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35208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1总则1.0.1为规范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节约资源,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道路新建、改扩建及养护工程。1.0.3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应用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符号略3基本规定3. 0.1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宜在气温不低于IoC的条件下施工,城市次干路和支路、其他等级公路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宜在气温不低于5的条件下施工,不得在雨天、路面潮湿、强风及以上条件下施工。3.0.2RAP掺量宜小于50%,当RAP掺量大于30%时,宜使用温

2、拌剂。3.0.3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类型应按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矿料级配、空隙率划分,并应符合表3.0.3的规定。表3.0.3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类型混合料类型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稳定碎石再生沥青玛蹄脂碎石公称最大粒径(mm)最大粒径(mm)粗粒式ZTB-3031.537.5ZAC-25ZTB-2526.531.5中粒式ZAC-2019.026.5ZAC-16ZSMA-1616.019.0细粒式ZAC-13ZSMA-1313.216.0ZAC-IOZSMA-IO9.513.2设计空隙率(%)3536343.0.4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类型与适用层位宜符合表3.0.4的规定。表3.0.4厂拌热再生

3、沥青混合料类型与适用层位结构层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公路次干路、支路及其他工程三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两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ZAC-I3、ZAC-16ZSMA-10、ZSMA-13ZACT3、ZAC-16ZSMA-10、ZSMA-13ZAC-13ZAC-16ZAC-IOZAC-13中面层ZACT6、ZAC-20下面层ZAC-25、ZTB-25ZATB-30ZAC-20ZAC-25、ZATB-30ZAC-20ZAC-25ZAC-20、ZATB-253.0.5再生沥青层施工前基层及下承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l及公

4、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3. 0.6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宜采用信息化技术。4材料4. 1沥青4.1.1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使用的沥青结合料应根据工程技术要求选择70号沥青、90号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等。4.1.2 沥青结合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沥青结合料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的规定执行。4.2集料及填料4.2.1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等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4.2.2填料不宜使用回收粉。4.3沥青再生剂4.3.1沥青再生剂类型的

5、选择及添加量应根据RAP中沥青老化程度、沥青含量、RAP掺配比例、沥青再生剂与沥青的配伍性,再生沥青的耐老化性能等,经试验确定。4.3.2沥青再生剂类型及技术要求宜符合表4.3.2的规定。表4.3.2沥青再生剂类型及技术要求检验项目RA-IRA-5RA-25RA-75RA-250RA-500试验方法60黏度(mm2s)5017517690090450045012500125037500375060000T0619闪点()220220220220220220T0633饱和分含量(%)303030303030T0618芳香分含量(%)实测记录实测记录实测记录实测记录实测记录实测记录T0618薄膜烘

6、箱试验前后黏度比333333T0619薄膜烘箱试验前后质量变化(%)4,-44,-43,-3-33,-3-3T0609或T061015C密度实测记录实测记录实测记录实测记录实测记录实测记录T0603注:薄膜烘箱试验前后黏度比是指试样薄膜烘箱试验后黏度与试样薄膜烘箱试验前黏度的比值。4. 3.3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中使用的沥青再生剂宜能提高老化沥青的延度。4.4RAP1. 4.1RAP使用前应经过预处理,RAP的回收、预处理和储存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4. 4.2RAP检测项目及质量要求应符合表4.4.2的规定。表4.4.2RAP检测项目及质量要求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RAP含水率3%公路

7、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T5521中附录B油石比、RAP矿料级配实测RAP矿料最大颗粒粒径设计级配允许的最大粒径砂当量260%RAP中沥青25针入度10(O.1mm)抽提后,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60粘度实测记录软化点实测记录15延度实测记录RAP中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15%抽提后,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压碎值26%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实测记录RAP中细集料棱角性实测记录抽提后,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实测记录注:RAp掺量八于20%时,可不检测RAp中沥青的性能指标,RAP中的粗集料可只检测其针片状含量。5厂拌热

8、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5. 1一般规定5.1.1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中热拌沥青混合料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以及试拌试铺验证的三个阶段进行。5.1.2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采用其他设计方法时应按照本规范进行性能验证。5. 1.3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RAP应从预处理后的RAP料堆取代表性的材料。5.2矿料级配设计5 .2.1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以RAP中矿料与新矿料的合成级配作为级配设计依据。6 .2.2厂拌热再生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ZAC类)、厂拌热再生沥

