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外包管理要求如何落地.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50352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备外包管理要求如何落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装备外包管理要求如何落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装备外包管理要求如何落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装备外包管理要求如何落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装备外包管理要求如何落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备外包管理要求如何落地.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器装备外包管理要求如何落地?随着武器装备科技含量、复杂程度和订购数量的迅猛提高,特别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由某一承制单位独立完成装备的研制、生产和服务难度大大提高,同时,生产分工的逐步细化,企业出于质量、进度、效益等因素考虑,产品对外协作渐增,产品外包成为装备科研生产的常见模式。加之,相关政策推进,民企“参军”势头数量激增,国家利好政策促进更多民营企业参与装备生产,特别是配套生产,但由于管理基础薄弱,导致总体单位外包风险也在增加。Ol问题现象(1)管理者意识偏差,把外包当“减负”,导致质量要求不落地,质量责任和压力不能有效传递到配套相关单位,带来质量风险。(2)过程识别不全面。

2、企业对外包过程识别不全面,仅重视生产过程,对试验、计量、物流等外包过程没有进行充分识别,导致失管失控,引发风险。(3)外包类型识别不准确,管理缺乏针对性。从GJB90OlC-2017标准8.4.1条款得知,外包类型通常包括采购(8.4.1a)、贴牌生产(8.4.1b)、外包或外协(8.4.1c),在装备生产领域,贴牌生产(OEM)不太多见。由于类别识别不准确,导致质量要求缺乏针对性,管控力度不到位。(4)供方评价形式化,评价准则不科学,不能精准评价供方“能力”,导致供方识别质量打折扣。(5)外包分类管理不实施,盲无侧重全面抓,管理效果不理想。未按要求实施分类管理,统抓统管,管理针对性差,要求不

3、落地。(6)合同样式模板化,质量要求和责任条款缺失,双方质量责任无约定。02解决策略(1)强化最高管理者质量责任意识。GJB900102017标准5.1.11)要求“最高管理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质量负责”。为此要强化质量意识,牢记质量首责,彻底杜绝外包当减负的思想,有效贯彻质量要求,传递质量责任和压力,在全员、全系统、全过程形成质量抓建的强劲势头,保证装备质量。(2)系统识别外包过程。引入系统思维,在识别组织全部过程基础上,根据组织实际识别外包过程,通常讲有两类,一是企业自己能干,由于环保或资金投入等因素不愿意干的过程,另一种是体系运行存在的过程,但自身没有能力干,管理层应重点对以上两类过程识别

4、充分性进行评价,做到全面无遗漏,按照标准8.1”对外包过程进行评审,批准后实施,并监督外包过程的执行”的要求实施评审确定组织外包过程,评审通常要从必要性、可行性、风险和发生问题对企业质量影响等维度进行分析,全面识别确定外包过程。(3)按照外包类别,针对性管控。按照GJB900IC-2017标准8.4.1定义的三种外包过程,结合特点针对性管理。对于采购产品落实GJB900102017标准8.4.2d)“确定必要的验证或其他活动,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和e)“明确验证要求、方法和合格判定准则,按要求实施验证,保留验证的记录”的要求,把好入检关;对于外包产品在落实8.4.2d)

5、e)条款要求基础上,采取推荐第三方认证取证,二方审核等方法提高质量保证能力,提升产品质量保证水平;对于外协产品在落实8.4.2d)e)的基础上,要关注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外协,将GJB9001C-2017标准8.5.If)、8.5.7条款要求纳入,保证外协工序控制质量。(4)提升供方准入评价的科学性。针对供方准入评价面临评价质量不高的情况,关键要解决评价要素的问题,要制定合理的评价要素矩阵,科学识别有能力的企业。在建立供方评价矩阵时,可参照GJBI404-1992器材供应单位质量保证能力评定标准制定供方选择、评价、绩效监视和再评价准则,要素如下: 供方产品功能性能满足要求情况,以及产品质量、价格

6、; 供方质量保证能力和遵守法律法规情况; 供方交付和后续服务情况; 供方的履约能力及有关财务经济状况; 供方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方面的顾客满意程度; 经组织评估的来自供方其他顾客的意见或经销商的销售信息; 从正规、可靠、公正的渠道获取的外部供方的社会信誉方面进行评价,依此综合评价选择供方。(5)实施分类管理。按照GJB900IC-2017标准8.4.2c)、GJB1404-1992器材供应单位质量保证能力评定和系统关重特性分析基础上对供方实施分级分类管理。通常按照重要度递减分为I、1【、HI类供方。通常讲,I类供方:承担有独立功能的关键配套分系统,按照甲方图纸加工复杂零部件企业;II类供方:

7、按图纸技术文件生产一般结构件,一般配套件、有特殊要求的标准件,甲方无法入检的采购产品;Hl类供方:一般元器件、原材料、标准件、生产辅料的供应商。对于重要的I类供方要求建立质量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定期进行第二方审核、不定期现场监督保证过程质量;对于II类供方强化过程监督和检验管理,涉及到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的按标准相关要求实施管理;对于In类的供方通常考虑入厂检验环节控制,以此突出管理重点,提高质量管理效果。(6)规范合同条款约定,特别是质量保证相关条款。通常在签订合同时,企业关注的是合同标的的正确性,对合同约定质量要求不够重视,有的模板化,所有合同一个模式,有的随意拼凑组合,产品质量特殊要求未

8、纳入,如GJB900IC-2017标准涉及的8.4.3g)h)i)j)要求没有纳入合同,导致质量要求不明确,无约束力。特别是关于8.5If)特殊过程确认、定期再确认和8.5.7关键过程控制要求没有纳入,导致隐含较大质量风险。为此要落实标准8.4.2a)“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的要求,结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要求,参照GJB3900A-2006装备采购合同中质量保证条款的提出标准附录给出的质量保证通用要素,在实际签订合同时,根据产品实际、承制单位实际进行适当裁剪,明确质量保证要求。此外,要规范合格供方目录,外包过程要具体,杜绝用“等”字描述的情况。应参照GJB900102017标准要求中8.4.1注:“合格供方目录要明确外部供方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范围”的要求,在制定供方目录时逐一描述所有外包过程、产品和服务。推荐按照企业名称、外包过程/产品、入检依据/方式、供方类别、上一年度评价情况,来建立供方目录,规范动态管理。总之,外包是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质量保证的关键一环,如何保证外包过程受控,保证系统产品质量关键是构建体系管理思路,强化现有体系要求的落地,实现总体单位与配套单位在质量理念、质量文化、质量要求方面的高度融合,同时要加强质量管理专业理论的研究,切实找准控制点、采取有效管控手段,实现有效预防,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促进系统的产能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