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片材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补强修复的技术指导.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44553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纤维片材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补强修复的技术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碳纤维片材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补强修复的技术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碳纤维片材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补强修复的技术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碳纤维片材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补强修复的技术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碳纤维片材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补强修复的技术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纤维片材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补强修复的技术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纤维片材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补强修复的技术指导.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技术规程根据中国工程建设原则化协会(98)建标协字第13号文H勺规定,由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和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了本规程。本规程包括总则、术语及符号、材料、加固设计计算措施和构造规定、施工、检查与验收以及附录等内容.在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务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及各设计和施工单位采用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的实践经验,并参照了国外有关设计指南以及有关研究资料和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试算和调研,于2023年11月完毕了本规程的征求意见稿。经广泛征求意见,收到有关专家的书面意见和提议

2、22份及大量的口头意见和提议.规程编制组通过反复讨论、研究,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修改,于2023年3月形成了送审稿。2001年4月7日在北京通过了由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原则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审查.根据审查委员会提出的审查意见(见附件),规程编制组对送审稿进行了深入的完善和补充,现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技术规程编制组2023年4月主编单位: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副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武汉钢铁(集团)企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东南

3、大学、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加固建筑材料有限企业重要起草人:岳清瑞 叶列平 罗苓隆陈小兵 李荣 娄宇 胡孔国陈瑜 颜子涵 陈义军张誉 张小冬 马永欣 高作平张继文张轲毛星明沈琨顾瑞南杨勇新涂庆胜1总则为使采用碳纤维片材加固修熨混凝土构造技术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合用、经济合理、保证质量,特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合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构造加固修复设计、施工和验收;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工程和水利水电等工程混凝土构造的加固修复及砌体构造、木构造加固修复中的共性技术问题,可参照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采用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

4、有关原则和规范的规定。采用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的混凝土构造,长期使用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对处在特殊环境(腐蚀、放射、高温等)下的混凝土构造采用碳纤维片材进行加固修复时,还应遵守对应的国家现行有关原则和规范的规定,并应采用对应的防护措施。采用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前,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原则和规范对原有构造进行检测鉴定或评估。采用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时,应由对该加固修复措施有经验H勺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并应由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2.1术语碳纤维片材(CarbonFiberReinforcedPolymerLaminate)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板口勺总称。碳纤维布(CarbOnFi

5、berSheet)碳纤维布为持续碳纤维单向或多向排列、未经树脂浸渍的I布状碳纤维制品。碳纤维板(CarbOnFiberPlate)碳纤维板为持续碳纤维单向或多向排列、并经树脂浸溃固化H勺板状碳纤维制品。底层树脂(Primer)用于基底处理的树脂。找平材料(PUttyFillerS)用于对加固构件表面进行找干处理的材料。漫溃树脂(SaturatingResin)用于粘贴井浸透碳纤维布的树脂。粘结树脂(AdheSiVeS)用于粘贴碳纤维板的树脂。3材料3.1 材料种类及一般规定采用粘贴碳纤维片材对混凝土构造进行加固修复时,应使用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及表面防护材料.加固修复用材料应具有产品

6、合格证和质检部门的产品性能检测汇报: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应具有符合本规程第3.3节规定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还应提供耐久性能指标及施工和使用环境规定。混凝上、钢筋及其他材料的有关设计指标应按国家现行有关原则和规范采用。本规程所列碳纤维片材的性能指标是对单向碳纤维片材的规定,双向或多向碳纤维片材的指标规定可以参照执行。3.2 碳纤维片材3.2.1 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应按纤维的净截面积计算,净截面积取碳纤维布的计算厚度乘以宽度,碳纤维布的计算厚度为碳纤维布的单位面积质量除以碳纤维密度;坦纤维板H勺性能指标应按板的截面(含树脂)面积计算,截面(含树脂)面积取实测厚度乘以宽度

