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乳腺癌患者的个案护理5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14711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乳腺癌患者的个案护理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关于乳腺癌患者的个案护理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关于乳腺癌患者的个案护理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关于乳腺癌患者的个案护理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关于乳腺癌患者的个案护理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乳腺癌患者的个案护理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乳腺癌患者的个案护理5篇.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乳腺癌患者的个案护理5篇一例关于乳腺癌患者的个案护理(一)【摘要】对一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护理问题我们采取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后,患者逐渐恢复健康。【关键词】乳腺癌;手术;护理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恶性肿瘤首位。【病因】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目前认为与下

2、列因素有关:激素作用: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其中雌酮及雌二醇对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20岁前本病少见,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可能与年老者雌酮含量升高有关。家族史: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月经婚育史: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迟(55岁):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及初次足月产年龄较大者发病机会增加。乳腺良性疾病: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等可能与

3、本病有关。饮食与营养:营养过剩、肥胖和高脂肪饮食可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增加发病机会。环境与生活方式:如北美、北欧地区乳腺癌发病率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而低发地区居民移居到高发地区后,第二、三代移民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表现】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1 .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2 .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

4、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3 .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5、”。4.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1/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5 .腹窝淋巴结肿大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二、临床资料我科于2016年1月17日收治一例乳腺癌患者,经全体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的健康状态逐渐好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6、。患者,女性,46岁,于2016年1月17日入院,患者主诉发现右乳肿块一年。患者一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乳肿块,伴有疼痛,无红肿发热等不适,曾服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一年来,肿块无明显增大,症状无明显改变。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2016-1-7我院B超示:双侧乳腺增生,右乳多发实性结节,部分形态不规则,部分内伴钙化。2016TT2我院穿刺病理示:右乳浸润性癌2。门诊以“右乳肿块”收治入院。入院查体:T:36.8,P:84次/分,R:19次/分,BP:116/77,神志清楚。双侧乳房对称,双侧乳头无凹陷,右乳外上可扪及大小约LO=LoCnl肿块,质硬,界不清4。患者1月7日超声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脏形态

7、结构及瓣膜活动大致正常。患者X线检查报告所见: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野清晰,双肺门阴影不大,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双膈面光滑,双肋膈角锐利,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肝胆脾胰形态正常。患者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显示:糖类抗原72-4,NSE均高于正常值。患者于1月18日全麻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返回病房,给予患者一级护理,暂禁饮食,回病房后去枕平卧位,给予持续心电监护与吸氧,保持各管道通畅。术后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改善缺血,护胃等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三、护理【术前护理】3. 1.1护理诊断:焦虑与患者对癌症的恐惧、担心手术有关。护理目标: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改

8、善。护理措施:1、主动与患者交谈,解释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并掌握自我放松的方法,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2、列举一些治疗效果明显的患者的例子,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此外还应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与支持,通过亲人的鼓励与安慰以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3. 护理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改善。4. 1.2护理诊断:知识缺乏缺乏有关乳腺疾病治疗的知识护理目标:使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治疗方法有所了解。护理措施:消除患者对癌症的恐惧,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疾病的治疗方法,告知患者近年来该疾病的治疗预后所取得的好的疗效,有条件请同病情的病友与其一起交流经验。护理

9、评价:病人对疾病的知识有所认识。5. 1.3护理诊断:感染与患者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侵入性操作有关。护理目标:减少患者感染的危险。护理措施:1、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2030分钟,定期房间消毒。2、做各项护理及操作时注意无菌原则。3、加强皮肤护理。4、术前68个小时禁食禁水,术日晨放置尿管,避兔手术时感染。护理评价:患者没有发生感染。【术后护理】(1)护理诊断:疼痛与患者手术后切口有关。护理目标:患者掌握疼痛评分量表的使用,疼痛得到缓解。护理措施:1 .对患者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等进行评估,教会患者疼痛评分量表的使用,并对其疼痛评分;2 .多陪伴

10、患者,倾听患者诉说,给予其心理支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3 .指导患者用转移注意力,看书,听音乐等方法来减轻焦虑,缓解疼痛;遵医嘱予以药物止痛。护理评价:患者掌握了疼痛评分量表的使用,诉疼痛缓解。(2护理诊断: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一与留置引流管,患侧上肢淋巴引流不畅等有关。护理目标:手术创面愈合良好,无组织完整性受损的情况发生。护理措施:1.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鼓励患者适量翻身活动,预防压疮。2 .妥善固定好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动态监测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并记录。3 .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一旦出现,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4 .观察

