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16090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开题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我国沿海港口群已经初步形成协调发展、层次分明、重心突出的格局,但港口发展与它们承担的任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港口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开发。广州港地处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是华南地区内贸集装箱运输的枢纽港,外贸集装箱运输正向干线港发展。拥有发展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物流产业,成为区域物流中心的优秀条件,例如具有地缘条件、经济条件和信息条件。广州选择港口物流产业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有内在必然性和可行性。但广州与已明确提出要发展成区域物流中心的天津、上海、深圳、东莞等地相比,目前还没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2、,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广州港口物流的定位、选址、规模、用地及交通组织等问题外,港口经营问题、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问题、投融资模式、信息平台建设以及园区发展政策问题都需要更进一步地优化。只有不断优化才能更好地提高广州港口物流在我国乃至世界上的竞争力,真正发挥其区域中心城市的服务辐射作用。通过收集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相关数据,借鉴国外港口资源整合经验再结合广州港口物流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提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原因。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提出优化港口物流运作的一些建议,为提高广州港口物流的整体效益提出一些意见,以此引起社会关注、行业关注。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意

3、义有如下三点:1、通过到企业实地考察,收集当前广州港口物流发展过程中实际的数据;2、在所选参考文献关于港口物流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找出广州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给关注港口物流的人提供参考作用;3、用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对广州港口物流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突出矛盾,系统阐述优化广州港口物流的一些新思想、新的模式、新的方法。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研究目标:(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当前国内外对港口物流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理论上也比较成熟,不少研究成果已经被运用到实际港口物流的运作中。从研究的对象来看,针对广州港口物流的研究相对较少,但结合广州港口物流的现状和国内外研

4、究港口物流的文献,仍可以从参考文献中找出对本课题研究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以下是对参考文献的简要汇总:1、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成就研究自2008年底以来,广州港口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交通运输部迅速出台了促进水运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广州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广州港口业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大考验,和国内的主要港口一起在全球率先实现反弹并走出低谷(宋德星2010.9)。截至2009年底,广州港共有专业化集装箱泊位18个,年集装箱吞吐能力1020万TEU02009年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36395万吨,同比增长4.885%,全国排名第四。2009年广州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1119.988万TE

5、U,同比增长1.804%,全国排名第七。(广东统计年鉴201第3)广州是中国南大门的主要城市之一,经济发展以外向型经济为主,重点开展进出口加工贸易。近年来广州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的大环境为港口物流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港口物流业较高地依赖于对外贸易,国外金融环境的稳定与否左右着港口物流的发展。为了港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港口运营过程中需慎重思考高速增长背后质量的改善。2、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从国内外对港口物流的研究成果来看,不同的专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制约港口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制约因素可以分为基本面和技术面两大类。基本面分析,傅维权和庞寿(2009.1)认为:广州港口物流发展

6、的问题首先是港航事业发展不平衡,其次是岸线开发利用处于失序阶段和政府管理力度不够,最后是港口腹地货物流向单一,港口条件、功能和服务需进一步完善。同时,理查德-B蔡司(2010.10)认为港口物流的集装箱空箱调运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空箱调运问题关乎着航运企业经营策略部署和运营成本的控制。技术面分析,边国志(2009.8)提出我国港口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物流联盟程度低。此外,江少文(2010.9)认为广州港口装卸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大型集装箱船载箱量增加迅速,要减少船舶泊船时间,就必须更新大型高速集装箱装卸机械与设备,采用先进的装卸工艺和管理模式。

7、港口物流是大批量货运周转的场所,需要以方便快捷的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保障。但目前连接广州港口的的交通系统仍然十分滞后,物流专用列车轨道是以传统的运输模式为主,运量有限,公路交通运输拥挤的现象越发严重。3、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提升途径研究广州港口物流发展时间较长,但是由于外部经营环境制约,以及相关企业对现代港口物流管理的认知不深,导致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港口相比差距仍然比较大。针对发展过程出现的许多问题,国内学者对港口物流发展提出了不少对策。从外部环境来看,徐沫扬(2009.4)认为:首先要通过政策扶持,创造优越的发展软环境,健全法律制度,规范政府的管理;其次要和教育机构合作,培养一流的港口物流管理人

8、才;最后要加强港口与腹地的联系,开展码头群建设。鲍尔索克斯(2009.5)提出港口物流业需要转变发展模式,着力推进港口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水陆集疏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口服务体系。同时赵刚(2010.10)在研究中发现,国外港口正逐步实现由第二代港口向第三代港口转型,国内港口物流需完善创新管理机制,实现港城一体化发展。从内部环境来看,华南理工大学伍煜洲、王震良、崔毅(2009.12)认为:广州港口应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务的技术含量,积极发展港口铁路联运枢纽。大连海事大学边国志通过研究指出:港口物流发展应抓住机遇从各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制定物流标准

9、体系。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加强港口辐射能力和产业带动效应。本课题认为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表现出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在于和国内外其他港口有着很多类似于发展周期、发展制约因素等方面共性,特殊性则在于广州港口物流发展有其特有的政策支持背景、地理位置和经济腹地,港口依附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有别于其他港口。(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笔者认为有关学者通过经验模型对于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作了大量的分析,从基本面和技术面角度阐释了港口物流面临的矛盾。但是对于广州港口物流的研究,学者主要依靠国内外其他港口的发展经验,研究成果存在相限性,很少有学者把港口物流和地方政府的政策结合起来研究。本课题拟通过PEST(宏观

