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境指定监管场所设计任务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94394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境指定监管场所设计任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进境指定监管场所设计任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进境指定监管场所设计任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进境指定监管场所设计任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进境指定监管场所设计任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境指定监管场所设计任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境指定监管场所设计任务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进境指定监管场所设计任务书一、冰鲜水产品和水果监管场所本项目新建总建筑面积929平方米,其中新建海关监管库800平方米,冷库129平方米。改造办公用房1栋,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其中1层为冰鲜水产品海关技术用房,2层为海关办公室。配套建设视频监控及信息化系统、无害化处理设备等配套工程。1.规划原则1符合海关监管场地设置标准的要求,综合考虑建筑性质、建筑造型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节约用地、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等规定;1.2拟建设项目分区明确、合理、得当,布局紧凑,节约用地,管理、维修方便;1.3项目场地与外界保持良好的交通和运输联系,出入口和内部道路符合人流与车流的集散要求,

2、各运输流线保持顺畅;1.4建筑物布置应考虑当地总体景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2.总体要求2.1 封闭及卡口设置2.1.1应当具有独立的封闭区域,设立高度不低于2.5米的隔离围网(墙)。在现有围网基础上进行改造。2. 1.2凡需以公路运输方式载运货物出入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应当建立通道出入卡口,配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控制系统和设备,并且与海关联网。在现有卡口基础上进行改造。1. 2场地设置1.2. 1具有储存或者装卸、集拼、暂时存放海关监管货物的仓库或场地,配备相应设施,并且设置明显区分标识。2.2.2如需实施海关查验,应当设置满足海关查验作业要求的场地,配备海关实施查验、安全防护的设备以及相

3、应的专业操作人员。2.2.3根据海关监管需要,预留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辐射探测设备等所需的场地和设施,自行安装且供海关使用的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及辐射探测设备等应当与海关联网。2.2.4提供存放海关暂不予放行货物的仓库或者场地。2.2.5地面平整、硬化,无病媒生物孳生地,场地及周围环境应具备有效的防控鼠类的设施,符合国家标准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环境治理鼠类(GB/T31712)的相关要求。2.2.6具有必要的病媒生物控制措施,具备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卫生保洁制度、货物堆放制度、病媒生物防控制度)与有效的卫生控制措施。2.2.7根据海关监管需要,设置检疫处理区,用于对进出境货物、集

4、装箱进行检疫处理。2.3场所用房1.1.1 1根据海关监管需要,提供采样室、样品室、病媒生物及有害生物初筛鉴定室等技术用房,以及更衣室、工具室等配套设施,满足开展感官检验、取制样品、初筛鉴定及标本存放、留样存放、药品与器械存储等作业要求。1.1.2 根据海关检疫工作需要,提供检疫查验、卫生监督、卫生处理技术用房及配套设施,满足开展医学排查、隔离留验、传染病快速监测、卫生监督采样检测、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等作业要求。1.1.3 提供具备网络通讯、取暖降温、休息卫生等条件的海关备勤、办公场所。2. 4信息化管理系统(本条款需进行公共区域监控和办公场所网络设计,预留海关信息化系统网络接口)2.4. 1

5、根据海关监管需要,配备与海关联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接收海关相关指令信息,并按照海关要求实现货物进场、出场、存储状态等电子数据的传送、交换。2. 4.2建立符合海关网络安全要求的机房或机柜,并且建立满足海关对运输工具登临检查、货物查验、场所(场地)巡查等工作要求的无线网络。3.工程方案项目主要建设前置拦截作业区、查验作业区、检疫处理区等,配备冷链消毒设备、冷库辅助设备、防疫洗消设备、围栏、智能化卡口系统及设备等,实现具备病媒生物防控和检疫处理的能力。功能区规划:3.1 前置拦截区3. 1.1功能区域设置3. 1.1.1登机检疫/检查区。基于指定机位,配备海关实施登临检疫/检查、防爆、核生化监

