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工程施工.doc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深基坑工程施工一、地下水控制(一)一般规定1、地下水控制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要求及支护结构形式选用截水、降水、集水明排或其组合方法。2、当降水会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造成危害或对环境造成长期不利影响时,应采用截水方法控制地下水。采用悬挂式帷幕时,应同时采用坑内降水,并宜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坑外回灌措施。3、地下水控制设计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第3.1.8条对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沉降控制值的要求。4、当坑底以下有水头高于坑底的承压水含水层时,各类支护结构均应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第C.0.1条的规定进行承压水作
2、用下的坑底突涌稳定性验算。当不满足突涌稳定性要求时,应对该承压水含水层采取截水、减压措施。(二)截水1、基坑截水方法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等,选用水泥土搅拌桩帷幕、高压旋喷或摆喷注浆帷幕、搅拌-喷射注浆帷幕、地下连续墙或咬合式排桩。支护结构采用排桩时,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与排桩相互咬合的组合帷幕。对碎石土、杂填土、泥炭质土或地下水流速较大时,宜通过试验确定高压喷射注浆帷幕的适用性。2、当坑底以下含水层厚度大而需采用悬挂式帷幕时,帷幕进入透水层的深度应满足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第C.0.2条、第C.0.3条对地下水沿帷幕底端绕流的渗透稳定性要求,并应对帷幕外地下水位下
3、降引起的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沉降进行分析。当不满足渗透稳定性要求时,应采取增加帷幕深度、设置减压井等防止渗透破坏的措施。3、截水帷幕宜采用沿基坑周边闭合的平面布置形式。当采用沿基坑周边非闭合的平面布置形式时,应对地下水沿帷幕两端绕流引起的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的沉降进行分析。4、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帷幕时,搅拌桩桩径宜取450mm800mm,搅拌桩的搭接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排搅拌桩帷幕的搭接宽度,当搅拌深度不大于IOm时,不应小于150mm;当搅拌深度为IOm15m时,不应小于200mm;当搅拌深度大于15m时,不应小于250mm;(2)对地下水位较高、渗透性
4、较强的地层,宜采用双排搅拌桩截水帷幕;搅拌桩的搭接宽度,当搅拌深度不大于IOm时,不应小于100mm;当搅拌深度为IOm15m时,不应小于150mm;当搅拌深度大于15m时,不应小于20Ommo5、搅拌桩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宜取0.60.8。搅拌桩的水泥掺量宜取土的天然重度的15%20%。6、水泥土搅拌桩帷幕的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有关规定。7、搅拌桩的施工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1)桩位的允许偏差应为50mm;(2)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0%。8、采用高压旋喷、摆喷注浆帷幕时,旋喷注浆固结体的有效直径、摆喷注浆固结体的有效半径宜通过试验确定;缺少试验时,可根据土的
5、类别及其密实程度、高压喷射注浆工艺,按工程经验采用。摆喷帷幕的喷射方向与摆喷点连线的夹角宜取1025,摆动角度宜取2030。帷幕的水泥土固结体搭接宽度,当注浆孔深度不大于IOm时,不应小于150mm;当注浆孔深度为IOm20m时,不应小于250mm;当注浆孔深度为20m30m时,不应小于350mm。对地下水位较高、渗透性较强的地层,可采用双排高压喷射注浆帷幕。9、高压喷射注浆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宜取0.91.1,水泥掺量宜取土的天然重度的25%40%。当土层中地下水流速高时,宜掺入外加剂改善水泥浆液的稳定性与固结性。10、高压喷射注浆应按水泥土固结体的设计有效半径与土的性状选择喷射压力、注浆流量、
