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三年制专科).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09542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三年制专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三年制专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三年制专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三年制专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三年制专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三年制专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三年制专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三年制专科)一、复习范围中医基础理论,蒋燕,中国盲文出版社,2014年。中医基础理论,高思华,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二、考试形式与考卷结构招生考试采用闭卷理论考试。卷面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盲及低视力考生笔试时间可延长30分钟)。考题的形式分为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五种。分别占总分的比例为60%,10%,10%,10%,10%o三、考试要求知识要求一、绪论(一)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知识。(二)掌握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代表学派及其观点。(三)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的

2、标志。(四)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的概念、辨证论治及其临床应用的基础知识。二、阴阳五行(一)阴阳学说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2 .掌握阴阳的特性。3 .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4 .掌握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的基础知识。(二)五行学说1.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的基础知识。2 .掌握五行的特性、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方法。3 .掌握五行归类表。4 .掌握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基础知识。5 .掌握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的基础知识。三、藏象(一)概说1 .掌握藏象的概念的基础知识。2 .掌握藏象学说的特点的基础知识。3 .掌握中医学对内脏的分类的基础知识。(二)五脏1

3、.心(1)掌握主要生理功能。(2)掌握其生理特性。(3)掌握心与体、华、窍、志、液、时的关系的基础知识。4 .肺(1)掌握主要生理功能。(2)掌握其生理特性。(3)掌握肺与体、华、窍、志、液、时的关系的基础知识。5 .脾(1)掌握主要生理功能。(2)掌握其生理特性。(3)掌握脾与体、华、窍、志、液、时的关系的基础知识。6 .肝(1)掌握主要生理功能。(2)掌握其生理特性。(3)掌握肝与体、华、窍、志、液、时的关系的基础知识。7 .肾(1)掌握主要生理功能。(2)掌握其生理特性。(3)掌握肾与体、华、窍、志、液、时的关系的基础知识。(三)六腑1.胆: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8 .胃:主受纳、腐熟

4、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9 .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10 大肠:主传化糟粕、大肠主津。11 膀胱:贮尿和排尿。12 三焦:主通行元气和运行津液。掌握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的基础知识。(四)奇恒之府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1.脑:髓海;元神之府;主宰生命活动、思维活动、感觉运动2.女子胞:发生月经,孕育胎儿;其功能和肾、肝、脾、心等脏,以及冲、任二脉有关。(五)脏腑之间的关系1 .掌握五脏之间的关系2 .掌握六腑之间的关系3 .掌握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四、精气血津液神(一)精1.掌握精的概念4 .掌握精的贮藏与施泄5 .掌握精的功能(二)气1.掌握气的

5、基本概念(指人体的气)的基础知识。6 .掌握气的生成的基础知识。7 .掌握气的功能。8 .掌握气的运动(气机):气的升、降、出、入基本运动形式的基础知识。9 .掌握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的基础知识。(三)血1.掌握血的基本概念。3 .掌握血的功能的基础知识。4 .掌握血的运行的基础知识。(四)津液1.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5 .掌握津液代谢的基础知识。6 .掌握津液的功能。7 .掌握津液区别与联系。(五)神1.掌握神的概念8 .掌握神的分类9 .掌握神的作用(六)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1 .掌握气和血的关系的基础知识。2 .掌握气和津液的关系的基础知识。3 .掌握

6、血和津液的关系的基础知识。4 .掌握气和精的关系的基础知识。五、病因与发病(一)病因1.六淫:六淫的基本概念与共同的致病特点掌握六淫各自的致病特点的基础知识。(1)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善行而数变,主动,为百病之长。(2) 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收引。(3) 暑邪: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易耗气伤津,多挟湿。(4) 湿邪: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粘滞,趋下。(5) 燥邪: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易伤肺。(6) 火(热)邪: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耗气伤津,易生风动血,易致疮痈。2 .疣气(1) 概念(2)致病特点:发病急骤,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

7、,症状相似。3 .七情(I)掌握七情的基本概念。(2)掌握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4 .饮食、劳逸(1) 掌握饮食不节: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皆可致病的基础知识。(2) 掌握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则伤气,劳神过度则伤心与脾,房劳过度耗伤肾精的基础知识。(3) 掌握过度安逸:过逸使脾运不健,久则虚弱的基础知识。5 .痰饮、瘀血(1) 掌握痰饮:包括痰饮的概念,痰饮的形成和痰饮的致病特点的基础知识。(2) 掌握瘀血:包括瘀血的基本概念,瘀血的形成,瘀血致病的共同特点的基础知识。(3) 掌握结石:包括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的基础知识。(二)发病原理1.邪正与发病(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

8、在根据。(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2.内外环境与发病(1)外环境与发病。(2)内环境与发病。六、病机(一)邪正盛衰1 .掌握正邪的概念以及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的基础知识。2 .掌握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关系的基础知识。(二)阴阳失调1.掌握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3 .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和亡阴亡阳的基本病机的基础知识。(三)气血失常1.掌握气的失常:气虚和气机失调的基本病机的基础知识。2 .掌握血的失常:血虚、血瘀和血热的基本病机的基础知识。3 .掌握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的基础知识。(四)津液代谢失常1 .掌握津液不足的基本病机的基础知识。2 .

9、掌握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的基本病机的基础知识。3 .掌握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的基础知识。(五)内生“五邪”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形成原因以及基本病机。七、防治原则(一)预防1.掌握未病先防的基础知识(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2)防止病邪的侵害。4 .掌握既病防变的基础知识(1)早期诊治。(2)先安未受邪之地。(二)治则1 .掌握正治与反治,应用及适应症的基础知识。2 .掌握治标与治本,应用原则的基础知识。(1)扶正与祛邪概念及关系。(2)扶正祛邪的运用:单独应用、相兼应用、先后应用。4 .掌握调整阴阳的基础知识。(1)损其偏盛。(2)补其偏衰。5 .掌握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基础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