6、测、卫生监督、病媒监测、反恐的设施及安全防护设备,配套相应技术用房。3. 1.1.2核生化处置区。应当设置用于发现有核辐射超标、有害生化因子的运输工具、航空专用集装箱、货物、物品及发现危化品包装破损的隔离处置区,配备满足相应作业要求设施及人员防护设备,配套相关技术用房。3. 1.L3先期机检作业区。根据海关监管需要,配置非侵入式检查设备、自动传输分拣设备,预留辐射探测设备等所需的场地,自行安装且供海关使用的辐射探测设备等应当与海关联网。3. 1.1.4人工检查作业区。如需实施海关查验,应当设置满足海关查验作业要求的场地,配备海关实施查验、安全防护的设备以及相应的专业操作人员。3.1.1.5检疫

7、处理区。用于对发现染疫嫌疑或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运输工具、航空专用集装箱、货物等进行检疫处理,配备消毒、除虫、除污和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相关技术用房。3.1.1.6暂存区(库)。提供存放海关暂不予放行、待进一步检验检查货物的仓库或场地。3.1.2卡口建设3.1.2.1铺设网络,满足海关作业和管理系统的接入需求;建立满足海关作业需求的无线网络,带宽不低于100M。3.1.2.2建立通道出入卡口,配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控制系统和设备,并且与海关联网。3.1.3其他3.L3.1配备供电及应急供电设施,满足查验作业照明、视频监控、非侵入式检查设备、辐射探测设备等的供电要求。3.L3.2安装照明设备,保

8、障查验人员能对货物的铭牌、标识及状态进行清晰识辨别,并满足对查验过程实施全程视频监控和清晰录证的照明要求。3.L3.3提供具备网络通讯、取暖降温、休息卫生等条件的海关备勤、办公场所。3.L2查验作业区3.1.2.1区域设置进境冰鲜水产品查验区:包含查验平台室、现场技术用房(包括样品预处理室、感官检验室、采样室、样品存储室、防疫应急处置室、应急设备存放室、药械存放室、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室、信息设备机房,设置可调节正负压的新风系统)、冷冻库(温度达到-18。C以下)、冷藏库(温度达到4。C以下)、与技术用房相连接的更衣室和卫生间及配套查验工具等。现场技术用房紧邻查验平台,人流和物流完全分开,地面和墙

9、面便于清洗消毒。冷链食品采样室设置带有水槽的取制样工作台,配备锯骨机等设备。查验区配备样品暂存、留样存放用房。根据产品性质分区存放,配置冷冻冰柜、冷藏冰箱等样品存放设施。另配置大型高压灭菌锅等无害化处理设备用于对查验废弃物品的无害化处理。3.1.2.2查验区设置进境冰鲜水产品查验区设置:查验平台配备有制冷设备及自动温控设施,温度应控制在12。C以下,应当设有温度自动记录装置,平台靠近门洞处应当配备非水银温度计,并应经过校准。紧邻查验平台应建有储存冷库。冰鲜水产品查验区域还应设置便于去冰水和加冰的设施。3.L2.3主要设备配备进境冰鲜水产品查验区:货物冷链消毒设施:消毒喷洒系统、自动化控制与混药

10、输送系统、传送带。3.1.3检疫处理区用于对发现特定指征的运输工具、航空专用集装箱、货物等进行检疫处理,包括无害化处理、除害处理冷库(设置防逃逸设施,与外界隔离)、消毒设施、检疫处理;对有特定指征的货物或运输工具实施检疫处理,配套设置处理区、待处理区、库房等。3.1.3.1无害化处理采用的高温与生物降解复合无害化处理技术,配合耐高温微生物,将动物尸体组织等切割、绞碎、分解发酵、高温灭菌、烘干,从而实现无害化处理的项目。该技术已使用10多年,是十分成熟、稳定的技术。其处理有机废弃物过程无烟、无臭、无污水排放,同时,有机废弃物经过切割粉碎、生物发酵后成为高档有机肥料,实现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从而