7、。破纤维片材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规定性能碳纤维布碳纤维板抗拉强度原则值fcfk23000MPa2023MPa弹性模量Ect-22.IxIO5MPa1.4105MPa伸长率NL4%21.4%碳纤维片材的重要力学性能只要参照GB/T3354-1999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措施测定。3.2.4 单层纤维布单位面积碳纤维质量不适宜低于150gm2;不适宜高于450gm2,在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单层碳纤维布单位面积碳纤维质量可提高到600gm2o3.2.5 碳纤维板H勺厚度不适宜不小于2.0mm,宽度不适宜不小于200mm,纤维体积不适宜不不小于60%。3.3 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3.3.1 采用探

8、险为片材对混凝土构造进行加固修复时,应采用配套底层树脂、找平材料、浸渍树脂和粘结树脂。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H勺重要性能指标应满足下列表中的规定:表-I底层树脂性能指标性能性能指标规定试验措施正拉粘结强度22.5MPa且不不不小于被加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原则值ftk附录A表-2找平材料性能指标性能性能指标规定试验措施正拉粘结强度22.5MPa且不不不小于被加固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原则值ftk附录A表-3浸渍树脂和粘结树脂性能指标性能性能指标规定试验措施拉伸剪切强度IOMPaGB7124-86拉伸强度230MPaGBT2568-1995压缩强度70MPaGBT2569-1995弯曲强度240MPaGB/T

9、2570-1995正拉粘结强度22.5MPa且不不不小于被加固混凝土抗拉强度日勺原则值flk附录A弹性模量21500MPaGB/T2568-1995伸长率1.5%GB/T2568-1995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应按附录A进行粘结性能试验,规定正拉粘结强度不不不小于25MPa,且不不不小于被加固混凝土抗拉强度原则值4。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应参照GB/T14522-93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加速试验措施规定的环境条件进行耐久性检查,经2023小时的加速老化后,按附录A进行正拉粘结强度试验,规定粘结强度不明显减少。3.4 表面防护材料对已加固修复完的构造表面应进行防护处理,表面防护材料

10、应与浸渍树脂或粘结树脂可靠粘结。选用的防火材料及其处理措施应使加固后建筑物到达规定的防火等级。当被加固构造处在其他特殊环境时,应根据详细状况选择有效的防护材料。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应由热悉该技术施工工艺H勺专业施完毕,井应有加固修复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必须遵照下列工序进行;(1)施工准备(2)混凝土表面处理;(3)配制并涂刷底层树脂:(4)配制找平材料并对不平整处修复处:(5)配制并涂刷浸渍树脂或粘贴树脂;(6)粘贴碳纤维片材:(7)表面防护。施工宜在5C以上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并应符合配套树脂的施工使用温度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使用合用于低温环境日勺配套树脂或采用升温处理措施。

11、施工时应考虑环境湿度对树脂固化的不利影响。在表面处理和粘贴碳纤维片材前,应按加固设计部位放线定位0树脂配制时应按产品使用阐明中规定的配比称量置于容20中,用搅拌器均匀搅拌至色泽均匀。搅拌用容器内及搅拌器上不得有油污及杂质.应根据现场实际环境温度决定树脂的每次拌合量,并按使用规定严格控制使用时间。5.2 施工准备应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应根据施工现场和被加固构件混凝土的实际状况,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应对所使用的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机具等作好施工前於!准备工作.5.3 表面处理应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构造层,并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应按设计规定对

12、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被粘贴混凝土表面应打窘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构造新面.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导角处理井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不不小于20mm。混凝土表面应清理洁净并保持干燥.5.4 涂刷底层树脂应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底层树脂。应用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应在树脂表面指触于燥后立即进行下步工序施工。5.5 找平处理应技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5.5 2应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干材料弥补平整,且不应有楞角.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修复为光滑的圆弧,半径应不不不小于20mmo应在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5.6

13、 粘贴碳纤维片材粘贴碳纤维布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设计规定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2)应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漫渍树脂并均匀涂抹于所要粘贴的部位;(3)用专用的I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充足浸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4)多层粘贴反复上述环节,应在纤维表面浸渍树脂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5)在最终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应按卜.列环节粘贴碳纤维板,(1)应按设计规定的尺寸裁剪碳纤维板,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粘结树脂;(2)将碳纤维板表面擦拭洁净至无粉尘。如需粘贴两层时,对底层碳纤维板两面均应擦拭洁净:(3)擦拭洁净的碳纤维板