10、环境)分析法、普拉哈拉德和哈迈尔的核心竞争力理论、EFEM(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法相结合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及该体系内各指标的权重,结合矩阵中各权重用调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课题的研究,首先深入分析广州港口物流所处的行业环境,通过各影响因素权重数据分析做出评定,明确提出影响的关键因素。其次结合国内外其他港口找出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实际制约因素,利用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找出制约因素存在的原因,用EFEM法核定制约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针对制约因素的矛盾结合广州港口物流核心竞争力提出发展对策。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基本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围绕上述研究目标展开,主要内容包括

11、四部分。1、研究背景与综述。这一开头部分的引出,旨在阐明国内外港口物流当前面临的新环境与挑战,以此反映新时期的一个发展趋势。2、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现状概述。列举发展过程面临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各因素按照权重大小依次排列并作简要概述,发展现状方面主要以数据加以说明。3、关于广州港口物流的现状做实证分析。本课题拟对广州市南沙港和黄埔港等港口进行实地调查,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一个港口进行重点调查。首先取得港口最近三年的经营数据,然后确定有港口发展趋势,最后找出该港口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确定这些因素的权重是采用外部因素评价矩阵还是凭经验确定?4、依据广州港口物流的实际情况作进一步研究,本课题还将提出广州港口物

12、流管理在运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以此进一步深入引起社会关注、行业关注。5、最后,课题会根据论文的中心思想做出简要结论。(二)研究方法1、PEST(宏观环境)分析法。主要从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因素相互交错分析广州港口物流所处的外部环境。2、核心竞争力理论(内部环境)。找出广州港口物流难于模仿、难于替代却产生竞争价值的能力。3、EFEM(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法。利用收集的发展现状数据,对港口物流发展的各影响因素做出汇总。4、文献分析法。借鉴国内外港口物流管理相关研究中的成果,选择适合本文出现的问题的方法。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进度安排:1、2010.9.28-

13、2010.10.23:深入港口企业调研,进行理论分析,收集与企业相关的理论与数据资料,确定论文题目;2、2010.10.24-2010.11.8:根据搜集的资料和参考文献,确定论文主题;3、2010.11.9-2010.11.15:撰写参考文献综述和论文详细大纲;4、2010.11.16-2010.11.20:再次深入企业调查,收集数据资料,同时去中山大学图书馆收集国外参考文献、查阅相关统计年鉴,建立起论文的理论数据库和实证数据资料数据库,同时撰写开题报告;5、2010.11.21:开题报告反复修改后交给指导老师点评;6、2010.11.22-2010.12.10完善开题报告,同时撰写初稿的前

14、言部分;72010.12.10-2010.12.19:确定论文主体部分的宏观环境模型和核心竞争力模型需要的有效数据;8、2010.12.19-2010.12.27:撰写初稿的主体部分;9、2010.12.28-2010.12.30:整理初稿的全部资料,形成文章格式,上交指导老师修改指导;10、2011.1.1-2011.1.16: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再次深入企业调查,进行理论研究,对第一次初稿进行认真修改;112011.1.17-2011.1.24:将第一次修改稿再次上交指导老师征求修改意见;12、2011.1.25-2011.2.28:完成第二次修改稿,配合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论文指导和写作工作的

15、中期检查;132011.3.1-2011.3.31:与指导老师联系确定论文定稿事宜;14、2011.4.6-2011.4.19:完成论文定稿并进行规范化审核;15、2011.4.20-2011.4.30:将完成的论文按要求整理装订成册,和有关参考资料、数据原始记录等材料一并交指导教师审阅并申请参加论文答辩,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到系论文工作(答辩)委员会,送交主审教师初审,如不合格应在一周内完成修改;16、2011.5.4-2011.5.15:系论文指导小组审阅通过后做好论文定稿和印刷装订工作;17、2011.5.16-2011.5.20:论文答辩;18、2011.20.18-2011.6.3

16、:按答辩意见进行最后修改并定稿,按指导教师要求收集相关的需要上交的毕业论文资料。五、课题的成果形式:以论文形式附有数据资料。六、其他有关问题或保障机制:本人在现有的理论与数据资料及构思思路条件下,尚可能出现一些其它问题,现将这些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罗列如下:(一)本人对于EFEM(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法理论尚不熟悉,需要通过查阅运营管理、战略管理和运筹学等有关书籍,进行深入了解分析研究,慢慢了解其中思路;(二)在写作过程中,发现对写论文的技巧以及规范不清楚的地方,在国外参考文献的筛选上如有困难,可与指导老师商榷;(三)由于收集广州港口物流数据资料比较困难,涉及的是有关影响港口物流因素的指标及权重等内部信息收集比较困难,需要到中山大学图书馆借鉴广州统计年鉴;(四)关于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的新思路,是在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收集到的五十多篇的相关参考文献,为论文撰写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指导教师意葭指导教师签名:_月日专业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月日系(部)意见系主任签名:月H可另加附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