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禁毒知识题库大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11336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小学生禁毒知识题库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中小学生禁毒知识题库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中小学生禁毒知识题库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中小学生禁毒知识题库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中小学生禁毒知识题库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生禁毒知识题库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小学生禁毒知识题库大全.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生禁毒知识题库大全一、判断题1、只要自己控制得好,吸食海洛因就不会上瘾()2、种植罂粟用来自己治病或观赏不犯法。(X)3、吸毒会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4、不要吸食不熟悉的人给的香烟、饮料,以防被人诱食毒品(V)5、朋友聚会弄点摇头丸、K粉吃吃开开心,不违法。(X)6、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V)7、吸毒人员不能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X)8、娱乐场所应当建立报告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9、禁毒是国家的责任。()10、海洛因就是鸦片()Ils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对

2、举报有功人员以及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12.复吸是导致吸毒者死亡的重要原因。(V)二、单选题1、(B)最大的特点是第一次使用便会上瘾,毫无办法解脱,因此,它被称为“毒品之王。A、K粉B、冰毒C、摇头丸2、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自(C)起施行。A.2007年12月29日B,2008年1月1日C.2008年6月1日D.2008年6月26日3、海洛因吸食者月均消费(B)。A、4500元左右B、6000元左右C、8000元左右4、吗啡、海洛因是从(八)中提取的。A、鸦片B、可卡因C、大麻5、目前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是(B)。A、未成年人B、青壮年C、中年人6、世界

3、上主要的大麻和可卡因产区在(八)OA、拉丁美洲B、北美洲C、南亚7、禁毒工作由(A)负责。A、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C、司法行政部门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8、禁毒是(D)的共同责任。A.各级人民政府B.公安机关C.司法行政部门D.全社会9、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C)类。A、4B、5C、610、根据刑法第349条规定,犯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处(B)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A、2B、3C、4IK(B)的检查可以知道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A、X光B、血液C、尿液12、冰毒由(B)的一位化学家合制而成,在二战期间成为士兵的抗疲劳剂。A、美国B、日本C、韩国13、(B

4、)是致幻剂。A、阿片B、冰毒C、大麻14、(八)是兴奋剂。A、苯丙胺类B、安定类C、巴比妥类15、1987年6月,在(八)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的问题国际会议”,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A、奥地利维也纳B、意大利都灵C、法国巴黎16、吸食新型毒品是(A)。A、违法行为B、犯罪行为C、非法行为17、吸毒人群的死亡率较一般人群高(B)倍。A、IOB、15Cs2018、针对易染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和其他易染人群进行教育是(A)毒品预防教育。A、一级B、二级C、三级19、对已经处于吸毒的初期阶段,但还未产生依赖性的人群有针对性加强教育是第(B)毒品预防教育。A、一级B、二级C、三级20、(C)预

5、防的对象是成瘾者,他们对毒品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和躯体依赖性,即已成瘾。A、一级B、二级C、三级21、冰毒属于(B)类药物。A、迷幻B、安非他明C、兴奋剂22、上海市(C)区已成立了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机构。A、普陀B、静安C、长宁23、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八)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A、3B、7C、1024、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数量较大的行为,处(八)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A、3B、7C、1025、非法种植罂粟500株以上不满3000株或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经公安机关处理

6、后又种植的,抗拒铲除的,处(B)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A、3B、5C、726、非法种植罂粟(八)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As3000Bx5000700027、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B)。A、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C、不负刑事责任28、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B)。A、应当从重处罚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C、不应当处罚29、世界上第一个禁烟令颁布的时期是清朝(B)。A、康熙七年B、雍正七年C、乾隆七年30、(八)是新型毒品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A、青少年B、中年人C、老年人31、(B

