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试题--2021.07.18答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23691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试题--2021.07.18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试题--2021.07.18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试题--2021.07.18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试题--2021.07.18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试题--2021.07.18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试题--2021.07.18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试题--2021.07.18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试题一、填空题10题1.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2 .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箱等)实行一用一更换。3 .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使用中的新生儿床和暖箱内表面,日常清洁应以(清水)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4 .不同等级风险区域的环境表面一旦发生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2、。5 .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并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和消毒方法。6 .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属于(高水平消毒剂)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效。1 部分双长链季筱盐类为(中效消毒剂),季胺盐类不宜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洗衣粉等合用8 .碘伏使用浓度0.2%0.5%,作用5分钟,不能用于(硅胶导尿管)消毒。9 .消毒频次,低度风险区域为12次d,中度风险区域为(2次d),高风险区域为22次/d。10 .清洁消毒原则要求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二、单项选择15题1、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规定了O与O的清洁与消医疗器械

3、设备表面 医疗器械设备表面 医疗器械设备 医疗器械设备毒的管理要求。(B)A医疗机构建筑外部表面、B医疗机构建筑内部表面、C医疗机构建筑外部表面、D医疗机构建筑内部表面、2、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叫做O(八)A环境表面清洁B环境表面消毒C环境表面清洗D环境表面处理3、中度风险区域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表面菌落种数,(),或自然菌减少1个对数值以上。(B)AWlCFU/cm2B10CFUcm2CWlOOCFU/cm2D0.lCFUcm24 .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等是O(D)A清洁表面B低频接触表面C中频接触表面D高频接触表面5 .环境表面一旦发生患者体

4、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立即实施O(C)A清洁B消毒C污点清洁与消毒D隔离6 .高度风险区域的日常清洁频率为O(D)A次/天B1-2次/天C2次/天7 工2次/天6 .有感染或定值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区域称为()(C)A低度风险区域B中度风险区域C高度风险区域D重度风险区域7 .清洁与消毒应遵循先()再()的原则,采取()的清洁方式(B)A清洁、消毒、干式卫生B清洁、消毒、湿式卫生C消毒、清洁、干式卫生D消毒、清洁、湿式卫生8 .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O进行清洁和消毒。(D)A抹布B消毒剂C纸巾D消毒湿巾9 .清洁病房或者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O,有多名患者

5、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B)由下而上,由里到外, 由上而下,由里到外, 由下而上,由外到里, 由上而下,由外到里,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 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 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 由重度污染到轻度污染。10、对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时宜使用O的擦拭布巾和地巾(C)A超纤维材料B化纤纤维材料C微细纤维材料D棉质纤维材料IL环境表面不宜采用O进行日常消毒(C)A低水平消毒剂B中水平消毒剂C高水平消毒剂D普通消毒剂12 .以下属于医疗机构环境表面采取强化消毒方式是(D)A应用专用消毒剂B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C提高清洁消毒频率D以上都是13 .以下

6、不属于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方法的是(F)A目测法B化学法C微生物法D基因检测法14 .以下情况发生时不需要采取强化清洁消毒的是(C)A医院感染暴发B某科室环境表面检测多重耐药菌C某科室出现一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D某科室确诊一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病例15 .不属于含氯消毒剂注意事项的是(D)A对人体有刺激作用B对金属有腐蚀作用C对织物、皮草类有漂白作用D有机物污染对其杀菌效果影响不大三、多项选择10题1、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ABCD)A病床B床边桌C监护仪D微量泵2 .不应将O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CD

7、)A使用前B使用中C使用后D污染后3 .人员卫生处理是对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人员进行人体、着装、随身物品等方面的()过程(BC)A处理B清洁C消毒D灭菌4 .医院环境包括(ABC)A低度风险区域B中度风险区域C高度风险区域D重度风险区域5 .高度风险区域包括(ABCD)A感染性疾病科B早产儿室C产房D重症监护病区6 .中度风险区域包括(ABC)A普通住院病房B门诊科室C功能检查室D手术室7 .以下清洁卫生管理等级符合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标准要求的是(ABC)A低风险区域为清洁级B中风险区域为卫生级C高风险区域为消毒级D中风险区域为消毒级8、处理发热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等污染物、医疗废

8、物时,必须佩戴的防护用品包括(ABC)A隔离衣B手套CN95口罩D护目镜8 .对细菌繁殖体、真菌、亲脂病毒等微生物有杀灭作用的消毒剂包括(ABCD)A含氯消毒剂B碘类C醇类D季较盐类9 .有人情况下不得使用的消毒产品包括(AB)A自动化过氧化氢喷雾消毒器B紫外线灯辐照C空气消毒器D压力灭菌器10 .消毒湿巾适用于(ABCD)A人体B一般物体表面C医疗器械表面D其他物体表面四、判断题8题1 .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符合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选择的要求。(J)2 .医疗机构应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监督,并对环境清洁服务机构的人员开展业务指导。(J)3 .医疗机构

9、内部改建、修缮、装修时,方便装修材料运输,施工区域采用半封闭措施,防止尘埃、微生物污染。(X)4 .A0值600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的最低要求。(J)5 .开展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按照2次频率清洁消毒(X)6 .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用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箱等),实行每天更换。(X)7 .使用中的新生儿床和暖箱内表面,日常清洁应以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X)8 .应对所有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开展上岗培训和定期培训。(J)五.简答题3题1)简述清洁与消毒原则答:1.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2 .根据风险等级和清洁等级

10、要求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与消毒的工作流程、作业时间和频率、使用的清洁剂与消毒剂名称、配制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更换频率等。3 .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4 .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5 .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6 .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7 .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符合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应执行医务人员手

11、卫生规范的要求。8 .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箱等)实行一用一更换。9 .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10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IL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12 .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13 .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使用中的新生儿床和暖箱内表面,日常清洁应以清水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14.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

12、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2)简述医疗机构内根据风险划分为哪几个等级?各风险等级的清洁等级、清洁消毒方式和频次。答:1.医疗机构内根据风险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高度风险区域各风险等级的清洁等级、清洁消毒方式和频次a低度风险区域清洁等级为清洁级,清洁方式湿式卫生,每天2次b中度风险区域清洁等级为卫生级,清洁消毒方式湿式卫生,可采用清洁剂辅助清洁,每天2次。C高度风险区域清洁等级为消毒级,清洁消毒方式湿式卫生,可采用清洁剂辅助清洁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实施中低水平消毒。每天至少2次。3)哪种情况应强化清洁与消毒?答L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艰难梭菌、诺如病毒等感染暴发;2.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等耐药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