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燃气管线探测技术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14268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8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燃气管线探测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地下燃气管线探测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地下燃气管线探测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地下燃气管线探测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地下燃气管线探测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燃气管线探测技术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燃气管线探测技术管理规定.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有限公司地下燃气管线探测技术管理规定1总则1.0.1为了规范XX所属各单位地下燃气管线探测工作,明确探查、测量、图件编绘和成果数据管理的技术要求,查明地下管线状况,奠定管线信息数字化管理基础,制定本技术规程。1. 0.2本规程适用于XX所属各单位城镇燃气管道及管道附属设备的探测,包括各种压力级别的地下燃气管道及管道附属设备。1.0.3地下燃气管线的探测,除应符合本技术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规定。2术语2. 0.1城镇燃气管线citygaspipelines从城镇燃气供气点至用户引入管之间的管道、管道附属设备的总称。2. 0.2管道附属设备PiPelineauxilia

2、ryequipment与管道相连并实现启闭、调压、保护等功能的设备的总称,如阀门、调压器、阴极保护设施等。2. 0.3地下燃气管线探测detectingandSurveyingforundergroundgaspipelines确定地下燃气管道及管道附属设备的属性、空间位置的全过程。2. 0.4管线点SUrVeyingpointofundergroundpipeline地下管线探查过程中,为了准确描述地下管道的走向特征和附属设备信息,在探查或调查工作中设立的测点。分为明显管线点和隐蔽管线点,明显管线点是管线投影中心位置在实地明显可直接定位的,如阀门井、调压箱;隐蔽管线点是因管线隐蔽需要采用仪器

3、探查或挖探坑的方法探测的,如埋地管道。3基本规定3.1 一般要求3.1.1 燃气管线探测采用的坐标系统应与成员企业从政府部门获取的坐标系一致。3.1. 2城区GNSSRTK一级控制点布设符合国家规范要求。3.1.3 地下管线探测应查明的项目:平面位置、走向、埋深(或高程)、规格、材质等,实地调查并采用全数字化方法探测管线点,按照XX能源要求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3.1.4 燃气管线的平面位置为管线外顶中心位置,埋深为上顶到地面的距离。3.1.5 地下管线探测范围应符合XX能源GIS系统规定,沿线的1:500或1:1000带状地形图根据成员企业需求进行修测。3.1.6聚乙烯(PE)管线主要采取探测

4、仪器探查与开挖探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测。对于无示踪线的PE管线,利用现有仪器能探测出准确位置的,对管线进行详细标注;不能探测出准确位置的,应在条件许可时采用探棒或陀螺仪设备技术获取管线的准确位置信息。3.1 .7地埋式示踪标识器埋设和地面标志的设置应符合XX能源规定。3.2 精度要求3.2.1地下燃气管线探测的管线点包括管道特征点和附属设备中心点(附属物点),分为明显管线点和隐蔽管线点。明显管线点位置应进行实地调查和量测,隐蔽管线点应采用仪器探查方法或通过挖探坑探测其位置及埋深。对地下管线探测的所有管线点均应在地面设置明显标志。3.2.2 明显管线点的测量精度1明显管线点平面位置中误差:ms不

5、超过5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明显管线点高程测量中误差:Inh不超过3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2明显管线点检查的埋深中误差md不超过2.5Cnb埋深中误差按公式(3.2.2)计算:md=Jcfi2n(3.2.2)式中Adi明显管线点的埋深偏差(cm);n明显管线点检查点数。3.2.3 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1隐蔽管线点的探查限差表3.2.3隐蔽管线点探查限差埋深(Cm)水平位置限差(CeO埋深限差(cm)探查条件h1001015100h2006u=0.IOh6卡0.1Shh2200ta=0.IOh6A=O.15h外部环境不具备应用探棒或FE螺仪设符技术的条件2030外部环境共得应用探”或陀螺

6、仪设备技术的条件2隐蔽管线点检查的平面位置中误差InS和埋深中误差Inh不超过规定限差的0.5倍。1)水平位置中误差计算公式:三.=5.2w(3.2.3-1)式中:ASi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偏差(cm);n隐蔽管线点检查点数;2)埋深中误差计算公式:取=(3.2.3-2)式中:Ahi隐蔽管线点的埋深偏差(cm);n隐蔽管线点检查点数;3)平面位置限差3“和埋深限差8饰计算公式:t=yh.(3.2.3-3)TS2n/-I/=*儿(3-2.3-4)式中:hi各检查点管线中心埋深(Cm),当h小于100厘米时,取h=100厘米;n隐蔽管线点检查点数;3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s不超过5cm(相对于邻