11、皮瓣和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出现皮瓣颜色暗红,皮肤发组等请况,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护理评价:患者没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情况发生。(3)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出血,皮瓣坏死,感染,患侧上肢肿胀等护理目标:患者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措施: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并予以记录。2 .做好伤口的护理,有效包扎,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和上肢肿胀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及时处理。3 .做好引流管的护理,保证引流通畅。护理评价:患者无并发症发生。(4)护理诊断: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知识。护理目标:患者能复述患肢功能锻炼的知识且能进行功能锻炼。护理措施:指导

12、患者按照下列康复锻炼步骤进行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1 .术后当天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伸指,握拳和转腕运动,每次1分钟,每天3-5次。2 .术后3天指导患者开始增加肘关节的屈伸运动,每次2分钟,每天3-5次。3 .术后4-6天开始练习用手掌摸对侧肩膀和同侧耳廓的动作,每次2分钟,每天3-5次。4,术后7-8天指导患者开始用键侧手帮助患侧手做向上抬举动作,直至超过头顶,每次3分钟,每天3-5次。5 .术后9-10开始进行梳头练习,并用患肢的手指顺着贴在墙上的标尺渐渐向上爬行,逐步提高,每次3-5分钟,每天3-5次。6 .术后11T4天开始指导患者使患侧手掌越过头顶,尽可能摸到对侧耳廓,每次3-5

13、分钟,每天3-5次。7 .拆线后加强肩关节的活动,鼓励患者做画圈及滑轮运动,双手合并向前,向上伸直练习,接触背部练习手臂外展旋转练习等,以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锻炼和恢复患肢功能。护理评价:患者掌握功能锻炼方法,并能按照此方法坚持功能锻炼。四、健康教育1 .近期避免患侧上肢搬动或提拉过重物品,继续进行功能锻炼。2 .避孕:术后5年类避免妊娠,防止乳腺癌复发。3 .坚持放疗,化疗:放疗期间应注意保护皮肤,出现放射性皮炎时及时就诊。化疗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每次化疗前1日或当日查血白细胞计数,化疗后5-7日复查,若白细胞计数3*10L,需及时就诊。放疗、化疗期间因抵抗力低,应少到公共场所,以减少感

14、染机会;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的食物,以增强机体免疫力。4 .乳房定期检查:术后每月自查乳房至少一次,以便早期发现复发征象,具体方法如下:视诊:站在镜前取各种姿势(两臂放松垂于身体两侧、向前弯腰或双手上举至于头后),观察双侧乳房大小和外形是否对称,有无局限性隆起、凹陷或皮肤橘皮样改变,有无乳头回缩或抬高等。触诊:乳房较小者平卧,乳房较大者侧卧,肩下垫软薄枕或将手臂置于头下进行触诊。一侧手的示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用指腹在对侧乳房上进行环形触摸,要有一定压力。从乳房的外上象限开始检查,依次为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象限,然后检查乳头、乳晕,最后检查腋窝有无肿块,乳头有无溢液

15、。若发现肿块和溢液,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五、体会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心情往往十分低落,甚至绝望,因此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十分必要,是患者预后状况的重要保障。现代社会,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养好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同时作为医护人员,面对患者,我们应该一视同仁,用我们精湛的技术护理好每一位患者,明白患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让患者对疾病预后充满信心,早日出院。从本次个案护理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在讨论和分析中,不断修正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激发学习

16、兴趣,发现实习中的不足。例如收集资料不全,缺乏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等。且增强了我与病人的沟通能力,通过搜集资料,与病人不断沟通,及时了解病人的需求与心理状态。病人都渴望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希望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在这个过程中,就能体现自己关心病人,尊重病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另外,我自己也认识到作为一个护士,专业技能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与病人的沟通一样非常重要,现在的我还只是一名实习生,真正的做到一名合格的护士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六、参考文献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郝希山,魏于全.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

17、0.3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吴清时,伦丽芳,陈红梅等.阶段性功能锻炼操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2):33-36.关于乳腺癌患者的个案护理(二)摘要:目的通过“粉红天使团队”对乳腺癌术后病人提供个案护理管理,改善病人术后肩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96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粉红天使团队”个案护理,乳腺专科护士建立个人档案,组织、协调团队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师、伤口师、PICC专科护士对其开展个体化护理服务。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采用肩

