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45991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教学内容“1水的蒸发”“2水蒸气的豪结”“3.水的沸腾”“4结冰与融化”四课。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水蒸发、水速腾、水结冰、冰融化、水蒸气凝结等现象,知道冰、水和水落气的异同以及加热、冷如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状,态,最后实现下表中的四维目标,为高年级菜究温度是影响水的三态变化过程的主要因索奠定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点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C或降低到0C时,水会沸腾或结冰。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融化、水蒸发

2、和水蒸气凝结。科学探究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事实,尊重数据;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科学态度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事实,尊重数据;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分享。STSE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与水的三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和问题。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观察、实验、测量、记录、猜想与假设等技能教学难点冰、水、水蒸气的特点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实验用品准备、PPT等资料教学时间5课时第一课时水的蒸发教学内容水的蒸发教学目标L科学知识知道水蒸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知道水在通常情况下,会从液态的水转化为气态的水蒸

3、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知道有些方法可以加速水的蒸发。2 .科学探究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蒸发的过程和水蒸气的特征进行推想。基于已有经验和知识制定简单的计划对蒸发现象的猜想进行验证。根据生活中晾晒衣服的行为,探究加速水蒸发的因素。3 .科学态度、STSE对生活中的蒸发现象有探究兴趣,乐于倾听不同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了解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教学重点蒸发是随时都可以发生的及蒸发的概念。教学难点加速水的蒸发有三种情况;及理解没有阳光水也会蒸发。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玻璃瓶、橡胶塞、水箱、记号笔。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教学环节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教

4、学导入(1)课件展示教材P8上方两幅图:日常生活中水的蒸发的现象。(2)提出问题:水是怎样悄悄逃跑的?(二)新课学习1.悄悄逃跑的水(1)学生提出猜想。(2)提供材料:无瓶塞的玻璃瓶、有瓶塞的玻璃瓶、水。(3)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材料设计实验,并交流实验设计方案。(4)记录和讨论: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们交流实验结果。(5)思考:水消失了吗?水到哪儿去了?(6)提供支撑:水蒸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7)小结:水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水的表面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作蒸发。2.怎样加速水的蒸发(1)课件展示教材P9下方六幅图。(2)提出问题:同一件湿

5、衣物,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干得比较快?(3)学生讨论和回答。(4)思考:想一想,怎样加速水的蒸发?(三)整理,下课。板书设计蒸发水在通常情况下,会从液态的水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动空中的现象。r温度(阳光、加热)快速蒸发通风V物体表面的大小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水蒸气的凝结教学内容水蒸气的凝结教学目标L科学知识知道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2 .科学探究利用已有材料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杯盖内的小水珠形成的条件。按要求做对比实验,初步学会应用差异法分析对比实验的结果。3 .科学态度、STSE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教学重点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

6、珠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想到水也能飞回来。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烧杯、培养皿、冷水、热水。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教学环节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教师演示:打开装有热水的杯子。让学生们观察杯盖的小水珠。(2)提问并思考:杯盖里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二)新课学习1 .研究小水珠的由来(1)学生提出猜想。(2)提供材料:2个烧杯、2个培养皿、冷水、热水。(3)利用己有材料,引导学生提出对比实验思路一一让水蒸发得到水蒸气,再想办法让上升的水蒸气遇冷或者不遇冷进行对比。(4)进一步细化实验步骤。a.在两个烧杯里倒入等量的热水。b.在1号培养皿里倒入适量热水,在2号培养皿里倒入

7、等量冷水。c.分别将两个培养皿盖在两个烧杯上,观察培养皿底部有什么现象发生。(5)记录实验现象:学生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P3的表格里。(6)问题讨论:a.实验中为什么用等量的热水?b.培养皿中为什么装冷水或热水?(7)讨论和交流:实验现象的差异与实验条件的差异、实验结果的差异有什么样的联系?(8)小结: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2 .认识更多的凝结现象课件展示教材PlI下方两幅图。(三)整理,下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水的沸腾教学内容水的沸腾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知道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IO(TC)水,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水会不停地翻腾起来,水迅速地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8、,这种现象叫作沸腾。2 .科学探究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描述水沸腾时的现象。能用科学词汇、符号、统计图表记录水沸腾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及测量的数据。能基于证据分析水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3 .科学态度、STSE小组分工进行实验,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尊重探究实验中的事实证据。教学重点酒精灯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教学难点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温度不再上升,但是水会减少。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带有两个铁圈的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温水、酒精灯、温度计。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教学环节二次备课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课件展示教材P12上方的烧开水图片。(2)提问

