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问题诊断工具.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52210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体系问题诊断工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质量管理体系问题诊断工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质量管理体系问题诊断工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质量管理体系问题诊断工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质量管理体系问题诊断工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体系问题诊断工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体系问题诊断工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质量管理体系诊断清单(IS09001:2023)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求诊断发现有关部门范围1、组织QMS(质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和过程与否有缺失?2、组织QMS对原则条款与否剪裁?如有,所剪裁条款中过程确凿没有?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规定1、组织与否按照原则规定建立、实行、保持和改善QMS?2、组织QMS关键过程所需资源和信息与否充足,及关系与否被确定和管理?3、组织QMS关键过程所需资源和信息与否充足,足以支持过程有效运行和监控?4、组织QMS及过程测量和监控点与否确定并有效?对测量和监控成果与否有分析、改善活动?5、组织与否存在对产品质量影响的外包过程?如有,在组织QMS与否明确,实行了

2、控制?4.2文献规定4.2.1总则1、组织所建立文献与否包括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的、质量手册、程序、记录及其他所规定的文献?2、组织与否按照原则规定建立了文献化程序?3、组织与否根据内部管理需要建立了对应程序文献?4、组织与否按照原则规定建立了质量记录?5、予组织QMS文献详略与否得当?与否合适可操作?6、组织QMS文献有哪些媒体,形式或类型?这些文献体现形式或类型与否合适、有效?7、组织QMS文献详略程度与否与下列原因相适应?a)、组织H勺规模和类型;b)过程的复杂程度及互有关系;C)波及人员所需的能力。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求诊断发现有关部门4.2.2质量手册1、组织与否编制并保持质量

3、手册?手册内容与否覆盖且符合本原则规定,并反应了为抵达原则规定所采用的基本过程及措施?2、组织质量手册对原则规定有否剪裁?如有,所剪裁条款与否有阐明?阐明与否充足、可信?3、组织质量手册与否对QMS中所有过程进行描述?与否对这些过程之间的互有关系加以确定且有效?4、组织质量手册对组织机构及职能分派描述与否确定且有效?与否包括文献程序或其他参照程序?5、质量手册与否受控?4.23文献控制1、组织与否按照原则规定建立并保持“文献控制程序”?该程序合用范围与否包括组织QMS规定的所有文献(包括内、外部文献;多种类型文献;多种媒体形式的文献)?2、文献公布前与否组织有关部门评审,以保证文献的合用性、完

4、整性、协调性?3、组织文献同意权限与否按文献类别、合用范围、所处层次确定对应的同意人?所有文献公布前与否得到同意,以保证文献的合适性、有效性?4、文献与否发至使用场所或岗位?执行人员与否得到所需文献?5、文献与否得到及时更改?文献更改前与否得到评审和同意?更改的文献与否保证了四个到位(即:所有同一文献更改到位;所有有关文献更改到位;所有有关部门、岗位告知到位;波及实物时处置到位)?6、不同样类型、状态(修改、外来文献)的文献与否按规定进行标识,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查?7、组织有哪些外来文献?这些文献分发与否受控?8、组织分发至供方及其他有关方面文献与否受控?9、作废文献夹与否已撤出使用场所?

5、未撤出时,与否有明显标识,能防止非预期使用?10、组织文献保管与否指定设施、场所、人员,能保证文献不损坏、不丢失、及时提供?11、组织与否建立文献档案?文献归档、整顿、鉴定/评审、保管、运用与否受控?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有关部门4.2.4质量记录的控制1、组织与否按照原则规定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该程序合用范围与否包括了组织QMS实行、保持和改善产生於)所有记录(包括原始记录、记录报表、分析汇报,有关方有关记录和以多种媒体、形式存在的记录)?2、组织与否按照原则规定设置了质量记录?记录项目与否满足原则规定?3、组织为保证QMS过程有效动作、控制、证明、改善,与否设置

