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智慧医院建设指南(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智慧医院建设指南(下册).docx(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慧医院建设指南(下册) 第1部分:技术体系框架; 第2部分:设计; 第3部分:施工及验收; 第4部分:运维; 第5部分:评价。图8DHCP功能测试结构示意图i)设备和线路备份功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试工具1持续向测试工具2发送流量100O包s,查看是否有丢包;2)人为关闭核心层网络主设备电源,查看网络备份设备是否启用,记录累计丢包数来推算亳秒级的主备模式切换时间;3)人为断开主干线路,查看备份线路是否启用,记录累计丢包数来推算亳秒级的主备模式切换时间;4)应对所有核心网络设备和主干线路的备份方案进行全面的遍历测试。测试工具1被测网络费试工具2图9设备和线路备份功能测试结构示意图j)组播
2、功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被测链路中开启两组不同的组播业务;2)在测试计算机1和测试计算机2上同时点播第一组组播业务,分析被测网络与组播服务器间的数据流;3)在测试计算机1点播第一维且播业务,在测试计算机2上点播第二组组播业务;分析被测网络与组播服务器间的数据流;4)对于测试计算机所连接用户端口的选择,以不低于接入层用户端口数量5%的比例进行抽样;抽样总数不足10个时,应全部测试。图10组播功能测试结构示意图5.6.2.8以太网系统网络性能检测a)系统连通性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将测试工具连接到选定的接入层设备的端口,即测试点;2)用测试工具对网络的关键服务器、核心层和汇聚层的关健网络设
3、备(如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10此Ping测试,每次间隔1s,以测试网络连通性。测试路径要覆盖所有的子网和VLAN;3)移动测试工具到其他位置测试点,重复步骤2),直到遍历所有测试抽样设备;4)以不低于接入层设备总数的10%的比例进行抽样测试,抽样少于10台设备的,全部测试;每台抽样设备中至少选择一个端口,即测试点,测试点应能够覆盖不同的子网和VLAN0图1系统连通性测试结构示意图b)链路传输速率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将用于发送和接收的测试工具分别连接到被测网络链路的源和目的交换机端口或末端集线器端口上;2)对于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测试工具1在发送端口产生100%满线速流量;对于半双工交换式以
4、太网,测试工具1发送端口产生50%线速流量(建议将帧长度设置为1518八位位组);3)测试工具2在接收端口对收到的流量进行统计,计算器端口利用率。测试工具1被测网络浦试工具2图2链路传输速率测试结构示意图C)吞吐率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若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位于同一机房,也可用一台具备双端口测试能力的测试工具实现。测试应在空载网络下分段进行,包括接入层到汇聚层链路、汇聚层到核心层链路、核心层间骨干链路、以及经过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的用户到用户链路。1)将两台或者多台测试工具分别连接到被测网络链路的源和目的交换机端口上;2)先从源测试工具1向远端测试工具2(或者同时向远端测试工具2,3N)发送数据
5、包;3)用测试工具1按照一定的帧速率(默认设置起始速率为最大速率的50%),均匀地向被测网络发送一定数量的数据包;4)如果所有的数据包都被测试工具2正确接妊IJ(如果是端到多端的多并发流测试,则要求数据包都被远端的多个设备正确收到),则增加发送的帧速率;否则减少发送的帧速率;5)重复步骤3)4),采用2分法,直到测出被测网络/设备在未丢包的情况下,能够处理的最大帧速率,测试需要遍历7中帧长:64八位位组、128八位位组、256八位位组、512八位位组、1024八位位组、1280八位位组、1518八位位组;也可结合现场环境和业务需求,采用FrameSizeMix(帧大小混合)测试,混合帧权重占比
6、可配置为:64八位位组占20%,128八位位组占10%、256八位位组占10%,512八位位组占20%,1024八位位组占10%,1280八位位组占10%、1518八位位组占20%;6)从测试工具2(或者与测试工具2,3.N一起)向测试工具1反向发送数据包,重复步骤3)5);7)对核心层的骨干链路,应进行全部测试;对汇聚层到核心层的上联链路,应进行全部测试;对接入层到汇聚层的上联链路,以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样测试;抽样链路总数不足10条时,应全部测试:对于端到端的链路(即经过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的用户到用户的网络路径),以不低于终端用户数量5%比例进行抽样测试,抽样需要覆盖所有VLAN至
