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大学生生命教育(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45650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大学生生命教育(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5课大学生生命教育(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5课大学生生命教育(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15课大学生生命教育(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15课大学生生命教育(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大学生生命教育(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大学生生命教育(一).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第15课大学生生命教育(一)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生命的内涵、特点和历程(2)了解心理危机的含义,以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3)掌握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引导学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青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命的内涵、特点和历程,心理危机的含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教学难点: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法、问答法、i并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文旌课堂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一互动导入(Iomin)一传授新知(23min)一课

2、堂讨论(IO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一但物前(25min)T那寸论(IOmin)一课堂小结(3min)T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min)【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互动导入(IOmin)【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如何看待生命的?【学生】思考、举手回答通过互动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23min)【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新知,讲解生命的相关知识一、生命的内涵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于生命是这么定义的:生命是一种物质复合体或个体的

3、状态,主要特征为能执行某些功能活动,包括代谢、生长、生殖及某些类型的应答性和适应性活动.通过教师讲解、课堂互动,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内涵、形态、特点和历程等相关内容二、生命的形态1 .生理性生命生命最直观的表现是生物体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生理现象,这是所有生命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人类也不例外。2 .精神性生命人类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在于其具有远超于动物的思维意识,具有高度发达的精神性生命。人的精神生命最大的特征是超越性超越自我,超越空间,超越时间,并且永不停歇。3 .价值性生命人都会思考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的问题,这是我们对于生命价值发自内心的追问,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

4、诉求。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还是逆流而上、拼搏奋斗?【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生命的价值性是普遍存在的吗?【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三、生命的特点【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生命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回答(一)生命的不可逆性(二)生命的不可再生性(三)生命的不可互换性(四)生命的有限性(详见教材)【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如果身体朽坏,我们还剩下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四、生命的历程【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人的一生一般会经过哪些阶段?【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

5、】总结学生回答,讲解新知(一)婴儿期(O1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这一时期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在这个阶段,婴儿还不会说话,只能通过哭闹表达自己的需求,若其需求很快得到满足,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婴儿就会建立起信任感。(二)幼儿期(13岁):自主与羞怯的心理冲突在这个阶段,幼儿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自主意识,也就是说,幼儿开始自主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在这个阶段,自主与羞怯的心理冲突主要体现在父母与子女的冲突上: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规范幼儿行为,使之养成良好习惯的任务;另一方面,幼儿开始有了自主意识,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方式、排泄方(三)学前期(36

6、岁):主动与内疚的心理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当幼儿的主动性超越内疚感时,他们就能够正视目标,并坚定地去追求有价值的目标。(四)学龄期(612岁):勤奋与自卑的心理冲突在这个阶段,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够顺利、圆满地完成学业,就会获得成就感,并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五)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心理冲突在这个阶段,青少年越来越多地接触社会,其按自己的方式积极探索世界。在

7、探索的过程中,青少年学会了摒弃不适合自己的东西,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自己,树立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明确自己在社会集体中所处的位置,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六)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与孤独的心理冲突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与他人发生爰的关系。因为与他人建立这种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T(七)成年中期(2565岁):生育感与自我专注的心理冲突所谓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产生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他们只关注自我,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而不关心他人的需要

8、和利益。(A)成年晚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感的心理冲突由于机体的不断衰老,老人的体力和心智每况愈下,内心会产生一种绝望感,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由此产生了自我调整与绝望感的心理冲突.(详见教材)【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录课堂讨论(10min)【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自身的调整,以适应心理上发生的变化?【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生命历程的理解第二节课问题导入(5min)【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三g当我们面临困境时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聆听

9、、思考、主动回答问SS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25min)【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新知,讲解心理危机与干预相关知识一、心理危机的含义计【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危机吗?【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讲解新知当一个人面临困难情境,而他先前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已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就会产生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一般来说,心理危机实质上都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危机事件发生;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感到痛苦;惯常的应对方式失通过教师讲解、