11、减少有机废弃物。3.1.3.2焚烧处理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的过剩空气量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的有害有毒物质在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燃油、燃气等燃料的燃烧,将要处理的物体进行高温焚毁碳化彻底清除各种病原体及致病微生物以达到无害化的目的。焚烧无害化处理效果是目前无害化处理方法中最为可靠的一种,处理后无须对残余物进行二次垃圾处理,焚烧完的残留物质仅占处理物的2%-5%,经高温处理后,不含有任何致病物质可用做肥料或当作普通垃圾来处理。3.2建筑主体工程本项目新建总建筑面积929平方米,其

12、中新建海关监管库800平方米,冷库129平方米。改造办公用房1栋,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其中1层为冰鲜水产品海关技术用房,2层为海关办公室。配套建设视频监控及信息化系统、无害化处理设备等配套工程。3.2.1海关监管库海关监管库选址位于场务办公楼的西侧,为满足建设要求,需拆除场务仓库1栋,建筑面积232平方米。新建海关监管库800平方米,钢结构,1层。平面布置如下:海关监管库(新建)新建专业冷库1栋,建筑面积129平方米,其中冷冻库43平方米、冷藏库43平方米、扣箱库43平方米,冷库内制冷系统采用成套设备,将原场务办公楼改造为海关技术用房,该建筑位于海关监管场所南出口的西侧,本项目将场务办公楼1

13、层改造为冰鲜水产品海关技术用房,2层为海关办公室。主要对内部功能进行调整,对墙面、地面、顶面进行出新,布置强弱电线路。平面布置如下:700ImoUMQOIlXQQIk冰鲜水产品库二层平面图ezo注:二层层高3.45米3. 3视频监控及信息化系统为保障指定监管场所满足海关监管要求,并同时满足机场安保需要建立本系统。海关对监管场所要求360度无死角全面监控,监控录像存储时间不少于90天。监控系统平台需满足海关视频监控接入标准,提供可定制化的图像标签设置,标签名按海关接入规定设置。同时监控系统平台可分路输出,供海关关员、机场安保同步监控。系统具备高可靠性、高开放性的特征:通过采用业内成熟、主流的设备

14、来提高系统可靠性,尤其是录像存储的稳定性,另外系统可接入其他厂家的摄像机、编码器、控制器等设备,能与其他厂家的平台无缝对接;具备高智能化、低码流的特征:运用智能分析、带有智能功能的摄像机等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同时通过先进的编码技术降低视频码流,减少存储成本和网络成本,减弱对网络的依赖性,提高视频预览的流畅度;具备快速部署、及时维护的特征:通过采用高集成化、模块化设计的设备提高系统部署效率,减少系统调试周期,系统能及时发现前端监控系统的故障并及时告警,快速响应。4. 4标识标牌按照海关检验检疫部门要求,在查验专用道口、外墙、办公区域、实验室区域、检疫处理区域设置相应的标识标牌。4.公用配套工程4

15、.1 给排水工程4. 1.1给水工程5. 1.1.1水源项目采用机场现有自来水作为供水水源,由项目区附近供水主干管接入。4.1.1.2管网项目供水管网随房屋建设,同步实施。在区内主要道路下敷设供水干管,呈环状布置;支路下敷设枝状管网,以降低造价。4.1.1.3管材选择室内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均采用PPR给水塑料管,热熔连接;室内排水系统管道均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消防给水系统管道均采用焊接钢管,焊接连接;室外管网系统均采用焊接钢管。4.1.2排水工程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方式4.1.2.1污水工程结合现状地形和规划竖向标高沿主要道路布置污水管道,建立完善的污水系统,生活污水由污水收集管道进行收

16、集,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绿化浇灌。4.1.2.2雨水工程项目周边具有较为完善的雨水管网,项目区利用市政雨水管网进行雨水的外排出。道路建设时应注意雨水口的建设,在地势低洼处应加大雨水口密度,适当减少雨水口间距,以利于雨水收集。4.2暖通工程4.2.1通风设置4.2.1.1通风设计一般非空调区域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无法满足要求时,采用屋顶风机排风。4.2.1.2制冷系统冷链库采用冷库专用制冷设备,包括蒸发式冷凝器、冷风机等。4.2.1.3工作环境通风、空调降温和空调净化系统都设有各种要求的通风机,设计尽量选用低噪音通风机;风机进出口设软接头;风机支架设减震设施;噪声较大的系

