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交流380V低压配电屏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天选打工人.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96724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1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交流380V低压配电屏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天选打工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交流380V低压配电屏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天选打工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交流380V低压配电屏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天选打工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交流380V低压配电屏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天选打工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交流380V低压配电屏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天选打工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交流380V低压配电屏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天选打工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交流380V低压配电屏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天选打工人.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南方电网CHINASOUTHERNPOWERGRID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交流380V低压配电屏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版本号:2023版VLo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10月知识产权声明南方电网公司拥有本作品的知识产权,未经南方电网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转载、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等),否则,南方电网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StatementChinaSouthernPowerGridistheownerofthe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ofthiswork.Anyp

2、ersonororganizationshallnotutilize(includingbutnotlimitedtoreproduce,distribute,transmitordisseminatethroughtheinternet)withoutthepriorwrittenpermissionoftheownerandwillbeheldlegallyresponsibleotherwisebyChinaSouthernPowerGrid.刖三为规范南方电网公司蓄电池的材料、结构、工艺要求及技术指标,提升变电站蓄电池组的质量水平,依据国内外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制定本技术规范书。本技

3、术规范书主编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兴义供电局、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林供电局、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本技术规范书主要起草人:刘军、杨跃、刘建荣、巨或龙、曹建伟、唐明峰、杨锋、刘芹、林炜、芦大伟、刘水、许智超、桂盛青、宋涛、张晓明、洪彬倬、温云龙本技术规范书对应的专用部分目录序号名称品类优化清单对应型号1中国

4、南方电网有限公司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交流380V低压配电屏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380V低压配电屏,ATSE,1600A380V低压配电屏,非ATSE,1600A380V低压配电屏,ATSE,800A380V低压配电屏,非ATSE,800A380V低压配电屏,ATSE,400A380V低压配电屏,非ATSE,400A1总则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采购的35kV及以上变电站交流38OV低压配电屏设备,它提出了该设备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所有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

5、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凡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如低压断路器等)。1.3 投标方应提供ISO-9001质量认证书或相当的认证文件、国家电力部门鉴定证书和生产许可证、3C认证证书(满足GB7251.8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智能型成套设备通用技术要求)等,提供给本标书的设备必须提供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良好记录。1.4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

6、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技术规范书的意见和同技术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1.5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1.6 本技术规范书经招标、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若本技术规范书涉及有关商务方面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1.7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招标、投标双方协商确定。1.8 投标方在应标技术规范书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技术规范书的技术差异。如果投标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

7、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技术规范书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下一年度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9 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10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技术规范书并按本技术规范书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mi标注的条款为关键条款,作为评标时打分的重点参考。2工作范082.1 工程概况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工程概况

8、详见专用部分。2.2 范围和界限(1)本规范书适应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变电站(发电厂)新建、扩建及改造工程,35kV及以上变电站交流38OV低压配电屏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设计、制造、装配、工厂试验、交付、现场安装和试验的指导、监督以及试运行工作。(2)现场安装和试验在投标方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招标方完成。(3)本规范书未说明,但又与设计、制造、装配、试验、运输、包装、保管、安装和运行维护有关的技术要求,按条款3所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2.3 服务范围(1)投标方应按本规范书的要求提供全新的、合格的变电站380V低压配电屏设备及其附件、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投标方所提供的组件或附件如需

9、向第三方外购时,投标方应对其质量向招标方负责,并提供相应出厂和验收证明。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参数或配置接线有变化时,应及时书面通知招标方,否则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将由投标方承担。投标方应按照中国电力工业使用的标准及相应的代码、规则对图纸编号,并且提供的资料应使用国家法定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2)供货范围一览表供货范围及设备技术规格一览表详见专用部分2.1。(3)工厂试验由投标方在生产厂家内完成,但应有招标方代表参加,参加工厂验收的人数及天数等规定详见规范书商务部分。(4)现场安装和试验在投标方的技术指导下由招标方完成,投标方协助招标方按标准检查安装质量,处理调试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备品、备件

