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标准及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86481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建设标准及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业建设标准及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业建设标准及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专业建设标准及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专业建设标准及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建设标准及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建设标准及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业建设标准及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教职成(2017)19号)及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学院“十四五”建设(202120

2、23)三年指标,经过调研论证,特制定我院专业建设标准。一、专业建设的目的及意义专业建设是技工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工作,是校企合作的平台,是工学结合的实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教学研究与改革、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水平代表了学院的教育水平,反映了学院的实力,体现着学院的特色。只有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重点工作,才能有效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专业特色,提升学院的办学实力。二、专业建设的内容专业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1.确定培养目标按照技

3、工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专业建设改革的依据,结合专业就业岗位(群),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工作有:(1)进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和就业岗位(群);(2)进行就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完成就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态度要求分析;(3)根据就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态度要求分析,按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要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完成专业培养目

4、标设计。2 .课程体系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工作有:(1)根据就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态度要求分析,确定该专业技术课程的设置(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明确每门课程的目标、定位和任务;(2)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专业的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明确每门课程的目标、定位和任务;(3)根据终身学习、个性发展、素质拓展的要求,确定该专业选修课和素质拓展课程的设置,明确每门课程的目标、定位和任务;(4)根据专业能力要求,明确专业核心课程;(5)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依据工作过程,按照由

5、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制定教学计划。3 .课程建设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课程建设。具体工作有:(1)按照先试点、再完善、后推广的步骤,制定专业的课程建设计划;(2)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具体要求见课程建设标准。4 .实习环节建设加强校外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设计实习环节。实习环节一般分为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具体工作有:(1)根据岗位能力分析,确定专业实习的目标、内容、任务以及时间、方式(手段、方法)、地点;(2)编制实习的组织、安全和管理等方面相关制度。5 .专业资格证书按照专业就业岗位(群)的需要,积极

6、推行“双证”证书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具体工作有:(1)根据专业就业岗位分析,确定该专业必须取得和可以取得的专业资格证书的种类和级别;(2)对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进行分析,融入课程体系及课程中作为课程的目标、任务;(3)制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方案,与组织考证机构合作,通过培训,保证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6 .提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培养思想、教育理念、教学组织,根据专业课程体系,提炼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工作有:(1)准确描述人才培养模式;(2)总结专业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7 .人才培养方案的试点、反馈、比较、分析、完善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试点,对试点效

7、果进行分析,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二)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具体工作有:1 .制定专业师资队伍规划和建设计划2 .专业带头人培养(1)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2)按计划进行培养;(3)对专业带头人培养效果进行分析。3 .骨干教师培养(1)制定专业骨千教师培养计划;(2)按计划进行培养;(3)对骨干教师培养效果进行分析。4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1)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2)按计划进行培养;(3)对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效果进行分析。5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1)建立兼职教师信息库;(2)按照兼职教师聘任机制

8、,积极聘请兼职教师;(3)进行兼职教师教学能力以及职业教育理念的培训;(4)对兼职教师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三)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逐步改善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完善专业实践教学文件。具体工作有:1 .校内实验实训室硬件建设(1)根据专业知识、技能、态度要求和专业课程体系,制定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规划和建设计划:(2)根据建设计划制定具体的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并组织有关校内外专家进行论证;(3)结合实际,将计划和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批立项;(4)依照批准项目进行建设。2 .校内实验实训室内涵建设(1)根据专业知识、技能、态度要求和专业课程体系,制定校内实验实训内涵建

9、设规划和建设计划;(2)根据建设计划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并组织有关校内外专家论证;(3)结合实际,将计划和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批;(4)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各种教学资料。3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综合实训等需要,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2)创新与完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运行机制,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教学模式;(3)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师资队伍;(4)完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各种教学资料。(四)教学研究与改革1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制定专业教学研究与改革的规划和计划;2 .组织实施教学研究与改革计划;3 .积极促进

10、专业教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 .制定专业方面的培训项目开发与创新计划;2 .结合专业建设开发社会需求的培训项目;3 .积极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形成科技开发团队,明确研究方向,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项目开发和技术服务。(六)教学资源建设1 .制定教学资源开发计划;2 .建立专业资源体系;3 .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为网络共享资源平台提供素材。三、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本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为二级指标结构,采用指标达标法。一级指标共9个,包括专业设置与规模、专业教师团队、人才培养方模式、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专业课程建设、专业办学质量、校企合作与社会、教育教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

11、等。整个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设A、B、C、D四级,以指标达标数进行评定。四、专业建设等级1 .学院对专业分为三类,分别是合格专业、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逐级递进。由各系根据本标准进行自评,提交自评意见。由教务科组织有关专家按本标准进行评审。2 .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设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评估分为A、B、C、D四个等级,仅列出标准A、B、C三级,不达C的即为Do3 .经评审,二级指标体系达到A218,为示范专业;15WAV18或B218为重点专业;C15,为合格专业;否则为不合格专业。4.评审结果在全院通报专业分类评审指标体系级指标二级指标建设指标ABC备注专专业定位准确,连定位

12、准确,连定位准确,连核心指业设置1专业定位准确,招生连续续招生4续招生3续招生2标设年以上年以上年以上一置专业2建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有有有与发展成专业群规专业规模3专业在校生人数(人)360以上240以上120以上j+B模4每年专业招生人数(人)1208040标5学制内(3年)巩固率90%以上85%80%6专业学生与专任教师比小于20:1小于25:1小于25:17专任专业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人数之比()70%以上60%以上60%以上专业8专业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人数(人)95%以上90%以上90%以上教师资9专业专任高级职称教师人数2人以上1人以上1人以上核心指师结构10专业专任中级职称