6、提升速度、旋转速度等工艺参数,对较硬的粘性土、密实的砂土和碎石土宜取较小提升速度、较大喷射压力。当缺少类似土层条件下的施工经验时,应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参数。11、高压喷射注浆截水帷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与排桩咬合的高压喷射注浆截水帷幕时,应先进行排桩施工,后进行高压喷射注浆施工;(2)高压喷射注浆的施工作业顺序应采用隔孔分序方式,相邻孔喷射注浆的间隔时间不宜小于24h;(3)喷射注浆时,应由下而上均匀喷射,停止喷射的位置宜高于帷幕设计顶面标高1m;(4)可采用复喷工艺增大固结体半径、提高固结体强度;(5)喷射注浆时,当孔口的返浆量大于注浆量的20%时,可采用提高喷射压力、
7、增加提升速度等措施;(6)当因喷射注浆的浆液渗漏而出现孔口不返浆的情况时,应在漏浆部位停止提升注浆管进行喷射注浆,并宜同时采用从孔口填入中粗砂、注浆液掺入速凝剂等措施,直至出现孔口返浆;(7)喷射注浆后,当浆液析水、液面下降时,应进行补浆;(8)当喷射注浆因故中途停喷后,继续注浆时应与停喷前的注浆体搭接,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0mm;(9)当注浆孔邻近既有建筑物时,宜采用速凝浆液进行喷射注浆;(10)高压旋喷、摆喷注浆帷幕的施工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有关规定。12、高压喷射注浆的施工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1)孔位偏差应为50mm;(2)注浆孔垂直度偏差应为1.0%
8、。13、截水帷幕的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排桩咬合的水泥土搅拌桩、高压喷射注浆帷幕,与土钉墙面层贴合的水泥土搅拌桩帷幕,应在基坑开挖前或开挖时,检测水泥土固结体的表面轮廓、搭接接缝;检测点应按随机方法选取或选取施工中出现异常、开挖中出现漏水的部位;对支护结构外侧独立的截水帷幕,其质量可通过开挖后的截水效果判断;(2)对施工质量有怀疑时,可在搅拌桩、高压喷射注浆液固结后,采用钻芯法检测帷幕固结体的范围、单轴抗压强度、连续性及深度;检测点应针对怀疑部位选取帷幕的偏心、中心或搭接处,检测点的数量不应少于3处。(三)降水1、基坑内的设计降水水位应低于基坑底面0.5m。当主体结构的电梯井、集水井
9、等部位使基坑局部加深时,应按其深度考虑设计降水水位或对其另行采取局部地下水控制措施。基坑采用截水结合坑外减压降水的地下水控制方法时,尚应规定降水井水位的最大降深值。2、各降水井井位应沿基坑周边以一定间距形成闭合状。当地下水流速较小时,降水井宜等间距布置;当地下水流速较大时,在地下水补给方向宜适当减小降水井间距。对宽度较小的狭长形基坑,降水井也可在基坑一侧布置。3、管井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井的滤管可采用无砂混凝土滤管、钢筋笼、钢管或铸铁管。(2)滤管内径应按满足单井设计出水量要求而配置的水泵规格确定,滤管内径宜大于水泵外径50mm,且滤管外径不宜小于200mmo管井成孔直径应满足填充滤
10、料的要求。(3)井管外滤料宜选用磨圆度好的硬质岩石的圆砾,不宜采用棱角形石渣料、风化料或其它粘质岩石成分的砾石。滤料规格宜满足下列要求:(4)采用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抽水时,水泵的出水量应根据单井出水内力确定,水泵的出水量应大于单井出水能力的1.2倍。(5)井管的底部应设置沉砂段,井管沉砂段长度不宜小于3m。4、真空井点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井管宜采用金属管,管壁上渗水孔宜按梅花状布置,渗水孔直径宜取12mm18mm,渗水孔的孔隙率应大于15%,渗水段长度应大于1.0m;管壁外应根据土层的粒径设置滤网;(2)真空井管的直径应根据设计出水量确定,可采用直径38mmIIomm的金属管;成孔直径
11、应满足填充滤料的要求,且不宜大于300mm;(3)孔壁与井管之间的滤料宜采用中粗砂,滤料上方应使用粘土封堵,封堵至地面的厚度应大于1m。5、喷射井点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喷射井点过滤器的构造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第7.3.14条第1款的规定;喷射器混合室直径可取14mm,喷嘴直径可取6.5mm;(2)喷射井点的井孔直径宜取400mm60Omm,井孔应比滤管底部深Im以上;(3)孔壁与井管之间填充滤料的要求应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第7.3.14条第3款的规定;(4)工作水泵可采用多级泵,水泵压力宜大于2MPa。6、管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井的成孔施工工
12、艺应适合地层特点,对不易塌孔、缩孔的地层宜采用清水钻进;钻孔深度宜大于降水井设计深度0.3m0.5m;(2)采用泥浆护壁时,应在钻进到孔底后清除孔底沉渣并立即置入井管、注入清水,当泥浆比重不大于1.05时,方可投入滤料;遇塌孔时不得置入井管,滤料填充体积不应小于计算量的95%;(3)填充滤料后,应及时洗井,洗井应充分直至过滤器及滤料滤水畅通,并应抽水检验降水井的滤水效果。7、真空井点和喷射井点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真空井点和喷射井点的成孔工艺可选用清水或泥浆钻进、高压水套管冲击工艺(钻孔法、冲孔法或射水法),对不易塌孔、缩孔的地层也可选用长螺旋钻机成孔;成孔深度宜大于降水井设计深度0.5
