块之鲁中南隆起区的北缘,地层属鲁西地层分区。该区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变缓,西南部为连绵起伏的低山丘陵,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2.9 气象气
23、候XX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雨雪稀少;春季回暖快,多风,雨水较少;夏季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秋季日照充足、多晴好天气。项目所在区域近五年年均气温为13.7,年均降雨量697.7mm,全年平均主导风向为ESE,蒸发量1618.0mm,相对湿度63%,平均风速1.5ms2.10 水文地质XX河流均为雨源型河流。小清河自西向东横跨桓台县、高青县。发源于XX的主要河流有沂河、淄河、孝妇河、乌河、东猪龙河。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降水。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是一个水量型缺水的城市。同时,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注入河流、水库、湖泊,使全市水体受到不同程
24、度的污染,又成为一个水质型缺水的城市。公司厂址区域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岩组和奥陶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岩组水位埋深为55m90m,含水层厚度在30m80m之间,含水岩层为卵砾石层及含泥砂卵石层,补给来源为区域南部的径流补给、降水下渗等,地下水流向由南向北;奥陶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地下水由南部降水补给,向北部径流,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灰岩。2.11 土壤植被项目所在地属华北落叶林区,原始植被已无,现多系人工植被,很少自然植被。自然植被多分布在境内南部的低山丘陵和崖边,沟坡及平原的河滩;人工植被主要分布在低山岭被、近山阶地和沟、渠、河道两旁及庭院四周。(三)环境风险
25、源与环境风险评价根据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的分析,该项目的环境风险源为运输、工艺、储藏、维修等各环节过程。主要风险为各环节物料泄漏引发的水和大气污染,以及对人员造成灼伤、中毒事故,另外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外界原因引发的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等事故。国内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事故频率分布图事故原因事故频率事故比例(%)顺序排名违章用火或灭火措施不当8240.21操作失误5125.02雷击、静电及电气引火3115.23仪表失灵2110.34设备损坏、腐蚀19935合计204100综合上表,主要风险因素从人员管理、物质风险分析、设备风险分析、不可抗力四个因素做如下分析:3.1 人员管理风险分析(1)未制定完善
26、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环境风险单元及相应的应急处置设施未实行定岗及监管制度。(2)员工环境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操作不当、巡检不到位。(3)维修维护不及时,致使到达使用时限的仪器仪表及设施过期运行。(4)未扎实开展应急培训及演练工作,致使员工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3.2 物质风险分析根据导则的相关规定,并参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相关规定,对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料进行了重大危险源辨识。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不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因此,确定本项目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本项目物料水泥、外加剂、沙子、石子、粉煤灰等均不属于化学品,不燃,无危险特性,但水泥、外加
27、剂、粉煤灰为粉状,容易造成粉尘污染事件。3.3 设施风险分析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及实际建设情况,将功能单元划分为:生产原辅料存储区、生产装置区。主要风险如下:(1)阀门、仪表或安全装置年久失修,造成失效,引发连电、火灾事故。(2)操作人员失误,引发粉尘泄露事故。(3)停电事故,造成输送泵、阀门、仪表等失效,装置内物料积存过多,引发粉尘污染事故。3.4 辅助生产设施风险性识别本项目辅助生产设施主要包括运输设施、供排水设施、低压配电设施等。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如下:1 .运输设施危险分析本项目厂外运输采用专用车辆。一般情况下,在运输途中不会产生物料的散落或泄漏,不会对沿途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但由于运输
28、频繁,路线复杂,发生交通事故从而引起物料外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本项目水泥、外加剂、粉煤灰为粉状,发生泄漏主要为粉尘污染,危险性较低。2 .低压配电系统触电危险分析(1)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存在触电危险。项目电气设备多,电流大,由于电器设备本身缺陷或绝缘损坏、线头外露等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等原因,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2)供配电设备、设施在生产运行中现场环境恶劣(高温、潮湿、腐蚀、振动)、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设计不合理、安装工艺不规范、各种电气安全净距离不够;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备、违章操作、保护失灵等原因,若人体不慎触及带电体或过份靠近带电部分,都有可能发生电击
29、、电灼伤的触电危险。特别是高压设备和线路,因其电压值高,电场强度大,触电的潜在危险更大。(3)电器维修要严格执行挂牌制度,防止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如检修电器设备拉闸断电后,要挂“有人工作,切勿合闸的警示牌,否则,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4)线路维修作业时,应按规定在作业区前后挂接地线,不然会发生意外事故;电器检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登高作业时要作好保护。(5)手持电动工具如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就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照明灯具如果不使用安全电压,则移动照明设备时可能发生触电事故。3 .低压配电系统火灾、爆炸危险分析(1)电气火花是引发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电缆质量不好;电缆隔热、散热不良;负荷