10、,做好销售服务工作。投标方应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安装和运行人员免费培训。安装督导的工作范围及人数和天数等规定详见规范书商务部分。(5)投标方应协助招标方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6)设计联络会议的地点及招标方参加人员的人数和天数等规定详见规范书商务部分。(7)设备安装、调试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投运。设备投运并稳定运行后,投标方和招标方(业主)双方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制度签署合同设备的验收证明书。该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8)如果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及质保期内技术指标一项或多项不能满足合同技术部分要求,买卖双方共同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如属制造方面的原因,或涉及索赔部

11、分,按商务部分有关条款执行。(9)对买方的缺陷通知,卖方应在24小时内作出回应,48小时内赴现场予以解决。(10)卖方收到技术规范书后如有异议,在5天内书面通知买方,否则认为卖方同意规范书中的全部要求。3应遵循的主要标准除本规范书特殊规定外,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均按规定的标准和规程的最新版本进行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H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如果这些标准内容有矛盾时,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如果投标方选用本规范书规定以外的标准时,则需提交这种替换标

12、准供审查和分析。仅在投标方已证明替换标准相当或优于规范书规定的标准,并从招标方处获得书面的认可才能使用。提交供审查的标准应为中文或英文版本。主要引用标准如下:GB14048.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GB14048.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GB14048.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GB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GB7251.8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8部分:智能型成套设备通用技术要求GB7251.1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成套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13、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GB 50150GB/T 14285GB/T 4205GB 50059DL/T 5218DL/T 5155DL/T 5153DL/T 5136DL/T 5161.8DL/T 620DL/T 621DL/T 329DL/T 856Q/CSG 12030024使用条件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人机界面(MMI)操作规则35IlokV变电所设计规范22050O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22050OkY变电

14、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8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交流电气装置接地基于DL/T860的变电站低压电源设备通信接口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中国南方电网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4.1环境条件4.1.1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温度:在24小时内其平均温度:4.1.2最大相对湿度:4.1.3海拔高度:4.1.4地震烈度:水平加速度:垂直加速度:45 不超过3545C时平均湿度不大于50% 20C时最高湿度不大于90% 10A,4开4闭13操作方式分闸后储能;手/

15、电动分合闸。分闸后储能;手/电动分合闸。分闸后储能;手/电动分合闸。14分闸时间10msIOmsIOms15接线极数3P3P3P16接线端子型式抽出式抽出式抽出式17机械寿命(操作次数)20000次20000次10000次18电气寿命(操作次数)(415VAC)5000次(415VAC)5000次(415VAC)3000次19低压断路器类型框架断路器框架断路器框架断路器20安装尺寸适用于(高2260mmX宽80OnInIX深600mm)屏面安装适用于(高2260mmX宽80OnImX深600mm)屏面安装适用于(高2260mmX宽80OmlnX深800mm)屏面安装5.1.3站用交流电源系统采

16、用的ATSE应为PC及且具备三工位,宜具备旁路以便于检修。ATSE支持多种运行模式:固定电源,始终由#1电源供电;固定电源二,始终由#2电源供电;自动电源一,#1电源主供,#2电源备用;自动电源二,#2电源主供,#1电源备用等多种运行模式。5.L4主馈断路器必须配备独立整定动作值,并带报警及辅助信号接点,有信号指示通断状态,宜选用3P带速断保护、过流短延时、过流长延时、接地保护功能的塑壳式断路器。5.1.5分馈线断路器除变电站主变检修电源箱和消防水泵电源箱采用四段式塑壳断路器之外,其它的馈线断路器只须配备速断、过流长延时等保护功能的塑壳和微型断路器(微型断路器只允许用于25A及以下单相用电),

17、并按需配置一定数量带漏电保护功能的塑壳和微型断路器。5.1.6进线断路器、母联或分段断路器、主馈断路器的速断保护应能独立投退。5.1.7制造厂应提供断路相关试验报告,包括进线断路器、母联或分段断路器、主馈断路器(电子式脱扣器)的速断保护、过流短延时、过流长延时、接地保护等保护功能的试验报告和馈线断路器短路特性试验报告,其保护动作电流精度及延时精度应符合满足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同时应与制造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一致。5.2监控功能要求5.2.1 通讯功能:智能型成套设备的通讯系统可采用总线方式或其他数字通讯方式。监控单元应有足够的通讯接口,应至少具有一个RS485串行接口,四个TCP/IP网络通信

