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95045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3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23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23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23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研究较多,无论从教材资料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研究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经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所以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经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研究问题,所以不仅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二、学生知识本事分析:音乐教育要应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

2、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本事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一样而构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一样。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理解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供给了广阔的舞台。三、教学任务: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一样歌曲和乐器。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和谐、动听。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四、教学要求:1、突出音乐

3、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本事。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本事。2.以(音乐)文化为主

4、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经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资料,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本教材的资料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3 .以(音乐)学科为基点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

5、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经过各单元由浅入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4 .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所以,音乐教学活动要异常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6、5 .加强综合与渗透音乐课的综合性表此刻三个不一样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一样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本事,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然地、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6 .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人们与音乐坚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构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

7、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资料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七、教学进度:(略)教学设计第1课音乐的风格小白菜教学目标1、能够饶有兴趣地运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作品,从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享受音乐所带来的愉悦。2、对比两个钟的不同,初步感受中国民间乐曲秧歌舞曲与小提琴独奏曲D大调小步舞曲两首舞曲的不同风格,并能听辨出钢琴奏鸣曲0P.49N0.2与哪一首乐曲的音乐风格相似;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与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做出不同的体态律动;能够运用音乐要素,结合听唱分析河北民歌小白菜和钢琴曲节日舞。3、能够从所学的歌曲中找出两首不同风

8、格的歌曲并加以分析评价。能够辨别区分出与音乐要素相关的一些音乐用语和音乐记号。课时安排:本课内容建议2课时教学重点:通过对各音乐要素的理解,探索歌(乐)曲的不同风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感受钟表的不同风格主要采用看、相结合方式引导教学。出示钟表图,让学生找出两个钟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开关、声音等,看谁找到得多,用语言描述。引导学生了解两种物体由于有其差异,才会形成各自的风格特点。二、欣赏中国民间乐曲秧歌舞曲与小提琴独奏曲D大调小步舞曲欣赏这两首舞曲时,目的并不是详细地分析作品,而是学生能感受到并说出两首舞曲风格的不同,从听觉上初次体验音乐风格的不同。欣赏方法听一听,说一说首先让学生欣赏秧

9、歌舞曲和D大调小步舞曲,听后说说感受: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出示:听一听,议一议让学生欣赏钢琴奏鸣曲0P.49N0.2的第二乐章,听听它的音乐风格与前面哪首乐曲的风格相似。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与草原就是我的家学生对这两首歌曲都熟悉,欣赏时着重根据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做出不同的律动。1、出示踏步与蒙古族动作的视频或图片,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和草原就是我的家,让学生随音乐自由律动。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两首歌曲在情绪、速度、节拍等音乐要素有何不同。第二课时一、对比歌曲小白菜与乐曲节日舞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音乐要素并结合听唱,对比河

10、北民歌小白菜与乐曲节日舞。主要采用唱、听、议、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听唱和欣赏方法的设计上,要关注到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二、让学生聆听小白菜,说说歌中描写了什么事情?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带着学生唱唱歌曲旋律,还可以边唱边划出旋律线,既了解了歌曲的情绪又感受了歌曲旋律逐渐下午的走向特点。三、欣赏节日舞,引导学生感受与小白菜情绪的不同,唱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划出旋律线,感受其旋律上行的特点。四、指导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写。以上步骤是老师先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如:旋律进行、节奏特点等),再让学生完成相对简单的内容填写,这样能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兴趣,学习如何更好地欣赏音乐。完

11、成课本第13页的书面练习。将音乐用语和音乐记号与它们所属的音乐要素用线连起来。教学反思:歌曲旋律中尽管用了变换拍子,但是简单流畅的旋律同学们一下便掌握了,为了感受旋律线与情绪的关系,我先让同学们通过聆听范唱和自己演唱,感受到了歌曲凄凉而忧伤的情绪。接着,我带领同学们逐句画出了旋律线让同学们仔细体会,通过观察,大家很快发现了“旋律下行”的特点,连续下行的乐句更加表达出如泣如诉的悲伤。后来我又将小白菜的悲惨命运娓娓道来,小白菜苦难的境遇让每一位同学“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孩子们“深情”地唱起了小白菜,那凄凉的声音唱得我快要落泪了,谁知刚刚唱完,很多同学却“哈哈”的笑出了声,原来很多同学是佯装出来的

