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智慧航道与信息服务系统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12913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133 大小:99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智慧航道与信息服务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市智慧航道与信息服务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市智慧航道与信息服务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市智慧航道与信息服务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市智慧航道与信息服务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智慧航道与信息服务系统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智慧航道与信息服务系统设计方案.docx(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智慧航道与信息服务系统设计方案1项目背景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建设范围和工程设计任务31.3 现状分析31.11市海M玄仝监梓现状调研分析3115布在的例颗分析R1.4需求分析8141%理与服务需求-R14)性能需求分析W1.5设计依据122设计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142.1 建设思路142.2 项目建设目标和主要设计内容15221项目建设H标一一一.-.-KO主要设计工作内容K2.3 系统总体设计16111总体架构设计16212系统总体布局L211建设任务设计102.141同边界分析和设计222.4 应用系统设计方案23241监控琼警系经M24?巡航救助系统_W)4:应

2、会处置系线M544信良服芬系统幺2.4.5系统接IJ2.5 数据资源分项设计562S1数据栗绻方案设计M5S5数据库设计方案-而244数据最估灯67)44批樵交揆。共曳60)44数据存储。备份712.6 主机及存储系统分项设计742A1方案St述74262主机及存储系统设计方案752.7 应用支撑平台分项设计76)7i数据库管理软件272挑作系线76274应用服务器中间件76?74的梃交换平台中间件77275软件77276防制毒软件一*277备份软件-7R17网络它全加计票统7R2.8 终端系统分项设计7921视频监控索维702 .R2船叙定位系嫌903 .A.1格动手杵端93工程届清单042

3、.9 网络系统分项设计95,01总体规划方皇X505网络系维核心区架松294网络系统配置清地972.10 安全保护系统分项设计972Iftl系统定全筋求072.102第”分析8?汴工曲计I(W?1114I:程*单1062.11运行维护设计方案106211I运行维护系统便设方案1062112运行罐护管理107运行维护方式s2.12系统投资概算110)nI估篁依据n1112估算一般取精说明IlO2111投资估嵬Ill3设计进度计划1123.1 项目周期1123.2 项目进度安排1123.3 进度保障措施1124设计项目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安排1154.1 项目组织管理1154.2 人员配备情况117

4、4.3 技术支持与服务时间1175设计质量保证体系1195.1 项目质量控制119Sli例会制度-.IiOS1.2随段捽制记录119S11随保证活动110S14京点控制12ft5.2 项目变更管理1205.3 项目实施管理1205.4 项目服务管理121S41服务承诺.121假名形式1)16后续服务工作安排1236.1售后服务1236.2 培训6.3 施工配合.7其他辅助资料123123错误!未定义书签。8项目实施建议1251项目背景1.1 项目背景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北与眉山接壤,东与自贡、宜宾毗邻,南与凉山相接,西与雅安连界。市辖4个市辖区(五通桥区

5、、市中区、沙湾区、金口河区(含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县(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和2个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峨眉山市)。市有着便利的交通,“千亿交通工程”,其中包括:“两航(岷江航电综合开发和市机场)、五铁(成绵乐城际铁路、成贵铁路、成昆铁路复线、乐雅铁路、乐自泸铁路)、十高速(乐宜、乐雅、乐峨、乐自、乐汉、成乐西、绕城、成乐复线、仁沐、金会)、一枢纽(市港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功能完备的综合交通次枢纽城市。近年来,当地政府也开始重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提高航道等级,保证航道通畅,满足大件运输要求,四川省政府决定实施岷江(市宜宾段)航电规划。岷