13、m1.0m;(2)钻进到设计深度后,应注水冲洗钻孔、稀释孔内泥浆;滤料填充应密实均匀,滤料宜采用粒径为0.4mm0.6mm的纯净中粗砂;(3)成井后应及时洗孔,并应抽水检验井的滤水效果;抽水系统不应漏水、漏气;(4)降水时真空度应保持在55kPa以上,且抽水不应间断。8、抽水系统在使用期的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降水期间应对井水位和抽水量进行监测,当基坑侧壁出现渗水时,应采取有效疏排措施;(2)采用管井时,应对井口采取防护措施,井口宜高于地面20Omm以上,应防止物体坠入井内;9、当基坑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时,宜采用回灌方法减少地层变形量。回灌方法宜采用管井回灌,回灌
14、应符合下列规定:(I)回灌井应布置在降水井外侧,回灌井与降水井的距离不宜小于6m;回灌井的间距应根据回灌水量的要求和降水井的间距确定;(2)回灌井深度宜进入稳定水面以下1m,回灌井过滤器应位于渗透性强的土层中,其长度不应小于降水井过滤器的长度;(3)回灌水量应根据水位观测孔中水位变化进行控制和调节,回灌后的地下水位不应超过降水前的水位。采用回灌水箱时,其距地面的水头高度应根据回灌水量的要求确定;(4)回灌用水应采用清水,宜用降水井抽水进行回灌。回灌水质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10、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可在基坑内设置一定数量的疏干井。11、基坑排水系统的输水能力应满足降水井抽水的总涌水量要求。(四)集
15、水明排1、对基底表面汇水、基坑周边地表汇水及降水井抽出的地下水,可采用明沟排水;对坑底以下的渗出的地下水,可采用盲沟排水;当地下室底板与支护结构间不能设置明沟时,基坑坡脚处也可采用盲沟排水;对降水井抽出的地下水,也可采用管道排水。2、明沟和盲沟坡度不宜小于0.3%。采用明沟排水时,沟底应采取防渗措施。采用盲沟排出坑底渗出的地下水时,其构造、填充料及其密实度应满足主体结构的要求。3、沿排水沟宜每隔30m50m设置一口集水井;集水井的净截面尺寸应根据排水流量确定。集水井应采取防渗措施。采用盲沟时,集水井宜采用钢筋笼外填碎石滤料的构造形式。4、基坑坡面渗水宜采用渗水部位插入导水管排出。导水管的间距、
16、直径及长度应根据渗水量及渗水土层的特性确定。5、采用管道排水时,排水管道的直径应根据排水量确定。排水管的坡度不宜小于0.5%。排水管道材料可选用钢管、PVC管。排水管道上宜设置清淤孔,清淤孔的间距不宜大于IOmo6、基坑排水与市政管网连接前应设置沉淀池。明沟、集水井、沉淀池使用时应排水畅通并应随时清理淤积物。二、深基坑土方开挖(一)方案编制依据1、编制说明根据天津市建设工程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方案论证文件编制标准要求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本方案内容包括:方案编制依据与工程概况、土方开挖方案、降水方案、监测专项方案、应急专项方案、季节施工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等。
17、按照基坑降水及土方工程施工方案报件标准要求,方案含盖范围为:自工程桩、围护结构、止水帷幕完成后开始,至土方挖完、垫层浇筑完成期间的施工内容。包括降水井施工及降水运行、土方开挖施工等内容。2、编制依据1、本工程基础结构施工图纸2、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图纸3、地质勘察报告4、有关国家及地方的规范、规程(1)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29-202-201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18、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U)(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U)(1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14)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2012)(1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8)(1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17)天津市建设工程