14、应立即涂刷粘结树脂,胶层应呈突起状,平均厚度不不不小于2mm:(4)将涂有粘结树脂的碳纤维板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用橡皮滚筒顺纤维方向均匀平稳压实,使树脂从两边溢出,保证密实无空洞.当平行粘贴多条碳纤维板时,两板之间空隙应不不不小于5mm:(5)需粘贴两层碳纤维板时,应持续粘贴。如不能立即粘贴,再开始粘贴前应对底层碳纤维板重新做好清洁工作。5.7 表面防护当需要做表面防护时,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处理,并保证防护材料与碳纤维片材之间有可靠的粘结。5.8 施工安全及注意事项碳纤维片材为导电材料,施工碳纤维片材时应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或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应防止碳纤维片材的弯折。碳纤维片

15、材配套树脂的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防止阳光直接照射。树脂H勺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现场施工人员应采用对应的劳动保护措施。6检查与验收在开始施工之前,应确认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出厂检查汇报,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3.1节、第3.2节、第3.3节规定的规定。采用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对混凝土构造进行加固修复时,应严格按本规程第5章有关条款进行各工序隐蔽工程检查与验收。如施工质量不能满足本规程第5章有关条款规定期,应立即采用补救措施或返工。碳纤维片材实际粘贴面积应不少于设计量,位置偏差应不不小于IOmmo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可用小

16、锤轻轻敲击或手压碳纤维片材表面的措施来检查,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低于95%.当碳纤维布的空鼓面积不不小于10,0OOmm2时,可采用针管注胶的方式进行补救.空鼓面积不小于10,00Omm2时,宜将空鼓处H勺碳纤维片材切除,重新搭接贴上等量的碳纤维片材,搭接长度应不不不小于100mo必要时应按附录月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现场检查。必要时可对碳纤维片材和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进行现场取样检查。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技术规程条文阐明1总则本条指出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和规定,井提出了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必须遵照的原则。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应用外粘高性能复合材料加固构造的技术,目

17、前国内对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新技术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已比较多,设计与施工水平正逐渐提高,加固修复工程量也迅速增长.制定本规程,是为了在保证碳纤维片材加固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该项新技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井使该新技术在混凝土构造加固领域中的应用规范化。本规程合用的范围是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构造H勺设计、施工和验收.混凝土构造因设计失误、施工错误,材料质量不符合规定、构造荷载的增长、使用功能的变化和因遭受火灾、水灾、风灾及地震等灾害使构造和构件遭到损坏均可采用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新技术来进行加固处理.对于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的混

18、凝土构造用碳纤维片材进行加固也是可行的:同步,国内外研究和工程经验表明,对砌体构造,水构造也可以采用碳纤维片材进行加固,但应结合构造详细状况参照本规程!勺规定执行。在执行本规程的同步,尚应配合使用和遵守现行国标,规范.如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等。本规程规定的构造长期使用温度不高于60C,是常温固化树脂类粘结材料的规定,同步也是由于一般混凝土构造使用温度是低于此温度的.当采用与碳纤维片材相配套的高温固化树脂类粘结材料,且有可靠根据时,可不受此规定限制.“特殊环境(腐蚀,放射、高温等)下的混凝土构造采用碳纤维片材进行加固修复时,还应遵守对应的国家现行有关原则和规范的规定,并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是指在碳纤

19、维片材加固修复完毕后,仍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特殊环境的I)原则和规范的对应规定进行防护处理。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前,应进行构造检测鉴定或评估.我国已编制了(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原则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原则,等原则,通过枪测鉴定评估构造及其构件的可靠性程度,为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设计和施工提供基本根据.由于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构造技术为一项新型构造加固技术,具有不一样于其他加固措施H勺特殊性,应由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质及加固设计有经验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也应由熟悉该技术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以保证该技术的有效实行。假如由不理解碳纤维更合材料性质及其设计、施工特殊性的人员进

