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28462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1 白勺禾口11.2 适用范围11.3 基本原则11.4 工作责任21.5 人力资源规划程序2第二章人力资源需求预测32.11JAt32.2 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32.3 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42.4 4未来人)3资源流失预5!82.5 整体人力资源需求预测9第三章人力资源供给预测103.2 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IO3.3 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11第四章人力资源净需求的确定12第五章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制定12第六章附则15附录1: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表16附录2: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表17附录3:未来人力资源流失预测表18附件4: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表1

2、9附录5:员工技能清单20附录&人员接替图21Pf17*DWT22附录8:人力资源净需求评估表23附录9:人力资源净需求表(按类别)24第一章总则1.1目的和依据第一条为了规范控股集团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科学地预测、分析控股集团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情况,制定必要的政策与措施,以确保控股集团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才,从而保证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根据控股集团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管理制度。1 .2适用范围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控股集团及其控股集团下属的各个分公司。1 .3基本原则第三条人力资源规划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人力资源保障原则: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应有效保证对

3、控股集团人力资源的供给;2 .与内外部环境相适应原则:人力资源规划应充分考虑控股集团内外部环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3 .与战略目标相适应原则:人力资源规划应与控股集团战略发展目标相适应,确保二者相互协调;4 .系统性原则:人力资源规划要反映出人力资源的结构,使各类不同人才恰当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实现组织的系统性功能;5 .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原则:人力资源规划应能够保证控股集团和员工共同发展。2 .4工作责任第四条人力资源部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他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具体工作分工如下:3 .人力资源部:(1)负责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的总体编制

4、工作;(2)负责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的组织工作;(3)负责制定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的工作程序;(4)负责确定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的预测方法;(5)负责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所需数据的收集和确认;(6)负责对控股集团各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帮助和指导。4 .其他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1)在人力资源部的领导下负责本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编制工作;(2)负责向人力资源部提供本部门初步的人力资源规划;(3)向人力资源部提供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所需的历史和预测数据。1.5人力资源规划程序第五条一个典型的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以下程序: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一人力资源供给预测f确定人员净需求一人

5、力资源方案的制定第二章人力资源需求预测2.1 基本规定第六条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为实现控股集团既定目标,根据控股集团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对预测期内所需员工数量和种类的估算。第七条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分为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未来人力资源流失预测。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根据控股集团目前的职务编制水平,对人力资源现状和人员配置情况进行盘点和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现实的人力资源需求。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根据控股集团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规划对预测期内控股集团所需人员数量、种类和条件所做的预测。未来人力资源流失预测是在综合考虑控股集团人员离职情况的基础上对预测期内的人员流失情况

6、做出预测。第八条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一项系统工作,各部门必需在人力资源部的组织下积极参与。第九条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涉及多种因素,各部门在预测中应灵活采用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并在实际执行中对预测结果不断进行修正。2.2 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第十条控股集团现实人力资源需求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确定目前的职务编制水平和人员配置;第二步:进行人力资源盘点,统计出人员的超编、缺编以及是否符合职务资格要求;第三步:人力资源部门将上述统计结论与各部门管理者进行讨论,对统计结果进行修正;第四步:该统计结论为现实的人力资源需求。第十一条人力资源部应当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控股集团目前的

7、职务编制水平,并将相应的职务说明书作为确定各岗位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的标准。第十二条在确定职务编制水平时,控股集团推荐使用以下工作分析方法:1 .工作日记法;2 .观察法;3 .问卷调查法;4 .关键事件法。第十三条人力资源部应在每年的年中和年终对控股集团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盘点,对照现实职务编制水平,统计出人员的超编和缺编情况。同时,根据职务说明书确定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和历次绩效考核结果,统计出不符合职务资格要求的人数。第十四条人力资源部将上述结果进行汇总,填写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表(见附录1),即为初步的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第十五条人力资源部将初步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结果与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讨

8、论,根据实际情况做进一步修正。第十六条修正后的结论即为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部应根据最后的统计结论重新填写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表。2. 3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第十七条控股集团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采取自上而下预测和自下而上预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进行。第十八条控股集团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对可能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管理和技术因素进行预测;第二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规划,确定预测期内每年的销售收入、项目数量等因素;第三步:根据历史数据,初步确定预测期内总体人员需求以及管理职系、项目管理职系和技术职系的人员需求;第四步:各部门根据增加的工作量并综合考虑管理和技术等因素