7、WLAr网段到网段间可能用到的连接。图3网络吞吐率测试结构示意图5. 6,2.9以太网系统应用性能检测系统应用性能指标应结合测试用户并发数进行判断,判断依据可参考设计要求,若委托方明确用户并发数则采用明确要求的并发数进行测试,若委托方并未明确用户并发数,则通过最大用户数的百分比设置并发用户,鉴于实际情况下并发用户数达到最大用户数5俄的概率非常低,可考虑选择10%超轻载情况、25%轻载情况、50%中载情况并发用户等多种情况进行单相判断和综合判断。a) DHCP服务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D将测试工具连接到被测网络的某一用户接入端口(网段);2)用测试工具仿真多个并发用户(根据前述原则确定并发用户
8、数)访问DHCP服务器,对访问过程中DHCP服务器响应时间进行测试;如果测试工具未收到DHCP服务器的响应,则认为一次测试失败;3)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如5min),重复2)步骤,共进行10次测试,记录10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存在DHCP服务器无响应的情况,则认为测试失败;4)移动测试工具到其他网段,重复步骤2)3),从而测试网络不同接入位置访问DHCP服务器的性能水平;5)对局域网内部的所有DHCP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工具的位置选择,以不低于接入层网段数量30%的比例进行抽样;抽样测试点数不足10个时,应全部测试。DHCP置务器*被测网络测试工具图IDHCP服务性能测试结
9、构示意图b) DNS服务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将测试工具连接到被测网络的某一用户端口(网段);2)用测试工具仿真多个并发用户(根据前述原则确定并发用户数)访问DNS服务器,对DNS服务器响应时间进行测试,如果测试工具未收到DNS服务器的响应,则认为一次测试失败;3)重复步骤2),对下一个DNS服务器进行测试,直到测完所有的为局域网提供服务的DNS服务器;4)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如5min),重复2)3)步骤,共进行10次测试,记录10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存在DNS服务器无响应的情况,则认为测试失败;5)移动测试工具到其他网段,重复步骤2)4),从而测试网络不同接入位置访问
10、DNS服务器的性能水平;6)应对局域网内部的所有DNS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工具的位置选择,以不低于接入层网段数量30%的比例进行抽样;抽样测试点数不足10个时,应全部测试。图2DNS服务性能测试结构示意图c) Web应用服务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将测试工具连接到被测网络的某一用户端口(网段);2)用测试工具仿真多个并发用户(根据前述原则确定并发用户数)访问被测Web服务器所提供的网页服务,对访问过程中各阶段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包括:TCP连接建立时间,HnP第一响应时间、HTTP接收速率;3)重复步骤2),对下一个Web服务器进行测试,直到测完所有的Web服务器;4)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
11、(如5min),重复2)3)步骤,共进行10次测试,记录10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5)移动测试工具到其他网段,重复步骤2)4),从而测试网络不同接入位置访问Web服务器的性能水平;6)对于局域网内部的所有Web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还可挑选35个国内、国际矢崎Web网站进行对比测试,以了解用户访问这些外部网站的感受;测试工具接入位置的选择,以不低于接入层网段数量30%的比例进行抽样;抽样测试点数不足10个时,应全部测试。文件服务器1文件服务器2文件服务器A被测网络测试工具图3Web应用服务性能测试结构示意图6. 6.2.10网络系统验收的条件a)系统验收文档的组成:1)工程技术合同;2)工程设计文
12、件(包括设计变更文件);3)与业主共同确认的网络系统验收方案(明确实际验收的时间、地点、人员、流程及表格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因素);4)网络系统拓扑图;应明确整个网络结构、主要设备的连接图及端子编号:5)网络设备的布置图:应明确网络设备在机柜中的位置、数量及型号;6)网络设备维护表:应明确设备的管理IP、设备名、设备序列号、安装地点、设备之间连接的端口、设备与用户客户端之间连接端口;7)网络设备的清单、操作维护手册、产品样本及主要技术参数;8)网络设备配置文档:应明确网络规划的信息,如VLAN的信息、IP地址段的信息、网关信息、路由表项及访问控制列表等信息;9)系统调试记录(包括故障产生及排除记录
