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诗词共15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08863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宵诗词共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元宵诗词共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元宵诗词共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元宵诗词共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元宵诗词共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宵诗词共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宵诗词共15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元宵诗词(共15篇)1、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秣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译文: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主题:这首景色诗是诗人在一次正月十五夜诗歌比赛中的夺魁之作,描写了洛阳市民元宵之夜的欢乐景象,表现了人们对良辰美景的无限留恋。2、宋代欧阳修生

2、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主题: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既写出了情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时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3、唐代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译文: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

3、个京都都震动了。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主题: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魂的时刻。4、唐代卢照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缗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译文: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主题:此诗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

4、,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5、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译文: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豪华的马车在飘香的街道行过。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5、主题: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6、明代李梦阳汴京元夕: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译文:中山来的戏子服饰鲜丽,郑燕来的的女姬则各有高超的技艺。他们一同表演着周宪王朱有炖的杂剧,而金梁桥外皓月洁白如霜。主题:这首诗是作者在汴京观看元宵佳节的盛况时所作。诗人通过对中山孺子、郑女燕姬精彩演出场景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一幅元宵节月光下许多台杂剧争妍斗丽的画面,反映了汴京元夕戏剧演唱的热闹景况。7、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

6、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掷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译文:落日的余晖像熔化了的金子,傍晚的云彩像围合着的明月,如今这一个劫后余生的人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渲染柳色的烟雾渐渐地浓郁,笛子还吹奏着梅花落的怨曲哀声,究竟谁能知道还有多少春意?正当元宵佳节日暖风和天气,转眼间难道不会有骤降风雨?有人来邀请我参加这般宴会、驾起宝马香车来接,被我谢绝。难以忘怀在汴京繁盛的那段日子,闺门中的妇女多有闲暇游戏,记得特别偏爱正月十五那天

7、,头上戴插着翠鸟羽毛的帽子,还有用美丽的金线撵成的雪柳,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到如今形象容貌十分憔悴,乱发像风吹雾散也懒得梳理,也懒得夜间出去看灯了。倒不如偷偷地守在帘儿底下,听听外面别人家的欢声笑语。主题: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8、宋代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译文: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

8、随着马而去。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主题: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9、金朝元好问京都元夕:校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译文:元宵时节,到处都能碰到盛装打扮的游人,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孩童们互相追逐打闹。我这个穿着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主题:诗中描写了金代京都元宵佳节人山人海,人们

9、盛装出游的欢快气氛。全诗浅白如话却富有情趣,用短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节日的欢乐之情。唐朝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这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热闹景象的七言绝句。元宵节是传统节日,远在汉朝就有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并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正所谓“千门开锁万灯明”。本诗描写的是万人空巷、家家出门赏灯、闹上元夜、度佳节的热闹情景,从这首诗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唐朝元宵节的热闹非凡景象。明朝王守仁元夕其一故园今夕是元宵,赖有遗经堪作伴,独向蛮村坐寂寥。喜无车马过相邀。春还草阁梅先动,堂上花灯诸弟集,月满虚庭

10、雪未消。重闱应念一身遥。王守仁就是王阳明,元夕就是元宵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是每个人过节时都能和家人团聚,想必这个元宵节远在异乡的游子们也不在少数吧?此诗就是作于王阳明贬谪于贵州时,表达的是远离亲人的无比寂寥和思乡之情,作者用诗句将这种孤苦娓娓道来,更显得真挚、深沉。不能和家人一起共度佳节的朋友们可以好好读读这首诗,看能不能引起共鸣?明朝唐寅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上面王阳明那首元夕写哀景哀情,而唐伯虎这首元宵则写乐静乐情。此诗写出了农村过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写的优美、热闹异常,很应景

11、,其他也没什么。鹏鹄天元宵后独酌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肆清尊莫放空。对于有些人来说,元宵节象征着热闹和团圆,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元宵节则象征着孤寂和思家。杨慎这首词和王阳明的元夕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都是表达元宵节思乡之情。只不过王阳明是通过读经书度元宵节,而杨慎则是通过独酌度元宵节,但孤苦落寞之情是一模一样的。语言优美、流动婉转是这首词的显著特点。南宋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

12、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晚期的词,自带愁苦,即使是写元宵佳节的词也不例外。此词将昔日北宋汴京元宵节和当下南宋临安元宵节作对比,追昔伤今,更增加了愁苦。全词用语通俗自然,化俗为雅,虽写良辰美景之佳节,但哀情溢出满纸,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哀痛和朝不保夕之情,令人心生怜惜之意。唐朝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秋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基本就是苏味道最有名的一首诗了,是他在一次元宵之夜赛诗会上的夺魁之作,咏的是东都洛阳元宵夜“端门灯火”盛

13、况,水平很高,极受后人推崇。“火树银花”成语就是源于此诗。全诗色彩明艳,用词准确,写出了当时元宵节热闹非凡的场景。第2名宋朝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写元宵节的名篇,也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词的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尤其“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千古丽句,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有一种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湿春衫袖”这一哀婉心境,表达出作者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第1名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这首词堪称元宵节的压卷之作。此词上片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为高潮“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到来营造出一个对比鲜明的背景。此句备受后人推崇,更是被王国维誉为“人生三境界”的最高境界。这首词构思精妙,用语优美精致、流动婉转,词义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