6、江(市至宜宾段)航电开发推荐六级开发方案,先期开发老木孔、东风岩、犍为、龙溪口四个梯级,龙溪口以下河段先期采取疏浚整治措施确保航道畅通。该项目建成后,100O吨级船舶常年可通航,3000吨级船舶丰水期可通行,相当于长江航线向上延伸162公里,市港客货运输可常年直达重庆、上海等沿江沿海港口城市。岷江市至宜宾段航道约162公里,是进出川的重要水运主通道之一,也是四川重型机械制造业进出川的大动脉和生命线,是四川大件运输的唯一航运通道。而市港则是距成都经济区最近的港口。根据成都、市两地政府达成的协议,岷江航电开发工程实施后,“市港”将升级为“成都港”,成为名副其实的“万里长江第一港”。经过建设,市航运

7、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境内已初步形成以岷江乐宜段高等级航道为主骨架的航道网,全市可利用航道资源里程1124.18km,通航航道里程612.97km,其中IV级航道里程164.7km,具备Vn级条件以上航道里程410.25km;市港共有生产性泊位41个,年综合通过能力346万吨和260万人次,港口吞吐量达I(M)万吨以上,已成为四川省六个枢纽港口之一;运输船舶不断大型化、标准化,全市货运船舶总运力达4.22万吨、6538客座;安全监管力度和手段不断加强,为水运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和保障。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大规模规划建设,市地区船舶航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难度不断增大。而落后的监

8、管模式以及水上交通信息化监控手段的匮乏使得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压力日益凸显。目前,市地方海事局主要依靠海巡艇巡航的传统方式实现安全监控,监管力度不足;已建的视频监控点多数已经严重毁坏,AIS基站也未得到有效利用,监管范围受限;有限的人力资源,使得监管能力不足。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当地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市海事局的上级主管部门市交通委员会在编制的市交通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强市地区水上监管设施建设。然而,目前市地区水上现代化监控系统的建设相对滞后,海事管理主要采取海巡艇巡航的传统方式,己建的视频监控点多数已经严重毁坏,AIS基站也未得到有效利用,安全监管范围受到很大限

9、制,监管能力明显不足。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当地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已经提出要加强建设市地区水上监管设施。为此,针对市地区水域航道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船舶交通流量和交通事故的特点,为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加大水上现场监管和执法力度,合理组织船舶航行,为船舶提供安全助航信息服务,有效打击船舶肇事逃逸行为。1.2 项目建设范围和工程设计任务项目建设地点:市地方海事局辖区水域,主要监控区域为辖段内的重点港区、主要渡口、码头、桥区、控制河段和事故高发区。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依托市现有信息指挥系统,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救助与信息服务系统设计。项目设计工期:60日历天。1.3 现状分析现状分析是系统初步设

10、计的基础,需要着重勘察和调研市现有水路、水运基础设施、水运管理、水运服务、水运安全监控和信息化的基础条件。IAI市海事安全监控现状调研分析(1)分析市水运、港航、海事方面的基础情况“十三五”期间,市规划投资244.5亿元,全面开工建设岷江(市一宜宾)航电综合开发项目和岷江航道下段整治工作,力促岷江(市宜宾)162公里高等级航道全线达标升级;开工建设板桥枢纽,渠化航道29公里;同时启动青衣江-岷江旅游航道策划、规划工作。“十三五”期间,市规划投资0.59亿元,分年度整治岷江大件航道马鞍山等14处滩险,整治大佛景区旅游航道,适时开展景区夜航研究,整治犍为杪秽湖景区航道。通航河流主要包括岷江、大渡河

11、、青衣江、马边河等,其中岷江大件运输航道(市-宜宾)164.7km,航道等级为IV级,维护水深1.5m,航漕宽45m,弯曲半径550m,通航保证率需维护在95%。全市现有渡口76个,其中重点渡口11个,分布在: 市中区:李码头渡口、杜家场渡口、大河坝渡口; 大佛景区:铁牛门渡口; 五通桥区:西坝渡口; 沙湾区:福录渡口、老铜街子渡口; 犍为县:沙嘴渡口、河口渡口、孝姑渡口、新民渡口。市地方海事局负责全市水路交通的运政和水路运输市场、水运服务市场、港口装卸市场的管理。随着市岷江港航电项目、犍为枢纽的开工建设,水路运输相关业务也步入快速发展时期。2015年全年水路运输货源较为充足,货物吞吐量由20

