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29993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必背知识点整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时仰望天空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太阳是一颗恒星,带给地球光照和热量。(2)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表面各不相同,到地球的距离也不同。2 .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对比图片,收集信息,整理维恩图,对比太阳和月球的异同点。(2)用模拟实验尝试探索宇宙空间问题。二、知识梳理1 .太阳诞生之后,地球和月球也相继形成,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已经有几十亿年了。2 .我们生活在上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常会看到耀眼的空阻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一Ss3 .太阳是太阳系的天体,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恒星,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太阳系的总质量,其中有大约的质量是氢,是一

2、个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摄氏度。太阳发出的光和热,照亮和温暖着整个太阳系,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公转。太阳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万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09倍(大约139万千米)。太阳黑壬是太阳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现象,活动周期为11年。4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一本身不发光,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它的年龄大约为45亿年,直径约3500千米,与地球的距离约38万千米,体积约是地球的士,引力约是地球的1月球上有明显的环形山。4965 .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阳/ 恒星,发光发热,体积、质量很大,距离地球很远,太阳上有黑子球体不发光不发热,东升体积、

3、质量较小,聋落,距离地球较近,J球上有环形山,6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看上去它们的大小差不多,这是因为太阳离地球的距离远,月球离地球的距离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探究太阳和月球大小的模拟实验。(2)探究问题: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为什么看起来大小差不多呢?(3)提出假设:可能是与地球的距离远近影响了太阳、月球的观测大小。(4)实验材料:观察纸筒、小圆纸片、大圆纸片等。(5)实验步骤:观察纸筒模拟地球上人的观察视角,小圆纸片模拟月球,大圆纸片模拟太阳。保持观察纸筒和小圆纸片的位置不变,移动大圆纸片。观察大圆纸片移到多远距离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4、。(6)实验现象:物体距离观察位置越近,看起来越大,反之看起来越小。大圆纸片距离观察纸筒较远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7)实验结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要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远得多,所以两者看上去大小差不多。2 .指点迷津实验材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小圆纸片与大圆纸片的大小应该有显著差异,这样实验现象会更明显;观察纸筒底面的大小建议与小圆纸片一般大。太阳、月球距离地球究竟有多远呢?太阳距离地球大约5亿壬米,月球距离地球大约38万千米,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月球到地球距离的395倍。第2课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太阳的照射下,一天中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太阳位置的

5、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2)日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2 .探究目标(1)掌握制作简易日号的方法。(2)能根据观察记录纸,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二、知识梳理1 .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阳光下,物体会产生影子太阳东升西落,影子总是出现在有阳光和遮挡物的地方,总是在太阳的反方向。2 .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易的日唇,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3 .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规律:影子长度变化:长T短一长。早晨和傍晚的影子较近,正午的影子短。影子方向变化:西T北T东,太阳方向变化:东T南T西。同一时刻,我们周围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一相同的。4 .日居是我国

6、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日辱是利用一天中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来计时的O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制作简易日居。(2)探究问题: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3)提出假设:可能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发生变化。(4)实验材料:纸板、观察纸(画好同心圆)、小短杆、双面胶、铅笔等。(5)实验步骤:在一个纸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或指南针)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6)实

7、验现象:见右图(部分)。早上太阳在东偏南方向,影子在西偏北方向;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影子在正北方向;下午太阳在西偏南方向,影子在东偏北方向。同时,清晨和傍晚时,太阳的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时,太阳的位置最高,影子最短。(7)实验结论: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2 .指点迷津我们制作的简易日暑和真正的日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我们制作的简易日皆和真正的日辱一样有唇面和唇针,也有唇针投影。但害面上只标记了方向和同心圆,没有刻度,也没有

8、摆放角度,只是一个学习的工具,还有改进的空间。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光源、阻挡物和屏(呈现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2)光源和阻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方向、大小、长短等方面的变化。2 .探究目标(1)用实验研究影子形成和变化的秘密,能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阻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2)掌握模仿和创作不同手影的方法。二、知识梳理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其中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阳光下的物体,桌面模拟屏2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阻挡物和屏(呈现影子的平面),且阻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3 .光源是一自行发光且正在

9、发光的物体,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等。月球因为自身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4 .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长短、大小、形状等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随一光源方向的变化而变化,总在背光一面。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关,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光源斜照程度越大,影子越长。影子的大小与阻挡物的位置有关。当光源和屏的距离一定时,阻挡物越靠近光源,影子越大;阻挡物越远离光源,影子越小。影子的形状和被光源照射的物体形状有关。当物体侧面形状不同时.,从不同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物体侧面形状相同,从不同角度照射,也可能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5 .是天空中天然的挡光物。云的厚薄、高低、黑白等变化,会直

10、接影响我们的生活。6 .手影游戏、皮影戏、无影灯等都利用了影子的原理。三、实验解析1.实验重现实验一: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照射角度关系的实验。(1)探究问题:影子的变化与光的照射角度有什么关系?(2)提出猜想:可能光的照射角度不同,影子的长度和方向也会不同。(3)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桌子、量角器等。(4)实验步骤:将木圆柱放在桌子上,手电筒与木圆柱保持相同距离,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照射木圆柱。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5)实验现象:光与桌面的夹角度数30度60度90度120度150度影子的变化长,方向与光源相反变短,方向与光源相反最短,方向与光源相反变长,方向与光源相反长,方向与光源相反(6)实验