10、课堂互动,使学生了解心理危机的含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和心理危机的身心反应,以及积极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等相关内容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较突发事件前降低。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大学生常出现哪些心理危机?【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讲解新知(一)环境适应心理危机环境适应心理危机主要发生在大学新生群体之中。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步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相对于中学而言,大学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等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使很多学生感觉不适应,从而产生环境适应心理危机。(二)人际关系心理危机大学生的人

11、际关系心理危机主要是指大学生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如自卑、自负、逃避、闭锁等。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将面临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另外,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家庭背景、生活方式、价值观、性格、兴趣爱好等往往千差万别,这些差异会不可避免地引发摩擦和冲突。(三)学业心理危机对大学生来说,学习依然是首要任务。一些大学生常因下列情况而产生学业心理危机:一是学校非本人所爱,专业也m建人所爱;二是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三是学习自觉性低;四是面对学期考试、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的压力,变得焦躁不安等。(四)就业心理危机由于社会竞争加剧、高校扩招等,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

12、即失业”的无形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生定位不清,目标不明,不知道毕业后到何处去,对未来非常迷茫,进而产生极其强烈的危机感。(五)情感心理危机情感心理危机是指一个人因遭受情感打击而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如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无法进行正常思维或对事物进行判断、无法正常学习和工作等。三、心理危机的身心反应(一)语言、表情、感情的表现心理正常的个体通常口齿清晰,表情丰富,情绪反应正常。一般来说,若个体思维混乱,口齿不清,情绪表现缺乏,或者情绪表现激烈、极端,则表明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心理危机。(二)身体表现在一般情况下,心理危机会引发一些身体症状,如血压上升、心跳加速、消化不良、盗汗、抽筋

13、、乏力、失眠、呼吸不畅、胸闷不适等。在学校,大学生若感到身体不适,且通过医疗诊断无法找到明确的原因,则很可能出现了心理危机。(三)思考、想象等心理方面的表现不管是心理正常的个体,还是心理异常的个体,都有可能出现幻想、做白日梦等逃避现实的行为表现,但是,如果个体逃避现实的心理过于严重,则其可能出现了心理危机.此外,过度洁癖、执着于特定的数字或观念、思维过于刻板、具有强迫性观念等,也是个体出现心理危机的典型表现。【教师】组织学生阅读“他们都要害我被害妄想症“(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被害妄想症是如何形成的?*【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四、积极应对心理危机【教

14、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当发现自身或他人产生心理危机时,应该怎么做?计【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讲解新知预防心理危机的有效手段就是心理危机干预和早期治疗。大学生要熟记心理危机干预救助热线;积极参加心理培训的课程、讲座等,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了解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中的人有何表现及如何进行干预等。当发现有同学处于心理危机状态时,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尽快与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联系:不要让其独处,与其保持接触,以确保其人身安全;给予其真诚的关怀及深切的同情,确保其周围没有放置可能对其造成伤害的器具。当意识到自己处于心理危机状态而又无法进行有效的自

15、我调节时,可采取以下措施:尽早求助心理咨询师;将自己目前的状况告诉家长、信任的老师和同学,向他们的寻求心理支持;避免独处;周围不放置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的器具。【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录课堂讨论(10min)【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1)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都包括哪些因素?(2)我们应如何应对不同诱因引起的心理危机?【学生】聆听、思考、讨论,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表讨论结果【教师】与学生一起平价各组的发言,并进行总结通过课堂讨论,巩固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小结(3min)【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本节课学习了生命的内涵、形态、特点和历程,心理危机的含义,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身心反应,以及积极应对心理危机等内容。希望大家课下多复习,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应对心理危机的正确方法。【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生命、心理危机与干预相关知识的印象作业布置(2min)【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以敬畏生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学生】完成课后任务通过课后作业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教学反思本节课效果不错,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舌动中,发挥了自己的价值。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极力营造一种平等和造、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