13、)、系统检测报告和系统试运行记录。b)系统的验收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网络系统应先进行网络单体设备的验收、网络基本性能的验收和网络基本应用服务性能的验收,检测验收方法参照现行国家标准GB50339-2013;2)在上述项目验收通过以后,可进行额外的路由、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功能检测验收;3)路由性能验收可采用测试命令进行测试,或根据要求使用网络测试仪器测试网络路由设置的正确性;4)网络安全功能验收可根据设备的访问控制列表来做基本的网络安全功能检查,如果网络环境中有专业的安全设备,应按照工程设计文件来进行安全功能的检查;5)网管系统应能够检索到整个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和网络设备连接图;6)网络系
14、统应具备自诊断功能,当某台网络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后,网管系统应能够及时报警和定位故障点;7)应能够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配置和网络性能检测,提供网络节点的流量、广播率和错误率等参数;8)检查验收文档是否完整,技术文件是否满足合同要求;9)对在验收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意见;10)对工程进行评定和签收。c)系统的验收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验收应安装合同或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2)对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等进行全面的鉴定,并按合同的要求进行判定;3)应抽样验证设备的验收结果;4)应审查技术文档的完整性和标准化程度;5)应现场考察系统当前运行情况。5.6.3无源光网络(PoL
15、)5.6.3.1无源光网络系统工程施工的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应包括室内外线缆敷设、设备安装、软件安装、接口及系统调试、试运行等。5.6.3.2无源光网络系统工程的施工参照综合布线系统相关内容进行。5.6.3.3POL系统调试前应制定调试方案、测试计划,并应经过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会审批准。5.6.3.4测试软件应检查软件版本包中相关文件、版本、软件调试工具师傅符合测试要求。5.6.3.5调试前应根据工程文档收集调试设备的硬件配置、组网、数据规划等信息,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a)检查主控板、业务板类型及槽位分布,确定上行端口类型、业务端口类型以及物理位置,完成硬件配置准备工作;b)检查组网方式、
16、IP地址分配、VLAN划分,核实是否符合组网及数据规划。5.6.3,6设备的单点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a)调试主机软件版本、补丁版本、单板软件版本和单板状态是否符合调试方案要求;b)调试OLT系统名称是否修改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值;c)调试OLT设备增加的系统操作用户属性是否符合调试方案要求;d)调试添加后的单板运行状态是否正常;e)调试上行端口状态及业务端口状态是否正常上线;f)调试OLT手动与自动保存备份数据的功能是否正常。5.6.3.7OLT设备与其他设备对接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检测OLT设备与网管系统的对接功能,满足管理员通过网管系统对OLT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的要求;b)应检测OLT设
17、备与上层设备通信状态;c)应检测OLT设备到MDU的管理通道状态,满足维护人员通过OLT设备到MDU的登录要求;d)应检测OLT0NU的上线状态,并对未上线的ONU进行定位及处理;e)配置网关服务器时应检测网管中的PON功能,PON功能应满足监控PON设备指标的要求;f)应检测系统覆盖业务的畅通程度。主要包括IP数据、VOIP电话、AP、视频监控以及智能化等业务。5.6.3.8应对设备的可维护性、可靠性进行验证,维护管理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a)通过执行各种操作触发对应的警告和事件,验证设备上报警告和事件的功能是否正常;b)通过检查日志信息确定设备是否故隙:c)通过执行相应动作,验证主备切换的功
18、能及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5.6.3.9初验通过后,建设单位应安排试运行。试运行应从工程初验合格、网络割接后开始,试运行时间应有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确定,一般应不少于120h05.6.3.10POL工程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前进行自检和竣工验攵检测,且应由有资质的笫三方检测单位检测。5.6.3.11ODN测试应对端到端的全程光信道损耗进行测试,并满足下列规定:a)应根据不同系统采用相应的上行和下行波长测试ODN的衰减,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b)同时在网管或OLT设备上读取对应的OLTPON口和ONUPON口的接收/发送实时光功率值,上述实际测量值应和设计值基本保持一致;c)检测时应确保环境温度、