9、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ZSMA类)、厂拌热再生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ZATB类)的矿料级配范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5.3 配合比设计5. 3.1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T5521附录D进行。6. 3.2RAP掺量应按RAP的老化程度、RAP矿料级配变异情况、沥青混合料类型、拌和设备类型、再生层位及交通等级等,经试验确定。条件允许情况下宜提高RAP掺配比例。7. 3.3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RAp中经抽提回收的沥青25C针入度(O.1mm)宜大于20。8. 3.4当RAP为普通沥青混合料

10、时,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中RAP掺量宜不超过20%,当RAP为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再生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中RAP掺量宜不超过30%。9. 3.5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的RAp掺量宜不超过25%。5.4 技术标准5. 4.1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应符合表5.4.1-1、表5.4.1-2、表5.4.1-3的规定。表5.4.IT厂拌热再生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ZAC)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试验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件尺寸mmll.6mm63.5mml52.4mm95.3mm击实次数(双面)次75112空隙率,VV%4646稳定度MS,不小于kN815流值FLmm1.54设计空隙率相应于集料最大

11、公称粒径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26.5191613.24121313.5145131414.5156141515.516沥青饱和度VFA(%)557065-75注:1当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时,采用直径较大试件;2对空隙率大于5%的重载交通等路段(公交专用道、公交场站),施工时应至少提高压实度1个百分点;3如设计空隙率不是整数,由内插确定VMA最小值。表5.4.1-2厂拌热再生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ZATB)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试验指标单位技术要求公称最大粒径mm26.5mm等于或大于31.5mm马歇尔试件尺寸mmll.6mm63.5mm152.4mm95.3mm击实次数(双面)

12、次75112空隙率VV%36稳定度,不小于kN7.515流值mm1.54实测沥青饱和度VFA%55-70密级配基层ATB的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设计空隙率()TB-25412513614表5.4.1-3厂拌热再生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ZSMA)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马歇尔试件尺寸mmll.6mm63.5mm击实次数(双面)次50空隙率VV%34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17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不小于VCAdrc沥青饱和度VFA%7585稳定度,不小于kN6.0流值mm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不大于0.1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或浸水分散试验%不大于15

13、注:1对采用坚硬、不易击碎的集料及重载交通的路段,可将击实次数增加为75次;2对高温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重交通路段,设计空隙率允许放宽到4.5%,VMA允许放宽到16.5%(SMA-16),VFA允许放宽到70%。5.4.2公称最大粒径大于19三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中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5.4.3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小于19Inm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4.3的规定。表5.4.3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技术标准检验项目单位普通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合料SMA混合料试验方法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不小于次mm10

14、0028003000T0719浸水残留稳定度,不小于%808580T0709冻融劈裂强度比,不小于%758080T0729最大弯拉应变(-10C),不小于200025002500T0715渗水系数,不大于ml/min12012080T07306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路面施工6.1一般规定6.1.1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路面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6.1.2试验段长度宜为20Om50Onb宜在直线段上铺筑。1.1.1 1.3通过试拌应确定拌和机的各料仓分配、上料速度、RAP及集料加热温度等工艺流程和参数。6.1.4 通过试验段铺筑应确定摊铺速度、温度、松铺系数、压路机类型、数量、组合、碾压温度、速度和遍数

15、等施工工艺及参数。6.1.5 试验段铺筑应由有关各方共同参加,明确有关事项和试验结论。铺筑结束后,拌和厂和施工单位应就各项试验内容编制完整的试验路总结报告。6.1.6 在施工前,应清扫下承层表面的杂物和浮料。6.2设备要求6. 2.1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应配备RAP冷料仓不少于2个,以及RAP的配料装置和计量装置。7. 2.2使用间歇式拌和机且当RAP掺量大于10%时,应增加RAP烘干加热系统,且RAP烘干加热滚筒出料口应安装测温装置。8. 2.3烘干加热滚筒应确保RAP不与火焰直接接触,烘干加热滚筒内应设置避免粘料的装置。9. 2.4RAP供给系统的供料能力、燃烧器的供热能力、RA

