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最新.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06738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最新.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小学202X-202X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师的集体备课,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根据XX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提出如下集体备课办法: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意义。集体备课是学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目标并确定其突破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是一项集体性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以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二、集体备课要求1 .教师要深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理解

2、课程新理念;掌握课程标准中各单元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核心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掌握新课程标准下课程的教学建议及要求。了解学生实际水平与发展需求,制定学期、单元及课时目标,挖掘教材及相关课程资源,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编制教学进度,撰写课时计划(教案)等。2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需达到几点基本要求:(1)掌握教学内容在学科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和重要性,掌握学科教材体系中核心素养维度和要素的布局;(2)掌握教学内容在本单元下的前后衔接,掌握本单元发展核心素养的编排途径;(3)掌握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所包含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挖掘教材内容的育人价值,掌握本节教材发展核心素养的方

3、式;(4)钻研教材练习或习题。三、集体备课遵循的基本原则。1 .“三为主”原则。每学科、每个年级要遵循“以章节(单元或专题)为主、以课程核心重点问题为主、以学生学习难点关键环节为主”的“三为主”原则。2 .“三备”原则。一是集体备课前的个人略备(了解课标要求、熟悉教材内容、预估学生问题);二是集体备课,讨论教学设计聚焦问题解决;三是集体备课讨论之后的个人独立备课。3 .常规性原则。每周每个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一次。各年级周三备语文;周四备语文,周五综合组集体备课。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间、定地点、定问题清单、定主备人和中心发言人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4 .“四有”原

4、则。年级组长要拟定集体备课活计划,有签到册,有专人做好记录,有活动总结,有检测措施。学校教务处根据各年级各学科教师集体备课时间排课,凡是安排某学科集体备课的半天时间,学校不给该学科教师排课,让老师们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提出不同的教学意见和策略,提高集体备课质量。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本着从实际出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备课真正为上课服务,为提高教师素质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四、集体备课的过程管理。集体备课遵循“确立备课主题一一个人主备一一集体研修形成教学预案一一课堂实施一一反馈与反思”的备课过程。1 .年级组长提

5、前一周公示下一周上课的备课单元(章节、专题)。两位主备人开始个人备课。2 .个人略备。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了解课标要求、熟悉教材内容、预估学生问题。并且写出教学简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3 .集体研修。由备课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由主备人汇报单元或专题教材分析,单元知识结构,学情分析、单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本单元发展核心素养的编排途径、课时计划安排;每个课时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任务的分解及主要问题、核心素养培养;聚焦解决问题的活动及方法设计;练习与作业设计等。4 .完成教学预案。参与备课人均发表意见,

6、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教学预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最后由备课组长作总结,形成集体备课提纲。5 .杜绝使用旧教案、照搬或者以网上教案为主、无教案教学。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功能,严禁用多媒体课件替代教案。45岁以下教师原则上应撰写(手写)详细教案。6 .教后反思。施教后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调整,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各备课组(或教研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

7、课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打下基础。五、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1 .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教学研究应是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各备课组要充分发挥研究功能,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拓展研究方式,使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备课中渗透教研,通过教研来促进备课,使每一次备课活动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以此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2 .突出教案设计的实用性。教案作为备课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原则上没有形式的规定,但必要的内容不可少,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要重在实用。备课组教师要对备课内容认真进行钻研,要做到“六备”,即备课程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检

8、测。提倡教师有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特色。3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件,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改进管理方式,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建立宽松的、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搞好集体备课奠定基础。同时要营造好学习氛围,鼓励教师把学习渗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4,使集体备课形式多样性。为充分发挥学校备课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有效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实行同校内跨学科备课、同学科跨学校备课;同课教师分别备课,再集中时间说课、交流;备课组先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设计课堂教学,再由实验教师自主上课,形成学习共同体。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并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个人风格有机统一。具体安排如下表:年级备课地点一年级组一楼办公室二年级组一楼办公室三年级组二楼办公室四年级组二楼办公室五年级组五楼办公室六年级组五楼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