19、湿度都在产品支持的政策范围内;d)最大光信号损耗和最小光信号损耗应符合表6.3.11的规定。表6.3.11全程光信道损耗要求类型GPONGPONIOGGPONIOGGPONEPONEPONEPONClassB+ClassC+NlN2aPXlOPX20PX20+最大光链路损耗(dB)28322931212428最小光链路损耗(dB)13171416510105.6.3.12系统功能及性能检测应验证基本业务的支持度和连通性。5.6.3.13网管功能测试应包括拓扑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具体检查项目应遵循合同和设计要求。5.6.3.14POL工程中光纤信道应全部检测,衰减指标
20、值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计算要求全程光信道衰减ANnLA+XA+NXA+L+M1=1i1-懦Cr=I分C式中:A一全程光信道衰减值;EnL0LT至单个ONU之间光信道中各段光纤长度的综合(km);Af1设计中规定的光纤(不含接头)衰减系统(dBkm);X0LT至单个ONU之间光纤信道中光纤熔接(含光缆接续、尾纤熔接)接头数(个);A饰一设计中规定的光纤接续(熔接方式)平均衰耗指标(dB)N-OLT至单个ONU之间光信道中活动接头数量(个);Ac一设计中规定的活动连接器的根耗指标(0.5dB个);EmLOLT至单个ONU之间光信道中所有光分路器插入损耗的总和(dB);i=lBOLT至单个ONU之间光信
21、道中存在模场直径不匹配的光纤连接时所引入的附加损耗(dB),例如,G.652D光纤与模场直径不匹配的G.657B光纤连接时引入的附加损耗可取0.2dB连接点;及一线路维护余量(dB)o5.6.3.15OLT至配线箱之间的光纤信道应全部检测,测试方法宜采用插入损耗法,衰减指标值应符合设计要求。5.6.3.16线缆敷设和保护方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线缆敷设和保护方式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GB/T50312的规定;b)一个技术参数测试不合格,则测试项目应判定为不合格;c)线缆敷设和保护方式检测不应少于10处或抽检比例不应低于10%,智慧医院各科室区域应全部检测。5.6.3.17POL工程的质量评
22、判应符合下列规定:a)工程质量评判指标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b)OLT.ONU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c)通信管道的管孔试通、封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374的有关规定;d)暗管、桥架等建筑物内配线管网的位置及大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50312的有关规定;e)建筑物外通信光缆的敷设安装及成端接续测试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1171的有关规定;f)建筑物内缆线布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50312的有关规定;g)工程系统性能测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21671、GB/T50312及现行行业标准YD5207的有关规定;h)验收提出抽检要
23、求时,POL网络系统、布线系统应按不低于10%的比例抽查和测试,满足评判指标要求时,被检项检查结果为合格;被检项的合格率为100%时,工程分部分项质量应判定为合格;i)工程被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时,工程质量判定为合格。5.6.3.18验收资料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GB50339-2013的相关要求,且性能测试的各项测试结果应有详细记录,测试记录应作为文档资料的一部分。5.6.4无线传输网5. 6.4.1无线传输网系统工程施工的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应包括室内外线缆敷设、设备安装、软件安装、接口及系统调试、试运行等。6. 6.4.2AP设备安装a) AP安装于室内时,应满足下列规定:D安装位置必须保证无强
24、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2)主机安装场所应干燥、灰尘小、且通风良好;3)主机安装位置便于馈线、电源线、地线的敷设;4)安装主机的室内不得放置易燃品;5)室内温度、湿度不能超过主机对环境的要求;b) AP设备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结合现场环境;7)当AP安装在弱电井内时,则需做好防尘、防水、安全措施,AP安装高度底边距地面2.4m;8)当AP吊顶安装时,必须用固定架固定,不允许悬空放置或直接放置在吊顶内;9)AP安装在吊顶内时,离检修口距离不大于1瞑b)AP安装于室外时,应满足下列规定:DAP室外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结合现场环境确定;2) AP天线主瓣方向不应有明显障碍物;3)