7、近控制点),高程测量中误差mh不超过3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3.2.4管线图测绘精度地下管线与邻近的建筑物、相邻管线以及规划道路中心线的间距中误差me不超过图上0.5mmo4探测作业标准4.1 一般规定4.1.1 燃气管线探测应遵循如下原则:1从已知到未知;2从简单到复杂;3优先采用有效、快捷、轻便的方法;4复杂条件下宜采用多种探查方法互相验证。4.1.2 地下管线探查必须查明的项目按表4.1.2执行。表4.1.2地下管线项目探查项目地下建(构)筑物管级点量注项目测注高程位置特征点附属设备燃气设施穹头、三通、四通、多通、预留口、入土点、出土点、变径点、变材点、变深点、起讫点同门井、检修井、

8、阀门、酸水缸、阴极保护测试桩、调压设备、排气装置、波坡管、收发球简管径、材质、压力管顶及地面高程4.1.3地下管线探查应查清燃气管线的敷设状况,即管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和埋深,并在地面上设置地下管线投影中心标志点作为测量的管线点。同时应查明管线材质、管径、压力值、附属设备等。1.1.1 4地下管线点标志一般应设置在管道特征点在地面的投影位置和附属设备的几何中心,在无特征点的直管段上也应设置管线点,设置间距应不大于50米。每个管线点应反复测量3次,取中间值作为最终录入系统数值。4.1.6 管线立体交叉时,应在避开交叉电磁场干扰的条件下,宜靠近交叉点设置管线点。4.1.7 燃气井内的特征点和附属设

9、备均要按实际位置探测,点属性和线属性要据实填写。4.1.8 当地下管线弯曲时,必须增加管线点,在弯曲段至少均匀设置3个管线点,以保证其弯曲特征可辨。4.1.9 1.9管线点的地面标志,用统一规格的钢钉(硬化路面)、木桩(沙、土路面)打入地面至平,用红色油漆以钢钉为中心(或附属设备中心位置)标注记号“”,并在管线点附近明显且能长期保留的建(构)筑物、明显地物上,用红色油漆标注管线点号和拴距。4.2 测量与记录标准4.2.1地下管线测量一般包括:控制测量、已有地下管线测量、测量成果的检查验收。4.2.2进行地下管线测量前,对测区已有的控制测量资料按现行城市测量规范CJJ/T8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对

10、缺少控制测量资料的地区,其基本控制网的建立也应按现行城市测量规范CJJ/T8的规定执行。4.2.3地下管线测量工作应以探查成果为参照,探查与测量作业密切配合,应保证各工序间顺利衔接。4.2.4地下管线测量应采用解析法,按数字成图的要求,以电子全站仪观测,电子手簿记录坐标和高程。测量精度应符合本规程规定。4.2.5各项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应检定合格并附合格证。4.2.6测量成果应符合XX能源GIS系统规定的计算机文件数据格式要求。4.3 管线点的编号4.3.1管线点的编号在管线探查时由作业人员现场编排,填入管线探查记录表,并在实地管线点的旁边用红油漆标注。4.3.2管线点的编号宜采用管线代号+

11、管线点自然顺序号二部分组成的符号表示。管线代号按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附录B的规定表示,管线点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4.3.3管线点的编号要保证在全测区内的唯一性。5技术准备及安全事项5.1 技术准备5.1.1 探测前应由公司所属各单位收集以下资料:1测区1:500或1:1000地形图;2测量控制点成果资料;3测区地下管线现状调绘图、施工设计图、竣工图、技术说明资料;4GlS管线数据;5其他相关资料。5.1.2应进行实地调查;5.1.3 应进行仪器一致性校验、方法试验;5.1.4 应编制测区技术设计书及作业计划;5.2仪器、工具准备5.2.1燃气管线探测用到的仪器、工具

12、主要分为探查和测量两类,每一测区开始探测前、新购仪器投入使用前、仪器大修、长期停用重新投入使用前,必须对仪器的性能和各项指标按说明书的要求作全面检查,检查合格方能投入使用。每天作业前后,应对仪器作常规检查。5. 2.2仪器、工具1卫星定位设备: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厘米级,含天线、对中杆、电子手薄;2全站仪:在卫星定位设备受建筑物、天气等环境影响时使用;3金属管线探测仪:用于探测金属管线或随PE管线敷设的示踪线的设备;4非金属管线探测仪:辅助探测非金属管线的设备,由探地雷达设备或闭磁设备结合进行反复探查以提高精度;5示踪标识器探测仪:用于探测示踪标识器的设备,间接实现对管线的精确定位;6