19、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程DB29-113-2011(二)土方开挖方案1、施工顺序流程挖土总体方案按照“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进行作业。测量放线一基坑降水一第一步土方开挖(待地下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Im处后进行)一支撑体系施工一第二步土方开挖(地下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Im处且第一道支撑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一垫层及桩头处理一垫层一底板一地下二层结构一回填地下二层土方一拆支撑一地下一层结构一回填2、施工准备(1)现场硬化道路围护结构施工前为满足大型机械设备的地基承载力要求,同时满足雨季施工要求,将整体施工场区进行硬化,硬化标准为:底层双向中12200钢筋、C25混凝土,20C
20、m厚,满足土方施工机械设备对地面强度的要求。场地内设置3%o排水坡,控制好标高,做到场内排水畅通,无积水现象。并根据场地所处地段,在场内设置沉淀池,沉淀池与洗车槽相连,场内施工及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排入邻近市政污水管道。(2)测量定位1)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交桩资料,组织测量班组对控制网进行复测,对施工区段内有关水准点和控制桩点等基本数据进行复测,并及时将复测结果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结果获批准后在施工中采用。地面控制网复测无误后,利用地上施工控制网对施工区段进行平面定位控制和高程控制,将地面施工控制点引入基坑内,整个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地上施工控制网及内测量基准网进行检验复核。2)施工控制测量
21、成果的检查和检测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放样和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要保护和保存好本现场内全部水准点和控制点,防止移动和损坏。3)土方施工测量工作地面施工高程测量以二级水准点为基准点,采用常规方法控制标高。土方开挖施工主要包括控制导线测量、水准控制测量等,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纠正土方开挖偏差。(3)技术准备工作项目部技术人员在土方开挖施工前,对该分项工程施工要点、注意事项、检验批划分和质量预控目标向施工人员进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不少于3份,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施工队负责人各一份,存档一份。在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的同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接收
22、对象全员签字。安全技术交底要全面、有针对性,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内容要全面准确。安全交底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班组长要对安全交底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督促操作工人严格按照交底要求施工,制止违章作业现象发生。3、基坑开挖施工1、运行车辆,开挖设备安全有效,每天施工前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杜绝带病作业,消除安全隐患。(1) 期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现场工作人员定期作好安全教育工作,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安全生产。3、挖土过程中不得超挖,基坑内部临时坡体不小于1:1.5放坡,大型挖掘机严禁在底部掏空未加加固的支撑体系上行走与操作。4、基坑内明排水沟及集水坑不得
23、设置于基坑周边,距离支护体系的距离不得小于3m。开挖过程中发现围护体接缝处渗水及时采取封堵措施。5、预留土体验槽后迅速组织清底工作,本工程垫层面积大,为防止槽底暴露时间过长,垫层随打随抹,保证标高及平整度要求。6、基坑开挖和结构施工期间应控制基坑周围5m范围内的施工堆载不得大于设计要求,且距离坑边1.5m内严禁堆载。7、施工中做好现场排水,基坑上部外侧设置排水明沟,四角设置沉淀池,用潜水泵将疏干井内的水抽排至坑外排水沟,流入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8、开挖过程中,密切注意基坑周围观测井水位的变化,确定可能渗漏的范围。加强夜间的巡视工作,已开挖的部分严格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及时