18、关节活动量表(RoM)和癌症康复评价系统简表(CARESSF)对病人的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外旋、后伸的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V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社会维度、与医务人员关系维度、性功能维度、婚姻关系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O5)o结论通过“粉红天使团队”对乳腺癌病人进行个案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病人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关键词:乳腺癌;团队管理;个案护理;护理管理;生活质量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术模式,发展至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和靶向治疗在内的多学科

19、综合治疗模式1。病人在长期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涉及治疗、功能康复、营养、心理等多种学科,需要具备多种学科专业护理团队对病人疾病信息进行评估、整合、分析、计划、实施,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及时信息沟通、反馈,让其充分了解治疗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病人对治疗信息的获取及决策,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2。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服务理念,我科积极探索成立“粉红天使团队”,借鉴国外个案管理的经验,结合我科现状,将团队管理理念引入到对病人的个案护理管理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选择2O13年6月一2O14年6月在我科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96

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年龄18岁66岁(49.65岁6.56岁)。纳入标准:成年女性;经病理确诊原发乳腺癌,疾病分期为I期、期、In期并且知晓自身病情;居住地为武汉;自愿接受此次研究及电话随访、访视。排除标准:精神障碍,不能配合;非原发性乳腺癌;其他系统严重疾病;低于1年预期生活时间。2 .2方法1.2.1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乳腺癌病人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术后由责任护士完成对病人的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健康宣教、信息沟通、心理护理,医生观察伤口情况并给予换药。病人到门诊PICC置管中心完成导管的置入与维护。观察组采用“粉红天使团队”个案管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1 .2.1.1组建团

21、队根据我科现有的护士人力资源、专业特长及资格证书,组成团队,其中包括护士长1名、乳腺专科护士1名、责任护士3名、PICC专科护士(国家级)1名、伤口师(国家级)1名、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1名、营养师(国家二级)1名、康复师(国家级)1名。乳腺专科护士具有本科学历、主管护师职称,责任护士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均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能完成护理各项操作。护土长担任技术指导及协调管理工作。粉红天使团队:口号为关爱女性,呵护乳房。护理服务理念为满足和超越病人期望。标识为每人胸前佩戴一支粉红丝带。团队成员职责:建立个人档案评估病人的现存的、潜在的护理问题,制订计划并实施干预措施,完成病人住

22、院期间的治疗、护理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PICC导管的维护,开通电话咨询及访视,通过QQ、微博在线回答病人咨询。1.2.1.2实施方法入院当天由乳腺专科护士为病人建立个人档案信息,收集一般资料,评估身体状况,邀请加入粉红天使QQ群,指导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心理咨询师为病人进行手术前的健康宣教,告知病人舒缓情绪的方法,缓解焦虑、抑郁,减轻心理负担,使其能以放松的心态准备手术。术后第1天3名责任制护士采取APN排班模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负责观察病情,完成各项治疗、护理。专科护士晨会组织团队成员护理查房,与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评估术后情况,制订康复计划,告知病人、家属,取得配合并组织

23、实施。术后第3天、第6天、第9天,伤口师观察病人的伤口愈合情况、引流液性状及量,给予换药。术后第9天,PICC专科护士负责完成中心静脉置管及维护,向病人进行导管相关知识宣教,7d换膜1次,出现异常及时与PICC专科护士联系。出院前团队成员总结各项护理措施实施效果,给予离院后合理建议,康复师、营养师分别开出运动处方、营养处方,指导病人功能康复及合理膳食,心理咨询师给予心理辅导1次。专科护士于病人离院后5d7d进行电话随访或访视,指导按时完成血常规、肝肾功能各项检查,了解伤口愈合情况、患肢康复状况、PICC置管有无异常等,为病人预约返院床位。病人每次化疗入院当天由专科护士组织团队成员评估病人的身体

24、情况,制订护理计划,及时作出调整,离院后5d7d由专科护士进行电话随访或访视,及时了解病人生理、心理变化,保持信息沟通畅通,给出合理的治疗、护理指导。1.2.2评价方法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两组患肢的肩关节活动度情况及生活质量。肩关节活动度采用肩关节活动量表(ROM)测量患侧上肢前屈、外展、内外旋、后伸。前屈和外展功能:达180。者为优,达150者为良,小于100者为差;内外旋:达70。者为优,达50。者为良,小于30为差;后伸功能:达60。者为优,达50。者为良,小30。者为差。生活质量量表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系统简表(CARES-SF)进行3测量,此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与医务