7、)不是戒毒的主要模式。A、自愿戒毒B、强迫戒毒C、社区戒毒32、世界艾滋病日又称为(C)日。A、世界防艾滋病B、世界艾滋病防治C、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33、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是指非法持有鸦片不满,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不满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B)A、300克,50克B、200克,10克C、IOo克,10克34、毒品原植物是指罂粟、(八)和古柯树。A、大麻B、黄杨C、凤仙35、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一般为(B)。A.一年B.二年C.三至六个月D,九个月36、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社区戒毒期限为(C)0A.一年B,二年C三年D.九个月3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8、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所指的海洛因是指海洛因的含量在(C)以上的。As75%Bs50%25%38、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10以上不满50克或者其他数量较大的,处(B)年以上有期期徒刑,并处罚金。A、3B、7Cs1539、强制戒毒期限为(B),自入所之日起计算。A、1至3个月B、3至6个月C、3至9个月40、海洛因在世界上被人们普通称为(C)号毒品。A、1B、2、3C、41、海洛因,俗称(B)、白面。A、大烟B、白粉C、冰42、可卡因长期大量使用,易造成(八)。A、类精神分裂症B、免疫功能下降C、产生幻觉43、一般情况下,(八)冰毒就能置人死地。A

9、、1克B、2克C、3克44、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B)规定。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公安部D.卫生或经贸部45、(C)应当依法加强对进出口岸的人员、物品、货物和运输工具的检查,防止走私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A.商业部B.外交部B.海关D,公安部缉私局46、吗啡、海洛因,如果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每次使用0.1克,(B)即可上瘾。A、1至2天B、2至3天C、3至4天47、“K粉”的化学名称是(B)oA,甲基苯丙胺B,氯胺酮C,企业事业单位D.其他组织和公民48、我国禁毒法施行后,戒毒体系中不包括(C)0A.强制隔离戒毒B.自愿戒毒C.劳教戒毒D.社区戒毒49、对

10、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D)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A.、予以强制戒毒人员家属B.、予以强制戒毒人员所在社区C.、予以强制戒毒人员单位D.、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50、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施行,(八)同时废止。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办法C.、强制戒毒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三、简答题1、什么是毒品?有哪些?毒品,是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从毒品滥用的时间顺序分类,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两类。传统毒品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杜冷丁、古柯、可待因等。新型毒品有冰毒(甲基苯丙胺)

11、、麻古、K粉、开心水、摇头丸、丁丙诺啡、浴盐、止咳水、迷幻蘑菇、莎菲片等。(评分规则:能说出5种及以上毒品名称的,得30分;少于5种的,每少说1种扣6分。)2、简述吸毒的危害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具体为:(1)是毁灭自己。毒品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损害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降低身体免疫能力,易感染艾滋病,带来肉体上的超常痛苦。毒品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神经系统,导致精神分裂,造成吸毒者人格变态,道德沦丧,引发自伤、自残、自杀行为,吸毒上瘾,心瘾难除,一生受折磨。(2)是祸及家庭。对家庭成员身心摧残

12、,由于吸毒耗费巨大,十有八九倾家荡产;由于吸毒者往往道德泯灭,不顾念亲情,抛妻别子,忤逆不孝;后代往往先天有毒瘾、痴呆畸型等,造成贻害后代,家破人亡。(3)是危害社会。吸毒者为获取毒资,大多数男盗女娼,或以贩养吸,诱发违法犯罪、影响国民素质、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影响国计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评分规则:能分别回答三项危害,且每一项危害均能扣住基本要点展开阐述的,得30分;每少答一项危害,扣10分;对每一项危害的阐述中,未答到主要要点,或只答到少部分内容的,酌情扣分。)3、青少年如何远离毒品?(1)学习禁毒知识,提高识毒、防毒、拒毒能力;(2)永远不尝第一口;(3)拒绝接受陌生人馈赠的饮料、食品等;(4)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心和冒险心,盲目猎奇而吸毒;(5)千万不要贪图享受,为追求时髦、寻求刺激而吸毒;(6)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拒绝借毒消愁;(7)不要轻信他人,千万不能轻信吸毒能治病的谬论以及吸毒者其他谎言;(8)慎重交友,千万不要结交有吸毒行为的人,千万不要与贩毒人员有任何牵连;(9)远离易染毒场所及不健康的娱乐场所;(10)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