18、接口(RJ45接口),一个USB接口(用于现场数据拷贝)。其中RS485串行接口用于成套设备内部通讯及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讯,TCP/IP网络通信接口用于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主站监测系统通信,通信规约宜采用ModbusIEC61850103、DL/T329规约,优先采用IEC61850规约。当采用DL/T860(DL/T329)时,应按标准建模,并具有完善的自我描述功能,监控单元应具备直接通过其内置TCP/IP网络通信接口(RJ45接口)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讯功能。5.2.2 模拟量测量功能:电量监测模块能直接采样C600V.5A以下的交流信号。测量母线、主进线回路和380V馈线屏

19、进线的三相电流、母线的三相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能、无功电能、频率等实时测量,监控信息至少应满足下表要求。表5.2遥测信息表序号名称模拟量送至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1母线交流三相电压2交流母线三相电流3交流进线三相电压4交流进线三相电流5零序电流6有功功率7无功功率78功率因素9交流频率5.2.3 模拟量测量精度:监控单元电流测量精度在(20%100%)额定电流范围内,其误差应不超过1%:电压测量精度在(90%130%)额定电压范围内,其误差应不超过0.5机5.2.4监测功能:监测进线、各馈线回路断路器位置状态、断路器事故跳闸信号。5.2.5 定值设置功能:监控单元应能对母线

20、电压异常告警值、自动装置参数设定值进行整定。定值设定值应具有掉电保持功能。定值项设置应包含下表要求。表5.3定值项要求表序号定值备注1当前运行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模式:固定电源固定电源2/自动电源1/自动电源2/自动切换/停止供电2切换操作模式远程/本地3ATSE切换动作时间根据ATSE切换逻辑,且要符合在切换延时时间,若在延时时间内出现正常,ATSE不会切换动作。4小电流接地故障定值灵敏性高于站用变零序过流保护定值5小电流接地故障动作延时小于站用变零序过流保护延时的一半6过电压报警定值根据相电压设定上限值,达到或超过上限值报警。7低电压报警定值根据相电压设定下限值,达到或低于下限值报警8过负

21、荷电流定值灵敏性高于站用变过负荷电流保护定值9过负荷延时小于站用变过负荷电流延时的一半10有压定值0.7倍Un11无压定值与现场保护相配合12充电延时与上级保护相配合13切换延时与上级重合闸相配合5.2.6 控制功能:监控单元应具备断路器合分闸控制功能的输出干节点,必要时可实现远程遥控及与火灾预警系统联动功能。5.2.7告警功能:母线电压异常、进线电压异常、馈线跳闸、自动切换动作、装置故障、进线开关跳闸、防雷器故障等。告警或故障时,监控单元应能发出声光报警,并应以硬接点形式和通讯口输出。对于保护装置或控制装置的故障、保护装置或控制装置的闭锁、保护跳闸、母线电压异常应配置硬接点信号,对于保护装置

22、或控制装置的故障、闭锁和动作应配置软接点信号。表5.4遥信信息表序号名称开关量送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1进线开关运行状态72#1进线开关位置3#2进线开关位置4#1进线开关跳闸告警5#2进线开关跳闸告警6380V分段开关位置7ATSE开关运行状态8ATSE动作切换9380V备自投动作(*)10母线电压异常告警(*)11配电屏监控单元失电告警(*)12保护动作(*)13馈线开关跳闸告警14过负荷动作15闭锁切换16进线电压异常告警17小电流接地故障告警(可选)18防雷单元异常(可选)注1:表中“J”表示该项应列入,注2:表中(*)”表示应以硬接点形式输出。5.2.8事件记录功能:监控单元应能存储不少

23、于500条事件记录。告警或动作事件的内容及时间等均有记录,并可接受实时召唤SOE记录,SOE记录分辨率满足1ms。事件记录具有掉电保持功能,能上传到本站监控系统,并可供下载,应能通过串行接口、以太网口或USB接口从装置中提取事件记录。5.2.9显示功能:监控单元就地应采用液晶显示方式,能显示相关定值、模拟量测量值、开关量、事件记录和告警记录等,并可上传至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成套设备中应提供用于显示的人机界面液晶屏。5.2.10操作权限管理:监控单元应具有操作权限密码管理功能,任何改变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的操作均需要权限确认。5.2.11对时功能:监控单元至少应满足网络对时或PPS(秒脉冲)对时