17、统在风管上安装消音器和消声弯头。4.2.1.4检测控制控制区内设不同房间的温度、湿度、压力检测,集中在空调机房显示,便于及时调节;空调系统送、回风、低温水管进出口温度、压力都有仪器显示,随时监控制冷系统是否正常运营。另外,在送、回风系统上根据需要设置防火阀并与风机进行连锁,在排风系统上安装止回阀,防止倒灌。4.3电气工程4.3.1项目用电主要为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用电设施大多为三级用电负荷,部分设施要求为一级用电负荷,如消防电源等。项目用电为低压用电负荷,动力用电为380V,照明用电为220V。4.3.2项目区供电根据当地供电部门规划,由附近变电所接出,IOkV电力线接至项目区变电室内,经变压

18、后供电于项目各用电单元;室外照明场区室内外采用钢制电杆,建筑室外照明采用专门射灯。4.4消防工程项目包括以下消防系统:消防水池、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淋灭火系统。4.4.1室外消防系统项目区设置消防主干道。室外消火栓系统为低压给水系统,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室外消火栓用水量15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由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两根DN150给水管在场地内布置成环状,在环状管上沿建筑物均匀布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4 .4.2室内消防系统室内消防系统为室内消火栓和灭火器。疏散口的位置、数量、宽度、疏散距离和设施均符合规范要求。建筑灭火器的配置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本规范(GB50140

19、-2005)进行设计,本工程所有消火栓箱处,均设置手提式磷酸镀盐干粉灭火器两具。5 .弱电工程5.1 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采用集成式管理控制模式,实现全系统的自动化集中监控与管理。对中心内外各重要进出口、通道、重要区域,场所周界进行电视图像监视。5.2 电讯通信:电话及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分布式综合布线方式。通讯电缆由中心机房埋地引入,按功能区设置多个电信间,内设综合布线配线箱。按功能要求设置双孔信息终端。5.3 宽带网络:通过光纤综合布线的物理路线,实现语音、数据、图象的传送。建立满足海关作业需求的无线网络,带宽不低于100M宽带。二、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督场所本项目新建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

20、定监管场地面积约240平方米,配套建设视频监控及信息化系统及消毒设备。5 .规划原则5.1 符合海关监管场地设置标准的要求,综合考虑建筑性质、建筑造型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节约用地、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等规定;5.2 拟建设项目分区明确、合理、得当,布局紧凑,节约用地,管理、维修方便;5.3 项目场地与外界保持良好的交通和运输联系,出入口和内部道路符合人流与车流的集散要求,各运输流线保持顺畅;5.4 建筑物布置应考虑当地总体景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6 .总体要求6. 封闭及卡口设置7. 1.1应当具有独立的封闭区域,设立高度不低于2.5米的隔离围网(墙)。在现有围网基础上进

21、行改造。2、凡需以公路运输方式载运货物出入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应当建立通道出入卡口,配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控制系统和设备,并且与海关联网。在现有卡口基础上进行改造。8. 2场地设置6.1 .1具有储存或者装卸、集拼、暂时存放海关监管货物的仓库或场地,配备相应设施,并且设置明显区分标识。6.2.2如需实施海关查验,应当设置满足海关查验作业要求的场地,配备海关实施查验、安全防护的设备以及相应的专业操作人员。6.2.3根据海关监管需要,预留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辐射探测设备等所需的场地和设施,自行安装且供海关使用的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及辐射探测设备等应当与海关联网。6.2.4提供存放海关暂不

22、予放行货物的仓库或者场地。6.2.5地面平整、硬化,无病媒生物孳生地,场地及周围环境应具备有效的防控鼠类的设施,符合国家标准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环境治理鼠类(GB/T31712)的相关要求。6.2.6具有必要的病媒生物控制措施,具备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卫生保洁制度、货物堆放制度、病媒生物防控制度)与有效的卫生控制措施。6.2.7根据海关监管需要,设置检疫处理区,用于对进出境货物、集装箱进行检疫处理。6.3场所用房6.3.1根据海关监管需要,提供采样室、样品室、病媒生物及有害生物初筛鉴定室等技术用房,以及更衣室、工具室等配套设施,满足开展感官检验、取制样品、初筛鉴定及标本存放、留样存放、