6、了必要记录?4、质量记录与否按规定进行标识?标识与否抵达唯一可追溯?文献规定外质量记录怎样标识?5、质量记录的填写与否真实、及时、清晰、对口勺?6、质量记录的传递(包括搜集、报送、领用、分发、归档、联网等方式)与否确定规定?7、质量记录与否确定保留地点、方式、期限?记录保留环境设施与否合适,能防止损坏、变质或丢失?记录保留期限与否合适,能满足证明、控制、追溯、改善规定?记录保留检索与否简便?8、保留的质量记录与否按照时间规定进行了鉴定和整顿?对失效的、无保留价值的记录与否有及时按照规定进行了处置?9、质量记录与否进行整顿分析,并为改善和管理提供信息?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1、最高管理者对满足

7、顾客规定有何想法?现以何方式(传达满足顾客规定的重要性,并提供其身体力行的证据)?2、组织确定的合用的法律法规有哪些?这些法规分管部门与否清晰并得到有效执行?组织与否评价其行为和成果符合法律法规的状况,发现不符合之处,与否采用纠正措施?3、最高管理者与否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目的I,并使其成为组织关注的焦点,成为建立、实行、保持和改善QMSlJ勺宗旨?4、组织质量方针、目的与否形成文献,由最高管理者同意颁发?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有关部门5.1管理承诺5、最高管理者与否组织管理评审活动,并将管理评审作为其有关QMS的决策、控制、改善的工具,以保证自己所确定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意图和方

8、向是对的及1、合适的,并得到一直有效的贯彻实行?6、建立实行保持改善QMS所需资源,最富管理怎样保证提供?与否有实例佐证?5.2以顾客为中心1、“以顾客为中心”经营理念与否在组织中得到树立?组织关注焦点与否放在顾客身上,尤其是不满意顾客身上?2、为实现顾客满意目的,最高管理者与否推进全员参与,并有切实可行的操作过程和手段,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参与意识和能动性?3、组织通过哪些方式、途径,以保证顾客规定得到确定、转化为规定并满足?组织与否针对顾客和最终使用者来确定他们关怀的产品特性、尤其是产品的关键特性?4、在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时,组织与否已考虑与产品有关的)义务(如对健康和安全的责任、环境保

9、护等)和法律法规规定,并转化为组织目的、指标和规定,采用措施,且得到贯彻、实现?5.3质量方针1、质量方针与否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与组织的总方针相一致,体现组织的目的和特点?2、质量方针与否包括满足有关方(尤其是顾客、员工、供方、社会)规定的承诺?与否包括持续改善QMS的承诺?两个承诺与否有实质性内容和方向?3、质量方针与否为质量目的Fl勺制定、评审提供了明确的框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指导性?4、组织为实现质量目的与否进行QMS筹划,分析确定实现目的的问题及对应措施,时间规定、负责人贯彻明确,并对目的实现程度有检查、有评价?5、组织质量目的更改筹划与实行时,过程与否受控,以保证贯彻质量方针,Q

10、MSH勺完整性?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有关部门5.4筹划5.4.1质量目的5.4.2质量管理体系筹划1、在组织的有关职能和各层次上与否已建立质量目的?所建立质量目的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善的承诺,与否相一致?2、所建立质量目的与否可测量?目的之间与否协调一致互相保证?3、所建立质量目的与否包括满足产品规定所需的内容,如设备、工艺水平等目的?4、组织为实现质量目的与否进行QMS筹划,分析确定实现目的的问题及对应措施,时间规定、负责人贯彻明确,并对目的实现程度与否有检查、有评价?5、组织质量目的更改筹划与实行时,过程与否受控,以保证贯彻质量方针,QMS的完整性?5.5职责、权限和沟通5

11、.5.1职责和权限1、组织各个部门、各级人员职责、权限及其互有关系与否确定并予以沟通?2、组织所有员工与否清晰本职范围并被有效履行?5.5.2管理代表1、最高管理与否已指定管理者代表并对其授权?2、管理者代表与否清晰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并被有效履行?5.5.3内部沟通1、在内部沟通中,最高管理者与否发挥了积极主导作用,以保证在不同样的层次和职能之间进行有效、充足的沟通?2、在自上而下沟通过程中,组织有哪些沟通方式(如例会制度)?组织有哪些沟通方式在横向与斜向沟通过程中,组织有何措施防止混乱,防止统一指挥系统被破坏?在内部沟通过程中,与否存在重要障碍?5.6管理评审1、最高管理者与否按照计划进行管