30、过截,引起电缆发热;电缆绝缘老化,接触不良;电缆沟被车辆压坏,造成瓷套管破裂损坏,潮湿(或积水)引起短路;电缆接头不好,接头材料选择不当,接头氧化等,都容易引发电气火花或电气火灾。电气线路,如果由于以下原因出现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情况,可能发生电气线路火灾。短路包括以下原因:i、使用绝缘导线、电缆时,没有按具体环境选用,使导线的绝缘受高温、潮湿或腐蚀等作用的影响而失去绝缘能力。ii、线路年久失修,绝缘层陈旧老化或受损,使线芯裸露。iii、电源过电压,使导线绝缘层被击穿。沁、用金属线捆扎绝缘导线或把绝缘导线挂在钉子上,日久磨损生锈腐蚀,使绝缘受到破坏。V、裸导线安装太低,搬运金属物件时不慎
31、碰在电线上,金属构件搭落或小动物跨接在电线上。Vi不按规程要求私接乱啦,管理不善,维护不当造成短路。超负荷包括以下原因:i、设计或选择导线截面不当,实际负荷超过了导线的安全截流量。ii、在线路中接入了过多的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了电气线路的负载能力。iii、接触电阻过大包括以下原因:a、安装质量差,造成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衔接点连接不牢。b、连接点由于热作用或长期振动使接头松动。c、在导线连接处有杂质,如腐蚀、产生氧化层或渗入尘土。d、铜线与铝线的连接方法不对。(2)雷电在雷雨季节,如装置的防雷设施未设置或设置不当,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有可能导致设备设施发生雷击事故,进而可能引起火灾。
32、(3)建筑及其它火灾如在建筑设计或施工时,建筑材料达不到耐火等级,或用可燃材料做建筑材料,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引发建筑火灾;或发生建筑物火灾时,建筑物达不到耐火极限而坍塌,使建筑物内人员来不及逃生而引发人员伤害。4 .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建设项目投产后,除了火灾危险性等危害外,还存在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如工人巡视及设备检修等过程中存在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等危险因素。3.5 环保工程风险性识别废气处理设施:主要采用布袋除尘技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停电等,造成废气超标排放。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停产检修,找出原因,确保上述废气达标排放。3.6 不可抗力风险分析(1)汛期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
33、,全年降水总量约为6500立方米,应完善雨污分流设施,建设足够大的事故收集设施,确保事故状态下有足够容量的收集能力。(2)雷电多集中在汛期,应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3)本区域地震烈度为7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风险性小。(四)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4.1 组织体系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总经理、副总、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夜间由各部门负责人值班)。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场指挥及日常应急管理事务与协调,在事故状态下,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事故现场,负责协助和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注:如总指挥和副总指挥不在时,由公司财务副
34、总任总指挥,生产主管、设备主管任副指挥,组成临时指挥部,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4.2 指挥机构及职责4.2.1 指挥机构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现场指挥:应急救援组:警戒保卫组:物资供应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监测分析组:指挥机构结构图:应急救援组警戒保卫组物资供应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监测分析组4.2.2 职责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是公司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公司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发生事故时,由指挥中心启动和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信号。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如下:1.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2 .组
35、织制定、修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3 .审批公司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费用。主要用于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的购置计划。4 .检查、督促做好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介质的跑、冒、滴、漏。5 .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行动。6 .向上级报告和向周边单位通报化学品的泄漏量、风向等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7 .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8 .协调事故
36、现场有关工作。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9 .负责对公司职工进行防止危险化学品中毒及救援方法的知识培训,向周边企业、社区提供本生产区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的宣传材料。10 .负责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安排的临时性工作,接受上级领导的指挥和调遣。总指挥1 .负责指挥、组织协调重大环保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下达救援抢险命令。2 .组织制订应急救援预案;3 .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4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5 .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6 .发布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7 .负责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8 .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9 .组织应急预窠的演练;10 .负