16、P烘干滚筒的生产能力应满足设备最大生产能力的要求。10. 2.5应配备独立的RAP热料暂存仓,热料暂存仓应具有加热保温功能并宜具有料位检测装置。11. 2.6沥青泵、管道、喷嘴应经常检查,保持畅通。12. 2.7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混合料拌和时应按配合比设计文件中提供的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等原材料比例控制计量。使用再生剂等外加剂时,应配备存储、计量、喷洒装置,宜采用质量计量,计量精度宜为0.3%。13. 3拌和14. 3.1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混合料拌和时放料先后顺序宜为集料、RAP、新沥青、填料,再生剂宜先与RAP混合,干拌时间宜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延长5s以上,总拌和时间宜比普通热拌沥青

17、混合料延长1015s6.3.2 拌和过程中目测发现RAP过热、碳化时,应将其废弃。目测发现RAP有起泡现象时,应重新对其加热,烘干水分。6.3.3 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应符合表6.3.5的规定。表6.3.5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C)集料加热温度RAP加热温度普通沥青加热温度出料温度弃料温度1802001101301501601501701956.3.4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混合料拌和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中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规定。6.4 运输6. 4.1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应根据运距、拌和机产量配备数量足够的运料车

18、。运料车应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7. 4.2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混合料装料时运料车应按照前、后、中的顺序来回移动,避免混合料离析。8. 4.3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混合料运输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中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的规定。6.5 摊铺6.5.1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路面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以减少离析,便于压实。6.5.2透层油宜采用残留物含量大于50%的高渗透性乳化沥青,用量为0.7kgm2-1.0kg26.5.3粘层油宜采用残留物含量大于50%的SBS改性乳化沥青,应保证均匀满布,用量0.3kgm20.6kgm206.

19、5.4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不低于150C,摊铺速度应为26m/min。6.5.5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中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规定。6.6碾压6.6.1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混合料压实时,振动压路机吨位应大于13t,轮胎压路机吨位应大于25t,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表6.6.1的规定。表6.6.1压路机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压(静压)复压(震动)终压(静压)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适宜最大振动压路机233355轮胎压路机3446.6.2压路机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做到“紧跟、有序、慢压、高频、低幅,碾压速度应

20、均匀,起动、停止应减速缓慢进行,不应随便调头。6.6.3初压温度不应低于140,不应产生推移、裂缝。6.6.4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进行,应采用轮胎压路机,胶轮压路机不应洒水,为防止粘轮宜采用植物油与水1:1的混合液喷涂;双钢轮压路机应严格控制洒水量,以沥青不粘轮为宜。6.6.5终压应紧跟在复压后进行,使用钢轮压路机时,终压温度不应低于80,使用轮胎压路机时,终压温度不应低于90。6.6.6在已压实尚未冷却的沥青层上,不应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应散落杂物。6.6.7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混合料碾压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中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规定。6.7

21、开放交通及其他6.7.1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路面施工时不应有车辆通行。6.7.2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路面施工后应保持整洁,不应造成污染,不应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杂物等。待路面温度低于50时后,可进行下一层的摊铺或开放交通,不应洒水降温。6. 7.3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路面开放交通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GF40中同类型热拌沥青路面的规定。7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路面施工7. 1一般规定7.1.1 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可用于对各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回收料进行再生利用。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路面根据其性能和工程情况,可用于各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沥青面层。7.1.2 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路

22、面不应在气温10C以下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7.1.3 厂拌热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应选择符合表4.1.5要求的RAP和适宜的掺配比例。7.1.4 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路面施工的其他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6.1节的规定。7.2设备要求7. 2.1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时,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文件中提供的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等原材料比例控制计量。使用再生剂等外加剂时,应配备带有电子计量、可输出记录的自动投料装置。8. 2.2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应具备RAP的配料装置和计量装置,宜使用间歇式拌和机,应增加RAP烘干加热系统。9. 2.3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的其

23、他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6.2节的规定。7. 3拌和1. 3.1干拌时间宜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延长IOS以上,总拌和时间宜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延长1520s.7. 3.2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符合表7.3.2的要求。表7.3.2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C)集料加热温度RAP加热温度沥青加热温度出料温度弃料温度1902201101401601651701801957. 3.3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的其他要求应符合本规范6.2的规定。7.4运输7.4.1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储存时间不宜超过24h。7.4.2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的其他要求符合本规范第6.3节的规定