12、理评审?评审时间间隔与否合适?2、管理评审与否评价组织QMS(包括质量方针、目的)变更的需要?管理评审的成果可以导致QMS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吗?3、为提高管理评审有效性,信息输入与否符合原则规定?与否充足、足够?与否反应组织目前的业绩和改善H勺机会?4、管理评审成果与否形成汇报(记录)?汇报内容与否符合原则规定,不仅对组织QMS的!合适性、有效性、充足性作出评价,同步确定了组织QMS及过程改善的I机会和措施?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有关部门5资源管理6.1资源的提供1、为实行、保持、改善QMS过程,抵达顾客满意,组织与否可以及时确定并提供所需资源?关键过程、关键岗位资源与否充足

13、、合适?2、组织对资源确实定、提供、使用与否进行管理、验证,消除了不合适资源、不合适使用,提高资源运用率?6.2人力资源6.2.1总则1、组织各个岗位的任务、性质及规定与否确定?与否根据履行岗位职责所规定肚)能力安排人员?2、组织与否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评价工作人员的能力或进行人力素质6.2.2能力、意识和培训1、组织对岗位基本培训规定(应知应会)与否确定?主关键岗位上的员工与否抵达了岗位应知应会的规定?2、组织与否为满足组织发展、个人成长,必须具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提出新的培训规定?3、组织培训资源(包括师资、教材、场所、设施、经费、工具等)与否充足合适?4、根据组织确定的培训需求

14、与否安排计划、组织分层分类培训,保证按需培训、学以致用?5、组织与否重视能力(如技术、管理、交往等能力)培训?与否重视意识(参与意识质量意识)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员工与否具有规定的知识、意识和能力?6、组织对所开展培训的有效性与否进行评价?所采用的评价措施(包括考核算例、观测、问卷等)与否有效、合适?7、组织员工与否建立保持了教育、培训、持技能和经历的记录?6.3基础设施1、组织为实现产品符合性,必须具有哪些基础设施?这些设施与否得到维护,可以持续满足运行规定?2、基础设施选址、布置与否合适,有助于保证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3、组织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有重要影响的建筑物、工作场所,与否足够(如面积

15、)、合适(如位置)?4、组织有哪些过程设备?这些过程设备的技术状态和技术性能与否可以保证明现产品的符合性?组织通过哪些维护方式、手段、过程来保证关键设备的技术状态良好?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有关部门6.3基础设施5、组织有哪些硬件、软件?这些配置与否充足、合适,得到维护和控制?6、组织支持性服务(如运送、通讯)与否确定、完整、快捷、精确性时,且组织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支持性服务得到有效维护?6.4工作环境1、组织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有哪些重要工作环境原因(包括人和物理的原因)?这些环境原因与否得到识别和管理?2、组织为保证产品质量所确定的工艺卫生环境规定(如光亮度、温湿度、噪声

16、粉尘等)与否充足、合适,并得到控制?3、组织为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安全,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与否识别辛劳采用措施消除工作中过程中的有害原因,防止伤亡事故,防止错误过程(活动)?4、工作环境中人、物、场所配置与结合与否满足员工的工作需要?与否满足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与否有助于建立、保持安全、文明的工作现场?7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筹划1、组织产品的质量目的和规定有哪些?体目前组织哪些文献中?2、组织与否已编制产品实现工艺、作业流程图?在该流程图中,过程及次序与否恰当?哪些过程需建立或己建立了文献?哪些过程已确定或需确定验证、确认、监控、检查和试验活动?3、需确定的验证、确认、检查和试验活动,下列

17、与否明确:A)规定?B)所需客观证据?C)产品接受准则?D)认定和提供方式4、产品实既有哪些关键过程?特殊过程?怎样保证它们处在受控状态?其资源与否充足、合适?5、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规定,确定了哪些提供证据的所需记录?6、产品实现筹划的成果形成了哪些文献?这些文献与组织的QMS其他过程的规定与否一致,并适于组织动作?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与产品有关的规定确实定1、组织有哪些顾客?不同样顾客的规定有哪些差异?组织顾客目的市场与否明确、合适?2、谈顾客规定H勺规定(包括性能、交付、价格、包装、运送、服务等各方面的规定)组织与否已确定并被充足理解?