24、处理。9、随时注意支撑的观测数据,发现速率异常变化及时上报。做好现场施工安全教育,做好防机械倾覆,防坠落的施工措施。10、基坑开挖期间为解决操作人员上下基坑准备设置四座上人定型钢梯,分别位于基坑的四个角部。11、基坑临边保护:临边防护做到有临边就要有防护,对施工基坑开挖中出现的临边一律做安全防护。做法为:沿基坑周边埋设间距为1.5m,深度不小于30Omm的648钢管,搭设1.5m高的两道护栏、加立网的临边安全防护栏,临边防护钢管及立柱加刷红白相间的油漆。4、环保措施(1)道路防遗洒措施1、挖掘机装车不得过满(运输车上土方堆放最高点不得高于槽帮500mm,边缘低于槽帮100mm),各出入口设专人
25、覆盖苫布、清扫车辆。现场门口必须设置醒目的提示牌,以提示司机及有关人员在执行运输任务时注意防止遗洒。2、车辆行进途中拐弯要慢行,防止甩土。车辆出场前由专人检查上盖,上盖关闭不严的车辆严禁出场。3、设置冲车泵、洗车池,清洗车轮,现场及周边道路覆盖密目网,专人及时清扫(2)防扬尘措施配备一定数量的洒水车,对施工场区经常洒水,对施工马道采用适当硬化或覆盖草袋等措施,消除扬尘源。(三)降水方案1、施工要求(1)成井技术要求(1)井口高度:井口应高于地表以上0.200.50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2)围填滤料:滤料围填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3)粘土封孔:降水井在滤料围填面以上采用粘土填至地表
26、并夯实,并做好井口管外的封闭工作。(4)成孔偏差:井孔的平面位置偏差WLOm,井深偏差W0.5m,井孔应圆正。(5)井管偏差:井深应圆正,上口保持水平,井管的顶角及方位角不能突变,井管安装倾斜度不能超过1度;井管截面尺寸偏差W2mm,井管长度偏差0.2m(6)出水含沙量:抽水稳定后,出水含沙量不超过2万分之一(体积比)。(7)井内水位:抽水稳定后,井内的水位应处于安全水位以下。(2)成井施工要求(1)测放井位根据井位平面布置示意图测放井位,井位应避开工程桩和立柱桩,受施工条件的影响现场可做适当调整。(2)安装钻机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垂线。(3)钻进成
27、孔降水井开孔孔径为6800/60Omm,一径到底,混合井钻孔施工达到设计深度时,宜多钻0.30.5m做好钻探施工描述记录,在钻进过程中,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时提供的资料不一致时需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并对井的结构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滤水管的安放位置能够有效的进水。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钻进过程中要确保钻机的水平,以保证钻孔的垂直度,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4)清孔换浆下井管前的清孔换浆工作是保证成井质量的关键工序,为了保证成孔中在含水层部位不形成过厚的泥皮,当钻孔钻至含水层顶板位置时即开始加清水调浆。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
28、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第一次清孔换浆是成井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成井质量,因此施工时清孔换浆工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绝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5)下井管井管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井管连接要牢固、垂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下井管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止,如因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孔内沉淀过厚,应将井管重新拔出,扫孔、清孔后重新下入,严禁将井管强行插入孔底。(6)回填滤料填滤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0.50m,井管上口应加闷
29、头密封后,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内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低,然后开小泵量按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滤料,并随填随测滤料的高度,直至滤料下至预定位置。填滤料时,根据孔口返水情况调整泵量。填滤料过程中要跟踪滤料上返高度,当滤料密实到设计高度后,向井管与孔壁间投优质粘土止水,优质粘土上部用粘性土填孔密实,防止泥浆及地表污水流入井内。(7)井口封闭在采用粘土封孔时,为防止围填时产生“架桥”现象,围填前需将粘土捣碎(粒径小于3cm为宜)后填入。围填时应控制下入速度及数量,沿着井管周围按“少放慢下”的原则围填。然后在井口管外做好封闭工作。(8