13、路面打孔机:用于埋设地面标识和地埋式示踪标识器。5.3 人员、车辆配置5 .3.1每3人一个小组,其中1人兼司机,探测工作的最低人员配置应为一个小组。6 .3.2每个小组宜配备机动车一辆,能装载所有人员和设备。5.4 安全事项5.4.1 从事地下管线探测的作业人员,应熟悉本工作岗位的安全保护规定,做到安全作业。5.4.2 在市区或道路上进行地下管线探测的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安全标志服,遵守城市交通法规。5.4.3 打开阀井时,井口应有专人看管,或用设有明显标志的栅栏围起来。夜间作业时,应有安全照明标记。5.4.4 下井量测时应先进行有毒及可燃气体、含氧量测试,确保安全后下井量测。夜间作业时,应有

14、足够的照明。量测后应及时将井盖复原,打开井盖后作业人员不得离开现场。5.4.5 在下井调查或施放探头、电极导线时,严禁明火,并应先进行有毒及可燃气体、含氧量测试,避免造成危害。5.4.6 使用大功率仪器设备时,作业人员应具备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基础知识;工作电压超过36V时,供电作业人员应使用绝缘防护用品;接地电极附近应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看管。井下作业的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应接地。雷电天气,不得进行探测作业。5.4.7在高温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规,避免作业人员发生中暑或冻伤等事故。5.4.8数据信息处理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病毒破坏和数据流失,确保数据安

15、全。6地下管线探查6.1 一般规定6.1.1 管线探查必须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与仪器探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仪器必须进行方法试验和一致性校验。在测区开始实施仪器探查作业前,应使用不同的仪器和不同的探查方法,在具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方法试验,通过与已有资料数据的比较或有代表性的开挖点验证校核,确定仪器和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选择最佳工作方法、合适的工作频率、最佳收发距离并确定该方法和仪器探查的修正方法和修正系数。6.1.2管线探查应查明地下燃气管线的敷设状况及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和埋深,同时应查明管线种类、连接关系、管径、材质、规格、特征及附属设备等,并在成果表的备注栏内注明。

16、绘制探查草图,并在地面上设置管线点标志。6.1 .3在踏勘指认的基础上,根据管线类别和埋设情况分别进行具体调查。对于明显管线点,各种数据应全部实地量测。调查时,使用经检验的钢卷尺、水平尺和钢钎、重锤线等专用工具进行量测,一井多个管道的应逐个方向量取、记录,以便正确连接。6.2 .4管线探查的量测数据,埋深以米为单位,取位至厘米,其他属性数据均以毫米为单位。管线点的地面标志,应保证在管线探测成果验收前不毁失、不移位和易于识别,可用木桩(沙土地面)、钢钉(硬化地面)打入地面至平,并在管线点附近明显且能长期保留的建(构)筑物、明显地物上,用红色油漆标注位置和点号,以便于实地寻找。6.2探查难度级别6

17、. 2.1金属管线1简单:GIS信息准确,埋深小于1米,且干扰小、周围市政管线少的单一管线。2中等:无GlS信息或有GIS信息但不准确,但竣工图纸资料完整、阀门井和阴极保护测试桩较为完好的管线。3复杂:竣工图纸不准确或无图纸的埋深大于等于2米的金属管线,或顶管、穿越金属管线,或位于机动车行车区域不便探查的管线。7. 2.2PE管线1简单:GlS信息准确的PE管线,且有完好的示踪线、埋设深度小于1米。2中等:有完整竣工图纸资料,且埋深小于2米,有完好示踪线,周围市政管线少的PE管线。3复杂:竣工图纸资料不准确或无图纸资料,无示踪线或示踪线中断的埋深大于等于2米的PE管线、或穿越PE管线。1. 3

18、探查方法1.1.1 对地下管线的探查,根据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地球物理条件,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电磁感应法、电磁波法、声波法等方法均有适用条件,以能取得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为选择的依据。6. 3.2金属管线1简单一般采用电磁感应法直接读数和70%法进行埋深探查。2中等首选电磁感应法,根据敷设状况选择使用被动源的工频法、甚低频法,主动源的直接法、夹钳法、电偶极感应法、磁偶极感应法等。3复杂1)从已知明显点起始逐步追踪探查出管线走向,及与其相连接的管线。其测定方法宜采用连续追踪探查,并于各方向上测定三个以上的直线点和深度,通过三个测点所连成的不同走向的直线交汇的做法确定连接处点位,取其各探测埋深平均值