18、3、顾客没有规定,但规定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规定有哪些?组织与否已确定并被充足理解?4、与组织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与否已被搜集并得到确定?5、为满足顾客规定、保证组织利益,组织提出了哪些与产品规定有关的附加规定?这些附加规定与否形成文献?7.2.2与产品有关的规定的评审1、顾客的产品规定有哪些体现形式(包括口头规定、协议、订单标书等)?针对顾客产品规定不同样的)体现形式,组织采用了哪些措施予以接受、确定、评审?2、常规与非常规产品规定界线原则与否确定?该界线原则考虑原因(包括产品价格、技质量规定、交付期、付款等)与否全面、必需?3、针对常规与非常规产品规定,组织采用了哪些评审方式

19、?这些评审方式与否有效?4、评审内容与否包括了顾客的产品规定和组织有关产品的附加规定?评审与否抓住了重点?组织确定的附加规定与否乐意接受,可以抵达?5、组织接受了多少顾客协议或订单?这些协议或订单与否都在接受前得到评审?若顾客提供的规定没有形成文献,组织在提供产品承诺前与否采用了合适的方式,对顾客规定进行了确认?6、组织通过评审,会行到哪些评审成果,会引起哪些措施?这些评审成果及由评审引起的措施形成哪些记录,并得以保持?7、抽查交付及交付后活动记录,验证组织通过评审与否能保证(1)产品规定最终确定并被理解?(2)与此前表述不一致U勺协议或订单的规定已行到妥善处理?(3)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规定?

20、8、当顾客提出产品规定更改时,组织与否评审、确认?当组织提出产品规定更改时,组织与否得到顾客承认?9、产品规定发生变更时,组织与否有确定的变更过程,以保证有关文献得到更改,有关人员懂得已变更的规定?对已实现阶段部分产品与否与顾客协商妥善处理?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有关部门7.2.3顾客沟通1、组织与否己建立可靠的有效的与顾客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在和顾客沟通过程中,组织与否竭力、充足、积极?2、组织在产品信息问询、协议、订单的处理,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投诉)三方面与否已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并能入时沟通?3、组织怎样使顾客反馈简朴化,并积极规定反馈?4、发生顾客投诉后,组织与否立即沟通

21、及时、处理顾客目前的不满意?5、在与顾客沟通时,与否因人而异诚恳、实在、尊重顾客?7.3设计和开发7.3.1开发和设计筹划1、组织产品设计和开发与否存在?如存在,其设计、信息来源,开发性质和特点是什么?2、在设计开发前,组织的市调研活动与否充足、广泛并形成文献(如市场调研汇报)?3、谁提出产品设计开发提议?谁决定产品设计开发?其决定的根据与否充足、可靠?4、产品设计开发筹划成果与否形成文献(如设计开发计划)?所形成文献与否确定设计和开发阶段及应开展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与否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组员的职责、权限?5、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样小组之间接品与否明确、合理,并实行了有效管理,保证了有效沟

22、通?6、参与设计和开发人员,与否具有足够的能力?与否具有工作所需的充足的资源和信息?7、设计和开发筹划所形成的文献,与否伴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及时予以更新,保持其合适、有效性?7.3.2设计和开发输入1、与产品规定有关的输入与否确定形成文献?输入信息来源有哪些,与否充足、可靠、有效?2、设计和开发输入与否包括下列项目:(1) 产品的合用性规定(如性能和功能,感官特性等)?(2) 新产品估计产量、成本、价格目的、投资预算及新产品投放市场的目的?(3) 合用的法律法规和原则规定(有无遗漏)?(4) 此前类似设计提供的既有信息?(5) 其他规定(如使用条件入限制、配套的材料、零件规定需开发的材料、工