11、结论: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源的改变而改变。实验二:探究影子的变化与物体摆放方式关系的实验。(1)探究问题:影子的变化与物体摆放方式有什么关系?(2)提出猜想:可能物体的侧面形状会影响影子的形状。(3)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桌子等。(4)实验步骤:用手电筒分别照射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的侧面。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5)实验现象:照射木圆柱的侧面形状圆形底面曲面影子的形状圆形方形(6)实验结论: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2.指点迷津食当遮挡物的侧面形状都相同时,影子的形状一定相同吗?一不一定。物体侧面形状相同,从不同角度照射,也可能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第4课时月相变化的规律

12、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2 .探究目标能通过观察月相、给月相图片排序、将月相图片装订成册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发现与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二、知识梳理下弦月1 .月球在圆缺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2 .月相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周期大约是一个月。农历上半月的月相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农历下半月的月相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3 .在一个月内的不同夜晚,观察月球时,我们可能会看到月球和周围亮星(明亮的星星)的位置会有不同,说明月球每天也在不停地运动着。第5课时月球地球的卫星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月球是地球

13、唯一的天然卫星,年龄约45亿年,直径约3500千米,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2)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2 .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图片、查找资料、整理信息,发现月球的特征。(2)通过模拟制造环形山,认识环形山的特点。二、知识梳理1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2 .月球表面明暗相间,明亮的地方是高地,被称为月陆,黑暗的地方是平原和盆地等低限地带,被称为月海.月球的公转和自转周期是二的,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月球的工3 .月球年龄约45亿年,直径约3500千米,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4 .模拟制造环形山步骤: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用大小不同的球撞

14、击沙盘。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5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上一。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三、实验解析1.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制造环形山模拟实验。(2)探究问题: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3)提出猜想: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4)实验材料: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等。(5)实验步骤: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6)实验现象:见右图。(7)实验分析:撞击的球大小不同、速度不同时,产生的“环形山”也不同。撞击的球大,自由下落后与沙盘的接触面大,“环形山”的直径相对较

15、大,反之,“环形山”的直径相对较小。撞击的球撞击的速度快,对沙盘的冲击力大,“环形山”相对较深,反之,环形山相对较浅。由此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2.指点迷津铺有细沙的托盘、大小不同的球分别模拟什么?铺有细沙的托盘模拟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球模拟大小不同的陨石。第6课时地球的形状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形状是一个球体。(2)人们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2 .探究目标(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据,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2)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二、知识梳理1 .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

16、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一个球体。2 .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3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然后再看到船身.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1519年,航海家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4 .模拟实验中,船模在球面上移动时,先看见船顶,再看见船身;船模在平面上移动时,同时看见船顶和船身。用手电筒正面照射时,我们发现正方体投射的影子是正方形的,球体投射的影子是圆形的三、实验解析1 .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移动的对比实验。(2)探究问题:地面是球面还是平面呢?(3)提

17、出假设:地面可能是球面。(4)实验材料:橡皮泥、火柴、桌子、地球仪等。(5)实验步骤:用橡皮泥做一只帆船,插一根火柴作为桅杆。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让帆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观察现象。让帆船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观察现象。比较并解释帆船在地球仪和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时所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同时据此猜测地球的形状。(6)实验现象:船模在球面上移动时,先看见“桅杆”,再看见船身;船模在平面上移动时,同时看见“桅杆”和船身。(7)实验结论:这个模拟实验进一步论证了人们猜测地球是球体的假设的正确性。2 .指点迷津会如果地球是平的,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当远方来船时,观察者能够同时看见“桅杆”和船身。第7课时地球水

18、的星球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表面有海洋、河流、湖泊等水域。(2)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2 .探究目标(1)能耐心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整理记录陆地和海洋的相关信息。(2)能用数格子的方法量化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二、知识梳理1 .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2 .地球上海洋集中了大部分的水资源,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冰山等也有水资源,大气层中也有气态水。3 .地球仪上可以观察到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4 .将透明计算纸覆盖在世界地图上,数出陆地面积

19、和海洋面积所占的格子数,可以发现.海洋所占的面积大。5 .地球表面积约高是液态水区域,约奈是陆地面积。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6 .水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也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资源多,但淡水资源很少,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7 .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第8课时太阳、月球和地球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地球资源丰富,是五颜六色的。(2)按照确定资料来源、判断资料的科学性、比较资料、选用资料的方法,可以收集和

20、选用到更加科学靠谱的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 .探究目标(1)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整理信息。(2)能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更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二、知识梳理1 .海报的主题颜色:一般太阳选红色,月球选灰色,地球资源丰富,可选一蓝色、白色、绿色等彩色。2 .在收集和选用资料做主题海报时,需要经历确定资料来源、判断资料的科学性、比较资料、选用资料等步骤O3 .确定资料来源时,资料可以来源于科学书籍,也可以来源于正规的网络资源,还可以是一家长或自己拍摄的照片。4 .主题海报中的图片应当是实拍照片,文字可被查验。应该和同学讨论比较,选取能更好地表现主题的图文。5 .可以用翻拍、扫描、下载、摘录等多种方式选择需要使用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