12、悲伤啊。现在想来,其实不应该让学生完全投入歌曲意境中,孩子们对这种生活没有体验,他们远比小白菜幸福得多,为了达到我所谓的情绪要求,孩子们一遍遍“佯装悲伤”尽力去表现歌曲情绪,已经很不容易啦,重要的是通过假装的情绪,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这种情绪的来源就是旋律的下行。在佯装中体验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式呢。第2课两首风格不同的台湾民谣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器乐曲台湾岛与歌曲台湾岛,学生能感受台湾岛的美丽、台湾资源富饶的景象;体验到台湾歌曲的美感,从而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从而表达对祖国资源的爱护之情。二,通过歌曲放纸鹤月亮月光光的学习,使学生能探索出影响这两首歌曲风格(节奏、速度、结束音)的因素。并通过两

13、首歌曲的对比、辨别,学生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歌曲特征。体现不同的音乐风格、情绪和意境。三.掌握八分休止符,通过对比的方式,体验八分休止符在歌曲放纸鹤中的作用。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二、学唱歌曲放纸鹤教学准备:电脑.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唱唱做做,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1、感受音乐。探索构成歌曲风格的因素是本课的重点。弱起小节的四拍子歌曲感受是本课的难点。教师播放月亮月光光的录音带,全班分四组,反复练习把握均匀感觉。熟练上面练习后,全班分四组,请学生听着音乐拍出歌曲的节奏。教师播放放纸鹤的录音带,请一组学生拍四拍子的节拍,另一组学生拍节奏。2、学唱歌曲。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14、月亮月光光,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请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做拍腿、拍手、拍腿、拍腿的连续反复,弱起小节的四拍子拍律感。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月亮月光光,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弱起小节的四拍子拍律感。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月亮月光光,并用广东方言范唱歌曲。三、拓展。现在我们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中的灰尘之类的越来越多,我们很少看见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月亮有时候也很少看见,霾的天气越来越频繁,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怎样挽救我们被日益严重污染的地球。四、总结五、教学反思:月亮月光光一课,旋律比较优美,速度缓慢。连音线的地方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个难点,但是通过讲解,学生基本能够跟音

15、乐学会唱连音线的地方。弱起小节也是本节课的一个知识点,学生能够通过老师的讲解初步感受到弱起的魅力。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欣赏台湾岛,初步了解听赏放纸鹤1 .欣赏台湾岛,感受音乐。放器乐曲台湾岛,请学生认真聆听,体验台湾乐曲的美感。播放器乐曲台湾岛,请学生在音乐伴随下朗诵台湾岛这首歌词。播放歌曲台湾岛,学生可以轻声跟唱加以感受。播放课件,请学生在我国的地图上找出台湾省,并说说有关台湾的事。请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并在下节课进行交流。2 .初步了解听赏放纸鹤师播放放纸鹤的录音带,并出示四张音符卡片:XXXX(tatatata)师放放纸鹤的录音带,学生反复练习把握均匀感觉。师播放放纸鹤的录音带

16、,让学生听着音乐边听边拍。熟练上面练习后,请学生听着音乐拍出歌曲的节奏。师播放放纸鹤的录音带,初步了解听赏放纸鹑。三、总结:热爱我国的土地,爱国教育,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从而表达对祖国资源的爱护之情。四、下课。教学反思:“纸鹤”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风筝,学生都非常喜欢放,用欣赏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放风筝的快乐,在学习台湾岛的基础上让学生联想海峡两岸的关系,并且明白我们是同一个国家,不同的民族,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画出放纸鹤时的景象。第三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唱唱做做,学唱歌曲1、教师播放课件放纸鹤,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请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四拍子的拍律

17、感。2、师播放课件放纸鹤,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四拍子的拍律感。3、师播放课件放纸鹤,并范唱歌曲。4、师播放课件放纸鹤,师生共同演唱歌曲。(歌曲演唱要注意的地方有:1、歌词的咬字吐字要清晰。2、四度大跳的音高演唱要准确。3、提醒学生在演唱相同歌词时,其旋律音高是不同的。4、注意段落反复记号的运用。)演唱歌曲的位置稍靠前,音色要清脆、悦耳。分组合作,表现歌曲放纸鹤。熟唱歌曲后,再演唱几首以前学过的歌曲唱名,请学生比较歌曲的结束音有什么不同?5、教材与绘画结合。教师播放歌曲放纸鹤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根据对放纸鹤歌词的理解,发挥想象力,画一幅图画。三、拓展。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