13、教师人数7人以上5人以上3人以上标团队11校外能工巧匠在专业教师占比(%)16-25%1115%5-10%12教学名师(校级以上)有有不做要求13双师型教师在专业专任教师数中占比(%)70%以上60%以上40%以上双师型教师14“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70%以上60%以上45%以上15制定教师队伍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有有师资培养16完成每人每年1个月的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比例50%以上45%以上40%以上核心指标17近3年参与各级培训的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比例50%以上40%以上30%以上18制定有年度教科研计划有有有教学研究19主编、参编正式出版专业教材,或参与自治区级以上课题项目研

14、究等在省部级以上职业教育刊物公开发表的教师占本专业专任教师的比例30%以上20%以上15%以上团队20专业专任教师申报教学改革课自治区级及自治区级及校级以上课业绩题立项数以上课题每3年1项以上以上课题每3年1项以上题每3年1项以上21参加比赛获奖数量(项)(国家级、区级、校级)校级一等奖1项以上/年校级一等奖1项以上/年校级二等奖1项以上/年22专业团队教学成果获奖数(国家级、区级、校级)1项以上/5年不做要求不做要求人才培养教学实施23专业调研报告(有/无)有有有核心指标24人才培养方案(有/无)有有有25专业总学时3000以上3000以上3000以上26专业实践学时占专业总学时比例50%以

15、上50%以上50%以上27专业核心课门数(门)6-8门6-8门6-8门28参与专业建设企业数量(家)5家以上4家以上3家以上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29校企合作新建或改造校内专业实训室数量(个)3个以上/3年2个以上/3年1个以上/3年核心指标30生均设备值(元/生)5500以上4500以上3750以上31工位数(个)240个以上160个以上120个以上校外实训基地32校企签订协议的实习基地数量(个)5个4个3个专业课程建设33课程标准修订数量(个)(与专业开设课程数相同)(与专业开设课程数相同)(与专业开设课程数相同)沐小王改革34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国家级、区级、校级)1个以上/2年1

16、个以上/3年1个以上/5年35精品课程建设(国家级、区级、校级)(个)3门以上/3年2门以上/3年1门以上/3年教材36参与教材出版(部)1部以上/1年1部以上/2年1部以上/3年建设37校本教材建设(部)1部以上/1年1部以上/2年1部以上/3年专质量监控38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有有有业办双证率及就业质量39近3年该专业毕业生“双证率”95%以上90%以上85%以上访了、士匕学40近3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85%以上80%以上核心日标质量41近3年该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70%以上65%以上60%以上技能比赛42学校近3年组织该专业学生参加自治区级及以上的

17、技能比赛获二等奖以上获二等奖以上获三等奖以上校企校企43行业、企业参与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有有核心指合作合作44具有较高资质的校外校企合作办学单位3个以上2个以上1个以上标与技能鉴定45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有有不做要求社会46学校具有本专业对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鉴定资质有有不做要求教育教育教学47教师年人均发表论文数1篇以上0.8篇以上0.5篇以上教学研研究48教研课题数(校级以上)1个以上/1年1个以上/2年1个以上/3年究社承办会服各级技能49承办各级技能比赛数量(个)(国家级、区级)承办1项/3年不做要求不做要求务比赛能社会50社会培训人数360人以上/1240人以上/1120人以上/1

18、培训年年年技术服务企业情况51教师技术服务企业(家)3家以上2家以上1家以上说明:1.二级指标中设8个核心指标,存在核心指标不达标时,则在评定等级的基础上做降一级处理。2 .对于同一个建设指标A、B、C等级条件一样的情况,达到指标要求的,则按照最高级别认定为A级,否则为D级。如:“专业调研报告”指标中A、B、C等级条件要求都是“有”,只要达到“有”则认定为A级,否则为D级。3 .建设指标“不做要求”的指标内容,按照合格级别认定为C级。4 .对于“二级指标”中存在有多个建设指标内容的,按照如下规则核定“二级指标”等级:(1)建设指标有2项指标的,一半以上指标达A级且其他指标都不低于B级,该二级指

19、标为A级(AA、AB);一半以上指标达B级以上且其他指标都不低于C级,该二级指标为B级(AC、BB、BO;一半以上指标达C级且其他指标都不低于D级、IAlD,该二级指标为C级(CC.IAlD)o否则该二级指标为D级。(2)建设指标有3项的,一半以上指标达A级且其他指标都不低于B级,该二级指标为A级(3A、2A1B);一半以上指标达B级以上且其他指标都不低于C级,该二级指标为B级(1A2B、3B、2B1C);一半以上指标达C级且D级不能超1项,该二级指标为C级(1B2C、3C、2C1D)否则该二级指标为D级。(3)建设指标有6项的,一半以上指标达A级且其他指标都不低于C级,该二级指标为A级;一半以上指标达B级以上且其他指标都不低于C级,该二级指标为B级;一半以上指标达C级且D级不能超2项,该二级指标为C级。否则该二级指标为D级。(4)建设指标有8项的,一半以上指标达A级且其他指标都不低于C级,该二级指标为A级;一半以上指标达B级以上且其他指标都不低于C级,该二级指标为B级(除A级外);一半以上指标达C级且D级不能超3项,该二级指标为C级(除A、B级外)。否则该二级指标为D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