19、定为埋深值。当管线深度变化较大时可以5米为剖面做探测点,逐步以3米为剖面做探测点进行探查,通过同一方向两点连线进行交叉定点。当有其他市政管线产生信号干扰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旁侧法。2)顶管、定向穿越管段应明确入土点、最深点、出土点,探查确认出土、入土位置后,通过顶管穿越资料中导向数据进行数据叠加检查,计算最深点埋深和管位。宜间隔35米探查确定管位和埋深。3)对于电磁法探测仪器探查效果不好的管线(管线周围环境复杂、管线敷设较深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管线及需要紧急处理的特殊管线,宜在停气置换状态下放入陀螺仪设备进行探查。7. 3.3PE管线1简单一般采用电磁感应法直接读数和70%法进行埋深探查,通

20、过示踪线确定管线位置。2中等首先通过示踪线追踪管线走向,根据定好管线点位和周边其他市政管线相对位置的对比进行粗略定位(范围1-2米),再用电磁波法或声波法精确定位,也可在有市政部门同意及现场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开挖探坑定位。3复杂1)根据现场条件、管径的大小及被探查管线与周围介质的差异等特性,在仪器探查基础上采用开挖探坑定位。在地质条件较好、无干扰区域,采用闭磁仪器和示踪电磁法进行断面法探查,逐步确定出管线具体位置。对过河、穿越地段等更为复杂的PE管线,在探测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由管网运维人员到实地指认,探测人员根据经验判断管线大概位置,再选择适当位置开挖验证。对于不能确定准确位置的PE管线,提交

21、数据时应做好标注说明,供施工时参考使用。2)定向穿越管段应明确入土点、最深点、出土点,探测确认出土、入土位置后,通过穿越资料中导向数据进行数据叠加检查,计算最深点埋深和管位。宜间隔35米探测确定管位和埋深。3)因管线周围环境复杂、管线埋设深等原因导致探查效果不好的PE管线、存在安全隐患的管线及需要紧急处理的特殊管线,宜在停气置换状态下放入探棒或陀螺仪设备进行探查。7地下管线测量8. 1一般规定8.1 1管线调查、探查作业结束后,即可开始管线点的测量即数据采集工作。地下管线测量应采用解析法,高程测量采用测距高程三角测量。采用5级全站仪和RTK,以各等级控制点为依据进行角度与距离测量,从而获得各管

22、线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8.2 2观测数据直接存入全站仪内存,为切实保证观测的点号与记录器中的记录的点号能一一对应,立棱镜者每立好一个管线点应用对讲机将其点号通报测站记录者(在燃气管线附近使用对讲机应注意防爆),记录者将点号输入记录器,使点号与观测数据一一对应。注意随时进行检查,发现点号错误或遗漏应随时纠正处理。环境条件好时,可直接使用RTK测量。8.3 3探查测量后对于管线特征点和附属设备要按规范加装示踪标识器(或标识桩),确保后期运营维护工作的高效、便捷。7.2平面控制测量8.4 1采用静态GNSS布设平面控制网应达到以下要求:1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有利于安全作业。2有效的观

23、测卫星数N4颗;卫星高度角215;PDOP值小于6;并且信号稳定后开始观测记录。7.2.2GNSS网的平差计算前需注意以下几点:IGNSS基线向量的解算可采用南方数据处理软件计算,需采用双差固定解的基线成果。2GNSS基线向量的计算和检核。3三边同步环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检查。4三边同步环全长相对闭合差检查。5进行GNSS无约束网的自由平差,确定无粗差后再进行约束平差。6以上各项限差满足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平差结束后输出平差报告,并装订成册。7.2.3当需要加密控制点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GNSSRTK测量时应选择较好时段,用户站(流动站)观测时,其观测收敛精度应

24、控制在2cm以内。应至少保证相邻两点通视,并应使用电子测距方式直接校核所有GNSSRTK加密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控制点边长最大长度及相对精度应符合表7.2.3-1的要求。表7.2.3-1GNSSRTK控制点边长长度及相对精度要求控制点边长最大长度(m)控制点边长最短长度(m)相对精度2502801/40002由于地形的限制,当GNSS接收机接收不到足够的卫星,不能达到规定要求时采用电磁波测距图根导线测量,电磁波测距图根导线不宜发展两次附合。在一次附合导线点上可以采用电磁波双极坐标法加密图根点,测距边不超过80m,不以极坐标点再发展图根点。其高程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应与导线测量同时进行