23、艺规定等)?3、设计和开发输入文献的充足性与否得到评审?通过评审与否保证了文献规定完整、清晰、没有自相矛盾?与否尽了最大也许使所有求定量化,为设计提供统一的准则?设计输入规定与否具有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有关部门7.3.3设计I、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献有哪些?这些文献与否得到事前确定?与否针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这些文凭在发放、实行前与否得以具有资格H勺人同意?2、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献,与否满足下列规定:(1) 每一设计和开发输出阶段均有明确、齐全的文献?(2) 每一输出文献都能满足输入规定?(3)在输出文献己规定或引用、评价产品接受

24、准则?(4)输出文献可以满足采购、运作、服务的需要?(5)在输出文献中己规定与产品安全和正常使用至关重要的产品特性A(如操作、贮存、维修和处置的规定)?(6)已保证输出文献完整、精确、协调、统一、清晰?7.3.4设计和开发评审1、在形成设计开发的成果各阶段,设置了哪些评审点?各评审点的评审内容与否明确和系统?各评审点采用了哪些合适的评审措施?2、被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与否包括了有关的职能代表,并是一种集思广益,科学评价的过程?3、评审成果及跟踪措施口勺记录与否建立并予保持?4、评审未能通过时,组织与否致力于处理未通过的焦点问题,在未处理前,不得转入下一设计阶段?5、通过设计和开发评审,已抵达:

25、i. 设计和开发的成果具有满足规定的能力?ii. 对识别出的问题已采用措施有效性进行了验证?7.3.5设计和开发的验证1、当某项设计和开发活动成果波及重大的产品特性时,与否设置验证点?各验证占验证内容与否明确?2、各验证点与否采用了合适的验证措施?验证与否在与实际使用的状况相似的条件下进行?验证所需客观证据与否可以充足证明已满足规定规定?3、各验证点验证成果及跟踪与否有记录并予保持?4、验证明发现的问题与否采用了措施并对其效果重新验证?在未处理问题之前不得转入下一设计阶段?7.3.6设计和开发确认1、在新产品交付或批量投产前,与否通过设计确认?设计确认内容,与否围绕着预期使用或应用规定进行?设

26、计确认与否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进行?设计确认方式与否合适?2、对设计确认发现的问题已采用措施,并对其效果重新验证?在未处理问题之前不得转入下一阶段?3、确认成果入跟踪措施记录与否建立并予保持?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有关部门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1、当发生设计错误,投产困难等更改状况时,与否及时予以识别、确认,并进行更改?2、所有设计和开发更改与否遵照同一更改程序,并经授权人员确定和同意?3、对某些设计和开发更改与否通过评审、验证和确认?评审与否包括评价更改(如零部件)对己交付产品入其组织部分的影响?4、设计和开发更改与否对关联文献同步更改,以保持一致?更改信息已传递到更改

27、实行及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员?5、更改、更改评审的成果及跟踪措施与否形成记录并予以保持?7.4采购7.4.1采购过程1、组织采购过程有哪些?这些过程控制Fl勺措施是确定、合适且有效,能保证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规定?2、组织有哪些供选择、评价的准则?供方选择、评价准则与否确定?供方选择、评价准则与否按照组织规定提供产品的能力制定?组织与否按照供方选择评价准则进行供方的选择、评价成果与否形成记录并予保持?3、组织与否建立合格供方目录?目录与否得到同意并分发至有关部门?采购与否根据目录进行?4、供方供货业贯与否有记录?对供货业绩不良时与否采用措施,以促使供方改善,满足采购规定?5、组织与否建立实行合格供方