12、14年的230.89万吨增加到266.50万吨;大件运输以东电、中国二重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工程的大件物资,为四川重大装备制造产业提供了重要保障。市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图1-1市近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截止2016年6月底,市全市登记船舶702艘,注册船员2220人,货运船舶总运力9.75万吨,货运量160.15万吨,货运周转量31187.15万吨公里,其中大件运输30批次,4729.92吨。港口货物吞吐量137万吨。客运船舶运力9865客座,运量108.5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813.88万人公里。表IT市船舶登记表船舶类型船舶具体分类客船客渡船旅游客船普通客船高速客船车客渡船游艇交通艇小计货船散

13、货船干货船多用途船杂货船小计工程船工程船采沙船挖泥船小计工作船工作船游艇交通艇小计拖船拖船驳船驳船客驳船小计克船京船海事公务船公务船航标船交通艇电船小计市船舶种类比例图客船货船 工程船 工作船拖船 驳船 嵬船海事公务船图1-2市船舶种类比例图表1-2市管辖航道现状表序号航道名称起止点里程(km)现状技术等级备注.总计612.97等级航道410.251大件航道九龙滩-宜宾合江门162IV国家级航道164.7KM,市航务局代管2新漕口滩左顺坝-大件码头2.73岷江上段九龙滩-悦来断颈佛滩36.3VI全长68.6KM4大渡河大件码头-沙湾玉溪河口32.35沙湾玉溪河口一铜街子电站30.85技术条件符

14、合Vn级技术条件达到Vn标准航道,全长176.95KM6铜街子库区35同上7龚嘴库区36同上8马边河坛罐窑库区21同上9黄丹库区14.1同上10舟坝库区23同上11青衣江千佛岩电站-石棉堰2.0v12大佛水库大佛码头-烧房嘴15技术条件符合Vn级二等外航道202.72所在区县1青衣江大渡河桥-千佛岩电站48.5市中区、夹江2马边河犍为河口一坛罐窑电站17.4犍为3马边河汉河舟坝码头-仁和码头8沐川4马边河汉河舟坝码头-胡溪口码头8沐川5洋溪河铜车坝码头-峨边田坝儿8沐川6洋溪河洋溪大桥-胡溪口大坝5沐川7龙溪河三宝石码头-周叉河码头14沐川序号航道名称起止点里程(km)现状技术等级备注8洋溪河

15、洋溪大桥-胡溪口大坝5沐川9沐溪河铁路乡客运码头-大沐溪口10犍为、沐川10箭板河平桥码头-箭板码头8犍为、沐川11新店水库双龙桥主坝-罗城龙家沟7.5犍为12太平寺水库打儿曲-大场门3.6犍为13红星水库红星水库1号码头-龙密码头10.5井研14门坎水库水库大桥-观音坡码头7.25井研15月波河胜泉街码头-三江镇码头19.62井研16东林河新桥-沙溪桥7井研17黄钵河黄钵水坝-双风桥3.55井研18马村水库水库村堤坝-李坝村李坝3.5夹江19龙华水库龙华村龙华寺-金牛河石碑5夹江20小河小河河口-毛坪镇高山村人行桥3.8峨边21苦蒿坪水库水库进水口-大坝4.5峨眉山(2)海事局目前所具有的安

16、全监控和信息化现状分析1)海事信息化现状分析主要通过海事局目前信息化基础数据、港口、航道、船舶、船员等基础数据,并通过计算作为数据工程设计的基础;2)CCTV安全监控系统分析主要考虑今后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接口,并考虑视频系统与省级主管部门指挥中心、市级应急指挥中心、交通委指挥中心的接口,及时将图像进行交换;3)通讯和网络系统现状分析此系统利用有限。已远远不能满足对辖区内的“四类重点船舶”进行监控的要求。目前,市海事局主要通过不定期巡查及VHF喊话等形式,提醒船舶注意行驶安全,减少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2存在的问题分析(1)海事安全监控存在的问题市辖段航线长、港点多、航行规则较为复杂,海事局辖段虽定