23、药品与器械存储等作业要求。6.3.2根据海关检疫工作需要,提供检疫查验、卫生监督、卫生处理技术用房及配套设施,满足开展医学排查、隔离留验、传染病快速监测、卫生监督采样检测、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等作业要求。6.3.3提供具备网络通讯、取暖降温、休息卫生等条件的海关备勤、办公场所。6.4信息化管理系统(本条款需进行公共区域监控和办公场所网络设计,预留海关信息化系统网络接口)6. 4.1根据海关监管需要,配备与海关联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接收海关相关指令信息,并按照海关要求实现货物进场、出场、存储状态等电子数据的传送、交换。7. 4.2建立符合海关网络安全要求的机房或机柜,并且建立满足海关对运输工具

24、登临检查、货物查验、场所(场地)巡查等工作要求的无线网络。7.工程方案项目主要建设前置拦截作业区、查验作业区、检疫处理区等,配备冷链消毒设备、冷库辅助设备、防疫洗消设备、围栏、智能化卡口系统及设备等,实现具备病媒生物防控和检疫处理的能力。功能区规划:7. 前置拦截区8. 1.l功能区域设置7. 1.1.1登机检疫/检查区。基于指定机位,配备海关实施登临检疫/检查、防爆、核生化监测、卫生监督、病媒监测、反恐的设施及安全防护设备,配套相应技术用房。7. 1.1.2核生化处置区。应当设置用于发现有核辐射超标、有害生化因子的运输工具、航空专用集装箱、货物、物品及发现危化品包装破损的隔离处置区,配备满足

25、相应作业要求设施及人员防护设备,配套相关技术用房。8. 1.1.3先期机检作业区。根据海关监管需要,配置非侵入式检查设备、自动传输分拣设备,预留辐射探测设备等所需的场地,自行安装且供海关使用的辐射探测设备等应当与海关联网。9. 1.L4人工检查作业区。如需实施海关查验,应当设置满足海关查验作业要求的场地,配备海关实施查验、安全防护的设备以及相应的专业操作人员。7.1.1.5检疫处理区。具备对发现染疫嫌疑或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运输工具、航空专用集装箱、货物等进行检疫处理的能力,配备了消毒、除虫、除污和废弃物处理设施及配套相关技术用房。7.1.1.6暂存区(库)。提供存放海关暂不予放行、待进一步检验检

26、查货物的仓库或场地。7.1.2卡口建设7. 1.2.1铺设网络,满足海关作业和管理系统的接入需求;建立满足海关作业需求的无线网络,带宽不低于IOoM。7.1. 2.2配备与海关联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按照海关要求实现电子数据的传送、交换,企业自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当向海关开放有关功能的授权。7. 1.2.3建立通道出入卡口,配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控制系统和设备,并且与海关联网。7.1. 3其他7.1.3.1配备供电及应急供电设施,满足查验作业照明、视频监控、非侵入式检查设备、辐射探测设备等的供电要求。7.L3.2安装照明设备,保障查验人员能对货物的铭牌、标识及状态进行清晰识辨别,并满足对查

27、验过程实施全程视频监控和清晰录证的照明要求。7.1.3.3提供具备网络通讯、取暖降温、休息卫生等条件的海关备勤、办公场所。7.2查验作业区7.2.1区域设置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查验区:包含扣检池(配套供养、调温、调节盐度、水质等设备,对需要采取扣留监测措施的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调运至扣检暂存场所饲养,并做好观察记录,在规定期满后采取下一步处理措施。蓄养后的污水需消毒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现场技术用房(水生动物采样及检疫设备、临床检查及消毒工具)、死亡水生动物暂存区、生鲜池及查验工具等。7.2.2查验区设置7.2.2.1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查验区7.2.2.L1查验场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温度、光照、通