25、。因地形限制电磁波测距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不多于四条边、总长度不超过300米的支导线,水平观测首站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其他站水平角应分别观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固定角不符值和测站圆周角闭合差不应大于40”。在实际作业中,可以在一次附合导线上采用具有两条定向边的电磁波双极坐标法加密图根点,极坐标边长不大于100米。电测波测距导线应符合表7.2.3-2的要求。表7.2.3-2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附合导线长度(111)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9008020140n1/4000注:n为测站数。当测区内高等级控制点满足加密图根控制精度时,采用电磁波测

26、距导线加密图根控制网。7.3高程控制测量7.3.1本调查区的高程控制,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建立测区首级高程控制网,由已知水准点出发联测GPS(或北斗)控制点连成闭合水准路线或是附合水准路线。表7.3.1四等水准各项观测限差表视距长度(m)前后视距差(m)视距累计差(m)红黑面读数差(mm)红黑面高差之差(mm)环线高差闭合差(mm)最大附合长度(km)100510352015注:四等水准平差可采用南方平差易平差程序进行整体平差,其平差结果应满足精度要求。8带状地形图修测8.1 一般规定8.1.1 根据所属各单位实际需要进行1:500或1:1000地形图修测。8.1.2带状地形图的施测范围为沿管线展

27、布两侧第一排建筑物、地物点、道路、人行道等建(构)筑物,没有建(构)筑物时,应测至距管线30%并注明。8.1.3数据格式应符合XX能源GIS系统规定。8.2地形测量8. 2.1地形测量时,数据采集的碎步点数据采用全站仪本身的内存进行记录,每天作业结束后,将数据传输进计算机解算出坐标。9. 2.2利用成图软件展绘到计算机中,根据野外测站草图,按对应的点号将其连成图块,形成图块文件,最终形成带状地形图作为地下管线的底图。9管线图的编辑绘制9.1 一般规定9.1.1 管线图的编绘应在已有新测或修测合格的地形图的基础上,采用测量直接采集的数据,使用成图软件自动生成地下管线图。10. 1.2管线图的比例

28、尺为1:500或1:1000,图幅规格及分幅编号应与1:500或1:1000地形图一致。10.1 3管线图的数据来源应采用地下管线探测采集的数据或经复核的竣工测量的数据。10.1.1 据实际需要,管线图以彩色绘制。地下管线按投影中心展绘管线点,用相应图例连线表示;附属设备在实际中心位置展绘点位,用相应符号表示,应符合XX能源GlS系统规定。10.1.2 种管线图的数据文件与管线图一起作为最终成果提交。10.2 线图编辑9.2.1管线点的坐标及高程数据采集完之后,即可开始管线图的编绘工作,基本作业过程如下:1获得了各管线点的坐标及高程数据后,根据管线调查时绘制的管线连线草图在计算机上进行管线点的

29、连线,形成各种管线的连线文件。2将管线连线文件与地形图(数据文件)进行迭加,并进行相应的编辑整理(原地形图上的各种地下管线、附属设备,应全部关闭,均以本次测定的位置为准),形成管线图。9. 2.2管线图的主要内容包括:1地物层,反映地形地物现状,即地形图或称管线背景图。2管线层,反映管线的性质、位置、走向、管径以及管线点号等。按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的要求,管线图上标注的管线点编号是以图幅为单位统一编排的,同一图幅内,同一管线种类按自上而下、由左向右的顺序由1开始顺序编排;不同种类的管线,使用不同的分类代码。3管线调查探测时编排的探查点号在管线图上不出现。211210检查验收10.1 检查要

30、求10.1.1 为保证管线探测的作业过程和提交成果的质量,应落实“三检”制度,将责任层层落实到人,质量记录保留齐全,具有可追溯性。10.1.2 作业组自检,贯穿于探测工作的全过程,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作业组都要进行认真的自检自查。管线探查记录表应进行100%的检查,保证各项内容填写完整、正确;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及埋深应进行重复探测检查,发现问题应查明原因,马上解决。10.1.3 项目组复检,在各作业组完成了检查工作后,抽调部分人员组成项目组,指派专人负责,对各作业组的成果进行复检,包括重复调查、重复探测以及重复测量,发现问题由原作业组负责解决,并向项目组报告处理结果。10.1.4 检查员(组