18、祖国环境,怎样爱护大自然,怎样防止我们生存的地球被污染,请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一起总结四、总结五、教学反思:个别学生只知道台湾,不了解台湾的历史,他们在学唱歌曲台湾岛后,我让他们了解更多有关台湾的故事,了解过去,体会爱国热情.第3课环球音乐探宝(六)一拉丁美洲之旅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侧重对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感受,感受拉丁美洲地区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的特色。2、用活泼地歌声演唱歌曲当我们在广场上相遇。3、会墨西哥舞的基本舞步并能随音乐表现。重点:感受拉丁美洲地区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的特色。难点:学会墨西哥舞的基本舞步并能随音乐表现。教法:听唱法。教具:乐器、多媒体软件。教学过程:一、谈一谈:同学

19、们,今天这节音乐课,刘老师要带大家去国外逛一逛。究竟去哪呢?来,跟我来。(播放世界地图)今天我要带大家游一游拉丁美洲,你们能在地图上找到吗?其实啊,拉丁美洲通常用来指称美国以南的美洲大部分地区。那么拉丁美洲是由墨西哥、大部分的中美洲、南美洲以及西印度群岛组成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这些地方吗?其实,这些地方都是一些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二、走进拉丁美洲。1、欣赏:音乐墨西哥草帽舞,你能猜出这是我们到达拉丁美洲之旅的哪一个国家?(墨西哥)随老师把节奏拍出来。2、看一看:我们大家已经到达拉丁美洲的第一站一一墨西哥,教师搜集墨西哥的图片让学生观看,边看边介绍墨西哥的首都、国旗、国歌、国徽以及风土人情、

20、音乐风格等特点。(播放课件)【国名】墨西哥合众国【首都】墨西哥城【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7:4。从左至右由绿、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绘有墨西哥国徽。绿色象征独立和希望,白色象征和平与宗教信仰,红色象征国家的统一。【国歌】抒写了墨西哥人在战斗最激烈时取得的胜利和保家卫国的呐喊。【国徽】为一只展翅的雄鹰嘴里叼着一条蛇,一只爪抓着蛇身,另一只爪踩在从湖中的岩石上生长出的仙人掌上。这组图案描绘了墨西哥人的祖先阿兹台克人建国的历史。相传在很久以前,太阳神为了拯救四处流浪的墨西哥人祖先阿兹台克人,托梦给他们,只要见到鹰叼着蛇站在仙人掌上,就在那地方定居下来。居住在墨西哥北部地

21、区的阿兹台克人在太阳神的启示下,找到图案中所描绘的地方定居下来,建立了墨西哥城。仙人掌是墨西哥的国花,象征着墨西哥民族及其顽强的斗争精神。图案中下方为橡树和月桂树枝叶,象征力量、忠诚与和平。【风土人情及音乐特点】墨西哥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那里有著名的玛雅文化古迹、是印第安人文化发源地之一,那里是世界上有名的辣椒发源地,全球约一半辣椒都生长于墨西哥境内。那里还有仙人掌、大草帽、大摆裙。当然,她的音乐也充满魅力。3、听一听:播放墨西哥歌曲当我们在广场上相遇,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由地舞动身体。4、说一说:复听歌曲当我们在广场上相遇,说说你们欣赏后的感受,检验学生对作品的分析

22、理解能力。5、读一读:按照歌曲的节奏来朗诵歌词,了解歌曲的内容。6、唱一唱: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来慢速演唱歌曲,开始采用模唱的方法、听唱,待演唱熟练后用原速来演唱歌曲。7、跳一跳:学跳基本的墨西哥舞步。请同学们自己找一个舞伴,分面对面、肩并肩、背对背三种形式,随口令“左右左、右左右”跳熟墨西哥的基本舞步。8、演一演:教师播放音乐当我们在广场上相遇,学生按照刚才学习的墨西哥舞步,合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三、小结:同学们能用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当我们在广场上相遇。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以情景创设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去拉丁美洲,舞中学舞中动的形式,让孩子们去感受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感受,感受拉丁美洲地区的民族风情