25、AP设备表面应垂直于水平面,未接线的出线孔应采取防水封堵;4) AP设备与馈线之间接头处应采取防水措施;5)当AP设备布置于机箱中时,箱体要保持通风;6)在建筑物楼顶安装天线,箱体可固定在楼顶女儿墙内里面上。应选择无日光直晒或直晒时间较短的位置。进入机箱的线缆需做防水弯,且防水弯不得小于线缆的弯曲半径,或从箱体下部进线。5) 6,4.3天线安装a)室内天线的安装应满足下列规定:D室内天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去,同时不影响室内装修;2)室内天线安装时应保持天线的清洁干净;3)挂墙安装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并保持天线垂直,安装高度底边距地面2m;4)吸顶式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并保证天线水平
26、。安装在天花板下时,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安装在天花板内时,应离检修口不大于1m;5)天线与吊顶内的射频馈线接触良好,并用扎带固定;6)吸顶天线不允许与金属天花板直接接触,接触面间必须加绝缘垫片;7)天线的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连接馈线,连接天线的馈线接头必须用手拧紧,最后用扳手拧动的范围不能大于1圈;8)需要支架的天线,支架捆绑所用扎带不可少于4条,要做到布局合理美观。b)室外天线支架(抱杆)要满足以下要求:D搭设的抱杆必须要结实,采用能抗天气侵蚀和抗腐蚀性的材料;2)抱杆采用的直径在35mm至45mm之间,推荐40mm;3)抱杆高度应满足天线安装在至少超过屋顶1.5In的地方,如果屋顶是金属的
27、,天线的高度应至少超过屋顶3m;4)在房顶上安装天线时,不应将设备抱杆或支架直接固定在屋顶防水层上,宜采用浇筑水泥底座或采用水泥配重的方式安装抱杆或设备支架。5. 6.4.4AP及天馈线防雷接地a)避雷针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避雷针应牢固安装在支架上,无松动现象。避雷针必须通过截面积大于35m2的多股铜芯线直接接入地网;b)室内接地母线的路由、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母线的表面应完整,无明显损伤和参与焊剂渣,铜带母线光滑无毛刺,绝缘线的绝缘层不得有老化龟裂现象。6. 6.4.5线缆敷设a)一般要求(信号线、电源线):D线缆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2)线缆必须是完整线缆,外面完整,中间严
28、禁有接头:3)在线缆走到上的信号线、地线和电源线应分开敷设,间距应为15Onlnr200mm:4)线缆应顺直、整齐,避免线缆交叉纠缠,下线按顺序敷设。线缆余留长度应统一,同时考虑余留设备扩容的布线位置;5)线缆拐弯处应均匀、圆滑一致,其弯曲半径大于60mm;6)线缆穿过楼板孔或墙洞的地方,应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7)敷设线缆时,每条线缆两端应有明显标志,线缆标签应贴于线缆两端的明显处且不易脱落;8)信号线与电源线应分开敷设,不要互相缠绕,平行敷设时,间距不应小于200mob)射频同轴电缆敷设和电缆头的安装:1)射频同轴电缆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敷设,要求走线牢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等情况;2
29、)对于中高楼层(大于15层),主干线建议敷设7/8”馈线,楼层内水平敷设采用1/2”馈线;对于低楼层,主干线、楼层内水平敷设可采用1/2馈线;3)为了降低信号衰减,转接电缆必须尽可能短,建议转接电缆在与网卡连接时必须注意紧固,防止受力、松动脱落;4)跳线或馈线需要弯曲敷设时,要求弯曲角应保持圆滑均匀,其弯曲曲率半径不超过下表的规定:表6.4.5-1馈线弯曲半径要求线径二次弯曲半径一次性弯曲半径1/2210mm70mm7/8360mm120mm5)射频同轴电缆应在电气管井内敷设,不得使用风管或水管管井;6)射频同轴电缆应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敷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7)射频同
30、轴电缆应尽量在线井和吊顶内布放,并用扎带进行牢固固定;8)与设备相连的射频同轴电缆应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9)射频同轴电缆敷设时不能强行拉直,以免扭曲内导体;10)射频同轴电缆绑扎固定的间隔要求如下表所示:表6.4.5-2同轴电缆绑扎间隔12h线径馈线1/2”线径馈线馈线水平布放时LOm1.5m馈线垂直布放时0.8mLOm11)射频同轴电缆的连接头必须牢固安装,接触良好,并做防水密封处理;12)射频同轴电缆在天花板吊顶或井道里通过时,如果已经做接头需把接头封好,以免有污物进入接头;13)电缆盘要顺势放,不能强行拉直,以免扭曲内导体;14)电缆头的规格型号必须与射频同轴电缆相吻合;15)电