17、期进行航路巡航检查,但是仍然以海巡艇作为主要工具,进行现场监督和事故、违章处理,监管时效性较差。市地方海事局前端视频监控大部分损毁或设备老旧,除部分渡口和少数码头水域能实现有效覆盖外,大部分水域处于监控盲区,预控措施的缺乏导致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较弱。随着运输船舶的日益增多,使得船舶安全航行等问题日益突出。目前辖区内船舶AIS系统基本处于荒废状态,船舶仅通过近距离VHF船台设备进行通讯,(2)应急指挥处置的流程和机制存在的问题目前,市地方海事搜救指挥系统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制约了搜救能力的发挥。在遇到大雾、深夜等特殊环境的情况下,海巡艇得不到有效的调度指挥。(3)信息服务应用不够的问题

18、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关系到每一个社会公众,以及从事水上交通运输和建设等各个方面,当前的信息化建设还主要着重于行业监管,缺少与气象、水文等部门间的数据交换,以及相关的交互式的信息发布服务。系统用户需求1.4需求分析141管理与服务需求(1)省级主管部门厅航务局需要通过本系统汇总全省船舶、船员及相关企业基本信息,全面掌握全省船舶运行状况,并为相关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市政府在重大灾害时期,能够及时掌握灾区实时情况,为全面部署应急措施提供视频、图像、通话等全面支撑。需要采用新技术对港口码头等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动态感知,创新发展。(3)市交通委在重大灾害时期,能够及时掌握灾区实时情况,为全

19、面部署应急措施提供视频、图像、通话等全面支撑。需要采用新技术对港口码头等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动态感知,创新发展(4)市海事局市地方海事局需要及时获得港口码头、航道等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动态掌握客、货运船舶的状态。同时需要全面了解水路运政信息,对港口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掌握船舶、船员管理、船舶检验信息,实现水上安全监管。能够掌握水路交通突发事件信息,实现事件预警、处置和资源调度功能,及时为公众提供信息预警。止匕外,海事局希望能够为企业提供便捷的行政许可办理业务,为公众提供水路客运出行信息,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5)水陆运输业水路运输经营业户需要及时获取本企业船舶的违章情况、交通政策、

20、法律法规等信息,并能及时掌握水路运输发展趋势等行业信息。水路运输经营业户需要简单快捷地办理包括行政许可、证书核发与资了解办理状态和行政许可结果。(6)公众社会公众需要及时获取动态水路信息(包括水上安全施工作业信息、船舶事故信息、航道通行信息等)、天气、水文情况等。同时希望享受安全、便捷的水路运输(主要是旅游景区游船、客运渡船)服务。14.2性能需求分析针对市地方海事局辖区内重点港口、码头、渡口、水域,需要建立统一的视频监管平台实现对水上交通运行过程的有效监管。为了实现有效应对水上交通畅通,确保突发事件及时应对、科学调度和妥善处置,需要通过视频监控的可视化管理手段掌握水上交通运行状况,为市地方海

21、事局进行交通组织提供全面的决策支持,有效提高水上交通的管理和组织水平。(1)系统可靠性外场设备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数据库的可靠性方面,进行设计。本工程要求信息系统7X24小时连续运行;系统的可用性(A=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MTTR(平均维修时间)至少为99.5%o(2)系统安全性表1-3系统安全等级表业务信息安全被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对相应客体的侵害程度一般损害严重损害特别严重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第一级第二级第二级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国家安全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市地方海事局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信息服务系统受到侵害时会影响到公共利益,侵害程度为一