23、和音乐文化的特色。注重学生用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当我们在广场上相遇。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第4课乘着歌声的翅膀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情感和表情学会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2、能够和同学们合作完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简单表演。3、能积极参加以上音乐活动,生发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感激发学生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乐中进教室,像参观革命纪念馆一样,安静有序地绕教室一圈。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生:师:你们了解红缨枪、红军帽吗?引出王二小的生活年代,以及抗日英雄王

24、二小。二、歌曲学习将歌曲进行分段处理。第一段:叙述性段落1、听音乐故事2、说一说3、学一学(1)模仿演唱。(2)学唱歌谱。4、唱一唱:全班随音乐演唱歌曲第一段。第二、三段:故事起因1、师生探究,讲故事师:二小到哪儿去了呢?在熟悉的音乐中谈我们来听听他的同伴怎么说的。背景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2、唱一唱,比一比全班一起演唱歌曲第二、三段。第四段:二小机智斗敌人1、剧情设想师:二小被敌人抓住了,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你是王二小,被敌人抓住要你带路的话,你会怎么做呢?2、歌曲学习(1)说情节:(2)身势创作,激发情绪3、歌曲表演(1)表演设计: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表演策划表,安排演员角色;教师巡回指导。(

25、2)表演故事4、唱一唱全班随音乐演唱歌曲第四段。第五段:二小牺牲1、激发情感2、进一步激发情感3、唱一唱第六段:怀念二小1、朗诵动情2、跟唱歌曲3、完整地演唱全曲三、歌曲表演四、课堂拓展师:从歌声中,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对英雄王二小的无限崇敬和怀念。其实,在我们新中国成长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被烈火烧死的邱少云,还有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五、缅怀英烈,结束全课。六、教学反思:L整堂课的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导入部分显得过于长,占用了过多的时间,这直接导致了新课教学的时间不够用。3、对学生评价得不够具体,显得有些单调。以上的这些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不断地

26、反思和纠正,备课时需要更加细致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分配好上课的时间,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需要去备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音乐水平,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K、第5课海鸥,我们的朋友歌曲海鸥课题:海鸥总课时数:第2节教学内容:1、综合训练一2、熟练唱会“海鸥”,并作歌曲处理。3、欣赏:国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以坚定、热烈的情绪,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赞美海鸥的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2、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旋律进行的特点的感受,初步了解旋律的表现方式和作用。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第6页综合训练(一)。(谱例略)注意:节奏要正确,声音有

27、弹性,并注意重音在第一拍而不能放在第二、三拍,否则会造成笨重的感觉。二、检查复习。1、请同学在黑板上的五线谱中写出高音谱号、几个老师规定的音符,其他同学在书上写。2、整曲视唱曲谱。三、学唱“海鸥工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出一名同学。讲解自己找到的有关海鸥的小知识,看谁讲得好,讲得好的同学将为自己的小组赢得一枚小红花。(讲解,评出优秀组)2、师:刚才大家讲得真棒!希望你们今后也像海鸥一样勇敢坚强不怕困难。下面我们来学习海鸥,看谁克服困难唱得最好。教师范唱,请同学跟着哼一哼。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读出感情来。4、跟琴学唱歌曲,师弹一句生唱一句。熟练地唱全曲,用稍快的速度。四、歌曲处理:

28、1、请同学们将书上所有的休止符标出来。并分别唱一唱。讨论:有休止符唱出来的感觉会怎样?休止符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2、讨论:歌曲整体应该用什么情绪来演唱,高潮在哪里?应该怎样演唱?讨论后练唱3、整曲演唱,注意情绪、速度。(请同学边唱边做一做动作)五、欣赏: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复听全曲,集体齐唱。六、预习第二课,两人一组读一读谱教学反思:首先,在新课引入中,我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大海与海鸥不同形态,激发学生的歌唱与表演欲望。其次,在学习新课中,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如:先听后唱,师生接唱,学生齐唱等。并及时地对学生提出表扬。在歌曲处理时,我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应该用哪种唱法来演唱歌曲,而是通