25、人员的关系、婚姻关系、性功能5个维度和34个条目,进行5级评分,评分内容从“无、轻度、中度、较严重、严重”分别计0分、1分、2分、3分、4分。各条目得分相加,得分总分越高,提示病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越严重,其健康状况越差。1.2.3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V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见表1、表2)3讨论3.1粉红天使团队”的管理我科“粉红天使团队”在医疗护理服务活动中有统一的标识,即粉红丝带,树立了一种品牌形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各成员分工明确,按照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团队成员有1O名,都有国家级证书,

26、专业能力突出,但拥有国家级证书的专业护士成员培养周期较长,需要5年1O年的时间。为了确保个案护理成功,需要灵活排班,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专业能力,对病人提供全程专业护理,团队运作核心是专科护士。她负责收集病人信息并分析病人潜在的、现存的护理问题,联系团队成员解决相关问题,并最终将结果反馈病人,让病人掌握疾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条生活质量。由于人力资源不足,一个团队成员需要同时服务5例或6例病人,根据每个病人的乳腺癌术后康复特点,提供专业化护理团队指导。3.2粉红天使团队”乳腺癌术后的个案护理管理个案管理是以评估、计划、联系、监控、宣传和推广为主要项目,通过充分合作、交流及合理选

27、择可用资源,持续满足病人个体化健康需求,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46。本研究观察组透过乳腺癌病人的个案护理管理,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活动理念。团队成员会针对每个病人的情况,给出不同的护理实施计划,充分体现个案护理个体化的护理管理方式。如果病人存在心理方面问题,心理咨询师会指导病人写心情日记,开展个人心理疏导主题月活动,介绍抗癌成功案例,与家属开展“心心知我心”活动,利用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病人走出阴霾。通过护理团队成员评估病人潜在的、现存的护理问题,给予专业指导,让病人觉得自己备受关注。通过专科护士及时的电话回访、访视、在线回答问题,病人能及时了解自己所处的治疗阶段,需要

28、面对的相关问题,便于个人医疗决策,病人感到充分被尊重。3. 3粉红天使团队”管理对乳腺癌术后病人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外旋、后伸的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VO.01),提示通过个案护理管理方式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病人肩关节活动度。H前手术是治愈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7。然而手术导致术后病人的患侧肢体往往发生上举、前伸、后伸、外展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度降低8。由于乳腺癌术后半年是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机,而患侧伤口愈合情况因人而异,引流管拔除的时间每人不同,康复师需要与伤口师充分沟通。同时,病人的健侧术后半年时间内置入PICC导管,病人对

29、功能锻炼存在担忧,不敢进行功能锻炼,此时需要康复师与PICC专科护士与病人进行沟通,消除顾虑,为病人选择合适康复器材,制订功能锻炼计划。乳腺专科护士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的数据记录并与康复师反馈,取得病人配合。4. 4粉红天使团队”个案管理对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社会维度、与医务人员关系维度、婚姻关系维度、性功能维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V0.05)o乳腺癌疾病本身、治疗及其不良反应所导致的生理不适以及心理适应问题等,成为降低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整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91Yamam。tO等1O研究也证实,个案管理能够帮助病

30、人更好地作出治疗决策,促进医患良性沟通。粉红天使团队中有5名护士有国家级专科护士证书,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性强,能针对病人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病人可以通过微信、QQ交流平台随时与乳腺专科护士沟通,知情同意权得到充分体现,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信任度加强。作者:周慧敏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参考文献:1.11张士福.乳腺癌外科治疗演变与展望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127-129.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司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上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53-255.3SchagCA,GanzP,HeinrichRL.Cance

31、rrehabi1itatIonevaluationsystemshortform(CARES-SF).Acancerspecificrehabi1itationandqua1ityof1ifeinstrumentJ.Cancer,1991,68(6):14061413.4陈玉枝,邹怡真.台北荣民总医院肿瘤个案管理经验分享J.中国医院管理,2010,10(3):21-22.5Poo1eK.TheevolvingroleoftheelInicalnursespecialistwithInthecomprehensIvebreastcancercentreJ.JClinNurs,1996,5(6):

32、341-349.6LiebertB,ParleM,RobertsC,etal.Anevidencebasedspccia1iStbreasInurseroleinpractice:amu1ticentFeimplementationstudyJ.EurJCancerCare(Engl),2008,12(1):91-97.7蒋妮,周淑美,杨红蕊,等.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452-1454.1.8谭美华,谭小梅.专人指导的康复操训练对乳癌术后患侧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3(5):78-79裘佳佳,胡雁,黄嘉玲,等.