20、行设计、施工,轻易导致加固修复设计和施工的失误,导致该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倒退,影响该项新技术的健康发展.3材料3.1 材料种类及一船规定本条指出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措施所采用H勺材料种类,尤其指出粘结材料应为与碳纤维片材相配套的产品,原则上应有试验资料证明粘结材料与配套碳纤维片材的粘结效果,这是为了防止因粘结材料与碳纤维片材不配套而导致加固效果减少或加固失效。本条为加固修复用材料的一般规定,碳纤维片材和配套粘结材料各自产品的性能必须符合本条的规定才能作为混凝土构造加固修复用材料。使用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产品进行构造加固修复会导致加固失效甚至导致严重事故。由于目前在加固工程中大量使用的是单向碳纤维片材

21、,故本规程列出了对单向碳纤维片材的性能指标规定,由于对多种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的基本性能规定是一致的,对于双向或多向碳纤维片材的性能指标规定并末列出,可以参照单向碳纤维片材的指标执行,本规程中不再列举。3.2 碳纤维片材本规程仅针对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板两种制品形式,统称为碳纤维片材。碳纤维布的计算厚度为理论计算值,而不是碳纤维布的实测厚度,由于碳纤维布质地柔软,实测厚度离散性很大:碳纤维板的截面积指含树脂板材的实测截面面积.碳纤维板产品应当阐明纤维的体积含量.常用碳纤维布的单位面积碳纤维质量、截面面积及计算厚度见表CC常用碳纤维布的单位面积质量,截面积及计算厚度纤维单位面积质量W(gm2)密度(

22、g/mm3)单位宽度的截面积(mm2/m)厚度tc(mm)2001.8103Ill0.1113001670.1674502500.2506003330.333碳纤维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重量轻及耐腐蚀性好等特点.目前在混凝土构造加固中,一般状况下使用高强度型碳纤维片材,其抗拉强度是一般钢筋的10倍左右,弹性模量略高于i般钢筋的弹性模量。此外,碳纤维没有类似钢筋的屈服点,在到达极限抗拉强度之前应力应变关系为线弹性,其应力应变关系见图3.2.2.本规程的规定均以高强度型碳纤维片材为对象,当使用其他类型的碳纤维片材时,应有可靠根据。试验研究和工程经验证明,单层碳纤维布的单位面积碳纤维质量越大,

23、施工时浸图碳纤维片材应力一应变关系渍树脂越不轻易完全浸透,施工质量越难以保证.本规程所说碳纤维质量是指碳纤维的净质量,不包括固定碳纤维所用的纬线和预浸所用的树脂质量在内。碳纤维板过厚或过宽,施工质量均较难以保证,因此在设计和施工时,都应尽量使用宽度较小的碳纤维板.材料研究表明碳纤维板中碳纤维体积含量在60%70%时性能最佳,故本规程提议碳纤维板中纤维体积含量不适宜低于60o3.3 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底层树脂的作用是增强混凝土表层,提高混凝土与找干材料或粘结树脂界面粘结强度.找平材料的作用是填充混凝土表面的空洞、裂隙等,使加固表面平整度符合规定规定,并与底层树脂及浸渍树脂具有可靠的粘结强度,形成

24、粘结体系,当混凝土表面干整度满足规定期,可以尽量减少找平材料的用量。漫渍树脂是粘贴碳纤维布的重要粘结材料,其作用是使碳纤维布与混凝土得到充足的粘结,使其共同承受构造的作用。粘结树脂为粘贴碳纤维板的重要粘结材料.本条仍然强调必须使用与碳纤维片材相配套的粘结材料。粘结材料的性质必须满足本规程的有关规定,由于粘结材料的性质与粘结质量和加固效果亲密有关,粘结材料的性质达不到规定,会导致加固的效果减少,甚至加固失效。粘结材料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是两者之间粘结性能的基本反应,可以用正拉粘结强度来衰达,研究成果表明以正拉粘结强度为检测原则是由于正拉粘结强度与其他受力状态下的粘结强度具有很好的有关关系,实测数据