29、过老师演唱的两种唱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应该用哪种唱法更好一些。而后,在教学拓展中,我给学生观看一些关于大海被污染的图片,向学生讲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歌曲桑塔露琪亚教学目的:(1)让学生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2)了解意大利船歌的特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背唱其中一段歌词,并能认识船歌这种音乐体裁。(3)能够感受,体验桑塔露琪亚的音乐情绪和风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点。(4)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老师,学生相互问好)二,导入新课三,新课步骤1,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

30、又名“那波里”)的一首著名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根据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作而改编成的。歌曲的旋律优美而流畅,歌词将夏夜的美丽景色展示在人们面前。歌曲为大调式,3/8拍子,由两个乐段构成。2、体裁3,(是否可以先听一次旋律?)然后老师才示范唱旋律,学生再伴随琴用mu轻声哼唱旋律。学唱第一段随琴用111U轻声哼唱旋律,找一找这一段有几句?师:逐句演唱一、二句歌谱,句中最高音出现在什么位置?(3)师:听唱第三句歌谱,音乐的起伏和一、二句一样吗?(4)师:听唱第四句歌谱,浪尖在哪里?为什么?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谱(6)女声唱歌谱男声唱Iu,然后交换,男声唱歌词女声唱Iu,要能够听到对方声部的声音。学

31、唱第二乐段听老师唱第二段,比较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音高、音强)为什么第二段音高了?怎样才能唱上高音?(正确的用气,激情的表情)起立演唱。这段唱的什么?(船夫在热情地招揽顾客)你能边唱边演吗?背唱第二段歌词轻声唱歌谱,找一找乐句中最低音、相对弱音的位置,画旋律线,是什么形状?学生画(还是波浪,但方向相反)为什么还是波浪线?(还是连贯,有起伏)4,唱得差不多的时候老师要抽查几个学生,好的要马上表扬,差的也要加以鼓励5,最后也可以让同学们听下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对这首歌曲的演唱,感受一下他是怎样的情绪唱这首歌曲的?(深情,赞美的,开朗的,热情洋溢的),歌唱家演唱的时候自己就是一个船夫样,

32、划着小船,歌唱这美好的夜晚,如歌词,多么令人陶醉样6,让同学们小声地用感情听伴奏歌唱,老师划着3/8手势给出强弱弱的节拍提示7,让学生用歌曲应该的情绪放声歌唱。老师给予点评。多鼓励,少批评六、小结今天我们欣赏、演唱的两首歌曲都是来自一个有着悠久音乐文化历史的美丽国家一一意大利。其实在欧洲蕴藏着很深的民间音乐文化,他们等待着我们去了解,我们共同努力吧!教学反思:一堂课下来,学生都已了解了船歌的风格特点,学会了歌曲。在学习歌曲时,歌曲的曲调较高,学生演唱时有一点困难,在下节课上可以适当放低要求,降调进行演唱。第6课到这里来欣赏动漫歌曲歌曲斑鸠调教学目标:1、能用乐观的情绪学会演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33、,体会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情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产生对湘赣红色革命圣地的热爱之情。2、能听赏并跟唱斑鸠调,感受江西民歌的音乐特点。3、能听赏管弦乐曲看灯,感受音乐的气氛与情绪。教学重点:能用乐观的情绪学会演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教学难点:体会歌曲的情绪。教学准备:教学光盘钢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用言语导入江西井冈山现在井冈山山市旅游景点,不仅是因为有宜人的风光,还因为是一片红色的革命圣地。早在1927年,毛泽东同志就带领众多革命前辈们在江西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二、听赏与跟唱斑鸠调1、学生听赏斑鸠调学生体会音乐的基本情绪?说一说音乐的基本内容?2、学生跟唱学生随琴视唱歌谱,然后

34、学生跟唱歌曲也可以让学生编一编歌词唱一唱教学反思: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对比欣赏法,主要通过“听、唱、看、做”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亲身体验从感性认识到理解接受第8课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一、教学内容1、唱乡间的小路2、听赤足走在田埃上3、完成我的创造二、教学目标1、能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乡间的小路,初步了解台湾校园民谣,表达心中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2、通过欣赏赤足走在田埃上,感受无伴奏合唱的意境。3、通过我的创造,能用自己的音乐方式开展采集与创造活动。三、教学重点、难点1、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能对歌曲的演唱形式进行多种探索。2、歌曲意境的理解与