31、)专检,由专职检查员(组)在项目组复检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检查,包括管线调查、探查、测量、管线图编绘的全部内容。10.2 抽查比例10.2.1 对于不同类型管线点按比例抽检,通过重复探查、测量进行质量复检。明显管线点复检不少于明显点总数的5%,隐蔽管线点复检不少于隐蔽管线点总数的5%o隐蔽管线点开挖验证检查不少于隐蔽管线点总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地物点重复测量检查量不少于地物点总量的5%,实地对图检查量为100%。管线图编绘质量检查量为100%。10.2.2 带状地形图实地对图检查为100%,按不少于30%的图幅、每幅不少于50个地物点进行实测,每项精度应满足所选比例尺地形图精度的要求。10.3

32、 检查标准10.3.1 管线点的精度检查包括隐蔽管线点和明显管线点的检查。对隐蔽管线点应复查地下管线的水平位置和埋深,对明显管线点应复查地下管线的埋深。根据重复探查结果,按3.2规定分别计算管线点平面位置中误差和埋深中误差。10.3.2 抽检结果符合精度要求的点数不低于抽检总点数的90%,视为验收通过,否则视为不通过。10.3.3 抽检不通过时,重新探测后再次抽检验收。10. 4检查报告10. 4.1专职检查员(组)对成果进行全面检查之后,应对管线探测成果质量作出客观评价,并编写检查报告,作为最终资料一并提交。10. 4.2检查报告的内容包括:1任务概况;2检查工作概述;3主要质量问题及处理情

33、况;4精度统计;5质量统计和评价;6对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7各种实测结果、图表、数据。11成果资料11.1 成果资料11.1.1 探测交付的成果包含纸质和电子版,纸质版至少包含下述内容:1任务书、合同书;2技术设计书(附探查方法试验报告);3所利用的已有成果图、表,计算数据文件以及仪器的检验、校准资料;4探测原始记录,如探查草图、管线点探查记录表,各种观测记录、计算资料,各种检查和开挖验证记录;5质量检查报告及精度统计表、质量评价表;6成果资料如综合管线图、管线断面图、控制点成果、管线点成果表及管线图形和属性数据文件;7地下管线探测总结报告书。11.1.2 电子版至少包含下述内容:表IL1.2

34、成果资料序号目录名内容1DoC文件探测总结报告书、技术设计书、精度统计等文字资料2MDB文件测区管线数据库3管线图DWG文件1:500或1:1000DWG图形文件4FONTS形文件所有图形涉及的字形文件、线型文件5测量数据控制点成果、RTK观测数据、平差输出结果文件等6其它文件探测工作中涉及到的所有资料如探地雷达图像文件等11.2质量标准11.2.1 探测的技术措施应满足本标准和经批准的技术设计书的要求。重要技术方案变动应提供充分的论证说明材料,经批准后实施。11.2.2 所利用的已有成果资料应有来源单位出具证明和承接方责任人确认。11.2.3 各种探测的原始记录、计算资料和计算数据的引用均应

35、履行检查审核程序,并符合质量要求。11.2.4 2.4各种管线调查表和探测成果表的登记和转录均有登记人和校核人签名。11.2.5 各种仪器检验和校准记录、各项质量检查记录齐全,发现的问题已作处理和改正。11.2.6 各种管线图均有探测人员和专业人员进行室内图面检查、实地对照检查和仪器检查、开挖验证,并符合质量要求。11.2.7 测绘数据信息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规定,提交成果资料应符合XX能源GlS系统数据规定。11.2.8 总结报告书内容齐全、能反映探测工作的全貌,结论正确、建议合理可行。11.2.9 成果资料组卷装订,应符合城建档案管理的要求。11.2.10 验收合格后应编写质量评定书。附录A

36、地下管线常用探测方法地下管线探测主要采用仪器探测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就其应用效果和适用范围来看,依次为电磁感应法、电磁波法(地质雷达法)、声波法、开挖探坑法、红外辐射法和地震波法等。A.1钢管探测方法钢管可采用电磁感应法探测,常用的工具为金属管线探测仪,对于不同管径的钢管,可以灵活采用下述两种方法。A.Ll直连法适用于探测有出露点的金属管线。直连法有三种连接方式:双端连接、单端连接及远接地单端连接。将发射机专用输出电缆的一端与被探测的金属管线相连接,另一端接地或接到金属管线的另一端,利用接收机搜索被探测金属管线产生的电磁信号,对管线进行追踪定位。该方法能使接收机接收到较强的电磁信号,对管线