25、离散性小,且测试以便.按规定的环境条件进行老化试验2,000小时后的正拉粘结强度减少不超过10%时,认为减少不明显。3.4 裹面防护材料表面防护的作用是保护加固修复构造的碳纤维片材及树脂免受外界不利环境的侵害,如紫外线照射、火灾等。表面防护材料的选择可以按国家现行原则和规范的规定执行.需要指出的是碳纤维片材是作为加固修复材料使用的,不能当作防护材料使用,当被加固混凝土构造自身有防护规定期,采用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后也应采用对应的防护措施,同步必须保证防护材料与漫溃树脂或粘结树脂粘结可靠,变形协调。本条专门强调对于有防火规定的建筑物,必须按照规定选择防火材料并进行防护处理,保证加固后建筑物可以到达

26、有关防火规范规定的防火等级。当被加固构造自身需要按使用环境条件采用规定的)防护措施时,加固后同样应按摄影应的国标和规范的规定执行。4设计与构造4.1 设计基本原则与一般规定碳纤维片材不能设计为承受压应力,但在反复荷载下碳纤维片材在经受一定的压应力作用后,仍可承受拉应力作用。碳纤维片材应采用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粘贴于构件表面,在构件受力过程中应与构件保持变形协调,应采用措施保证不发生粘贴面的过早剥离而导致加固效果明显减少.本规程中的设计计算措施均是基于这一前提建立的。到目前为止,碳纤维片材在混凝土构造受弯构件的受弯加固、受剪加固和柱Fl勺抗震加固中研究和应用最多,对应计算理论也较为成熟,故本规程暂

27、列出这三种加固措施的有关设计计算措施和构造规定。受弯加固是指为提高受方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而进行的加固;受剪加固是指为提高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而进行的加固;抗震加固是指为提高构件的抗震性能而进行的加固.在受弯加固时,应使碳纤维片材的纤维方向与受拉区的拉应力方向一致;在受剪加固时,应使碳纤维片材日勺纤维方向与混凝土中主拉应力方向一致,但为了施工以便,提议采用纤维方向与构件纵轴垂直的措施进行加固;抗震加固时,应使碳纤维布封闭缠绕在柱上,可以很好地提高抗震性能.除此以外,碳纤维片材也可沿构件轴向粘贴用于受拉构件於I加固、沿环向粘贴用于轴心受压构件的加固.在受弯加固时,也可采用对碳纤维片材施加预应力的措施

28、以提高加固效果.碳纤维片材也可用于剪力墙,以及壳体、筒仓,烟囱等特种构造的加固.这些加固措施虽有研究表明是有效的,但对应计算理论和措施的研究尚不充足,应用也较少,故目前暂未列入本规程.实际应用中,当有可靠根据时,可采用这种加固措施。本规程以房屋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的加固为主,重要按建筑构造设计统一原则以概率理论为基础H勺极限状态设计法确定有关加固计算措施,使其与构造设计规范协调。试验研究表明,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构造构件,有多种破坏形态,除了与一般混凝土构件相似的以外,尚有某些特殊的破坏形态,如碳纤维片材於!剥离破坏等.构件到达破坏极限状态时,碳纤维片材的极限抗拉强度往往不能得到完全发

29、挥,此时应以到达破坏极限状态时碳纤维片材所到达的应变值来确定其奉献。同步,由于碳纤维片材在最终拉断时体现为明显的脆性,因此虽然对在构件破坏时碳纤维片材可到达其极限抗拉强度的状况,也应选择不不小于其极限拉应变时容许拉应变作为设计极限状态的原则,以保证有足够的可靠度。一般状况下,对构造(构件)R勺加固是局部甲、J.加固后构造体系也许有所变化,因此加固设计中应进行验算,保证不发生脆性的破坏,例如在受弯加固后防止剪切破坏先于受弯破坏发生等。研究证明,当加固前构件计算所受的初始弯距不不小于其受弯承载力的20%时,初始弯距的作用不大,即可以忽视二次受力的影响。考虑到实际工程中某些构造的混凝土强度也许低于现

