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获奖作品).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01275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获奖作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获奖作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获奖作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获奖作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获奖作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获奖作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获奖作品).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学设计(获奖作品)【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熟读成诵。2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3 .体会读书的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启发。【学习重难点】1.读好文言文,练习朗读,尝试实现当堂背诵。2.理解主要内容,体会读书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启发。教学过程Ol了解主题,导入新课1.了解单元主题一一读书方法。【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八单元。来,一起读单元导语。(生读导语)【师】由此可见,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呢?(生:读书)【师】对的,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明智”,学习本单元,你可以学到一些读书的方法。下面我

2、想请一位同学来读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生读语文要素)【师】那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把握内容要点,分段表述。2 .引出新课,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106页,今天,我们来学习25课古人谈读书,提起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板书课题)来。一起齐读课题。3 .了解作者。【师】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都谈论读书,时间追溯到宋代,有一位哲学家关于读书,他写下了这样一篇文言文,请看大屏幕。【师】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吗?(生:朱熹)【师】是的,这是朱熹写的。关于朱熹,你们有相关了解吗?(生答)【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小视频,请同学们认真看。(生看视频)【师】是呀,朱熹能取得如此成就,得益于他爱读

3、书、会读书。02初读课文,读准读顺1.明确学习提示。【师】请看大屏幕,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学习提示”。(请一位生读)【师】同学们都清楚要做什么了吗?(生:清楚)那就开始你们的自由朗读吧。2.学习会认字与会写字。【师】声音渐渐小了,同学们都读好了吗?文中有两个字是需要我们读准的。来,哪位同学自告奋勇读一读?(生读:矣、岂)【师】我想考考同学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矣”字记住呢?(生:“挨”字取去掉部首就是“矣”)非常好,你用的是减一减的方法。【师】那“岂”字在书写的时候,哪一笔容易写错,谁能给大家提提醒?(生:下面是“己”字,竖画不能写通头)【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相信你能把“岂”字写好。(板书

4、:岂)【师】老师把拼音去掉,放在句子中,你还能把它读准吗?谁来试一试?(生读)【师】读得字正腔圆,“矣”和“岂”这两个字的字音都读准了。来,全班一起读。【师】“矣”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生:表示“了”的意思)3 .分组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师】下面我请全班同学一起合作读课文,第一组读第一句,第二组读第二句都清楚自己读哪一句了吗?来,开始。4 .听录音,读出节奏。【师】我们把字词读准,句子读通了,还不行,还要读出节奏感。来,请同学们拿起笔,边听录音边标好停顿。(学生齐读)5.关注“也”“矣”“乎”等古文中特有的语气词。【师】同学们,你们在读书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词语。(出示动画:也、矣、乎)这

5、些都是古文中特有的词语,这些都是语气词,所以我们朗读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拉长声音,读得慢一些,读出古文的韵味。【师】老师把它们单独拿出来,我想请女生先读。(请女生读)【师】声音读得有高有低地,有长有短,有味道!来,全班一起读。6.朗读指导,一句一句读。(个别读、齐读)(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2)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3)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7.全班齐读。03精读课文,学习表达1.明确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师】读书,不仅要读准确,读流利,还要细细的品读。同学们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文言文,你能说说学习文言

6、文有哪些方法吗?2.明确学习提示。【师】请看大屏幕,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学习提示”。(请一位生读)【师】清楚学习要求后,请开始你们的默读。3.明确关键句。【师】读书,要细细的品读。请同学们找找关键句,这篇文言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横线画下来。(生答: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是朱熹对于读书的看法。4 .理解“余”“尝”“谓”的意思。(1)理解“余字。【师】老师刚刚巡视的时候,发现圈住“余”字的同学不止一个。有哪位同学知道“余”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吗?(生答:“余”是我)【师】同学们要记住“余”在古文中是“我”的意思。除了“余”字。古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是有“我”的意思呢?(生