37、的定位及定深精度都较高,但管线必须有出露点,并具备良好的接地条件。图A.LIT双端连接法示意图图A.L1-2单端连接法示意图A.1.2感应法感应法是利用发射机发射本身的谐变电磁场,使被探测的地下管线产生感应电流而形成电磁场,通过接收机在地面接收地下管线所形成的电磁场,达到对被探测管线进行搜索、追踪、定位之目的。感应法适用于出露点稀少而不便使用直接法探测的金属管线,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活,但容易耦合到相邻其他管线上面,增加探测的难度。钢管在埋深及方向上变化较少,通常为相似深度直线埋设,一般在规定区间内根据探测所得方向测定管线点位即可。在地形较复杂地区,要将实际地形与管线信息相结合,进行管线点位定点工

38、作。A.2聚乙烯(PE)管探测方法A.2.1对于PE管线,若安装有示踪线(导电线),可利用金属管线探测仪的示踪法探测,通过发射机将信号加载到示踪线上,通过探测示踪线辐射到地面的电磁信号来确定目标管线的位置和埋深。A.2.2若示踪线断裂或信号很弱,可在具备停气置换状态下放入探棒进行探测。探棒是一个小型信号发生器,设计用于推入非金属管道,确认发射探棒的频率与接收机的频率一致,接收机可以探测到探棒的位置和埋深,就可以定位管道。A.2.3采用电磁波法(地质雷达法)时,三个最重要参数是:环境电导率、介电常数和探测频率。管线所在区域的测线要布置成网格状,在雷达剖面图上看到的抛物线是与测线相垂直的管线的波形

39、反应,如果在几条平行测线的雷达剖面图上,在相近的位置和深度都能发现或绝大多数有类似波形反应,就可以判定是一条连续的管线。图A.2.3-2地质雷达探测图A.2.4随着设备技术的发展,声波或超声波探测技术开始应用于无示踪线的PE管道探测,在具备停气置换条件下可应用探棒或陀螺仪设备进行定位探测。A.3顶管穿越探测方法A.3.1对于顶管或穿越施工的埋地管线探测,应优先进行资料调查、现状调查,然后根据所用管材类型来选择相应的探测方法。A.3.2管材类型为钢管,用金属管线探测仪采用直连法或感应法探测。深埋或干扰严重的金属管线,在具备停气置换条件下可应用陀螺仪设备进行定位探测。A. 3.3管材为PE管,对于

40、有示踪线的情况,可以在距离穿越位置最近处的阀门井位置查找示踪线,直连探测;对于无示踪线的情况,可以采用电磁波法(地质雷达法)探测,首先要了解管线的类型、走向和大致埋深,以便合理选择天线频率,设置最佳时窗和滤波参数。管道埋深较大时,在具备停气置换条件下可应用探棒或陀螺仪设备进行定位探测。附录B惯性陀螺仪管道探测方法B. O.1原理简介仪器集成有惯性导航器件及里程计,仪器放入管道后从起点至终点行进。通过惯性导航器件和里程计的组合,可以分析计算出仪器的空间运行轨迹。仪器在管道中的运行轨迹即是管道的三维位置信息。利用管道起点和终点的坐标位置信息,计算得出管道在相应坐标系下的精确三维空间位置。C. 0.

41、2性能特点惯性陀螺仪管道探测方法不受外界干扰,不受管道埋深影响,适应各种材质管道,是一种管内直接测量的方法,不受地面条件限制,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限制条件是必须将探测仪放入管道内部,从起点至终点通行一次。D. 0.3系统组成图B.0.3主体结构示意图惯性陀螺仪管道探测设备主要由主体和支架构成,结构设计采用船舱式结构封装,整体防水密封设计。主体内部安放测量元器件及可充电电源,开关、数据传输、电源充电均采用集成防水插口设计。支架可以根据管径调节大小,满足不同口径管道的测量,弹性的伸缩设计保证设备顺利通过各种接头。轮子上设有里程计,记录里程数据,由传输线传输至测量主体内部。专用三维姿态数据处理软件可