22、般损害,安全等级需要定为二级。(3)系统扩展能力随着市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市海事局在信息服务方面的工作也将不断产生新的需求,要求本工程信息系统能够灵活适应业务的发展需要。所以,本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业务的发展状况扩展软件应用,系统视频数据处理、信息综合处理、通信能力等应具有进一步扩展的能力;系统硬件应易于更新、软件应易于升级。(4)系统友好性本系统应具备面向用户(海事航运主管部门、水路运输经营业户和社会公众)的简单易用性。系统界面友好,符合用户操作习惯,最大限度降低系统使用的复杂程度。(5)系统响应时间根据人机工程学和心理学理论,一般要求本地操作指令发出后,35秒钟

23、内就有结果输出。(6)网络传输能力本工程中,各站点的信息传输主要包括CCTV视频或船舶GPS定位信息数据等。系统网络传输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实用性:系统具有低成本、使用方便、简单、易扩展的特点。布线系统应在满足各种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材料成本;布线系统应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扩展的特点。先进性:系统具有高速传输的能力。工作站子系统传输速率达到100Mb/S,水平系统传输速率达到1000MbS,满足现在和未来的数据传输的需求。主干系统传输速率达到1000MbS,同时具有较高的带宽,能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图像、影像传输的需求。灵活性:系统具有较高的适应变化的能力。当用户的物理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

24、在非常简便的调整下重新连接;布线系统适应各种计算机网络结构且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1.5设计依据1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2年第625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15年最新修订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国务院2007年第494号令);4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国务院1994年第195号令);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6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2年第355号令);7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2011年第5号令);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海

25、事行政处罚规定(交通运输部2015年第8号令);10内河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2014年第9号令);11四川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12四川省渡口管理办法;13市“十三五”水路交通发展规划;14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JTJ311-97);15内河通航水域桥梁警示标志(JT376-1998);16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TJ/T351-96);1刀甚高频海岸电台工程设计规范(JTJ/T345-99);18甚高频(VHF)岸台技术要求(JT/T679-2007);19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20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

26、分类与要求(GB7247.L2012/IEC60825-2007);21内河交通安全标志(GB13851-2008);2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3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24环境电波卫生标准(GB9175-88);25海事系统助航设施防雷技术规范(海航测2005411号);26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设备管理规定(海船舶2010156号);2设计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2.1建设思路充分调研市海事系统的实际需求,现有还是安全监管体系、设备现状、基础条件,指挥中心应急系统运营管理机制,安全监管应急流程等,现场勘察和踏勘市大件码头、

27、市港、渡口、旅游景点、航道及沿江的地质条件,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等主要流域的外场设备安装条件和覆盖范围;具体设计主要有以下具体的思路:(1)调研信息化基础,包括现有主机和服务器、应用软件、安全监管系统的设备;(2)在外场设备选型性能设计上,充分考虑基于物联网、智能化的高清视频技术、传感技术的主流产品。能够在江面大雾等特殊环境下的CCTV视频监控监控摄像机前端设备的可靠性、分辨率,(3)在船舶安全监控设备设计上:以移动物联网、GPS/北斗定位技术,同时考虑与原有AIS技术对接,对现有700多艘运营船舶进行安全监控;GPS/北斗定位;主要的技术特点能够实现快速定位,北斗与GPS双模可以实现双备份

28、,实时定位和安全监控。(4)在电子海图和GlS地理信息设计上,考虑到岷江江面的特殊地理情况(江面狭窄),采用较为精确的地理信息的采集和制作电子地图,与GIS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相互互换,数据格式支持GlS(ARCGIS).;(5)在网络通讯设计上,充分调研市辖区内岷江、青衣江等沿江情况,通过VHF岸边基站通讯和雷达扫面对船舶进行监控和指挥。(6)在信息服务设计上,加强互联网+交通运输的思路,通过移动互联网APP、微信公众号、船舶的信息终端提供多种信息服务。询研与现场助直投资祗M设计评审,山设计方案图2-1系统设计技术路线图2.2 项目建设目标和主要设计内容2.2.1 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的建设目