9、的变化,确定需要增加的岗位及人数;第五步:将上述两个步骤所得的统计结论进行平衡和修正,即得到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第十九条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内外部环境分析时,推荐使用以下分析方法:1 .PEST分析方法;2 .波特五力分析法;3. SWOT分析方法。第二十条人力资源内外部环境分析由总裁办公会负责,其他部门配合。第二十一条人力资源部在进行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需首先对以下问题做出预测:1 .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种趋势对控股集团的人力资源政策会产生哪些影响?2 .控股集团的竞争环境是否会发生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对控股集团造成哪些影响?3 .控股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否会改变竞争手段?这种改变会

10、对控股集团的人力资源政策造成哪些影响?4 .控股集团的竞争优势在哪里?这种竞争优势如何才能得以保持?5 .控股集团的发展战略是否会做出调整?这种调整会对控股集团的人力资源政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6 .控股集团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是否会做出大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否会增加或减少目前岗位?是否会对控股集团的人力资源需求产生影响?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7 .控股集团未来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是否能满足控股集团的发展需求?如不能,应如何做?8 .行业技术是否会取得重大突破?这种突破会对控股集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9 .控股集团是否会采取新的技术或工艺?会对控股集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二十二条人力

11、资源部在进行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应根据控股集团战略发展规划,明确预测期内每年的业务数据:1 .房地产项目的销售收入;2 .农业项目项目的销售收入;3 .其他项目的销售收入。第二十三条人力资源部应首先采取回归分析法,对预测期内每年的人员需求总数进行初步预测。回归方程如下:Y=BO+BX+B2X2+B3X3其中:Y每年人员需求总数Po常数Xi每年房地产项目销售收入X2每年农业项目销售收入X3每年其他项目销售收入人力资源部可以根据情况变化对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即人力资源需求影响因素的选择做出适当调整。第二十四条人力资源部对预测期内每年的人员需求总数做出初步预测后,应根据过去三年的历史数据,计算出管理

12、职系和技术职系之间的人员比例,并据此确定各职系在预测期内每年的初步人员需求数量。第二十五条人力资源部应组织各职系对本职系具体人员需求做出预测,根据增加的工作量并综合考虑管理和技术等因素的变化,确定需增加的岗位和人数。第二十六条各职系在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时,应在人力资源部的组织和监督下,采取德尔菲法进行。所谓德尔菲法,又称专家会议预测法,是以书面形式背对背地分几轮征求和汇总专家意见,依靠专家个人经验、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第二十七条采取德尔菲法进行人力资源预测需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预测准备工作,包括:(1)由人力资源部确定预测课题及各预测项目;(2)在人力资源部成立预

13、测工作的临时机构;(3)在各职系内成立专家小组,专家小组应由6-12人组成,应包括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和本职系内部门领导和员工。步骤二:进行专家预测,包括:(1)预测临时机构把有关背景材料交给各位专家,这些材料应包含但不限于本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所列范围;(2)要求各专家在各自的领域内,根据人力资源部提供的背景资料,结合自己对本职系的发展预测,对本职系内将要增加或减少的岗位和人数进行预测。步骤三:临时性预测机构进行收集反馈,包括:(1)收集各预测专家的预测结果;(2)预测机构对各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分析,综合第一次预测结果;(3)把综合结果反馈给各专家,再要求其做出第二轮预测;(4)将以上过程

14、重复数次。步骤三:得出预测结果,包括:当各专家的意见接近一致时,结果即成为可以接受的预测。第二十八条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要给专家提供已收集的历史资料及有关的统计分析结果,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2 .要采用匿名方式,使每一位专家都能独立自主地做出自己的预测,避免受其他专家的影响;3 .对专家不要求预测精确,允许他们粗略估计,并要求提供预计数字的肯定程度;4 .收集反馈过程要重复几次,直到专家的意见比较趋同时,才做出最后预测结果。第二十九条除上述提到的回归分析法和经验估计法外,人力资源部和预测专家在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比率

15、分析法:这是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某些原因性因素和关键员工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来确定未来员工的数量。比如通过销售额和销售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来确定控股集团未来销售人员的数量。2 .生产函数模型法:主要是运用一些特定的生产函数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的方法,控股集团推荐使用下列两种生产函数模型法:(1)简单模型:这一模型假设人力资源需求和企业的产出水平成比例关系,其公式如下:其中:Mt=Mo(Yl/Yo)Yo现有产出水平Yt未来时间t时的产出水平Mo现有条件和产出水平对应的人员数M1未来时间t时的人员需求数(2)复杂模型:是由人力资源需求的当前值和以往值以及产出水