9、并思考:水在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二)新课学习1.烧开水(1)讨论实验及记录方法教师示范安装实验器材后再让各小组学生模仿组装,也可由教师在课前将实验器材安装好。(2)小组成员分工:计时、观察水的变化、观察温度计的读数、记录等。(3)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至把水烧开。注意:烧开水的活动有一定的危险性,一定要注意安全操作,例如酒精灯的使用,不要触摸正在加热和已加热的烧杯,烧杯必须隔着石棉网加热等。(4)分析现象和数据,思考现象与水温的关联a.气泡是从烧杯内什么地方出现的?气泡是由什么变化出来的?b.水温变化过程中,温度和水的不同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c.水位最终上

10、升还是下降了?怎么会这样?(5)初步建立沸腾的概念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C),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水会剧烈地翻腾起来,水迅速地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沸腾。(三)整理,下课。板书设计沸腾: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C),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水会剧烈地翻腾起来,水迅速地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沸腾。沸腾有什么现象?教学反思第四课时结冰与融化教学内容结冰与融化教学目标L科学知识知道一般情况下,当水温降低到0时会结冰,冰在OC以上会融化变成水。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形态不同,分别是固态、气态、液态,但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一一水。2 .科学

11、探究能运用感官和实验仪器观察和测量水结冰和冰融化过程的现象和数据,会描述所发生的状态变化。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水结冰和冰融化成水的条件。3 .科学态度、STSE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感受和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科学探究意识。教学重点水结冰需要什么条件;融化需要的条件教学难点结冰和融化是互逆的过程;凝固,凝固点;熔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带有两个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水、酒精灯、温度计、冰块、塑料杯、记号笔。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教学环节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1)课件展示

12、教材P14上方结冰的4幅图片。(2)提问:水结冰需要什么条件?(二)新课学习1.我们来造冰(1)学生讨论:水要多冷时才会结冰?我们怎样创造很冷的环境?(2)提供材料:教师上课前准备好经过冰箱冷冻室冷冻过的酒精,用保温桶储存好;试管,水,温度计,带两个铁圈的铁架台。(3)利用已有材料,引导学生提出实验思路一一用试管装水,放入冷冻酒精中。(4)进一步细化实验步骤。a.将酒精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教师课前完成)。b.测量经冷冻后酒精的温度。C.将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插入酒精液体中,当试管里出现冰时,测量试管里的温度。(5)学生造冰,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6)学生相互交流实验情况。(7)小结:一般情况下,当

13、水温降低到Oc时会结冰。(三)布置作业用塑料杯装半杯水,用记号笔记下当时的水位。放入冰箱后让它结冰,再拿出来比较。(为第二课时学习做好铺垫)(四)整理,下课。板书设计(放热)水冰(加热)教学反思第五课时结冰与融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知道一般情况下,当水温降低到0时会结冰,冰在OC以上会融化变成水。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形态不同,分别是固态、气态、液态,但它们都是同种物质水。2 .科学探究能运用感官和实验仪器观察和测量水结冰和冰融化过程的现象和数据,会描述所发生的状态变化。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水结冰和冰融化成水的条件。3 .科学态度、STSE培

14、养学生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感受和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科学探究意识。教学重点结冰、融化的概念及条件教学难点结冰是因为放热,融化是吸热;这是一个逆反的过程。教学教师准备:带有两个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水、酒精灯、温度计、冰块、塑料杯、记号笔。教学课件。准备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教学环节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 .复习:水在什么情况下会结冰?2 .导入:水结冰时,还会有什么现象?(二)新课学习1 .结冰的力量(1)课件展示P16水管胀裂的图片。(2)提问和讨论:水管胀裂与结冰有关系吗?破坏的力量来自于什么变化呢?(3)实验汇报:针对上节课课后布置的作业,请汇报各自观察到的实验现象。(4)小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2 .观察冰的融化(1)学生讨论:冰融化成水,需要什么条件?(2)提供材料:冰块、烧杯、温度计、带两个铁圈的铁架台。(3)学生实验: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和现象。(4)记录实验现象。(5)交流实验情况。(6)小结:一般情况下,冰在Oe以上会融化变成水。3 .比较水、水蒸气、冰的不同与相同(1)学生讨论、父流。(2)小结:水有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和固态的冰三种形态,它们都是水。(三)整理,下课。板书设计水有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和固态的冰三种形态,它们都是水。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