24、要求,应能接受IRIG-B(DC)码对时要求,且对时的误差应不大于Ims05.2.12监控单元应采用直流IlOV(220V)工作电源,应能独立检修及更换,不能影响一次回路的工作。5.2.13事故照明电源逆变装置应有告警信号,逆变器正常由交流供电,在交流失电时自动转为直流逆变为交流供电,直流供电发报警信号。当交流电源恢究后,应自动切换回交流电源输入。5.2.14当备自投装置启动闭锁时,应发出告警信号。备自投装置应设置闭锁免归按钮。5.3备用电源自投及保护测控备用电源自投及保护测控装置的监控应满足5.2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5.3.1整体技术要求380V低压配电屏的保护装置、备自投控制装置宜相互独

25、立5.3.1.1IlokV及以上站点非ATSE交流屏应使用专用380V备自投装置。5.3.1,2站用交流母线过流保护,在380V母线与进线断路器之间安装过流保护,保护装置带时限动作于进线断路器跳闸,能先于站用变过流保护动作,报警且闭锁交流进线电源切换。5.3.1,3站用交流母线零序过流保护,在380V母线与进线断路器之间安装零序过流保护,保护装置带时限动作于进线断路器跳闸,能先于站用变零序过流保护动作,报警且闭锁交流进线电源切换。5.3.1.4站用电保护跳闸出口应设置出口压板,站用电保护动作后,须可靠闭锁站用电ATSE切换动作,站用电监控装置应提供闭锁切换硬接点。5.3.1.5对进线断路器、母

26、联或分段断路器、主馈断路器及其他需设控制回路的元件,应能在380V低压配电屏上就地进行控制。5.3.1.6站用交流电源系统的事故、预告信号和主馈断路器跳闸信号应接入站内监控系统。5.3.1.7备用电源自投及保护测控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a)保证工作电源的断路器断开后,工作母线无电压,且备用电源电压正常的情况下,才投入备用电源;b)自动投入装置应延时动作,延时值应能整定,并只动作一次;C)当站用变低压侧零序过流保护动作时,应闭锁备用电源自投装置;d)当进线断路器过流保护动作时,应闭锁备用电源自投装置;e)当工作母线故障和手动断开工作电源时,备用电源自投装置不应起动;f)工作电源恢复供电后,切换回路应

27、由人工复归;g)备用电源自投及保护测控装置动作后,应发报警信号。h)当采用智能型成套设备时,备用电源自投及保护测控装置应配置手动/自动选择转换开关。5.3.2备用电源自投及保护测控装置技术要求5.3.2.1备用电源自投及保护测控装置,可实现单母线分段的备用电源自投逻辑和母联或分段断路器的二段过流保护、一段零序过流保护、测控功能。5.3.2.2站用电保护装置配套的电流互感器应满足最大短路电流小于电流互感器额定准确限值80%的要求,采用准确级高于或等于5P10、IOPlO级电流互感器,保护装置内不得采用二次CT转换。5.3.2.3380V备自投应具备跳380V进线断路器回路功能,且跳闸时间可整定(

28、不小于3s);5.3.2.438OV备自投应具备外部闭锁开入,当外部闭锁信号瞬时开入时,380V备自投能确保放电;5.3.2.5380V备自投运行应支持多种模式,即固定电源I,始终由#1电源供电;固定电源II,始终由#2电源供电:自动电源I,#1电源主供,#2电源备用;自动电源II,#2电源主供,#1电源备用等多种运行模式。5.3.2.6母线异常、#1电源异常、#2电源异常时,装置应发出母线异常、#1电源异常,#2电源异常报警信号;异常条件根据过压、欠压设定值判断。5.3.2.7过流保护功能:当三相母线电流最大值大于设定值并超过时限时,装置发出过负荷故隙信号并闭锁切换;跳进线投入则发出跳进线信