28、风满足进境食用水生动物现场查验的要求,具备防疫消毒、现场检查和异常及不合格处置的条件及能力。7.2.2.1.2采样场所配置采样工作台、消毒池以及解剖工具、不锈钢盘、手套、照相机、充氧设备、消毒设施设备、冷藏冰箱、保温送样箱、冰袋等临床检查和采样工器具。(设计时预留设施、设备、工具空间)7.2.2.1.3查验设备配置铲车、操作台、通风设备、防疫消毒设施、木包装拆卸和取样工具等。(设计时预留设施、设备、工具空间)7.2.2.1.4配置必要的防疫消毒药剂、器械及存放设施,具有经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防疫消毒人员。(设计时预留设施、设备、工具空间)7.2.2.1.5供排水、供电、照明、安全防护、防虫防鼠设

29、施齐全。(设计时预留设施、设备、工具空间)7.2.2.1.6具备死亡水生动物的暂存场所和相配套的设施设备。(设计时预留设施、设备、工具空间)7.2.2.2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扣检场7.2.2.2.1扣检场设在查验区内;扣检场周边卫生环境良好,与周围物理隔离,无污染源;具备供水、供电条件,满足海关扣检查验要求。7.2.2.2.2扣检场存放池有2个、容量约30立方米,满足扣检需求。存放池具备独立供排水、标识清楚,具有供氧、调温、调节盐度等水生动物生存条件,并采取有效的防逃逸措施。7.2.2.2.3具备对食用水生动物分区、分池存放的条件;各区、池内使用的工具器具有清晰标识并区分。7.2.2.2.4具备专

30、业技术人员,对扣检食用水生动物进行管理,记录扣检情况,包括食用水生动物存活、死亡和处理情况等,有关记录应至少保存6个月。(设计时预留设施、设备、工具空间)7.2.2.2.5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异常死亡报告制度、进/出场及流向登记制度、检疫处理制度等相关制度。(设计时预留设施、设备、工具空间)7.2.3主要设备配备水生动物扣检池及配套设备:配套供氧、调温、调节盐度、水质等设备及防逃逸设备。(设计时预留设施、设备、工具空间)实验室仪器:超净工作台、木包装拆卸、电子天平、解剖剪、解剖针、高压灭菌锅、不锈钢盘、手套、照相机、充氧设备、冷藏冰箱、保温送样箱等。(设计时预留设施、设备、工具空间

31、)查验设备:铲车、操作台、通风设备、防疫消毒设施、木包装拆卸和取样工具等。(设计时预留设施、设备、工具空间)7.3检疫处理区用于对发现特定指征的运输工具、航空专用集装箱、货物、对原包装物、装载用水或冰和其他铺垫材料作消毒处理等进行检疫处理,包括无害化处理、除害处理冷库(设置防逃逸设施,与外界隔离)、消毒设施、检疫处理;对有特定指征的货物或运输工具实施检疫处理,配套设置处理区、待处理区、库房等,具备隔离检疫监管及处置能力。使用焚烧炉采用高温焚烧处理法(每小时处理约0.5吨)对检疫不合格物品进行处理,具备扣留检查及处置的能力。8.建筑主体工程8.1本项目新建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面积约240

32、平方米。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划分为扣检池、死亡水生动物暂存所、生鲜池等功能区,并在地下建设净水池1座,用于接纳生鲜池排放的污水,净化后的污水排水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如下: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8.2视频监控及信息化系统安保需要建立本系统。海关对监管场所要求360度无死角全面监控,监控录像存储时间不少于90天。监控系统平台需满足海关视频监控接入标准,提供可定制化的图像标签设置,标签名按海关接入规定设置。同时监控系统平台可分路输出,供海关关员、机场安保同步监控。8.2.2系统具备高可靠性、高开放性的特征:通过采用业内成熟、主流的设备来提高系统可靠性,尤其是录像存储的稳定性,另外系统可接入