24、。7.5.1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以减少离析,便于压实。7.5.2透层油宜采用残留物含量大于50%的高渗透性乳化沥青,用量为0.7kgm21.0kgm27.5.3粘层油宜采用残留物含量大于50%的SBS改性乳化沥青,应保证均匀满布,用量0.30.6kgm2o7.5.4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不低于170,摊铺速度应为24m/mino7.5.5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的其他要求符合本规范第6.4节的规定。7.6碾压7.6.1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应配备数量足够、吨位适宜的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应选择13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应选择25

25、t以上,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本规范表6.5.1的规定。7.6.2压路机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做到“紧跟、有序、慢压、高频、低幅”,应尽量保证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完成碾压。碾压速度要均匀,起动、停止应减速缓慢进行,不得随便调头。7.6,3初压不应低于160,不应产生推移、裂缝。7.6.4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进行,应采用轮胎压路机,胶轮压路机不应洒水,为防止粘轮宜采用植物油与水1:1的混合液喷涂;双钢轮压路机应严格控制洒水量,以沥青不粘轮为宜。7.6.5终压应紧跟在复压后进行,终压温度不低于90。7.6.6在已压实尚未冷却的沥青层上,不应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杂物。7.6.7厂拌热再生

26、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的其他要求符合本规范第6.5节的规定。7.7开放交通及其他7.7.1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路面在施工时应禁止车辆通行。7. 7.2厂拌热再生普通沥青路面应待路面温度低于50C时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摊铺或开放交通,不应洒水降温。8. 7.3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路面开放交通的其他要求符合本规范第6.6节的规定。8厂拌热再生SMA路面施工8.1一般规定8.1.1 SMA混合料回收料宜进行厂拌热再生,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可用于公路及城市道路沥青表面层。8. 1.2厂拌热再生SMA路面不应在气温I(TC以下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8. 1.3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应选择符合本规范表

27、4.L5要求的SVA混合料回收料。9. 1.4厂拌热再生SMA路面施工的其他规定应符合本规范第6.1节的规定。9.2 设备要求8. 2.1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拌和时,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文件中提供的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纤维等原材料比例控制计量。使用再生剂等添加剂时,应配备带有电子计量、可输出记录的自动投料装置。9. 2.2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拌和设备应具备RAP的配料装置和计量装置,宜使用间歇式拌和机,应增加RAP烘干加热系统。9.3 拌和8.3.1SMA混合料回收料的含水率不应大于2%。8.3.2纤维应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拌和均匀。拌和机应配备纤维的同步添加投料装置,松散的絮状纤

28、维宜在喷入沥青的同时采用风送设备喷入拌和锅。8.3.3干拌时间宜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延长15s以上,总拌和时间宜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延长20s以上。8.3.4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拌和的相关温度宜符合表8.3.4要求。表8.3.4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的生产温度(C)集料加热温度SMA混合料回收料加热温度沥青加热温度出料温度弃料温度2202301301401601651801901958.3.5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拌和的其他要求符合本规范第6.2节的规定。8.4运输8.4.1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应当天使用,不应储存。8.4.2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在运输、等候过程中,目测发现有沥青结合料沿

29、车厢板滴漏时,应废弃。8.4.3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运输的其他要求符合本规范第6.3节的规定。8.5摊铺8.5.1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22.5倍,以减少离析,便于压实。8.5.2透层油宜采用残留物含量大于50%的高渗透性乳化沥青,用量为0.7kgm2L0kgm2粘层油宜采用残留物含量大于50%的SBS改性乳化沥青,应保证均匀满布,用量0.3kgm20.6kgm2.8.5.3采用热橡胶沥青或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时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8.5.4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不应低于175,摊铺速度应为l3mmin8.5.5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摊铺的

30、其他要求符合本规范第6.4节的规定。8.6碾压8.6.1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压实施工时,应配备数量足够、吨位适宜的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应选择13t以上的,不宜使用轮胎压路机,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表&5.1的规定。表8.5.1压路机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压(静压)复压(震动)终压(静压)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适宜最大振动压路机2333553558.6.2压路机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做到“紧跟、有序、慢压、高频、低幅”,沥青混合料应在高温条件下完成碾压。碾压速度要均匀,起动、停止应减速缓慢进行,不得随便调头。8.6.3初压不应低于165,不应产生推移、裂缝。8.6.4厂拌热再生SMA路面碾压

