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机制面临的伦理困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33243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偿献血机制面临的伦理困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无偿献血机制面临的伦理困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偿献血机制面临的伦理困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偿献血机制面临的伦理困境.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偿献血机制面临的伦理困境1、宣传导向存在误区。“献血有益健康”的宣传导向不仅未能实现提高公众无偿献血率的预期目标,反而令公众对无偿献血心生排斥和抵触,与宣传初衷背道而驰。甚至有些地方在宣传献血法时竟然打出“无偿献血是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义务这样的标语”,实在是对“无偿献血”的莫大误解。同时“献血伤元气”、“献血损害健康”的观念仍根植在不少人心中,这也使得很多人没有勇气参与到无偿献血者的队伍中。中新网曾经发起过“你参加过无偿献血么?”的网络调查,有近8000名网友参加了调查投票。结果显示,25.4%的网友选择了“害怕,不会主动献血”,还有16.7%的人表示“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样的调查结

2、果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不少民众仍然对无偿献血存在顾虑。曾有一篇献血40OnlI后献血者血液学指标观察的研究,结果发现献血者在献血400毫升前后,除了血液总蛋白有所上升外,其他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也就是说,献血后的人不一定变得更健康,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变得不健康。2、无偿献血”遭遇“指标”挑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血库告急仍是普遍现象。为保证血液供应,一些地方就将献血指标下达给基层单位。献血指标的完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用血之急,但由指标动员出来的献血行为偏离了无偿献血制度的初衷,也不利于民众通过自愿献血行为培养现代公民素质与精神。“献血指标”引发的社会问题屡见不鲜,某高校因献血引发争论,据称如

3、学生不献血,将被取消保研资格、学位证,以至女生也被要求脱衣检查身体。而事件背后是,市献血办每年给高校下达占大三学生数65%的献血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有定期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稳定来源,就能保证可靠充分的安全血液供应”。职能部门要撰弃“指标”思维,思考如何激活和保障社会公众自愿参与献血的热情,如何建立起定期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才是正解。3、血站运行机制不合理,无偿献血公益性遭到质疑。不合理的机制,不仅导致一些非必要新技术的推广,增加了患者的用血成本,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按规定,血站属于公益性公共卫生机构,所需经费由政府全额补贴,而所得的血液收入全都上缴财政。明明白白献血,却很难明明白白用血,血液的成本由什么构成?又有哪些“隐形成本”?血液成本为何难以公开?这些疑问在公众中蔓延开来,将无偿献血推到了风口浪尖,加深了对献血的排斥心理。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个“敏感问题”,不愿过多提及。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有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8%的人认为,人们不愿意献血是因为“信任荒”,只有37.6%的担心影响身体。“很少有血站公开过血液成本的构成J某医院输血科主任表示,至于原因,他猜测在制备血液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看不见的“隐形成本”,且这部分隐形成本占了不小的比例,比如:说纪念品发放、宣传费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