30、)洗井洗井的目的:清除井壁上的泥皮,并把深入到含水层中的泥浆抽吸出来,恢复含水层的孔隙;抽吸出含水层中一部分细颗粒,扩大含水层的孔隙,形成一个人工过滤层。洗井应在下完井管、填好滤料后立即进行,一气呵成,以免时间过长,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绝不允许搁置时间过长或完成钻探后集中洗井。降压井洗井可结合活塞进行。洗井用泵进行,先用泵洗井,待出水较少后,用清水对井底进行冲洗,同时用泵洗井,确保井底不存砂。(9)安泵试抽成井施工结束后,应及时下入潜水泵,铺设排水管道、电缆等,抽水与排水系统安装完毕,即可开始试抽水。电缆与管道系统在设置时应注意避免在抽水过程中损坏,因此,现场要在这些设备
31、上进行标识。(IO)排水洗井及降水运行时应用管道将水排至场地四周的明沟(渠)内,通过三级沉淀后,再将排水沟(渠)中的水排入场外的市政管道中,场地四周的排水管道应定时清理,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3)降水井验收要求针对本降水施工过程中的特殊过程,质量验收要求见下表:号检查项目技术要求检查数量成孔直径(mm)减压井成孔直径60Omnb钢管直径273mm全数降水井及坑外观测井成孔直径80OnInb钢管直径50Omm全数tN成孔偏差(In)井孔的平面位置偏差Wl.0m,井深偏差0.5m全数4井管要求井管截面尺寸偏差W2mm,井管长度偏差WO.2m全数L滤料直径2-4mm全数孔口段粘土封填不得使用粉性土,
32、厚度2L5m50%井数2、降水运行(1)集、排水措施及要求工程降水抽取地下水,减少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中的含水量,需要施工现场必须有合适的排水设施以满足工程降水的需求,确保降水运行排水的顺畅,保障降水效果。对于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满足以下要求:1集水设备的数量、安放位置以及水泵型号的选用,应考虑实际单井出水量及开挖深度对水泵扬程的要求;2尽量缩短降水井与排水系统设施之间的距离,减少降水井排水的沿程水头损失,降低抽水设备的扬程消耗;3基坑抽水运行期间应在基坑摆放相应的三级沉淀池,根据基坑长度和总的涌水量,沿基坑周边共布置4个三级沉淀池(如分段开挖可以根据具体开挖范围调整三
33、级沉淀池数量),经三级沉淀池沉淀后排入附近市政管网。(2)降水试运行1每成井施工完一口井即投入运行,以便及时抽通降水井,确保降水井的出水量,然后停止抽水。2试运行之前,需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3安装前应对泵体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检验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各部位连接螺栓是否拧紧、润滑油是否足、电缆接头的封口有无松动、电缆线有无破损等情况,然后在地面上试转一下,如无问题,方可投入使用。潜水电动机、电缆及接头应有可靠绝缘,每台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3)正式降水运行1坑内降水井需在基坑开挖前15-20天开始抽水,以满足
34、预抽水时间,保证降水效果。2正式抽水时,每口疏干井安装一台水泵。3刚开始抽水的时候,地下水很丰富,水泵出水量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井出水量会逐渐减少。4降水工作应与土方开挖施工密切配合。在开挖过程中,逐步割除井管,并及时恢复抽水运行。注意对降水井的保护,严禁挖土机破坏。5抽水需要24小时派人值班,对基坑每日总出水量及坑内平均水位进行监测,若发现个别井出水量异常,对其进行单独出水量监测,并做好抽水记录,以掌握抽水动态,指导降水运行达到最优。(4)降水井的保护措施1总包单位应加强对土方作业人员的交底教育,从思想上加强他们对降水井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2加强对降水人员的交底教育,加强对降水井的保护和对
35、土方作业人员要经常性的提醒。3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土方开挖人员作业,在降水井处指挥挖掘机挖土。4在降水井部位用红漆或红旗做好明显标示。(5)监测要求在降水运行期间,观测井应每天观测一次,在水位异常情况下,水位观测频率按实际需要增加。水位和水量监测报表每天上报总承包、监理和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及时统计降水报表,分析降水运行情况。水位观测的频率分阶段进行:序号阶段观测频率1预降水二天一次2开挖阶段一天一次,有异常情况频率加大3开挖结束后期降水一天一次,有异常情况频率加大(6)降水风险分析与应急预案1)风险分析(1)大暴雨引起的基坑积水。(2)市电停电导致井点溢水。(3)坑内设置的勘探孔等未进行封孔处理或