29、标是为加强对市重点航道、渡口码头、桥梁等水上航运安全管理,实现对市辖区内重点港区、主要渡口、码头、桥区、控制河段和事故高发区的监视覆盖;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整合已有AlS等监管资源,为重要水道内的航行船舶特别是“四类重点船舶”提供信息服务,增进航行安全,辅助事故调查取证,提高市水上安全监管能力,提高数据的共享水平和应急处置的各个部门的统一协调,为市水上应急反应和搜寻救助提供有力支持。222主要设计工作内容项目建设范围为市地方海事局辖区水域,主要监控区域为辖段内的重点港区、主要渡口、码头、桥区、控制河段和事故高发区。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依托市现有信息指挥系统,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救助与

30、信息服务系统设计。项目设计工期为60日历天。项目工作内容具体包括:(1)现场勘查和实地调研;(2)现状分析和需求分析;(3)外场设备点位方案确定;(4)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救助与信息服务系统设计;(5)投资估算;(6)完成设计方案。2.3 系统总体设计221总体架构设计总体架构图包括终端设备层、基础支撑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用户层,以及建设与运营管理体系等。应用层应用支撑层数据资源层基础支撑层用户层水路运输企业行业管理部门监控预警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巡航救助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GlS软件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数据集成中间件消息中间件数据服务总线统一用户认证数据共享交换专题数据库主系统

31、存储系统网络通信系统安全系统建设与运营管理保障体系船载定位设备I视顷监控设备终端设备层图2-2系统总体架构(1)终端设备层终端设备层包括船载定位终端以及监控设备终端。(2)基础支撑层基础支撑层主要指主机及存储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安全系统等。1)主机及存储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GlS服务器、前置机服务器、消息转发服务器、网络监控服务器、磁盘阵列、磁带库等,以及相应的操作系统和备份软件等。2)网络通讯系统主要包括网络链路的重要节点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硬件防火墙等),同时结合相关配套专业软件(网络监控软件、杀毒软件等),保证整个网络层的安全和数据流的畅通。3)安全系统

32、为本工程提供安全支撑,依据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技术规范,实现对系统的安全保护。(3)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包括本次工程新建的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主题数据库以及交换共享数据库。(4)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GIS软件、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数据集成中间件和消息中间件等。(5)应用层应用层包括监控预警、巡航救助、应急处置、信息服务4大系统。(6)用户层用户层主要指社会公众、船员、水路运输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7)建设与运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营保障体系包括基于建设模式及运营模式上的保障体系,建立稳定可靠的信息渠道,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管理体系以及长效运营机制,规范建设管理,

33、保障工程顺利建设、长效运行、持续深化提高。rv系统总体布局J切中酊大佛景区海事处键为海事处五通桥海事处沙湾海事处图2-3系统布局图本次工程依托市交通指挥中心进行建设,应用系统和数据库采取集中部署,统一部署在交通指挥中心机房内。在市地方海事局及所属13个海事处通过传输线路连接至市交通指挥中心访问本系统。建设任务设计本工程主要建设4大应用系统、1个数据资源中心、1套终端设备及相关的软硬件支撑环境。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救助与信息服务系统工程数据资备心应用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巡航救助系统监控盘=系统信息服务系统视频监控设备船载定位设备图2-4建设内容21VI建设应用系统设计(1)监控预警系统综合监管系统通过整

34、合视频监控数据、船舶定位数据、违法违章数据等,及时发现水上交通运行的异常情况,使管理者能够从不同角度掌握水上交通运行综合状态。在展示方式上,在GlS地图进一步加入实时视频信息、船舶定位信息、船检信息以及船舶、港口属性信息的显示,从而实现对水上交通运输的日常安全监控、信息的综合查询和处理。(2)巡航救助系统建设岷江大件航道电子江图及其配套项目,建设VHF中继站通信系统,建设无人机智能巡航系统及其配套项目。应急处置系统应急处置系统通过将GlS信息、视频信息、业务信息、通讯系统融合,可以辅助应急指挥人员有效部署和调度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装备等资源,可实时或及时将相关任务指令、事件发展情况和应急处