28、重新评价准则?对重新评价成果及跟踪措施与否有记录并予保持?6、组织与否建立、保持与合格供方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沟通、保持协调,有良好的互惠关系?7、临时供方与否建立、实行了有效的控制措施?8、顾客有规定或组织认为必要时,供方更新信息与否向顾客汇报或经顾客同意?供方更新条件、措施与否确定并予实行?7.4.2采购信息1、采购根据与否充足、可靠?采购产品的规定与否明确、合适(包括品名、规格、数量、交付期、价格等)?2、当供方的产品、程序、过程、设备的变化会导致影响组织产品质量时,组织对这种变化状况与否规定得到同意?这些需同意的状况与否确定并被实行?3、当供方人员的变化会导致影响产品质量时,组织与否规定

29、人员资格规定并对其鉴定?4、组织与否按照规定过程实行采购?采购及同意权限与否明确并得到实行?5、组织与否提供必要的采购计划资产和采购承诺,以便供方可以满足这些期望规定?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有关部门7.4.3采购产品的验证1、组织与否针对不同样供方的产品、性质及供货业绩,进行分类或分级,规定并实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保证采购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规定?2、组织与否对采购产品的验证记录、与供方的沟通以及对不合格品的反应做出规定,以证明其符合规定的规定?3、组织对供方首样检查状况及规定与否明确规定并执行?组织对供方封样状况及规定与否明确规定并执行?供方样品与否有标识、有首样检查、封存样

30、的记录?4、组织对采购产品实行检查时,与否建立实行了其他有效的控制(如签订质保协议或监控制度)?5、组织与否规定采购产品在供方现场验证的状况并予以实行?顾客与否提出对采购产品在供方现场验证的规定并予实行?如有,组织在采购文献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措施作出规定?7.5生产和服务提供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1、在生产和服务提供前,组织怎样进行筹划?筹划成果形成了哪些可操作的文献?2、组织生产和服务提供受控条件有哪些?其中关键过程受控条件与否齐备、充足、合适?控制3、为有效地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有关人员与否获得对应的产品特性规定?产品特性的信息以何种形式表述?该表述与否形成文献,且清晰、对

31、的、完整、合用?4、当没有作业指导书,不能有效进行生产和服务时,有关人员与否能获得作业指导?作业指导书与否清晰、合用、对的、有效?5、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使有的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技术状况是些组织重要以设备和顾客接触时(如电信、公路),与否可以保证顾客满意?设备使用人员与否可以对的使用设备?对精、大、稀设备,组织为保证对的使用设备,与否规定并实行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使用的设备与否合适,组织与否规定并实行了有效的检查评价制度,一旦发现不合适设备,组织与否及时采用措施予以纠正?纠正后与否重新验证评价?6、为保证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受控,在需进行测量与监控的过程或场所,有关人员与否获得并使用了可以满足测

32、量和监控规定的装置?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有关部门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哪些过程和过程输出必须实行监控或测量?监控或测量的项目、规定及措施是什么?由谁实行监控或测量?实行监控或测量的资源与否合适、充足?实行的监控或测量与否已保证过程受控?8、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中,以产品的放行(上个过程的输出作为下个过程的I输入)与否明确:(1) 施行条件并遵守?(2) 放行过程的监控或测量并被实行?(3) 放行手续并被执行?9、产品的交付过程、条件、方式、确认与否规定并被实行?在交付过程中顾客与否感到可信、以便、快捷、精确?组织与否建立并保留产品交付记录

33、?10、组织交付后活动及规定有哪些?这些交付后活动与否有助于提高顾客满意率?有助于改善开发产品或服务质量?1、组织有哪曲特殊过程?证明特殊过程所需能力确实认活动与否有规定并得到实行?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确实认2、确认与否针对特定的预期使用或应规定得到满足进行?合用时,确认与否包括:(1) 过程的评审和同意准则并得到实行?(2) 设备的承认活动(承认准则和承认记录)?(3) 人员资格的鉴定(包括人员资格鉴定准则和鉴定记录)?(4)使用特定的措施和程序?(5)过程能力局限性采用改善措施后,与否进行再确认?1、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凡有辨别产品、追溯性规定H勺场所,产品标识方式与否确定并被实行?