36、处理保护不当,造成深部承压水向坑底冒水、涌砂。或下部承压水沿桩的四周或土层较薄弱处向上冒水、涌砂。(4)降水结束后,如封井措施不合理,则在封井过程中可能存在涌水问题。(5)施工过程中降水井破坏导致降水风险增加。(6)基坑止水帷幕渗漏将是引起坑外沉降的主要风险源,一旦存在渗水或者大量流水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将增加。2)应对措施(1)现场应配备大功率排水设施。(2)现场应预备应急电源。(3)坑底如果局部出现冒水、涌砂迹象,应及时开启附近的备用井或坑外备用兼观测井降低水头,严重时,应立即停止基坑开挖,在降水的同时采用沙袋压重或往冒水处覆土。(4)降水井封井过程一定要在静止水位前提下进行封
37、井。封井过程中专人监督,严格把关,保证封井质量,防患于未然。(5)场地应配备备用井管和修井设施,一旦发生降水井破坏,及时组织工人进行抢修,在最短的时间内使降水井恢复正常工作,降低降水风险,保证基坑安全。(6) .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结合止水帷幕自身施工质量,根据“建质安(2011)367号”文的要求,与其他参建方研究止水帷幕渗漏专项检测方案,确认无渗漏水后方可进行大面积开挖。3)应急预案(1)降水井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出现机械损坏的情况而造成降水工程的中断。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进行物资配备时,配备降水备用物资(如大扬程的潜水泵、电缆、水管等),在现使用物资出现异常时,及时更换备
38、用物资,确保降水运行正常进行。(7) 土方开挖要和降水密切配合,严禁土方超挖。(3)加强基坑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施工工况。(7)封井方案1)封井原则(1)封井时间节点应根据结构设计要求确定,后期留井位置应避开基础梁柱位置。(2)封井应会同总承包方、设计方及降水方确定封井原则并形成相关文件,在满足封井原则提出的相应要求时,由总承包方发出封井指令或降水方提出封井申请由总包确认。收到相关参建单位签字认可后,降水方按指令或确认文件停止所有降水井抽水并实施降水井封井。(3)采用封井措施后降水井部位不渗水。2)封井要求封井分为底板浇筑前封井(即混凝土垫层浇筑时封井)、结构底板及侧墙施工
39、后封井、回填覆土满足要求后封井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底板施工前基坑开挖至基底,在施工底板垫层时,出水量较小的疏干井可以先进行封井。封井前利用基坑内的其他工作的疏干井继续运行,控制水位始终位于基底以下0.51.0m0第二阶段:底板浇筑完成并完全达到设计强度后,留部分出水量大的疏干井做应急井,其余的疏干井实施封井。第三阶段:回填覆土后,所有预留井可以实施封井。以上各个阶段可以进行封井处理的井的具体数量、位置等,可根据现场实际降水井运行情况、水位控制情况而定。封井工作实施需取得相关参见单位签字认可后方可实施封井。3)封井方法对于坑外观测井,井管可采用粘土直接回填。对于坑内降水井,第一阶段作一般封井
40、,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时,将基底以上井管割除,在井内回填优质粘土(或素水泥)至井管口下2m处,待水量明显减小后,用素混凝土回填剩余的2m井管至井管口,结合基底混凝土垫层施工期间一并将井管位置浇筑混凝土,如下图所示。第二阶段和第三的阶段的降水井,由于需要穿过底板,待结构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封井,因此在底板施工前需要对降水井井管进行处理。由于疏干井井管为桥式过滤器井管,井管穿过底板时为了保证底板与降水井管之间连接密实,不会发生渗漏,需要将原先的滤水管自基底以上更换成平管,并在平管对应底板中部的位置焊接一道刚性止水钢环(宽度不小于15cm),确保地下水不会沿基坑底板与降水井管交界面发生渗漏。具体操作
41、如下图所示。_1次止水钢沙/止水钢片柔性橡胶填充物 直径27瓶可管上水、片空:、;、.1二二二.3二4直径2, 3钢管土垫层无砂水泥管预留井井管穿底板操作方法第二、三阶段封井是在底板施工完成后封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结构底板对应井管穿过结构底板位置预留0.6m见方,深度30Cm的孔洞,孔洞位置面层钢筋暂不绑扎。同时将井管四周泥土清理干净,并用砂纸将井管外侧铁锈清除,确保后期底板混凝土浇筑时,井管与混凝土接触面密实(如下图所示)。2200200:二 混凝土垫层 混凝土垫层一道建.lglg、柔性橡胶填充物直径273钢管无砂水泥管2、待底板达到设计强度,满足封井条件后,向井管内回填优质粘土(或素
42、水泥)至基底以下2m。剩余部分至底板顶面以下20Cm的井管采用微膨胀凝土 回填(如下图所示)PoIpo 200200 2002008管,、混凝土垫居 微膨胀混泥土优后粘土4 立 “ 上二:;.-;、海士垫屋柔性橡胶博充物(微膨胀遇泥土LSl273tW无砂水泥管优质粘土3、回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清除井管内剩余积水,割除剩余未回填井 在井口焊接厚钢板封口(详见下图所示)。4、封井结束后,将底板上预留洞口面层钢筋接好,并采用比结构底板高一标号混凝土将井管回填至与顶板顶面齐平(详见下图所示)。二次浇注二次浇注(高一标号混凝土)(高一标号混凝土)3、安全运行技术措施1降水的设备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