16、平的变化而确定的模型,其公式如下:其中:Mt=(MoYo)Yt+(Mo/Yo-M/Y)YtM-i前一期的劳动力人数Y-前一期的产出水平3 .劳动定额法:是根据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工作量和控股集团计划的工作任务总量推测出所需的人员总数,其公式如下:N=WQ(1+R)其中:N人力资源需求量W计划内任务完成量Q企业现行定额R一计划期内生产率变动系数第三十条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完成后,人力资源部应根据预测结果填写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表(见附录2)2.4 未来人力资源流失预测第三十一条人力资源部在进行未来人力资源流失预测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根据现有人员的统计数据,对预测期内离职的人员进行

17、统计;步骤二:根据历史数据,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离职情况进行预测;步骤三:将上述两项预测数据进行汇总,得出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预测。第三十二条完成未来人力资源流失预测后,人力资源部应将相关预测结果填入未来人力资源流失预测表(见附录3)2.5 整体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第三十三条人力资源部应根据现实人力资源需求、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和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预测,汇总得出控股集团整体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第三十四条人力资源部应将控股集团整体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结果填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表(见附录4)第三章人力资源供给预测3.1 基本规定第三十五条所谓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是指控股集团为实现其既定目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控股集团内部和外部各

18、类人力资源补充来源情况的预测。第三十六条供给预测包括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是对内部人员拥有量的预测,其任务是根据现有人力资源及其未来变动情况,预测出规划期内各时间点上的人员拥有量。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任务是确定在规划期内各时间点上可以从控股集团外部获得的各类人员的数量。第三十七条人力资源部在进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时,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内部人员拥有量的预测上。外部供给量的预测应侧重于关键人员,主要是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供给预测。第三十八条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是动态的,人力资源部应根据控股集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3.2 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第三

19、十九条人力资源部在进行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盘点,了解企业员工现状;步躲二:分析控股集团的职务调整政策和历史员工调整数据,统计出员工调整的比例,包括各职系中各职等的晋升比例、离职比例等;步骤三:向各部门了解可能出现的人事调整情况。步骤四:根据以上情况,采用不同预测方法,得出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结果。第四十条人力资源部应首先采用现状核查法,全面了解现实内部人力资源供给情况。现状核查法是对控股集团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数量、结构和在各职位上的分布状态进行的核查,以便掌握现有人力资源情况。人力资源部应对控股集团各职系中各职等的人数有清楚地了解,将相关数据

20、进行整理存档,并在每月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第四十一条人力资源部应为每位员工建立员工技能清单(见的坐),以便能动态掌握控股集团每一岗位的人员供给情况。第四十二条人力资源部应采取人员接替模型方法,对控股集团内部人员供给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第四十三条人员接替模型是根据控股集团各职系中各职等的人员流入和流出情况对各岗位的人员供给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方法。人力资源部应负责控股集团人员接替图(见附录6)的填制和调整。3.3 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第四十四条在进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时,人力资源部应首先对影响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地域性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 .控股集团所在地和行业的人力资源整体

21、现状;2 .控股集团所在地和行业有效的人力资源供给现状;3 .控股集团所在地对人才的吸引程度;4 .控股集团薪酬对所在地和行业人才的吸引程度;5 .控股集团能够提供的各种福利对所在地和行业人才的吸引程度;6 .控股集团本身对人才的吸引程度。第四十五条在进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时,人力资源部应同时对影响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地区性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 .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人数及分配情况;2 .国家在就业方面的政策和法规;3 .该行业地区范围内的人才供需情况;4 .地区范围内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和差异。第四十六条人力资源部应根据以上分析得出控股集团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结果。第四章人力资源净需

22、求的确定第四十七条人力资源部应通过控股集团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数和在同期内控股集团内部可供给的人力资源预测数的对比分析,测算出各类人员的净需求数。第四十八条人力资源部应通过人力资源净需求评估表(见附录8)从整体上把握控股集团在预测期内每年的人力资源净需求情况。第四十九条人力资源部要对预测期内每年的人力资源净需求进行结构分析,明确人力资源净需求的岗位、人数和相应标准。预测结果填入各类别的人力资源净需求表(见附录9)。第五章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制定第五十条控股集团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包括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方案和各项业务计划。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方案是有关计划期内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及总的预