37、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2)副总指挥:副总指挥1.协助总指挥开展事件救援工作。2 .总指挥不在领导岗位时,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3 .组织指挥应急抢险工作的实施,指挥协调各抢险队的抢险工作,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抢险情况,组织搞好善后处理。4 .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是否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助;5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6 .继续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7 .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与现场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8 .与消防人员、地方政府和政府安全监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9
38、 .在危险源现场实施交通管制;10 .对难以解决的紧急情况做出安排;IL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复受事故影响地区的正常秩序。现场指挥1.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理工作。2 .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3 .负责事故处理时生产系统的开、停车调度工作。4 .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应急救援组1 .组织应急人员抢救受伤人员。2 .第一时间切断污染源。3 .负责事故现场的清理、洗消工作,避免造成二次污染。警戒保卫组1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区域划分和人员进出管制。2 .协调车辆的出入和紧急疏散,搭设警戒线。物资供应组1.负责应急物资的日常维护。2.确
39、保在第-时间供应充沛的应急物资。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受伤、中毒人员的现场急救和重伤员转运任务工作。后勤保障组1.负责协调应急车辆,确保用水、用餐供应。2.负责各项资金保障。监测分析组负责对事故周围的环境进行取样监测分析,根据当前风向确定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向指挥部报告,便于组织开展救援活动。(五)预防与预警5.1 环境风险源监控针对本单位环境风险性分析,根据XX区环保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XX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了三级防护体系,与公司级、车间级、岗位级事件级别相对应,形成三级预警体系(参见事件分级)。一级防护体系:安排专人每天对生产装置及电线线路进行检查,防止线路引起的
40、火灾。定期检查存储设施及输送泵等,防止粉尘泄露污染事故。二级防护体系:建设了事故应急池,配套建设了导流设施。三级防护体系:对存储区、生产区进行了地面硬化。对料场定期喷淋降尘。5.2 预警及措施该项目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根据事件级别采取相应预警信息发布措施,预警信息的发布程序为:岗位级事件:发现人、周围人员、岗位主管车间级事件:发现人、周围人员、车间主管、应急领导小组公司级事件:发现人、周围人员、车间主管、应急领导小组、周边保护目标、环保主管部门、当地政府一般及以上事件:发现人、周围人员、车间主管、应急领导小组、周边保护目标、环保主管部门、当地政府进入预警状态后,应当采取的措施:(1)立即启动相
41、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发布预警公告。岗位级预警由公司安保部负责发布;车间级预警上报环境保护部门决定发布;公司级预警上报XX区人民政府决定发布。(3)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上报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公司应急值班电话:XX环境保护局XX环境安全应急管理处:XX区环保局电话XX消防队电话:医疗急救电话:XX中心医院:XX区人民医院:X
42、X职业病防治医院:5.3 预警发布、调整与解除该项目发生公司级以下级别的环境事件后,按照上述预警信息发布程序进行,在30分钟内完成内部报告程序,发生公司级以上(包含公司级)级别的环境事件后,按照上述预警信息发布程序进行,在1小时内完成外部报告程序。报告内容:报告部门、报告时间、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态发展、相关措施、咨询电话等。调整与解除:确定事件级别,实时掌控事态发展,及时调整预警级别,事件危机解除后30分钟内发布解除预警信息。(六)应急处置6.1 应急响应6.1.1 分级响应按照环境事件的级别、危害的程度、事故现场的位置及事故现场情况分
43、析结果,人员伤亡及环境破坏严重程度,本单位应急响应根据事件级别分为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启动三级响应:出现事件分级中岗位级事件,如因管道、阀门、接头泄漏等引起的微小污染事故或大气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等情况。利用本车间在岗人员或厂内应急力量能够及时处理、解决的事故,启动三级响应,运行现场处置方案,本车间及相邻车间职工参与。由厂内应急救援小组实施抢救工作。启动二级响应:出现事件分级中车间级事件,如阀门、仪表或安全装置年久失修,造成失效,引发连电、火灾事故,消防水能够被拦截在厂区内,不进入外环境,大气污染物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临界点达标排放。为此需启动二级响应,二级响应为厂区事件,有现场指挥
44、安排实施救援工作。启动一级响应:出现事件分级中公司级及以上事件,所发生的事故为装置区引发火灾爆炸或中毒等事故,迅速波及Ikm2范围以上区域时需立即启动此预案,立即发布公司级预警,拨打环境应急电话12345678、110、120,并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周边单位、环保部门及地方政府,联动政府请求立即派外部支援力量,同时出动消防车沿周边喊话,大范围疏散影响范围内居民,特别是下风向的居民。6.1.2 响应程序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应急启动、控制及应急行动、扩大应急。扩大或提高应急响应级别的主要依据是:(1)突发环境事件的危险程度;(2)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范围;(3)突发环境事件的控制事态能力。发生重大的火灾、爆炸和化学泄漏事故,总指挥决定扩大应急范围后,立即按程序上报,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6.2 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