43、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运行阶段运转正常。2工地现场要备足抽水泵,数量多于井数的10台。使用的潜水泵要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应经常检查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应及时换泵,坏泵应立即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及时更换。3基坑排出的水集中排放到基坑四周的排水沟,过路的区段按50m间距设置一道300X30Omm的沟槽,以便水管和电缆线通过。4降水工作应与开挖施工密切配合。降水井随着开挖进度逐步割除,并及时恢复降水。为保证降水井能正常运行,特别是挖土方要注意保护好井管,严禁破坏。5降水井在降水运行阶段,现场宜安排双电源,以防止发生停电,无法正常降水。6做好井口的保护工作,严禁将井管碰坏以及杂物掉入井内,保持排水
44、管、沟畅通。7在基坑开挖后,基坑内底部设临时排水沟,基坑内明水需及时排放到基坑外。4、施工组织管理(1)施工人员配置项目法施工管理原则,并结合本工程特点,为实现优质、高效、安全、低耗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建立强有力的现场施工管理班子,项目经理作为核心,全权负责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成本控制及外部环境的协调工作。组成人员职责分明,相互协作。(2)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型号、数量列表如下:机械设备配置序号机械设备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钻机水钻200台套2成井2泥浆泵85泵台4成井3潜水泵QDX3-25-1.16+2抽水5、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1)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确保
45、各施工阶段基坑内地下水位降至开挖面0.5m以下,最终确保基坑开挖阶段土方干作业施工及坑底施工安全。(2)质量保证措施1编制符合本工程的工程特点,技术要求,现场施工条件等情况的施工组织设计。2严格按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开工前组织本工程的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指出本工程施工的质量关键。3加强施工工序质量控制:a每道工序必须按拟定的施工方案与技术要求操作,保证每道工序的操作质量。b确定每道工序的责任人及其明确管理职责,各司其职。c加强与甲方单位的协调管理工作,认真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3)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网络图6、安全施工保证措施(1)主要安全技术措施1现场钻机必须持证操作,挂牌负
46、责,定机定人。2保持机械设备整齐完好,无老油污,绳索无锈浊,磨损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齿轮及齿轮啮合处润滑良好。3钻机转动部分一定要有安全防护装置,开钻前要检查齿轮箱和其他机械传动部分是否灵敏、安全、可靠,启动时要看清机械周围环境,要先招呼后推闸。4施工人员禁止不戴安全帽、穿拖鞋、赤膊进入施工现场,二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5施工现场的沟、坑等处必须有防护装置或明显标志,护孔管埋好后必须加盖或设置警戒线,泥浆池要设置防护栏杆。6施工前必须先摸清有关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电源、水、煤气管道的情况,及时按国家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7在架空输电线附近施工,必须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高压线的正下方不得堆放吊车等设备,钻架与高压线之间应有可靠的安全距离。8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钻机操作台、传动及转盘等危险部位,主要通道不能留有黑影。(2)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施工现场不得架设裸导线,严禁乱拉乱接,不准直接绑扎在金属支架上。2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3所有的临时和移动电器必须设置有效的漏电保护开关。4电力线路和设备的选型必须按国家标准限定安全载流量。5在十分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等导电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