34、所作产品标识与否能抵达辨别产品或追溯性规定?7.5.3标识和2、针对临近和测量规定,产品状态标识与否确定并被实行?在任一测量点,产品待测、已测等,状态与否标识,使不同样状态产品可以得到有效、清晰识别?可追溯性3、产品标识实行、保持、撤除过程与否明确并受控?产品标识波及内容与否可辨别或可追溯?4、对有追溯性规定的场所、产品标识与否唯一、己受控并有记录?5、当采用技术状态管理作为保持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一种措施时与否包括技术状态识、控制、纪实和审核?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有关部门7.5.4顾客财产1、组织与否存有客供财产?如有,有哪些?这些客供财产自交付日起,组织采用哪些措施,进行

35、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这些措施与否有效并被实行?2、客供财产中与否具有知识产权?如有,组织与否按照法律和顾客规定采用了保护措施?3、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合用的状况时,组织与否采用措施防止扩大,并予以记录,向顾客汇报?在未征得顾客意见之前,不私自处置?7.5.5产品防护1、组织与否针对产品的符合性,在标识、搬运、包装、贮存期间采用防护措施,保证产品不丢失?2、组织已规定了哪些监视装置FI勺测量和监控装置能力与否满足规定规定?3、当产品波及安全、健康等特殊规定期,组织所采用防护措施能在产品寿命期间或有效期内保持有效吗?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1、组织的测量和监视装置与否根据质量控制

36、、保证和改善规定配置?所配置H勺测量和监控装置能力与否满足规定规定?2、组织已规定了哪些监视和测量活动?组织通过建立哪些过程,保证上述活动可行并与监视和测量规定相一致的方式实行?3、组织与否建立了测量设备量值传递系统,可追溯至国际或国家承认的测量基准?4、组织与否建立了测量设备校准系统?所有测量设备校准均已纳入校准系统,并规定了校准或验证周期?测量设备与否已按规定周期或在使用前得到校准或验证?5、测量设备校准或验证没有国际或国家承认的测量基准时,组织与否制定用于校准或验证的文献?6、测量设备校准或验证成果与否建立记录并予保持?与否建立标识,用于确定其校准状态?7、测量设备调整或再调整状况、措施

37、及规定与否明确?调整过程与否受控,防止调整测量成果失效的I措施有哪些并被实行8、测量设备不符合规定期,组织对以往测量成果的有效性与否进行评价并记录?组织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与否采用了合适措施?9、计算机软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在初次使用前与否得到确认和记录?对需重新确认的状况与否规定、实行并有记?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有关部门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10、对测量设备需重新校准(校准周期以外的)状况与否确定并予实行?11、测量设备在托运维护和贮存期间与否有合适H勺防护措施,防止损坏或失效?8测量、分析和改善8.1总则1、组织为保证产品,QMS符合性并实现持续改善,对所需用的

38、监控、测量、分析和改善过程怎样进行筹划?筹划与否在产品、过程、体系业绩、顾客满意程度四个方面展开?筹划成果与否形成文献?文献中与否确定了合用措施及应用等程度?2、组织在筹划过程中,与否确定记录技术应用需求、场所及规定?对记录技术应用对的性、合用性与否监控、验证措施?8.2监视和测量8.2.1顾客满意1、为监控和测量顾客满意,组织获取这些信息渠道有哪些?采用J哪些措施进行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或监控?2、组织使顾客关键原因有哪些?使顾客满意的关键原因与否已成为组织进行测量和监控的根据?3、组织与否在顾客不满意的问题点和使顾客满意的关键原因上设置了测量或监控点,并确定了测量或监控措施?4、组织对顾客满

39、意程度H勺评价与否来自顾客於!意见感受?与否具有代表性、可信性?8.2.2内部审核1、组织与否根据原则规定建立、实行、保持了内部审核程序?2、根据规定的!时间间隔,组织与否编制了审核计划?该计划有无覆盖QMS所有部门、重要场所、过程?3、根据审核计划规定的审查对象,与否编制了检查?这些检查表与否覆盖了原则规定?与否覆盖了所审查对象重要职能?与否反应了推进内部管理的需要?与否突出了审核区域的重点?与否可操作?与否根据审核准则(尤其是组织QMS文献)编制?4、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行与否保证了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无审核员审核自己工作的现象?审核员与否通过专门培训、授权,具有对应资格?5、现