33、其他厂家的摄像机、编码器、控制器等设备,能与其他厂家的平台无缝对接;具备高智能化、低码流的特征:运用智能分析、带有智能功能的摄像机等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同时通过先进的编码技术降低视频码流,减少存储成本和网络成本,减弱对网络的依赖性,提高视频预览的流畅度;具备快速部署、及时维护的特征:通过采用高集成化、模块化设计的设备提高系统部署效率,减少系统调试周期,系统能及时发现前端监控系统的故障并及时告警,快速响应。9 .标识标牌按照海关检验检疫部门要求,在查验专用道口、外墙、办公区域、实验室区域、检疫处理区域设置相应的标识标牌。10 .公用配套工程10.1 给排水工程10.1.1给水工程10.1.1.1

34、水源项目采用机场现有自来水作为供水水源,由项目区附近供水主干管接入。10. 10.1.1.2管网项目供水管网随房屋建设,同步实施。在区内主要道路下敷设供水干管,呈环状布置;支路下敷设枝状管网,以降低造价。11. 1.L3管材选择室内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均采用PPR给水塑料管,热熔连接;室内排水系统管道均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消防给水系统管道均采用焊接钢管,焊接连接;室外管网系统均采用焊接钢管。11.1. 2排水工程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方式10.1.2.1污水工程结合现状地形和规划竖向标高沿主要道路布置污水管道,建立完善的污水系统,生活污水由污水收集管道进行收集,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

35、的中水用于绿化浇灌。10.1.2.2雨水工程项目周边具有较为完善的雨水管网,项目区利用市政雨水管网进行雨水的外排出。道路建设时应注意雨水口的建设,在地势低洼处应加大雨水口密度,适当减少雨水间距,以利于雨水收集。10.2暖通工程10.2.1通风设置10.2.1.1通风设计一般非空调区域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无法满足要求时,采用屋顶风机排风。10.2.1.2制冷系统冷链库采用冷库专用制冷设备,包括蒸发式冷凝器、冷风机等。10.2.1.3工作环境通风、空调降温和空调净化系统都设有各种要求的通风机,设计尽量选用低噪音通风机;风机进出口设软接头;风机支架设减震设施;噪声较大的系统在风管上安装消音器和消

36、声弯头。10.2.1.4检测控制控制区内设不同房间的温度、湿度、压力检测,集中在空调机房显示,便于及时调节;空调系统送、回风、低温水管进出口温度、压力都有仪器显示,随时监控制冷系统是否正常运营。另外,在送、回风系统上根据需要设置防火阀并与风机进行连锁,在排风系统上安装止回阀,防止倒灌。10.3电气工程10.3.1项目用电主要为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用电设施大多为三级用电负荷,部分设施要求为一级用电负荷,如消防电源等。项目用电为低压用电负荷,动力用电为380V,照明用电为220V。10.3.2项目区供电根据当地供电部门规划,由附近变电所接出,IOkV电力线接至项目区变电室内,经变压后供电于项目各用

37、电单元;室外照明场区室内外采用钢制电杆,建筑室外照明采用专门射灯。10.4消防工程项目包括以下消防系统:消防水池、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淋灭火系统。10.4.1室外消防系统项目区设置消防主干道。室外消火栓系统为低压给水系统,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室外消火栓用水量15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由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两根DN150给水管在场地内布置成环状,在环状管上沿建筑物均匀布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10.4.2室内消防系统室内消防系统为室内消火栓和灭火器。疏散口的位置、数量、宽度、疏散距离和设施均符合规范要求。建筑灭火器的配置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本规范(GB50140-2005)进行设计,本工程所有消火栓箱处,均设置手提式磷酸镀盐干粉灭火器两具。10.5弱电工程10.5.1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采用集成式管理控制模式,实现全系统的自动化集中监控与管理。对中心内外各重要进出口、通道、重要区域,场所周界进行电视图像监视。10.5.2电讯通信:电话及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分布式综合布线方式。通讯电缆由中心机房埋地引入,按功能区设置多个电信间,内设综合布线配线箱。按功能要求设置双孔信息终端。10.5.3宽带网络:通过光纤综合布线的物理路线,实现语音、数据、图象的传送。建立满足海关作业需求的无线网络,带宽不低于100M宽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