31、时,双钢轮压路机应严格控制洒水量,以沥青不粘轮为宜。8.6.5终压应紧跟在复压后进行,终压温度不低于100。8.6.6在已压实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应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应散落杂物。8.6.7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碾压的其他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6.5节的规定。8.7开放交通及其他8.7.1厂拌热再生SMA路面在施工时应禁止车辆通行。8. 7.2厂拌热再生SMA路面应在路面温度低于50时后方可开放交通,不应洒水降温。9. 7.3厂拌热再生SMA路面开放交通的其他要求符合本规范第6.5节的规定。9质量控制10. 1一般规定9.1.1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前应对材料情况进行检查,沥青、集

32、料、填料、RAP等关键材料应提交最新检测的正式试验报告。各种材料施工前应以“批”为单位进行检查,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厂。9.1.2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前应对沥青拌和机、摊铺机、压路机等各种施工设备进行调试,对施工设备的配套情况进行认真地检查。9.1.3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按相关规定进行自检,监理单位按相关规定进行试验,有质量异常情况时应增加检查频率。沥青混合料拌和厂应对各种原材料、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抽样检查,加强质量控制。9.2施工前的原材料与设备检查9.2.1施工前应检查各种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9.2.2各种材料都应在施工前以“批”为单位进行检查,不符合本

33、规范技术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对各种矿料是以同一料源、同一次购入并运至生产现场的相同规格材料为一“批”;对沥青是指从同一来源、同一次购入且储入同一沥青罐的同一规格的沥青为一“批晨材料试样的取样数量与频度按现行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9.2.3沥青、集料和填料检查项目和频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规定,再生剂和RAP检查项目应符合本规范表4.3.2和表4.4.1的规定,检查频率应为1次/批9.2.4进场的各种材料的来源、品种、质量应与招标及提供的样品一致,不符要求的材料严禁使用。9.2.5使用成品改性沥青的工程,应要求供应商提供改性沥青的质量检测报告。9.2.6施工前应

34、对沥青拌和机、摊铺机、压路机等各种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调试,对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传感器计量精度等进行认真检查、标定,并得到监理的认可。9.2.7正式开工前,各种原材料的试验结果,及据此进行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业主及监理提出正式报告,待取得正式认可后,方可使用。9.2.8对重要的试验检测项目宜绘制波动图和直方图,进行质量动态控制。当某一指标超出允许范围时,应分析原因,并对施工路段进行处理。动态管理项目包括:油石比、空隙率;级配指标:O.075mm.2.36mm、4.75mm和最大公称粒径的通过率;压实度与现场空隙率;厚度。9.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9

35、.3.1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各种材料进场时,应按每批1次的频率对材料质量进行全面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表9.3.1的规定。表9.3.1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检查材料检查项目检查频度城市主干道、快速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次干道、支路二级及以下公路粗集料外观(集料品种、含泥量等)针片状颗粒含量颗粒组成(筛分)压碎值洛杉矶磨耗值磨光值随时随时随时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随时随时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细集料颗粒组成(筛分)砂当量随时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RAPRAP矿料级配RAP油石比老化沥青针入度随时随时必要时随时随时必要时填料外观颗粒分析含水量随时必要时必要时随时必要时必要时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每3天

36、一次每3天一次每3天一次每周1次每周1次每周1次再生剂60黏度必要时必要时注:L表列内容是在材料进场时已按“批”进行了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日常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的项目与要求。2.“随时”是指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其检查频度可根据材料来源及质量波动情况由业主及监理确定;“必要时”是指施工各方任何一个部门对其质量发生怀疑,提出需要检查时,或是根据需要商定的检查频度。9.3.2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内容、频度、允许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从料堆和皮带运输机随时目测各种材料的质量和均匀性,检查泥块及超粒径碎石,检查冷料仓有无窜仓。目测混合料拌和是否均匀,有无花白料,油石比是否合理,检查混合

37、料的离析情况。2在控制室检查拌和机各项参数的设定值、控制屏的显示值,核对计算机采集和打印记录的数据与显示值是否一致。表9.3.2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要求项目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评价方法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试验方法城市主干道、快速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次干道、支路二级及以下公路混合料外观随时观察集料粗细、均匀性、离析、油石比、色泽、冒烟、有无花白料、油团等各种现象目测拌和温度沥青、RAP、集料的加热温度逐盘检测评定符合本规范规定传感器自动检测、显示并打印混合料出厂温度逐车检测评定符合本规范规定传感器自动检测、显示并打印,出厂时逐车按T0981人工检测逐盘测量记录,每天取平均值评定符合本规范规定传感器