35、表现。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五、教学过程1、导入(多媒体)欣赏乡间小路风景图片,配以乡间的小路伴奏为背景音乐。师:这是什么地方?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生:(说出自己看了图片后内心的感受)师:同学们的心情我很理解,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一起跟着音乐到乡间的小路上去走一走吧。A.生跟乡间的小路的音乐以律动的形式表演,体会其中的乐趣。B.请学生以XXX节奏为歌曲伴奏。请生用其他伴奏为歌曲伴奏(踏步、拍手等)2、新歌教学(1)教师跟伴奏范唱歌曲乡间的小路,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的情绪。(前、后部分欢快、跳跃,中间部分优美连贯)(2)用多媒体出示歌谱,请学生再听,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3)请学生说

36、说歌曲的演唱顺序,教师指导认识“反复记号”“附点音符”“休止符”“三连音”“切分音二(4)学唱歌曲A.跟随琴慢速轻唱前半部分。教师提示:注意“声断气连”和前半拍休止。B,跟着琴轻唱B段,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师:有没有哪个地方每次都唱不好?师弹琴并示范,学生分句模唱两个乐句,注意附点节奏。叫个别学生单独唱,学生进行评价。C.学唱结束句。D.全曲连唱。(5)歌曲处理师:用什么样的声音唱最合适?让学生通过欣赏多媒体出示的“乡间”与“城市”两种不同风格的图片,对比其环境氛围的不同,从而引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6)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完整地跟伴奏演唱歌曲。3、分组表演并创编(1)学生分成四组,

37、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处理歌曲。如:对唱、表演唱、小合唱等。教师对每组的表现作鼓励性评价。4、欣赏教学师:乡间的小路是一首非常好听的台湾校园民谣,由著名音乐人叶佳修词曲兼演唱。除了这首台湾校园民谣以外,音乐人叶佳修还创作了其他一些校园歌曲,其中有一首在祖国大陆也广为流传,那就是赤足走在田埃上。(1)学生欣赏歌曲。(2)师:有没有觉得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别之处?师生讨论,了解无伴奏合唱。(3)师:歌词也很美,轻轻地读一读吧。(4)再听,跟录音轻声哼唱旋律。5、拓展简单介绍校园民谣校园民谣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祖国宝岛台湾的大学生在“乡土文学”影响下,出现一股“唱自己的歌”的热潮。这些青年作者

38、所创作的一些表达他们思想感情的歌,被称为“校园民谣”。六、小结师:今天我们学唱、欣赏了几首好听的歌曲,我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校园歌曲就只适合在校园内演唱呢?那么再想一想,这些二三十年前的歌曲为什么到现在仍然流传甚广?台湾、大陆两地的校园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外可以自己去搜集这些歌曲的音响资料。教学反思:因为校园民谣朗朗上口的缘故,所以学生学习得很快,只是休止处的气息控制得不是很好,还有B部分的音会唱不准。第9课多彩的乡音(六)课题:盼红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激发我们对待人民子弟兵的热爱与歌颂。2、过程与方法:通过歌曲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

39、能力,以及演唱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视唱练习掌握音准、熟悉乐谱。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第一课时一、导入:1、听音乐,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音乐?谁来告诉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2、听到这样的音乐你会想到什么呢?解放军、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雪山、过草地小结:红军的生活是艰苦的,战争是残酷的,但就是他们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所以红军是英雄,是勇士,我们想不想向他们学习?3、排队形:女生分两竖排面对面排至两侧,扮演老百姓和女游击,在战

40、斗中她们同样是英雄;男生两两对齐,排成两竖排在中间,扮演英勇的解放军。不过要记住胜利的队伍离不开严明的纪律。跟音乐原地踏步。我们是英勇之师,胜利之师,要收腹挺胸,精神抖擞的。4、手握空拳作背枪状行军。前面有敌人怎么办?隐蔽、卧倒。慢慢前进,趁敌人还没有发现,射击消灭敌人。我们红军有没有胜利?响亮地回答。5、这座城市解放了,红军整理行装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城来。想象一下,受尽苦难的老百姓一见到红军会怎么说呢?亲人哪,我终于盼到你们了。6、揭示课题:盼红军四川民歌二、巩固歌曲。1、这首歌曲上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下面复习一下。齐唱歌谱和歌词。2、同学们,我们怎样做能把歌曲的意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呢?这