31、缆冗余长度应适度,各层的开剥尺寸应与电缆头相适合;16)电缆头的组装必须保证电缆头口面平整,无损伤、变形,各配件完整无损。电缆头与电缆的组合良好,内导体的焊接或插接应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17)电缆施工时应注意端头的保护,不能进水、受潮;暴露在室外的端头必须用防水胶带进行防水处理;已受潮、进水的端头应锯掉;18)连接头在使用之前,严禁拆封;安装后必须做好绝缘防水密封;19)现场制作电缆接头或其它与电缆相接的器件时,应有完工后的驻波比测试记录,组装好电缆头的电缆反射衰减(在工作频段内)应满足设备和设计要求;20)电缆线的两头一定要使用标签,注明馈线的连接器件。在多根电缆线并行的分支处馈线要贴标
32、签。c)电源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D机房直流电源线的安装路由、路数及布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电源线的规格、熔丝的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2)电源线的敷设路由及截面应符合设计规定,布放时要求走线合理,绑扎牢固;3)敷设电源线应平直、整齐、不得有急剧弯曲和凹凸不平现象;电源线转弯时,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4)电源线要求穿镀锌管或PVC管,镀锌W和PVC管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管口应光滑,管内清洁、干燥,接头紧密,不得使用螺丝接头穿入管内的电源线不得有接头;5)电源线与设备连接应可靠牢固,电气性能良好;6)电源线必须采用阻燃型铜芯聚氯乙稀绝缘聚氯乙稀护套软线,电源线采用整段材料,中间不
33、能有接头。d)接地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房接地线的布放路由及布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接地线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2)机房接地母线宜用紫铜带或铜编织带,每隔Im左右和电缆走道固定一处;3)接地母线和设备机壳之间的保护地线宜采用IOnmrl以上的多股铜芯线(或紫铜带)连接;4)对于干线放大器、有源分布系统的主机单元设备必须接地,并应用IOnInf的接地与建筑物的主地线连接;5)接地线应连接至大楼综合接地排,线槽已经与综合接地排相连的,可连接至线槽;6)接地线必须采用阻燃型铜芯聚氯乙稀绝缘聚氯乙稀护套软线,接地线采用整段材料,中间不能有接头。5.6.4.6无线传输网检测无线传输网络的检测应
34、以现行国家规范和设计文件中的要求为依据,下述为各项检测的具体方法。a)无线传输网的测试需要在满足以下条件的前提下进行:1)开始监测前,应根据设计、验收文件制定工程测试计划和测试文档;2)被测方应至少提供相关设备的入网许可证明、产品合格证等资质文件;3)检测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应通过相应的计量和校准;4)建筑物内无线AP线缆敷设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5)所抽样的AP和STA应尽可能最佳分布在整个网络中;6)抽烟测试AP的比例应不低于1O被抽测AP的数量应不小于IO个,如果总的AP数量小于10个,则应全部测试。b)测试步骤和判定准则在满足以下条件的前提下进行:1)配置关联测试信息及测试次数;2)每个A
35、P测试次数不少于50次,自动进行关联AP的测试;3)关联成功率应符合系统设计、验收要求。被测区域内AP关联成功率宜达到95%以上。c)边缘场强测试步骤和判定准则在满足以下条件的前提下进行:1)采用专业的WLAN维护类测试仪表;2)在目标覆盖区域内进行打点测试;3)以热图形式得出测试区域的场强覆盖情况;4)测试路径的设计应合理,在有墙壁的房间,测试路径宜包含墙壁内外两侧;5)室内的测试路径应覆盖每个过道和工位;6)边缘场强应符合系统设计、验收的要求。在高校宿舍等用户密集区域,接收信号强度宜不低于-7OdBIn;在会议室、茶餐厅等开阔区域边缘接收信号强度宜不低于-75dBm。5.6.4.7无线传输
36、网验收参考本规范以太网验收要求,及现行国家规范GB50339中的要求进行。5.6.5综合布线网络5.6.5.1施工文档检查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应在深化设计结束后做如下文档的检查:a)施工图纸、有关技术文件及必要的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齐全;b)施工图纸包括系统设计说明、系统图、弱电间布置样图、机柜内设备布置详图、建筑平面信息点布置、管线敷设图及主要设备材料明细表等;c)施工图纸已经会审并进行技术交底;d)信息点及弱电间设备编号完成,并形成相应的文档和图纸。5. 6.5.2施工环境检查施工前需对施工环境进行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a)施工现场应具备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条件和安全要求,达到设计和设备对其环境的