30、行国家规范的最低强度等级规定,但假如构造混凝土强度过低,与碳纤维片材的粘结强度较低,易产生脆性明显H勺剥离破坏,碳纤维片材也不能充足发挥作用,因此被加固构造的混凝土强度不适宜过低.而对于封闭粘贴磺纤维片材约束混凝土,当封闭碳纤维片材搭接构造满足本规程的规定期,封闭粘贴碳纤维片材约束混凝土口勺抗压强度可以得到提而,故被加固构造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最低可放宽至ClOo4.2 一般构造规定碳纤维片材沿其纤维方向弯折时会导致应力集中和纤维丝折断,影响其强度发挥。根据试验研究成果,当转角处的曲率半径不不不小于20mm时,可减缓应力集中,碳纤维片材强度基本不受影响.对于弹性模量较高的碳纤维片材,规定碳纤维片材

31、强度不受影响时,转角处的曲率半径应当更大,但其曲率半径的大小与碳纤维片材的弹性模量高下有关,因缺乏试验资料,木规程不作明确规定,待有试验资料后来加以修订补充。试验研究表明,当碳纤维布的纤维单位质量不超过450gn碳纤维布沿受力方向的措接长度不不不小于100mm时,破坏不会发生在搭接位置.当碳纤维布的单位面积碳纤维质量超过450g/?时,尚应通过试验研究确定其搭接长度.碳纤维布的搭接位置互相错开是为了施工以便,有资料表明,在施工质量有保证时,碳纤维布的断裂或破坏一般不会发生在搭接处。附加锚固措施可采用钢板或角钢等粘贴在碳纤维片材外,再用锚栓锚固于混凝土中,锚栓的数量及布置方式应根据锚固区受力大小

32、确定.一般钢板压条厚度不适宜不不小于3mm,锚栓规格不适宜不不小于M6o但设计时应考虑因采用附加锚固措施而导致的J碳纤维片材损伤对加固效果的影响。4.3 受弯加固国内外的!试验研究表明,在受弯构件受拉面粘贴碳纤维片材进行受弯加固时,截面应变分布仍符合平截面假定。为防止碳纤维片材最终产生脆性拉断破坏,采用容许拉应变Ecf,一般取其设计极限拉应变的葭m2/3,同步根据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对构件塑性变形的控制条件,也不应不小于0.01。碳纤维片材从受载直至拉断,体现为线弹性行为。粘贴碳纤维片材进行受弯加固时构件的破坏形态重要有如下几种:(1)受拉钢筋先到达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压坏,此时碳纤维片材未到

33、达其容许拉应变cf;(2)受拉钢筋先到达屈服,然后碳纤维片材超过其容许拉应变d,并到达极限拉应变而拉断,而此时受压区混凝土尚未压坏;(3)加固量过大,在受拉钢筋到达屈服前受压区混凝土压坏;(4)在到达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前,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产生剥离破坏.受弯加固按前两种破坏形态进行设计计算.对于第3种破坏形态可通过控制加固量上限来防止。本规程第条第1款规定的受压区高度:不适宜不小于O.8bho,即可控制不产生第3种破坏形态.第4种破坏形态属于脆性破坏,且碳纤维片材中的!应力很小,必须防止,一般通过构造或锚固措旌予以保证,本规程第4.3.1条第4款即为本条计算公式的前提条件,构造按本规程第4.3.