38、自动检测、显示并打印矿料级配(筛孔)O.075mm逐盘在线检测2%(2%)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2.36mm5%(4%)4.75mm6%(5%)0.075mm逐盘检查,每天汇总1次取平均值评定1%总量检验2.36un2%4.75mm2%0.075mm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以2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2%(2%)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抽提筛分与标准级配比较的差2.36mm5%(3%)6%4.75mm6%(4%)7%沥青用量(油石比)逐盘在线监测0.3%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逐盘检查,每天汇总1次取平均0.1%总量检验值评定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以2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士0.3%士0.

39、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再生剂逐盘在线监测0.1%0.1%电子计量逐盘控制,总量检验马歇尔试验:空隙率、稳定度、流值每台拌和机每天1次,以46个试件的平均值评定符合本规范规定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浸水马歇尔试验必要时(试件数同马歇尔试验)符合本规范规定车辙试验必要时(以3个试件的平均值评定)符合本规范规定注:1对高等级道路矿料级配和油石比应进行总量检验和抽提筛分的双重检验控制,互相校核,表中括号内的数字是对厂拌热再生SMA混合料的要求。油石比检验应事先进行修正系数标定,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度。2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加热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取样抽提、

40、筛分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油石比。3抽提筛分应至少检查0.075丽、2.36mm、4.75mm、公称最大粒径及中间粒径等5个筛孔的通过率。4取样成型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空隙率、稳定度、流值,计算合格率。对VMA、VFA指标可只作记录。5沥青混合料的存放时间对体积指标有一定影响,施工质量检验的马歇尔试验以拌和厂取样后立即成型的试件为准,但成型温度和试件高度应符合试验要求。9.3.3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质量检查的内容、频度、允许差应符合表9.3.3-1和9.3.3-2的规定。主控项目表9.3.3T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主控项目)项目检查

41、频度及单点检验评价方法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试验方法城市主干道、快速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次干道、支路二级及以下公路逐条缝检测评定3mm5mmT0931施工温度摊铺温度逐车检测评定符合本规范规定T0981碾压温度随时符合本规范规定插入式温度计实测厚度1每一层次随时厚度50m以下厚度50m以上设计值的5%设计值的8%设计值的8%设计值的10%施工时插入法量测松铺厚度及压实厚度每一层次1个台班区段的平均值厚度50InnI以下厚度50mm以上-3mm-5mm总量检验总厚度每2000m2一点单点评定设计值的-5%设计值的-8%T0912上面层每2000m2一点单点评定设计值的70%设计值的o%压实度2每

42、2000m2检查1组逐个试件评定并计算平均值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7%(98%)最大理论密度的93%(94%)试验段密度的99%(99%)T0924、T0922注:1.表中厚度检测频度指快速路、主干路的钻坑频度,次干路、支路可酌情减少状况,且通常采用压实度钻孔试件测定。上面层的允许误差不适用于磨耗层。2.括号中的数值是对厂拌热再生SMA路面的要求。进行密度仪等无破损检测时,每13个测点的平均数作为一个测点进行评定是否符合要求。实验室密度是指与配合比设计相同方法成型的试件密度。以最大理论密度作标准密度时,对普通沥青混合料通过真空法实测确定,对厂拌热再生改性沥青和SMA混合料,由每天的矿料级配和油石比

43、计算得到。一般项目表9.3.3-2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求(一般项目)项目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评价方法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试验方法城市主干道、快速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次干道、支路二级及以下公路外观随时表面平整密实,不缝、推挤、油盯、显吊应有明显轮迹、裂5包等缺陷,且无明家析目测接缝随时紧密平整、顺直、无跳车,目测逐条缝检测评定3mm5mmT0931平整度上面层随时,接缝处单杆评定3mm5mmT0931(最大间隙)1中下面层随时,接缝处单杆评定5mm7mmT0931平整度(标准差)上面层连续测定1.2mm2.5mmT0932中面层连续测定1.5mm2.8mm下面层连续测定1.8mm3.Omm基层连续测定2.4m3.5mm宽度有路缘石检测每个断面i20mm2OmmT0911无路缘石检测每个断面不小于设计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纵断面高程检测每个断面10mm15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