35、置状况传递给相关人员,通过可视化的资源显示和调度功能,为指挥人员提供单位调度和事件监控功能,实现可视化协调指挥、有序调度、有效监督,提高应急效率。(3)信息服务系统市地方海事局要进一步加强与气象、水文部门的联系,在现有气象、水文信息传递的基础上,拓展更直接、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各县(市、区)航务海事机构、运输企业、船公司和社会公众。建设数据资源中心本工程复用市交通指挥中心的软硬件及相关的机房配套工程,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全面梳理、整合各科室现有业务系统中船舶、船员、船检、从业企业、从业人员等相关数据,建设市地方海事局数据资源中心。建立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和交换数

36、据库,构建统一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与省厅航务局、市交通指挥中心数据的交换与共享。5m建设软硬件支撑环境及机房配套工程在利用市交通指挥中心现有软硬件及机房配套环境的基础上,完善软硬件支撑环境配置,包括建设主机及存储系统、网络及安全系统、应用支撑软件等基础支撑系统。24建设终端系统视频监控设备和船载定位设备是信息采集的重要来源。本工程将在市重点港口、码头、渡口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现GIS地图与各类视频监控无缝整合与联动,点击GIS图上的视频点可以实时查看视频资源;并在主要航线上配置无人机,查看辖区水域内的情况。在重要渡船上配备船载定位设备,实时监控船舶的运行状态。在76个渡口以及12个码头建

37、设视频监控点位,在135艘渡船上配置船舶定位设备。2215健全建设和运营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工程建设和运营保障体系,包括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工程组织管理体系、运行维护保障体系。2,V4工程边界分析和设计省级系统航务海事综合管理平台部统一建设的船舶登记系统、船员管理系统、水路运政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数据统一部署部里,将为本工程的应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2)与省航务海事综合信息平台的关系(待建)本次工程将从省航务海事综合信息平台中获取船舶、船员、船检、AlS数据、港口、码头等相关数据。向省航务海事综合信息平台上传船舶运行、视频监控等数据。(3)与市交通委交通指挥中心的关系本工程依托市交通委交通指挥中心现

38、有主机存储、网络、应用支撑平台等,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另外,本工程所建设的数据中心与交通指挥中心实现船舶动态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应急处置等数据的交换共享。(4)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本工程需要从水文、气象部门获取航行通告、安全预警、天气预报、事故险情、安全形势、水位公告等信息。2.4 应用系统设计方案根据市地方海事局业务需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将建设监控预警系统、巡航救助、应急处置、和信息服务系统四大系统。2.4.1 监控预警系统综合监管系统通过整合视频监控数据、船舶定位数据、违法违章数据等,及时发现水上交通运行的异常情况,使管理者能够从不同角度水上交通运行综合状态。在展示方

39、式上,在GlS地图进一步加入实时视频信息、船舶定位信息、船检信息以及船舶、港口属性信息的显示,从而实现对水上交通运输的日常安全监控、信息的综合查询和处理。系统由视频监控系统、船舶动态监管系统、移动执法系统构成。监控预警系统即时通信一键报警视频采集事件上报日常巡查签到管理GIS集成管理报警提示电子围栏轨迹回放定整制联动控制GlS集成分控授譬理录像管理快照与回放图像控制视频显示视频监控子系统船舶动态监管子系统移动执法子系统图2-6综合监管系统功能架构图各种视频监控数据、船舶定位数据及执法信息都是通过交换服务器挂接各种适配器程序进行针对性的接口开发,并经应用集成后提供安全监控业务功能,如综合监控显示