34、8条和第4.3.9条区!规定执行。本条第1款为第1种破坏形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GI)是对受拉钢筋面积形心取力矩平衡方程得到的,公式(4.3,2-2)为力平衡公式,公式(432-3)是按平截面假定得到的。本条第2款、第3款为第2种破坏形态的受弯承载力近似计算公式,此时受压区高度很小,第2款中偏于安全地对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到达极限压应变和碳纤维片材到达容许拉应变的界线状态时的受压区合力作用点取矩,井取碳纤维片材的应变为容许拉应变,即得公式(4),第3款中对受压钢筋合力作用点取矩,并认为受压钢筋合力作用点与受压区混凝土合力作用点重叠,即得公式(432-5)。由于被加固混凝土构造的强度等级一般较

35、低,故本规程中受弯承载力计算的有关公式中的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系数未考虑高强混凝土的影响。根据钢筋混凝土受泻构件正常使用阶段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和受拉钢筋的应变计算公式,按平截面假定确定加固前在初始弯矩作用下的混凝土拉应变i0根据计算分析和试验成果,当时始弯矩Mi不不小于末加固截面受弯承载力的20%时,二次受力对受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很小,可以不考虑二次受力的影响。43.5限制受压区高度X不不小于O.8bho,是为了防止因加固量过大导致超筋性质的脆性破坏。由于没有成熟的研究成果,本规程未给出加固后正常使用阶段的裂缝和变形验算措施.为了控制加固后构件的裂缝宽度和变形,以及考虑到对碳纤维片材加固应用的经验尚

36、有局限性之处,故对加固后受弯承载力的提高程度进行了限制,并对正常使用阶段的钢筋应力进行了控制。在梁侧面受拉区粘贴碳纤维片材进行受弯加固时,仍可按照平截面假定来确定碳纤维片材应变分布,但碳纤维片材距受拉区边缘越远,应变越小,碳纤维片材越不能充足发挥作用,因此限制碳纤维片材在梁侧面受拉区粘贴高度,同步乘以折减系数考虑应变分布不均匀的影响来简化计算。本条是考虑受弯加固也许引起构件受力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破坏形态的转移,因此规定进行受弯加固时尚应验算构件的受剪承载力。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日勺取值是根据国内试验研究成果和经验并参照国外有关设计指南规定给出的.已经考虑了施工现场与试验室的施工质量差异

37、、粘结界面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共同作用等原因的影响,但由于试验数据还不够多,碳纤维板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还低于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因此规程中给出的粘结强度值是偏于保守的,且临时没有考虑粘结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关系,并提议设计中将碳纤维片材延伸至支座边缘。构造规定系根据试验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给出的。在对负弯距区进行加固时,靠近梁肋处粘贴的碳纤维片材可以较充足地发挥作用,而远高梁肋的碳纤维片材作用较小,故限制碳纤维片材的粘贴范围。由于碳纤维片材在柱端锚固困难,一般不采用碳纤维片材对柱端进行正截面承载力加固.本条所述是指对柱中部正截面承载力加固状况,当被加固位置的碳纤维片材有可靠锚固时,其加固后

38、的承载力计算可按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参照本规程第4.3.2条的措施进行。4.4 受剪加固(I)本章受剪计算公式均是按碳纤维片材纤维方向与构件轴向垂直的状况给出的.也可采用其他粘贴方向,但对应受剪计算公式应有可靠根据。(2) U形粘贴和侧面粘贴易产生剥离破坏,影响碳纤维片材加固作用的发挥,故应优先采用封闭粘贴形式.当采用U形粘贴和侧面粘贴时,宜按本条第4款的规定设置水平压条,以增长粘贴面积,提高抗剥离承载力.试验表明,对于U形粘贴,当采用可靠口勺机械锚固措施时,与封闭粘贴具有同样效果。4.4.3碳纤维片材的受剪承载力是根据加固后构件到达量大受剪承载力时碳纤维片材的应变发挥程度确定於J其中公式(4.4.2-3)和公式443-3)是根据国内外试验成果分析,并参照美国ACI的有关设计指南后给出的,对于钢筋混凝土柱,受剪加固应采用封闭式粘贴,此时,取L不能封闭粘贴时不适宜采用碳纤维片材加固。4.5 柱的抗震加固公式(451-1)的总折算体积配箍率是根据我国试验成果分析给出的。柱的抗震加固必须采用封闭式粘贴并有可靠连接,搭接长度比受弯加固、受剪加固时口勺搭接长度要大某些,以保证加固效果。5施工v/SPANvSP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