33、综合社会支持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7-5Ll0O L, Luce2-178.关于乳腺癌患者的个案护理(三)一、术前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I)病情评估:评估患者月经史、孕育史、哺乳情况、饮食习惯、生活环境,有无家族史。(2)乳房外形和外表、乳房肿块、锁骨上、腋窝淋巴结的大小、数目、质地、活动性。(3)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4)安全评估: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5)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6)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

34、的心理状态。2、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全项,APTT+PT,HBsAg,HIV,HCV,梅毒抗体,心电图,胸部X光片。2)专科检查: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乳房铝靶X线摄片可作为乳房癌的普查方法,是早期发现乳房癌的最有效方法。B型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乳房各层级软组织结构及肿块的形态和质地,能显示直径在O.5cm以上的乳房肿块。近红外线热扫描:利用红外线透照乳房,根据不同密度组织显示的灰度影不同而显示乳房肿块。4)细胞学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疑为乳房癌者,可用:细胞针刺肿块。用空心针穿刺肿块。切下肿块进行病理学检查。有乳头溢液但未扣及肿块可行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5

35、)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检查的目的、方法,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留取尿标本时,应取晨起、空腹、首次、中段尿液。(2)术前准备:1)呼吸道: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2)胃肠道:全麻手术需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窒息等。3)过敏试验:询问患者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皮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卡和患者一览表名牌上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4)皮肤准备: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应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为患侧乳房、腋窝、上肢及锁骨,为手术做准备。5)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36、术前一日给予漱口水漱口、沐浴、剪指(趾)甲,保持全身清洁。6)睡眠:创造良好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7)术晨准备: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入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用物带入手术室;检查患者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楚、准确、齐全,以便术中进行患者身份识别。8)床单位准备:备全麻床、输液架、血压表、听诊器、氧气、冰袋、污物袋等。9)心理护理:合理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

37、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消除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3)宣教和指导要点1)病种宣教:就所患疾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预防等。2)用药宣教:对术前使用抗炎药的患者,向患者讲解主要目的、方法及副作用,为手术做好准备。3)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术后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增加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4)体位指导:告知患者全麻术后回病房4-6小时内,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术后常规给予半卧位,目的是避免呕吐发生窒息。(4)注意事项1)手术禁忌:注意患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术前监测生命体征,注

38、意有无发热,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时及时通知医生。2)服药禁忌:入院后及时询问患者是否长期服用抗凝或麻醉禁忌的药物,服用者应及时通知医生,术前应停药一周,以免引起术中出血或麻醉意外。(5)效果评价:评价患者对乳房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医患配合效果;评估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和精神状态的掌握程度。二、术后护理1、评估和观察要点(1)手术交接:患者安返病房后,责任护士与麻醉护士严格交班,了解患者的麻醉方式、术中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出血量、意识恢复状态及皮肤完整性。(2)病情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意识、呼吸道通畅情况;观察局部伤口疼痛、渗血情况;留置腋窝引

39、流管的患者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保持低负压状态;观察药物作用及用药后的反应。(3)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患者有无患肢淋巴回流不畅、患侧上肢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4)术后不适症状评估:观察患者有无疼痛、发热等常见术后反应。2、护理要点(1)体位护理:全麻术后回病房4-6小时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发生窒息。(2)生命体征监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心电监护。(3)伤口护理:1)观察皮瓣血运情况,手术部位加压包扎,防止积气积液。绷带包扎松紧适宜,以不影响呼吸为宜。2)观察上肢远端血

40、运情况,若手指发麻、皮肤紫组、皮温降低,动脉搏动不能扪及,提示腋窝部血管受压,及时调整绷带松紧度。3)绷带加压包扎一般7-10天,包扎期间告知患者不要自行调解绷带,瘙痒时不要伸入敷料下抓搔。(4)基础护理:输液期间,协助患者进食、如厕以及完成其他不能自理的活动;关注患者的需求,随时询问,积极提供相应的帮助,并按等级护理的要求及专科特点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5)维持有效引流:D保持有效的低负压状态,及时吸出残腔内积血、积液,有利于皮瓣愈合。2)妥善固定皮下引流管,病人卧床时固定于床旁,起床活动时固定于上身衣服;保证有效的负压吸引,防止滑脱,每小时逆向挤压引流管或负压吸引器;观察引流液的色、质