40、、船舶状态跟踪、综合查询和管理功能等,从而满足不同种类、不同标准和格式的终端设备、业务信息在不同工程期的接入、集成和发布。241视频监控系统本工程将在市地方海事局辖区内重点码头、渡口、水域等重点区域内,布设视频监控设备,并与交通指挥中心现有视频监控平台对接,实现视频图像资源统一管理与调阅。同时,为水上搜救、事故调查取证以及追查逃逸船舶等提供有力和可靠的依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过往船舶的动态,分析通航环境,掌握船舶违章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现场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减少巡航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更严密、更规范,为实现水上安全长效管理打下基础。(1)视频

41、显示方便地对监控点的视频图像进行选择;根据监控要求,同屏可以显示一/四/九/十六等画面;每一路监控图像上可显示该监控点位置标示。(2)图像控制方便地在操作界面对云台、景深、聚焦、光圈等进行控制,且要求具有微调控制功能;控制权限可以设置自动释放时间,以保证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可以根据图像的传输效果对监控画面进行放大和缩小;根据现场天气情况,如烈日、夜晚、雾天等可以对监控图像进行调节。(3)图像快照和回放在实时监控图像画面上可以对监控画面进行抓拍,并进行保存;在视频回放过程中也可以对回放画面进行抓拍和保存。实现7*24小时不间断录像;对已选的监控方案可以保存和方便调取;对录像进行回放。(4)录像管

42、理录像管理,用来管理录像的存储,包括对前端设备的录像计划配置,集中存储的录像计划配置。(5)分控授权同一级局域网内可以对所辖水域的监控图像进行浏览;同一级监控系统内可以通过分控软件对不同用户进行分控授权;通过分控授权指定某海事处只能监控本辖区的监控图像。(6)GIS集成通过对已接入的视频图像进行梳理,实现GIS地图与各类视频监控无缝整合与联动,点击GIS图上的视频点可以实时查看视频资源。(7)联动控制为更好地实现对船舶的视频监控,本工程拟实现视频监控设备与定位船舶跟踪目标的联动。值班人员在交通显示器上点选目标时,系统能够根据位置信息自动计算监控设备云台旋转的角度,并驱动云台联动跟踪目标。241

43、2船舶动态监管系统船舶动态监管系统由船载终端和指挥中心终端两大部分组成。指挥中心接收船载终端GPRS通信设备发来的定位信息,将定位信息在GIS地图系统上展示出目标的状态,用显著标识显示移动目标的当前位置并配以移动目标编号,在GIS地图界面可关联查看详细信息,包括船舶基本信息、船舶检验信息、船舶位置、速度、方向、状态、经纬度等内容。图2-7船舶动态监管系统架构图船舶动态监管系统可以使指挥人员及时、准确的掌握管辖流域内船舶的全面情况及准确位置,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可以加强快速反应及指挥能力。船舶偏离预定路线时,该系统对其进行跟踪监视,并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指挥中心注意目标行动方向,并且通过无线通讯系统

44、将定位信息送给指挥中心,为应急指挥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该系统接入内河及沿海AIS船舶安全监管应用系统中货运船舶的AIS数据,实现辖区内客渡船、货运船舶的统一监控调度。(1)定位监控船载定位设备按照监控指令中设置的监控时间长度和监控周期向中心发送监控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到船舶在GIS地图上的位置及相关信息,包括括船舶基本信息(船舶名称、船舶登记号、所属公司等)、船舶位置(经、纬度)、船舶运行信息(速度、方向、状态、设定速度等)、船舶检验信息等。应支持以船公司、地区等不同分类方法对船舶进行分组监控,可以实时显示船舶在线状态列表,包括设备在线、掉线、故障等情况。(2)历史轨迹回放根据监控坐席选择的时间段,在GIS地图上将船舶的历史数据以行驶轨迹的方式重新显示,同时显示该段时间内的轨迹点列表与动态速度曲线。(3)电子围栏通过系统可在GIS地图上设定电子围栏及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