29、号。5.3.2.8零序保护功能:当线母线零序电流大于设定值并超过时限时,装置发出零序过流故障信号并闭锁切换;跳进线投入则发出跳进线信号。5.3.2.9各种信号灯、指示灯应采用新型节能灯,应设有装置运行指示灯、充电状态信号灯、动作信号灯、告警信号灯。5.3.2.10CT.PT断线、工作电源异常、直流电源消失等影响设备功能的异常发生后,备自投装置应有防止误动作的措施并闭锁相关功能,异常期间装置面板上的异常信号灯保持(直流电源消失除外)。各类关键异常情况应上送至监控后台。5.3.2.11对装置出口回路接点要求,所有输出接点必须是无压常开接点。装置应提供足够的输出接点供跳闸、信号等使用,装置闭锁ATS

30、E开入防抖动时间应小于20ms。5.3.2.12装置出口跳闸回路应有出口压板,以便装置的投退工作。5.3.3备用电源自投及保护测控装置充放电条件5 .3.3.1充电条件:为保证备自投的一次动作性,备自投只有在充电完成后,才可能动作。各充电条件均满足持续备自投充电时间后,备自投完成充电:a)备自投投入工作;b)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均正常;C)工作和备用断路器位置正常,即工作断路器合位且处于合后,备用断路器跳位;e)无闭锁条件;d)无放电条件。6 .3.3.2放电条件:满足以下任一条件装置均放电。备自投的放电条件应考虑必要延时,以防止系统扰动、故障等形成的短时异常条件造成备自投闭锁。a)备自投功能压

31、板退出;b)备用电源不满足有压条件的持续时间大于10秒;C)备用电源断路器不在备用状态,即备用电源断路器合上,经短延时;d)工作电源断路器拒跳或备用电源断路器拒合;e)备自投成功(备用断路器合上);f)手分工作电源。5. 3.4浪涌抑制器站用变低压侧至交流配电屏的三根相线,应在交流配电屏进线侧安装具有相对地、中性线对地保护模式的第一级(开关型)和第二级(限压型)组合型交流电源SPDo第一级(开关型)和第二级(限压型)组合型交流电源SPD。第一级SPD额定通流量40kA(10/350us);第二级SPD额定通流量20kA(8/20us)oSPD应配置相应容量的空气开关,应具有反映其状态的指示窗口

32、。5.4屏体要求5 .4.1380V低压配电屏防护等级不低于1P30,屏柜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30,具有自然通风散热功能。屏体应使用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应力、电气应力及热应力的防潮、防腐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应能承受所安装元件及短路时所产生的动、热稳定,同时不因成套设备的吊运等情况而影响设备性能。6 .4.2所有的外壳或隔板包括门的闭锁器件、可抽出部件等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能够承受正常使用时遇到的应力。5. 4.3屏体颜色采用计算机灰(RL7035)o5.4.4 屏体结构前后开门,屏体前设有透明玻璃门,屏体后门应使用对开门,门面有透气孔(孔直径W2mm),透气孔靠内应采用不锈钢隔网格。5

33、.4.5 屏体内进线断路器、馈线断路器、监控器等的门板需采用带钱链可活动门板。5.4.638OV低压配电屏应综合环境条件、安全可靠供电、维修方便和运行要求等因素予以确定,可采用插拔式、抽屉式、模块化等方式。5.4.7 模块化结构:配电单元由模块化功能组件构成,模块化的配电单元实现一次、二次的集成式设计功能,同时满足单回路的快捷安装及检修维护,模块内部一次、二次部分应能独立检修,不影响供电连续性,断路器之间具备防燃、防爆隔离。5.4.8 抽屉式配电屏应设有电气联锁和机械联锁,具有功能分隔室,以限制事故扩大。每个空气断路器宜采用独立隔室,装置小室、母线小室及电缆小室之间采用钢板或高强度阻燃塑料功能

34、板隔离,上下层抽屉之间有带通风孔的金属板隔离,分隔板应具有抗故障电弧的性能。5.4.9屏柜内布线应简明、清晰,并便于清扫,所有母线、导线、铜棒和接头带电部分都不得裸露,应有足够强度的绝缘层全封闭密封,且标志清晰,接线美观,布局合理,便于更换、检修各元器件。5.4.10屏柜面板上固定的仪表、开关、及其它装置等,均应有铭牌。5.4.11380V低压配电屏中电气元件和电路的布置应便于操作和维修。5.4.12500kV变电站在中央配电室低压配电屏和主控楼配电室低压配电屏各预留一个应急发电车箱接入的配电断路器,两个断路器应接入低压配电屏不同段母线。220kV及UokV变电站应在低压配电屏不同段母线各预留