40、场审核记录与否已反应检查表内容已经检查?对不合格客观事实与否清晰、可证明、可追溯?6、对现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与否开具不合格项,并经受审核总部确认?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有关部门8.2.2内部审核7、对审核发现的不合格,与否采用措施,保证消除并能防止其再发生?对措施的有效性与否进行验证,并有验证成果的汇报?8、组织与否编制内审汇报,以QMS的符合性、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实行改善?9、审核用工作文献与否齐全、规范、对的,并得到整顿、保留?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1、在产品实现过程,组织设置了哪些测量或监控点?针对关键过程,组织与否实行了有效的测量或监控活动?2、组织对所设置的测

41、量或监控,与否针对过程要素,尤其是过程支配特性原因进行测量或监控?这些测量或监控活动能否证明过程实现所筹划成果的能力?成为保证产品符合性的基本手段?3、当测量或监控发现过程筹划成果未满足规定期,与否针对不合格自身采用了可行、有效的措施?与否采用了纠正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再发生?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1、采购产品特性的测量和监控筹划成果与否形成文献,并被执行?2、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半成品(在制品)特性口勺测量和监控,筹划成果与否形成文献并被执行?3、产品交付前,以产品特性与否进行测量和监控?交付顾客的产品与否符合下列条件:(1) 所有规定的测量或监控项目都已圆满完毕?(2) 交付前产品测

42、量和监控成果符合接受准则?(3) 有关证据齐备获承认?4、在产品实现过程H勺合适阶段,产品特性的接受准则与否确定并被遵守?产品符合接受准则H勺证据与否充足、可靠并被保持?测量或监控记录上与否指明有权力放行产品的人员(如签名)?5、根据产品特性测量和监控文献H勺规定,测量和监控活动没有完毕之前,需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时,与否得到组织有关授权人员同意,或合用时顾客的同意?8.3不合格品控制1、组织与否建立、保持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该程序与否符合原则规定并对组织各个过程、多种状况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做出了明确的、合适的规定?其被实行能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2、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人员及权限

43、与否明确?不合格品与否在具有资格的人员评审后才进行处置?续上表原则条款(过程)审核要点诊断发现有关部门8.3不合格品控制3、所选择口勺不合格品处置方式与否符合规定?让步时,与否经授权人员同意或按顾客规定同意?不合格品纠正与否重新验证?与否采用措施,消除发现时不合格或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4、对不合格品的性质、评审、处置(包括让步同意)与否保持记录?5、对交付或开始使用后不合格品,组织与否辨别轻重缓急,指实际上人员迅速确认不合格品,采用补救措施,处理顾客目前不满意?该措施与否与其所产生的影响(包括潜在口勺)相适应?8.4数据分析1、组织为证明QMS的合适性、有效性并识别持续改善机会,确定、搜

44、集、分析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口勺记录措施、时间、传递规定与否得到规定和实行?与否包括来自测量和监控,不合格品控制等重要数据?2、组织与否建立、实行了数据分析规定?通过数据分析,应提供的信息与否包括:(1)顾客满意?(2)与产品规定的符合性?(3)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用防止措施的机会?3、为提高数据分析U勺有效性效率,组织与否采用了合用的记录技术?8.5改善8.5.1持续改善1、组织QMS持续改善的机制与否形成?该机制与否发明了一种气氛,使用权每个员工均有参与改善的意识和机会?2、组织与否通过使用质量方针、质量目的、审核成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防止措施以及管理评审,致力提高QMS的有效性?3、组织持续改善QMS绩效与否明显?有充足的、可靠的事实或数据对比予以证明?8.5.2纠正措施1、组织与否建立并保持了“纠正措施程序”?该程序与否按照原则规定作出如下的规定:(1) 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投诉)(2) 确定不合格的原因?(3) 评价保证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4)确定和实行所需的措施?(5) 记录所采用措施的成果?(6) 评审所采用的纠正措施?2、组织对应采用纠正措施口勺不合格,与否执行了“纠正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