41、、量,并记录;引流过程中若有局部积液、皮瓣不能紧贴胸壁且有波动感,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6)并发症观察与护理:1)平卧时患肢抬高10-15,下床活动时将患肢抬高于胸前,避免下垂。2)术后禁止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静脉注射等,指导病人自我保护上肢。3)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促进淋巴回流。(7)功能锻炼1)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及腕部,可作伸指、握拳及屈腕等锻炼。2)术后1-3日:可用健侧上肢或他人协助进行屈肘、伸臂等锻炼,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前屈小于30,后伸小于15)3)术后4-7日:病人可坐起,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以患肢手摸对侧肩部及

42、同侧耳朵的锻炼。4)术后1-2周:术后1周开始做肩关节活动,以肩关节为中心,前后摆臂。术后10日循序渐进地抬高患侧上肢,(直至患侧肘关节与肩平)、手指爬墙(每日做标记逐渐增加幅度,直至患侧手能高举过头)、梳头(以患侧手越过头顶梳对侧头发、摸对侧耳朵)等的锻炼。指导患者做功能锻炼的内容及时间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应循序渐进,功能锻炼的内容已逐渐增加;术后7T0日内不做外展肩关节,不要以患侧肢体支撑身体,以防皮瓣移动而影响创面愈合。(8)心理护理:患者对于手术会有紧张、恐惧等表现,应向患者做好解释不工作,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通过成功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

43、帮助患者渡过心理调适期,应倾听患者主诉,多鼓励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解释和帮助,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对已婚患者,应同时对其丈夫进行心理疏导,取得丈夫的理解、支持和关心,并能接受妻子术后身体形象的改变。(9)宣教和指导要点1)用药宣教:告知患者术后给予抗炎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感染;应用重组人白介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体免疫力。2)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3)功能锻炼:教会患者功能锻炼,每日检查并纠正指导。4)安全指导:术后观察患者有无乏力、头晕等症状,指导患者首次下床时应渐进下床活动,防止虚脱摔倒;教会患者使用床旁呼叫

44、系统,如出现胸闷、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老年人活动时应注意地面湿滑,防止摔倒。(10)注意事项:1)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是否稳定,病人及家属能否接受手术后所致的乳房外形的改变。2)置引流管期间患者是否有出现感染征象,患侧肢体有否出现肿胀及功能障碍。患者是否掌握患肢功能锻炼的方法。三、出院指导1、活动:术后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继续行功能锻炼。2、避孕: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以免促使乳房癌复发。3、放疗或化疗放疗期间应注意保护皮肤,出现放射性皮炎及时就诊。化疗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每次化疗前、后查白细胞计数。放疗、化疗期间因抵抗力低,应少到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

45、;应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的食物,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4、乳房自我检:2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月自查乳房一次,已在月经干净后5-7日进行;绝经后妇女已在每月固定时间定期到医院查体。40岁以上妇女、乳房癌术后病人每年行铝靶X线检查,以便及早发现乳房癌或乳房癌复发征象。乳房癌病人的姐妹和女儿属发生乳房癌的高危人群,要高度警惕。乳房自查方法包括:(1)视诊:站在镜前面对穿衣镜,两臂下垂放在身体两侧,观察两侧乳房的大小、形状、轮廓是否对称;有无局限性隆起、凹陷或橘皮样改变;乳头有无回缩、抬高及分泌物;乳晕有无湿疹。然后改换体位,双手撑腰、上举、稍微侧身,从不同角度观察上述内容。(2

46、)触诊:仰卧位肩下垫软薄枕,被查侧的手臂枕于头下,使乳房完全平铺于胸壁。对侧手指并拢平放于乳房,用手指掌面轻柔平按,一般是从乳房外上象限开始,依次为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象限,最后触摸乳房中央(乳头、乳晕)区。注意乳头有无溢液。然后左臂放下,用右手触摸左侧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如发现肿块,应及时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关于乳腺癌患者的个案护理(四)乳腺癌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房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乳房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诱发因素:1年龄:在女性中

47、,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2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母亲和姐妹),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3其他乳房疾病.4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5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6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7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8口服避孕药.9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10饮酒11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一)症状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fi,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晚期癌肿侵犯神经时则疼痛较剧烈,可放射到同侧肩、臂部。(二)体征1、乳房肿块乳房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80%以上为患者自己偶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是查体时被医生发现。(1)部位肿块绝大多数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上方及中央区,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