7、答)(你的知识量真丰富)【师】其实呀,在古文中代表“我”的词语还有很多,请看。(出示课件)这四句中藏着“我”,你们能找到吗?(生答)【师】其实很多字都有“我”的意思,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还能学到不同的字也代表“我”。同学们要学会积累。(2)理解“尝”字。【师】好了,同学们,老师想考考你们,句子里的“尝”字,是什么意思呢?(生答:曾经/经常)【师】你的理解是?(生答)我们来看看在字典中如何去解释这个尝字?(出示“尝”字在字典的意思)【师】在字典中有4种意思,你觉得哪一种意思是最符合的?(生:第4种)【师】在文言文中,有一些字的意思跟我们现在是不一样的。古人用“尝”代表“曾经”。我们现在很多的词

8、都不一样,要注意积累。(3)理解“谓“字。【师】“谓”在这里师什么意思呢?(生答:说)你从哪里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呢?(借助注释)(言字旁,跟说话有关)【师】“谓”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是左窄右宽,下面的这一笔是竖不是撇。(板书生字)(投影,评议生字书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生答)理解意思后,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就是作者对于读书的看法。他认为读书有三到,分别是(生答,师板书)5 .理解“心到”的重要性。【师】三到之中,哪一到最重要?(生答: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你是从哪个字知道“心到”是最重要的呢?(生:“急”字)“急”是什么意思呢?(生:紧要,重要)借助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意

9、。【师】朱熹为什么觉得“心到”最重要?你能从文章里找到具体的句子吗?(生答)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出示课件)【师】是呀,作者认为读书的时候,若心不在此,则,心眼,却只,决,记亦。【师】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大意吗?(生答)是呀,心不在焉的读书,怎么可能读得进去。你读书时,有过这样“心不在焉”的经历吗?(分享经验再读文)【预设】随意读,总读错字,漏字,还记不住。眼睛看着书,心里却想着玩,想得出神,就不明白书里写的是什么了。【师】请你带着感受再读一读,这就是反面描写。如果从正面来说,心到了,读书又会有什么效果?(出示课件)【师】对比之

10、下,你觉得哪种表达方式更好?(生答)【师】正话反说,感情更强烈,表达的看法就更有说服力。【师】现在,老师读黑色字,同学们读红色字,我们配合着读,读出这句话的层层递进。【师】所以朱熹才说,三到之中,(生答)(板书:急)6 .读好反问句。【师】最后一个句子,“岂”是什么意思?(生:难道)“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是什么句?(生:反问句)【师】请你用自己的话来问一问?【预设】(1)学生字字对照着说。【评价】熟读精思,你读懂了。(2)学生用自己的话,换成了陈述句。【评价】你还从反问句里读懂了正面的意思呢。【师】反问句能增强语势,让文章更有感染力。(男生读、女生读、齐读)04总结要点,熟读成诵1.明确读

11、书的态度和方法。2.理解大意,熟读成诵。第一层读:(带着理解读)【师】学完本课,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全文大意?(生答)【师】带着我们的理解,一起再来读一读课文。(齐读)第二层读:(带着感悟读)【师】其实呀,古人的书是这样写的。所以我们读得时候应该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来,想象一下,你现在穿越到几百年前,就坐在学堂里,读着朱熹的这一则文言文,读。(配乐读)第三层读:(熟读成诵)提供支架,边读边背。【过渡】字字珠矶的感悟,是古人宝贵的读书经验,也给我们后人留下无尽的启发。请同学们要多读多背。05穿越时空,古今对话(师生对话,师现代人,学朱熹)【师】朱熹先生,您好!我是现代的读书人。请问,您认为,读书有什么好的方法?(余尝谓)【师】为什么“读书要三到”?(心不在此)【师】原来如此。那先生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三到之中)06课外拓展,积累方法鲁迅的读书“五到”【师】“手到”指的是什么呢?(生答)“脑到”指的是什么呢?(生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25古人谈读书口到A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