23、算安排。各项业务计划是指人力资源各功能模块的计划方案,主要包括:1 .人员配备计划:是关于控股集团中长期内不同职务、部门或工作类型的人员的分布状况的计划方案;2 .人员补充计划:是关于控股集团需要补充人员的岗位、数量、对人员的要求、补充渠道、补充方法和相关预算的计划方案;3 .培训开发计划:是指有关培训对象、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培训师资、预算等内容的计划方案;4 .绩效与薪酬福利计划:是指有关个人及部门的绩效标准、衡量方法;薪酬结构、工资总额、工资关系、福利项目以及绩效与薪酬的对应关系等内容的计划方案;第五十一条控股集团根据预测期内人员净需求预测结果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第五十二条

24、当人员净需求为正,即控股集团在未来某一时期在某些岗位上人员短缺时,将选择以下一些政策和措施加以解决:1 .制定招聘政策,从外部进行招聘;2 .如果工作为阶段性任务,雇用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临时工;3 .改进技术或进行超前生产;4 .重新设计工作比如扩大工作范围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5 .延长员工劳动时间或增加工作负荷量,给予超时间和超工作负荷的奖励;6 .进行平行性岗位调动,适当进行岗位培训;7 .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对受过培训的员工根据情况择优提升补缺并相应提高其工作待遇。第五十三条当人员净需求为负,即控股集团在未来某一时期在某些岗位上人员过剩时,将选择以下一些政策和措施加以解决:1 .永久性裁员

25、或辞退员工;2 .对部门进行精简;3 .减少工作时间,并随之减少工资;4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员工分担一个工作岗位,并相应减少工资。第五十四条人力资源部应根据控股集团选择的解决政策和措施,制定具体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包括总体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和各业务计划方案。第五十五条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编写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编写人员配置计划描述控股集团未来的岗位设置、需要人员数量、质量以及职位空缺等。步骤二:预测人员需求根据本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得出控股集团的净人力资源需求,确定人员需求的岗位、数量和标准。步骤三:人员补充计划的编写根据控股集团确定的政策和措施,选择人员补充的方式

26、和渠道,并据此制定人员招聘计划、人员晋升计划和人员内部调整计划。步骤四:人员培训计划的编写在选择人员补充方式的基础上,为了使员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政策、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考核内容等。步骤五:编写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主要包括招聘费用、培训费用、调配费用、奖励费用以及其它非员工直接待遇但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费用。步骤六:关键任务的风险分析及对策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比如招聘失败、新政策引起员工不满等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监控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风险的发生。第五十六条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制定后,人力资源部应同各部门进行沟通,并对

27、其做相应修改。第五十七条人力资源规划方案需经控股集团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施行。第六章附则第五十八条本管理办法由控股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第五十九条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附录1: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表年月日部门目前编制人员配置情况人员需求超编缺编不符合岗位要求合计年月日预测期预测内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管理、行政辅助职系技术职系增加的岗位及人数备注年月日预测期内容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离职人员其它岗位及人数备注年月日当前年第一年第二年管理、行政辅助职系现实人数:期初人数:期初人数:现实需求:需增加岗位和人数:需增加岗位和人数:流失人数预测:流失人数预测:总需求:总需求:总需求

28、:技术职系现实人数:期初人数:期初人数:现实需求:需增加岗位和人数:需增加岗位和人数:流失人数预测:流失人数预测:总需求:总需求:总需求:总计现实人数:期初人数:期初人数:现实需求:需增加岗位和人数:需增加岗位和人数:流失人数预测:流失人数预测:总需求:总需求:总需求:年月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学历所在部门职务到职日期教育背景种类毕业日期毕业学校所学专业工作经历工作单位起止时间所任职务培训经历培训主题培训机构培训时间技能技能种类证书职业发展是否愿意到其它部门工作?口是口否是否愿意担任其它类型的工作?口是口否是否愿意接受工作轮换以丰富工作经验?口是口否愿意承担哪些工作愿意接受何种指派需接受何种培训改

29、善目前技能和绩效:提高晋升所需能力:管理职系技术职系c:外部招聘G:离职H:提升受阻人员接替模型职系:年月日职等目的时间流出AlA2A3A4BIB2B3B4ClC2C3C4DlD2AlA2A3A4BI起B2始B3时B4间ClC2C3C4DlD2年月日人员状况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人员需求1.年初人力资源需求量2.预测年内需求之增加(减少)3.年末总需求人员供给4.年初拥有人数5.招聘人数6.人员损耗其中:调出或升迁辞职辞退或其他7.年底拥有人数净需求8.不足或有余9.新进人员损耗总计10.该年人力资源净需求年月日人员类别现有人员计划人员余缺预期人员的损失本期净需求调职升迁辞职辞退其他合计合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