41、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讨论的问题。看黑板上出现的“情绪、速度和力度、演唱形式”,就是说我们要把这五段歌词用不同的情绪、速度力度、演唱形式表现出来。比如第一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问学生听出了什么?有点悲伤,为什么呢?我想起了冰天雪地里的老百姓,还有雷锋,在这么冷的天里,他还会上山砍柴吗?有谁知道雷锋小时候那悲惨的事情?他只是旧社会悲惨世界的一个缩影,那么这一段情绪是什么?唱悲伤的、凄惨的曲子用什么速度,什么力度?演唱形式呢?老师范唱,指导学生唱出感情。3、逐段讲述、讨论完成以下表格并唱一唱。段落情绪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第一段悲伤地、凄惨地稍慢、111p女声齐唱第二段优美地、舒展地中速、f女声独唱

42、喜悦地稍快、f活跃地中速、f第三段急切地、男声齐唱第四段高兴地、全体齐唱第五段兴高采烈地中速、ff轮唱结束句兴高采烈地渐慢、齐唱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三、艺术合作。1、同学们唱得太感人了, 像亲人一样的解放军就要来了,连我都被感染了。想一下,如果我们是当地的老百姓会准备些什么来欢迎他们呢?你认为他们最需要什么呢?为什么?请同学们用小故事来描述,如“过草地”“一个苹果”“金色的鱼钩”“丰碑”他们是解放军也是英雄,英雄要戴什么?我希望今后的你们一个个都是刚强、英勇的男子汉,或者花木兰式的巾帼英雄,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屈服的。2、分组作画,老师巡回指导。认真作业,然后互相参观,评出优胜,鼓掌表扬。四、综

43、合表演。1、按照开始时队形排好。女生在两边手拿好画作夹道欢迎状。男生作握枪状。后面的动作可自由发挥。例如最后高潮处可跳跃、拥抱、欢呼!2、;跟音乐完整地表演一次,掀起高潮。五、小结。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解放前红军的歌曲?听红星歌,然后整理东西和着音乐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教室,完满结束这一课。,教学反思:盼红军的节奏比较复杂,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读那些不同类型的切分节奏并进行对比练习,然后再在歌谱中找出不同节奏出现的旋律,唱会它。这样学唱歌曲时就轻松了很多。在学会这首歌以后,我安排了学生对歌曲进行处理演唱,引导学生体会不同音乐力度、速度的表现记号以及歌曲演唱形式对歌曲有很大的影

44、响,这样一来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渠道,而且将音乐与相关文化紧密相连,丰富了学生的情感。金瓶似的小山教学内容:多种器乐形式为民乐合奏金瓶似的小山编配伴奏教学目标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经常举行有趣的篝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的歌舞狂欢,可以说家家有舞,人人能跳。本节课通过多种器乐形式为民乐合奏金瓶似的小山编配伴奏。教学过程1 .导入。学生在歌曲金瓶似的小山的背景音乐中开始学习。教师启发:再欣赏这首歌曲时你演唱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 .表现歌曲。3 .随歌曲律动。4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5 .出示歌曲伴奏谱,分小组练习。6 .慢速,各小组合奏练习。7 .听音乐进行伴奏。8 .

45、小结。教学反思:在歌曲演唱中,培养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歌曲演唱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合唱或是齐唱都需要建立在聆听的基础上,要演唱正确的节奏、音准等也必须建立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孟姜女哭长城教学过程:导课: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孟姜女,感受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吧歌曲教学(1)请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2)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提问:孟姜女这首歌如何划分乐句?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叫什么?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提问:

46、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四、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征。五、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落音,进一步认识、探究“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六、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教学反思: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必需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到达标准音时能够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到达拓宽自我音域的目的。第课音乐家(三)一一贝多芬欢乐颂教学内容:学唱欢乐颂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