35、一个配电断路器,用于应急发电车箱接入。配电断路器及相应电缆额定电流为400A。应急发电车箱的位置应考虑发电车易接入。应有防止交流母线与发电车不同源并列的措施。5.4.13低压配电屏内应留有足够的备用回路,备用回路的数量应按终期工程负荷配置。5.4.14绝缘特性a)低压配电屏内低压电器连同连接电缆及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IMb)低压配电屏内低压电器连同连接电缆及二次回路耐压水平不低于2.5kVmino5. 4.15屏体铭牌:每面屏体应采用防锈防腐材料制成铭牌,并安装在屏体正面底部中间位置。铭牌字体采用蚀刻、雕刻、打印等技术。铭牌内容:a)设备名称:(如380V#l进线屏、380Vl

36、M馈线屏);b)设备型号;c)出厂编号;d)制造年月;e)额定功率;f)防护等级;g)接地方式;h)额定频率;i)额定电压;j)额定电流;k)绝缘电压;1)总体质量;m)执行标准;n)额定短时耐受电流;o)制造厂名(包括商标)。5.5线材安装要求1.1.1 5.1(ABC)相主铜母排竖立安装于屏面顶部靠中间位置,采用阻燃塑脂绝缘子固定于屏面支架,裸露部分采用阻燃绝缘热缩管热包扎,连接部分采用阻燃绝缘热缩管套包扎(包扎口采用阻燃塑料丁固定),阻燃绝缘热缩管采用相色区分。进出铜母排的连接材料采用相同材质的铜排,禁止使用电缆或线缆直接接于屏面顶部铜母排处。1.1.2 #1、#2站用电进线电源屏的垂直

37、铜母排的要求与5.5.1的要求一致,屏内应留有足够空间,确保进线电缆电缆头位于屏内,进线电流互感器应固定于柜内进线铜排上。1.1.3 零线铜排竖立安装于屏面底部靠屏后20OmIn位置,采用阻燃塑脂绝缘子固定于屏面支架,#1、#2站用电进线电源屏的零线铜排在20Onlnl处有总零线安装孔(孔直径12mm),其它的孔径和位置与380VBk2M屏的零线铜排一致;380VDI、2M屏的零线铜排每25处有零线安装孔(孔直径6mm),零线铜排靠屏面两侧边处采用蓝色漆标识,中间裸露。5.5.4地线铜排竖立安装于屏面底部中间位置,直接固定于屏面支架,地线铜排每25处有零线安装孔(孔直径6mm),安装孔数量不少

38、于开关数量。5.5.5接地母排应采用铜质材料,接地母排的截面积应不小于100mnI2。屏柜就位后屏间母排必须互相连接好。5.5.6屏柜内主母线应采用阻燃绝缘铜母线,母线截面应按额定载流量选择,并应进行短路电流热稳定校验,及按最大负荷电流校验其温度不超过绝缘体的允许事故过负荷温度。主母线及其相应回路,应能满足母线出口短路时的动稳定要求。屏柜内主母线应设计在屏柜的上方,进线屏的三相进线铜母线应错落布置,避免相间短路。5.5.7导体应采用阻燃热缩绝缘护套,所有绝缘材料均要求阻燃,遇到火源时不产生有毒物质和不透明烟雾。5.5.8电压采集线使用力2.5丽2的多股铜芯线;电流采集线使用N4的多股铜芯线;保护装置、备自投装置的控制回路及直流电源连接线使用e2.5的多股铜芯线;报警信号连接电缆可使用力1.5mffl2的多股铜芯线。5.5.9屏体与屏门之间的连接地线使用26mf透明外皮的多股铜芯线;浪涌抑制器的连接地线使用26咂2的多股铜芯线;电缆屏蔽层连接地线使用22.5丽2的多股铜芯线:报警信号连接线使用21.5nm的多股铜芯线。5.5.10电压采集线和浪涌抑制器电源线经熔断器或空开直接连接于进线断路器的上进线接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