37、要求;b)管道、桥架应按照设计要求敷设到位。6. 6,5.3设备和器材检查工程所用线缆和器材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与质量应在施工前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相应的质量文件或证书。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质量文件,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进口设备和材料应具有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符合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a)缆线的检验要求如下:1)工程使用的电缆和光缆形式、规格及缆线的防火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2)缆线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外包装应注明型号和规格;3)缆线外包装和外护套需完整无损,当外包装损坏严重时,应测试合格后再在工程中使用;4)电缆应附
38、有本批量的电气性能检验报告,施工前应进行链路或信道的电气性能及线缆长度的抽检,并做测试记录。b)连接器件、配线设备的检验要求如下:1)配线模块、信息插座模块及其他连接器件的部件应完整,电气和机械性能等指标符合质量标准。塑料材质应具有阻燃性能,并应满足设计文件规定;2)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各项参数应符合工程技术指标;3)光、电缆配线设备的形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类标志名称应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c)测试仪表和工具的检验要求如下:1)应事先对工程中需要使用的仪表和工具进行测试或检查,缆线测试仪表应附有相应监测机构的证明文件;2)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仪表应能测试相应类别工程的各种电气性能及传输性
39、能,其精确度符合相应要求。测试仪表的精度应按相应的鉴定规程和校准方法进行定期检查和校准,经过相应计量部门校验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在有效期内使用;3)施工工具(如电缆或光缆的接续工具)剥线器、光缆切断器、光纤熔接机、光纤磨光机和卡接工具等必须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5. 6.5.4综合布线系统机柜、配线架的安装a)机柜、配线架的安装应符合GB50312的要求;b)配线架间宜安装理线架,配线架和理线器间隔安装,要求配线架安装整齐、牢固;c)信息点的编号和对应的配线架端口编号应一致,配线架上的编号应按科室或功能区域进行区分,编号标签要求打印,字迹清楚;d)线缆在机柜的底部宜留50cm余量,以
40、便维护;C)机柜内的各类跳线应采用线缆管理器管理,并绑扎整齐,宜采用可脱卸式绑扎,各类跳线应有标签标识其编号;f)信号线缆浪涌保护器:当线缆从建筑物外进入建筑物时,应采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缆浪涌保护器的安装应符合GB50343的规定。5.6,5.5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条件a)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检查记录完整,有效:b)工程随工验收及变更记录完整、有效;c)综合布线系统安装自检完成后,进行了规定时间的试运行,并宜经第三方监测合格;d)运行管理人员己完成培训,并具备独立上岗能力;e)竣工验收文件资料完整;f)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5.6,5.6综合布线系统验收文档组成及其要求a)综合布
41、线系统竣工图(平面图、系统图、机柜内设备布置详图、设备间及弱电间平面布置图和电话跳线资料);b)综合布线系统阶段施工过程记录及验收记录;c)综合布线系统隐蔽工程记录;d)系统自检测试报告(包括测试方法、程序、项目、仪器和测试数据);e)第三方检测报告(推荐进行);f)配线架端口与信息点对应表;g)综合布线设备、材料清单(包括型号、规格及数量);h)综合布线设备、材料产品说明书及技术资料;i)综合布线系统品质保证书;j)备品备件清单;k)仪器仪表、工具清单。5. 6.5.7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a)竣工验收结论分合格和不合格。第6.6.10条、6.6.11条和6.6.12条规定的各款全部符合要求,为
42、系统竣工验收合格,否则为不合格;b)竣工验收发现不合格的项目,建设和监理单位应责成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直到重新验收合格;整改后仍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c)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如采用专用综合布线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应按专项进行验收。6支撑平台层5.1 一般规定5.1.1 智慧医院支撑平台层分部工程应分为:云平台分部工程、大数据平台分部工程、物联网平台工程、人工智能分部工程。5.1.2 智慧医院支撑平台层各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应包括:设备安装、软件安装、接口及系统调试、试运行等。5.1.3 智慧医院平台层不同分部工程的相同或类似分项可参照同一的标准执行,智慧医院平台层设备应安装于机房