42、以输出管线的位置坐标和三维图。B. 0.4探测作业1测量环境被测管道为全空无阻碍管道,管口露出。测量施工前提前穿好牵引绳。清理场地,保证管口两端的操作空间。2仪器准备1)探测仪使用前,检查仪器电量是否满足测量要求,如果电量不足,将丢失测量数据;确定数据已清空,保证仪器有足够的数据存储空间。2)支架安装,不要转动里程计所在的轮子,然后安装探测仪尾部的支架,安装支架时需要双手紧握靠近开关的主体,不要拧动其它部件。拧紧支架后,最好在接口处缠上防水胶带,避免因接口安装不紧而进水。3)机械部件检查,需要查看轮子的状况,磨损情况,轮子晃动情况。根据管道口径,调节调整螺栓,伸缩支架与管道贴合,来回拉动设备,

43、在受拉力作用下,支架滚轮能良好转动。保证管壁对轮子有一定压缩量,不可过松,带里程计支架轮子位于设备尾部。4)把探测仪送入管口,连接好牵引绳,调整好姿态。在此过程中,避免剧烈震动,同时注意避免转动里程计轮子。3作业流程1)确定管线类型、材质、口径和大致长度,不得遗留燃气等易燃气体;清理场地,保证管口两端的操作空间;2)管道需两端敞口,并固定外露管道,保证仪器在管道内行进产生的震动在仪器允许范围;3)穿牵引绳,可用玻璃钢穿线器,牵引绳用塑封钢丝绳,并多准备一条钢丝绳用于连接清管器和探测仪;4)清理管线,用清管器在待测管道内拖拉来回通过几次,或用两头带焊接拉环的长度1米、直径略小于待测管道内径的钢管

44、在待测管道内拖拉来回通过几次;5)测量基准点,设定待测管道的两端管顶为测量基准点,利用卫星定位测量技术,精准测量这两个基准点坐标和高程,形成书面记录,测量人员与见证人员签字确认,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6)检查支架,保证支架伸缩自由;检查轮系,确定轮系适应管道口径;检查轮子是否转动顺畅,变径系统是否顺畅;检查连接口胶圈是否老化、损坏,注意更换;检查仪器各连接部位是否正常;数据接口用防水胶带密封;7)静置并进行仪器初始化设置,仪器静置时间不少于2分钟;检查仪器时,在桌面静止两分钟后用手转动侧距轮,移动仪器方向,停止后连接电脑上传数据,观察轨迹是否正常,之后应擦除数据;检查笔记本电量及测量软件;8)

45、装机检查,组装并接通仪器内置电源,将仪器装入管道内,调整仪器,使行走轮和里程计轮紧贴管道内壁,行进自如;9)行进检测,拉动牵引绳,牵引仪器在管道内匀速行进至另一端;必要时可重复检测;10)整理设备,导出数据并进行数据后处理,初步数据分析,判定数据结果,决定是否重新测量;4数据处理检测完毕,从仪器内导出测量数据。利用系统配置的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输入基准点坐标和高程,计算出管线三维坐标,输出管线图,编制管线定位检测报告。附录C地埋式示踪标识器应用标准C.0.1钉形示踪标识器技术规格见表C.0.1表C01钉形示踪标识器技术规格项目内容产品名称钉形示踪标识器!一;V,产品型号DL-NRM/RZOO

46、外光材旗高密度聚乙烯工作温度-20C+55IC存储温度-25C+60C防潮与防尘IP68跌落实验可承受从1.2米高度向混凝土地面的跌落建议埋深0.3米T).6米探Sl深度最大1.0米安装方式垂直地面安装C.0.2球形示踪标识器技术规格见表C.0.2表C02球形示踪标识器技术规格项目内容产品名称球账示踪标识器.产品型号DL-SRJtrRQ-100外光材侦高密度聚乙烯工作温度-20C+55C存储温度-25C+55C防潮与防尘IP68跌落实验可承受从1.2米高度向混凝土地面的趺落建议埋深0.8米1.2米探测深度最大1.5米安装方式随湃道埋设C. 0.3示踪标识器安装范围1直埋聚乙烯(PE)燃气管线及附属设备必须使用示踪标识器;2直埋金属燃气管线及附属设备根据需要选择使用示踪标识器;3地下燃气管线各类阀门;4不可见井盖或可能被市政(道路、绿化)掩埋的井盖;5地下燃气管线非井内的转弯处;6地下燃气管线的分支点、接头,如三通及异径接头等位置;7地下燃气管线与其它地下设施的交越处;8燃气管线横过道路、河流或其他公共设施的两端,可以是保护套管的两端;9预埋的燃气管线端头;10非开挖技术敷设的地下燃气管线的两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