43、内,相关施工内容应漏足GB50462的规定。5.1.4 各分项工程处满足本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606.GB50339的相关规定,以及相关行业规范。5.1.5 安装要求a)电缆走道位置、高度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走道应平直,无明显欺负、扭曲和歪斜;2)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水平误差不应大于2mmm;3)电缆走道的侧旁支撑、终端加固角钢的安装应牢固、端正、平直;4)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沿墙垂直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垂直;5)吊挂安装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垂直、整齐、牢固;6)地面支柱安装应垂直稳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1.5%o,同一方向立柱应在
44、同一条直线上,当立柱妨碍设备安装时,可移动位置。b)电缆槽道位置、高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槽道安装应平直、牢固,列槽道应成直线,两槽并接处水平偏差不应大于2mm;C)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D设备安装位置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2)设备机架列间距应满足工艺设备维护空间、用户安全隔离需求,应根据机架装机功率密度,合理选择列间距;3)设备机架安装的抗震加固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YD5059的有关规定,各直列上、下两端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4)同列机架的设备面板应处于同一平面上,相邻机架的缝隙不应大于3mm,并应保持机柜门开合顺畅;5)紧固件应拧紧,同类螺栓露出长度宜保持一致;6
45、)地线与铁架连接应加弹簧垫片保证接触良好。d)机房线缆布放宜采用开放式走线架上走线方式,宜设置两层走线架;e)走线架应整体规划,整体走线架设施不应影响机房空调气流组织。走线架及走线槽道安装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YD/T5026和YD5059的有关规定;f)走线架、线槽和穿线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339的有关规定。在活动地板下敷设时,电缆桥架或线槽底部不宜紧贴地面;g)走线应避免交叉,布线应整齐;交、直流电源的电力电缆应分开布放;电力电缆与信号线缆应分开布放,间距不应小于150mio当必须交叉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分开走线,并应保持地槽或走线架清洁、
46、整齐、干燥;h)机房内布线绝缘不应小于20Mi)电源线布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类电源电缆的规格、型号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2)采用的电力电缆,应是整条电缆料,不得中间接头;且电缆外皮应完整,芯线及金属护层对地的绝缘电阻应满足出厂要求;3)电力电缆拐弯应圆滑均匀,铠装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或等于其直径的12倍,塑包电缆及其他软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6倍;4)当采用铜、铝汇流条馈电时,汇流条的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光洁平整,无锈蚀、裂纹和气泡;5)设备电源引入线应利用自带的电源线;当设备电源线引入孔在机顶时,可沿机架顶上顺直成把布放;6)馈电母线为铜、铝汇流条时,设备电源引入线应从汇流条的背面引下,连接螺栓应从面板方向穿向背面,连接紧固正负引线和地线应顺直并拢;电缆两端应采用焊接或压接与铜鼻可靠连接,并应在两端设置明确标志。j)信号线及控制线布放应符合下列规定:D线缆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2)布放线缆应有序、顺直、整齐、并应避免交叉纠缠;3)线缆弯曲应均匀、圆滑一致,弯曲半径应大于60mm;4)线缆两端应有明确标志。k)接地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地引接线截面积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宜使用热镀锌扁钢、多股铜芯电缆或铜条;2)机房内采用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